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和记黄埔答应得这么快,有点出乎意料啊!”方文山惊喜的向陈秉文汇报。
陈秉文听了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意外,反而若有所思。
事出反常必有妖!
和记黄埔是英资老牌洋行,韦理更是以精明强硬著称。
他们答应得如此爽快,背后一定有原因。
获多利这块汇丰系的招牌,固然起到了敲门砖和润滑剂的作用,降低了对方的抵触情绪,但这可能只是原因之一。
更大的可能性是,像徐世文所说,和记黄埔本身就有意剥离屈臣氏这类非核心的零售业务,以集中资源发展地产、港口等核心业务。
陈记的出现,正好契合了他们的战略调整计划。
又或者徐世文在和黄董事会上说了什么,毕竟徐世文持有屈臣氏18%的股份,又是和黄的董事。
他的话,韦理以及和黄董事会可能会认真考虑。
不过,最后这一点最好确认,直接给徐世文打电话就好了!
想到这里,陈秉文举起食指举到嘴前向方文山示意了一下,拨通了徐世文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陈秉文按下了免提键,以便方文山也能听到。
“徐经理,我是陈秉文,冒昧打扰了。”
“陈先生,您好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徐世文热情的声音,然后他没等陈秉文发问,就笑着说道:“我猜你是为了董事会的结果来电话吧?我这里说话方便,请讲。”
陈秉文和方文山闻言对视了一眼。
果然,能坐到屈臣氏经理和黄董事的位置,都是人精啊!
“徐经理快人快语,那我也不绕圈子了。”陈秉文笑道,“和记黄埔如此迅速地原则同意出售,确实有些出乎我的预料。
我想,这其中必定有徐经理在董事会上的大力支持和周旋吧?”
徐世文在电话那头笑了笑,言语间带着一丝得意:“陈先生言重了。
我不过是基于对屈臣氏未来发展的考量,向韦理先生和董事会客观陈述了利弊。”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低了些:“韦理虽然强势,但他是个极其务实的人。
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出售和黄持有的屈臣氏股份,有利于回笼资金,聚焦地产、港口等核心业务,符合集团的整体战略。
而且能找到一个像陈记这样有实力、有诚意且交易障碍较小的买家,并不容易。
当然,获多利代表汇丰的背书,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让董事会相信陈记的财务实力和交易可靠性。”
陈秉文与方文山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
徐世文这番话,既巧妙地表了功,暗示了自己在董事会上的关键推动作用,又点明了和记黄埔爽快同意的深层商业逻辑,同时也捧了一下汇丰的面子,可谓八面玲珑滴水不漏。
“原来如此。徐经理的一席话,真是字字珠玑,切中要害啊!”
陈秉文真诚地说道,“这份情谊,陈某记下了。
接下来的背景调查,还望徐经理能继续支持。”
“陈生客气了,这是分内之事。”徐世文非常得体的回应道,“我会在职责范围内,确保一切顺利。”
“多谢徐经理!保持联系。”
挂断电话,办公室内短暂沉默。
方文山脸上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恍惚,他还在消化着徐世文话语中透露出的信息。
过了一会,他看向陈秉文,惊叹道:“陈生,这.真是没想到。
和黄竟然这么痛快,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押注地产,连屈臣氏这样的百年老店都愿意放手。”
陈秉文笑了笑,说:“不管他们怎么想的,至少眼下的结果是好的。”
方文山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那我们接下来正常开始屈臣氏背调?”
“按计划进行,但更要加快速度!”陈秉文说道,“韦理越是想快点脱手,我们在背调上就越不能松懈,必须把每一个潜在风险都挖出来,但同时,谈判和交割的流程要全力提速!
要趁他们后悔之前,以最有利的条件拿下屈臣氏!”
