第160章 婉拒(5K,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不过,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获多利提出的“参与重大决策”这一条,却触及了他的底线。

    尤其是获多利作为汇丰系的一员,进入董事会后,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绝不能用简单的持股比例来衡量。

    他们的介入,势必会对公司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陈秉文可不想没事找个“太上皇”来对自己打造的事业指手画脚。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方总监,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借助获多利和汇丰的力量,确实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但是,他们要参与重大决策这一条,绝对不行,而且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方文山微微一怔,他没想到陈秉文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如此坚决。

    在他的认知里,在港岛做生意,如果能与汇丰系绑定在一起,几乎是所有华商梦寐以求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这不仅能带来巨额资金和顶级信用背书,更意味着在英资主导的商业体系中获得了某种“认可”和“地位”。

    包船王为什么能成为港岛首富,不就是因为汇丰毫无底线的支持嘛!

    陈秉文看出了他的疑惑,正色道:“资本追求的是短期回报和风险控制,而我们看的是长远布局和战略机遇。

    这两者有时是矛盾的。

    我们陈记做的是快速消费品瞬息万变的市场,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快速迭代,有时候必然会上马一些激进冒险的项目。

    获多利的代表如果进入董事会,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突然投入巨资去研发一款可能失败也可能爆红的饮料产品吗?

    能支持我们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瞬间发动一场‘再来一瓶’这样烧钱的促销大战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获多利想入股,本质上是想用最小的风险分享我们未来最大的成长红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掌控方向。

    这无异于引狼入室。

    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渠道和专业知识,但绝不能让他们把控我们的发展方向.”

    在英资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系中,华资被英资入股,不用想都知道后续会是什么结果。

    最好的情况是沦为附庸,失去进取的锐气和自主权。

    最坏的情况,则可能在资本的游戏中被逐步蚕食、整合,最终失去自己一手打造的品牌和事业。

    这方面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那陈生您的意思是?”方文山问道。

    “回复郑锦华,”陈秉文毫不犹豫的说道,“表达我们对于获多利专业能力的钦佩以及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我们可以接受他们担任‘收购屈臣氏’和‘买壳上市’这两个项目的全程财务顾问服务,并支付顾问费。”

    “但是,”他话锋一转,不容置疑的说道,“关于战略入股和董事会席位的问题,目前暂不考虑。

    陈记的创始人团队必须保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和独立决策权,这是我们的核心原则,不会动摇。”

    方文山立刻领会了陈秉文的深意:“这样做确实能够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和决策效率,避免被资本过度干预。”

    陈秉文补充道,“不过,获多利这件事也提醒了我,港岛又不是只有一个获多利,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说着,他按下内线电话通话键:“阿丽,进来一下。”

    秘书阿丽很快推门而入:“陈生,您有什么吩咐?”

    “立刻帮我搜集整理所有美资银行在港岛,特别是投资银行部门的详细资料,重点是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这些。

    我要知道他们在亚太区的负责人、主要业务范围,特别是涉及帮助华资企业并购和上市的项目。”

    陈秉文认真安排着。

    阿丽迅速记录下来:“好的,陈生。我立刻去办,最晚明天上午把初步报告放在您桌上。”

    阿丽领命,快步离去。

    方文山恍然道:“陈生,你这是要引入竞争,让获多利知道我们并非只有他一个选择?”

    “倒不至于竞争。”陈秉文笑着说道,“汇丰固然是港岛的霸主,但美资银行实力同样雄厚,且更具国际视野。

    我们没必要在获多利这一棵树上吊死。

    现在国际金融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美资银行,特别是像花旗这样的巨头,正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亚太新兴市场,业务扩张极其激进。

    他们急需在亚太区,特别是港岛这个桥头堡,做出几个漂亮的标杆案例,来证明他们的全球战略的成功。

    这种内在的扩张需求,恰恰可能是我们最好的合作契机。”

    “高明!”方文山由衷赞叹,“我这就去重新拟定和获多利的谈判策略。”

    “去吧。记住,态度要热情,但原则一定要坚定。”陈秉文再次叮嘱。

    方文山离开后,陈秉文叫来李伟明,把去内地拍摄茶基地的事情交代了一遍。

    比起拍电影,拍纪录片是一项非常悠闲而长期的工作,这种事情港岛有很多导演愿意做。

    只要花点小钱,就能组成一个人员齐备的拍摄小组。

    不过,陈秉文特意交代李伟明:“我要的是真实、质朴,能打动人心的画面。

    你去找个拍纪录片的导演,他们更懂如何捕捉生活的底蕴和文化的厚重。”

    “好的,”李伟明点点头,应承下来。

    但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略微沉吟了一下后开口说道:“陈生,你上次交代的几件事,目前都有进展了。”

    “哦?这么快!”

    陈秉文听到李伟明的话,饶有兴趣的问道。

    “是的,陈生。”李伟明说着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条理清晰地汇报道:

    “首先是雇佣学生勤工俭学发传单的事,我们已经和港大、理工学院等学校的学生会谈妥,招募了五十名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

    经过半天培训,昨天已经开始在旺角、铜锣湾等人流密集的区域派发我们‘脉动’和瓶装糖水的宣传单和试用装。

    学生们热情很高,反馈说市民接受度不错,特别是年轻人,对新产品很感兴趣。”

    陈秉文满意的点点头:“嗯,这件事做得不错。

    要注意,给学生的报酬要及时足额,还要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派发区域要合理规划,避免与社团发生冲突。”

    “明白,陈生。我们会跟进好的。”

    李伟明在本子上记下一笔,继续汇报,“赛马会这边,我们已经初步接洽了他们的市场部负责人。

    对方对我们陈记的品牌和产品很有兴趣,但目前还在磋商具体的合作细节和赞助金额。

    他们的要价不低,而且对赞助商的品牌形象要求很高。”

    陈秉文短暂思考了一下,说道:“赛马会是顶级社交圈层,赞助价值在于品牌提升和高端人脉拓展。

    钱可以谈,但关键是要拿到好的权益,比如赛马冠名、包厢使用权、会员活动露面的机会。

    具体情况,你继续跟进,注意把握分寸就好。”

    “是,陈生。”李伟明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最重要也最复杂的一项,“最后一件就是参加澳门东望洋大赛车这件事,我初步调研了一下,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

    他翻开记事本,说道:“首先是成本。

    如果我们要组建一支有竞争力的车队,哪怕只是参加其中一个组别,前期投入也非常巨大。

    包括:购买或改装符合赛事标准的赛车,每台车成本至少在三十万到五十万港币。

    专业的运输、维护和后勤保障团队。

    聘请有经验的赛车手和工程师。

    还有报名费、保险费、轮胎、燃油等消耗品。

    初步估算,第一年至少需要投入两百万港币,这还不包括可能的损坏维修费用。”

    “其次是人员和训练。”李伟明面露难色,“港岛本地的赛车人才非常稀缺,有大赛经验的车手更是凤毛麟角,多半已有合约在身。

    如果我们自己培养,周期长、风险高。

    而且,赛车是极度专业的运动,需要大量的测试和训练才能熟悉赛道、磨合车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持续投入。”

    “最大的挑战是时间。”他总结道,“下一届东望洋大赛在年底举行,满打满算只有不到半年的准备时间。

    仓促组建车队参赛,不仅成绩难以保证,安全风险也很高,万一出现严重事故,对品牌形象可能是打击。”

    陈秉文一直静静地听着,等李伟明说完,他笑道:“李经理,你调研得很仔细,顾虑也很有道理。

    但是,你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

    李伟明有些疑惑地看向陈秉文。

    陈秉文看着李伟明说道:“我们的核心目的是品牌曝光和营销造势,而不是赛场竞速。

    至少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说,与其投入巨资组建一支胜算渺茫的车队,不如换个思路,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和传播效果。

    我们可以尝试接洽一些已有参赛经验、但缺乏稳定赞助的独立车手或小型车队。

    由我们陈记冠名赞助他们的赛车和车队,比如将‘脉动’的Logo醒目地贴在车身、赛手服上。

    赞助金额远比我们自己组建车队要低,可能几十万港币就能获得极高的曝光度。”

    “好的,我立刻按照这个思路来调整策略!”

    李伟明深以为然的点头答应下来。

    “说起这个,李经理,目前我们的‘脉动’功能饮料在北美地区,借助可口可乐的销售渠道在试销。

    你这段时间收集一下北美地区极限运动选手的信息,”

    陈秉文继续说道,“特别是那些有潜力的新兴运动员,比如山地自行车、滑板、冲浪、攀岩这些领域的。”

    李伟明立刻领会了陈秉文的意图:“陈生,你的意思是,我们不仅要赞助赛事,还要直接签约运动员,进行更深度、更个性化的品牌绑定?”

    “没错!”陈秉文肯定道,“赛事赞助是广撒网,覆盖的是大众观众。

    而签约有潜力的极限运动员,是精准投放,他们本身就是‘活力、挑战、突破极限’的最佳代言人,与‘脉动’的品牌内核高度契合。

    他们的训练日常、比赛瞬间,都是绝佳的广告素材,更真实,也更能打动特定圈层的消费者。”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道:“北美市场,尤其是加州,是极限运动和户外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

    我们要打开北美市场,光靠传统的渠道铺货和广告还不够,必须融入他们的文化圈子,用他们能理解的文化宣传来贩卖产品。

    签约本土运动员,就是一种高效的‘文化敲门砖’。

    你先把名单和背景资料整理出来,做一个初步的接触计划和预算评估。”

    “明白!陈生。”李伟明迅速记录下来,“我立刻安排人搜集信息。”

    陈秉文补充道,“最好是那种克服困难、不断挑战自我的类型,这和我们想要传递的品牌精神是一致的。

    这件事虽然不急,但要开始布局了。”

    “好的,陈生。那我先去忙了。”

    李伟明合上笔记本,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傍晚。

    金都花园。

    汪巧珍见到推门而入的陈秉文,连忙上前询问:“阿文,见到你外公、外婆了吗?”

    陈国富见状也围了过来,想听听陈秉文的回答。

    陈秉文看着老爸、老妈期盼的眼神,心中闪过一丝愧疚。

    他笑着轻轻扶住汪巧珍的肩膀:“老妈,这次时间太紧,手续上有些限制,我没能亲自去顺德村里。”

    听到这个答案,汪巧珍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一下,难掩失望道:“啊没见到啊”她喃喃自语,手里擦着围裙,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陈秉文语气一转,赶紧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和几张照片,塞到母亲手里,“李经理托他在顺德商贸局的朋友,亲自把东西送到碧江村了!

    这是他们带回来的照片!”

    要不说李国伟这个人做事靠谱,不仅把东西送到,还让他的朋友特意带上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连夜洗出来,送到东莞。

    陈秉文拿到照片时也是惊喜万分,没想到李国伟会做的这么周到。

    要不然,空个手回来,还不知道怎么安慰老妈呢!

    汪巧珍一听猛地抬起头,急切地接过照片。

    当看到照片上父母熟悉的面容时,她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照片上,她的父母,汪福年老两口穿着她买的新衣服,精神矍铄地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笑得合不拢嘴。

    旁边站着她的哥哥、嫂子,还有几个蹦蹦跳跳的小孩。

    “阿爸.阿妈”汪巧珍的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手指颤抖地抚摸着照片,“他们收到了他们真的收到了.还穿了新衣服”

    “收到了,都收到了!”陈秉文连忙解释道,“李经理的朋友说,外公外婆身体都硬朗,就是特别想你。

    看到你的信和照片,还有那些港岛的饼干、糖果、衣服,高兴得不得了。

    舅舅说,开春就动工把老屋彻底修一修,钱足够用了。”

    他又指了指信封:“这里面还有舅舅连夜写的回信,和水生表哥家里带回来的信。

    舅舅说,让你放心,家里一切都好,现在政策松动了,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让你和阿爸在港岛安心,不用总惦记他们。”

    汪巧珍紧紧攥着照片和信,如释重负的笑了:“好!好!收到了就好!他们好就好!”

    她一遍遍地说着,仿佛卸下了积压心头十几年的大石。

    陈国富也在一旁欣慰地点头,递给汪巧珍一条手帕:“好了好了,这是大喜事,该高兴才对。

    阿文把事情办得妥帖,我们就安心了。”

    陈秉文看着母亲激动的样子,轻声道:“老妈,等政策再明朗些,我一定亲自陪你回顺德,去看外公外婆,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哎!好!好!”汪巧珍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和信收好,整个人像是年轻了几岁,脚步轻快地走向厨房:“今晚加菜!

    我去煲个老火汤,阿文辛苦了!”

    看着汪巧珍的背影,陈国富拍拍儿子的肩膀:“做得好,阿文。

    这件事,比你谈成多大生意都让你老妈开心。”

    第二天,也就是4月6日。

    港督麦理浩召开记者招待会。

    将他出访内地的成果向众人宣布。

    虽然受此影响,港岛股市迎风而长。

    但陈秉文知道,从这一刻起,英资撤离港岛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港督麦理浩的燕京之行和随后宣布的大规模公共房屋计划,表面上是为了缓解港岛住房压力,深层里却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

    港府正在为政权交接做长远准备,而精明的英资财团们已经开始悄悄布局退路。

    “怡和悄悄将注册地迁往百慕大;汇丰一边减持港岛资产,一边加速国际收购;

    就连老牌的太古、会德丰,也在逐步将投资重心转向东南亚和澳洲.”陈秉文喃喃自语,“这些老狐狸,表面上一片祥和,暗地里都在准备后路。”

    然而,这股看似悲观的撤退潮,对陈秉文来说确实莫大的商机。

    “英资退,华资进这是时代更替的必然。“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们不敢要的,不敢赌的,正是我崛起的机会!“

    “必须加快步伐了。”

    收购屈臣氏、买壳上市、布局北美、深耕内地.这一系列战略动作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

    既然拒绝了获多利,就必须尽快找到替代方案,而且必须是能够尊重创始人掌控权、更具战略协同效应的合作伙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不错,请把《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