陈秉文可不想等到下半年,让屈臣氏被李家成收走,成为他手中的赚钱利器。
“明白!我立刻去安排,督促获多利团队加快进度。”
4月12日,下午三点,伟业大厦顶层会议室。
陈秉文端坐主位,神色平静。
方文山坐在他左手边,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财务模型和预案。
顾永贤坐在他右手边,无所事事的拿着笔在本子上乱画。
他们正在等待来自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亚太区高级代表。
这是陈记食品发出银团贷款邀约后的首次正式会面。
会议室的门被轻声敲响,秘书阿丽引领着三位气度不凡的银行代表走了进来。
“欢迎三位,感谢各位莅临。我是陈记食品的陈秉文,这位是财务总监方文山,这位是法律顾问顾永贤。”
陈秉文起身,与三人逐一握手,为三位代表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这边的人员。
三位银行代表也微笑着递上名片并自我介绍。
“李德,花旗银行亚太区企业金融部董事总经理。”
“周薇薇,摩根士丹利亚洲融资部执行董事。”
“马克,高盛亚洲融资联席主管。”
简单的寒暄和交换名片后,众人落座。
秘书阿丽为众人奉上茶水后悄然退出会议室。
花旗的李德作为此行资历最深者,率先切入正题,“你们提供的资料我们已经详细研读,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日本市场的突破。
你们提出的三亿资金需求,用途是战略性收购和运营资金。
我们想了解更具体的规划,以及陈记将如何评估和应对当前宏观环境下,尤其是利率上行和港元汇率波动带来的双重风险?”
不愧是玩金融的,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核心。
压力瞬间给到了陈秉文这边。
陈秉文目光扫过三位银行代表,见他们都看着自己,镇定的开口说道:“李德先生的问题非常核心。”
他稍作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这笔贷款超过70%将用于完成对屈臣氏的控股收购及其后续的渠道整合。
剩余资金,用于加速北美、欧洲市场的开拓以及新品研发。”
说到这里,他示意方文山展示财务图表,“我们的产品属于日常负担得起的消费品。
经济承压时,它并非首先被削减的开支。
这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压力测试,即使在利率上升、经济增速放缓的情景下,我们的核心业务现金流依然保持强劲正增长,完全覆盖提升的利息支出。”
摩根士丹利的周薇薇追问道:“但收购本身存在整合风险,你们如何确保成功?”
陈秉文点点头,回答道:“我们并非盲目收购。
第一,我们保留了以核心的原管理团队;
第二,屈臣氏的渠道能立刻提升我们的销量,我们的热门产品也能为屈臣氏门店带来新的客流和更高利润。”
高盛的马克接着问道:“如何能够确保未来的增长,会继续国际化吗?”
陈秉文笑了笑,自信地回应道:“马克先生,国际化是我们的基本战略。日本模式的成功,验证了我们通过当地巨头合作降低风险的模式。
接下来,对于开拓北美和欧洲市场,初期会采取授权合作或寻找当地强势经销商,用最低资本投入试探市场。
这笔贷款的重点,是夯实我们在亚洲的绝对领先优势,打造一个坚实的利润和现金流基地。”
最后,他真诚的说道:“三位,我们寻求的不是简单的过渡性贷款。
我们寻求的是与看重长期价值的战略金融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业务和资金需求,要与我们的战略金融伙伴分享!”
三位银行代表交换了一下眼神。
李德笑着说道:“陈先生,感谢您的分享。您的视野和陈记的扎实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认为陈记食品完全符合优质借款人的标准。
花旗银行非常有兴趣牵头这笔银团贷款。”
“摩根士丹利同样深感认同。”周薇薇紧接着表态。
“高盛期待参与其中。”马克也点头确认。
三家银行都同意贷款,接下来的会谈,讨论重点转向具体条款。
方文山说道:“关于贷款货币,我们要求使用港币,而非美元。
这能完全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使我们的收入与债务币种匹配,现金流更可控。”
李德微微皱眉:“陈先生,方总监,目前国际银团贷款市场惯例以美元为主。
港币融资成本可能会略高,且额度安排不如美元灵活。
您是否再考虑一下?”
陈秉文毫不犹豫地摇头:“李德先生,感谢您的建议。
但我们深思熟虑过,汇率风险是我们无法预测且不愿承担的。
陈记的营收和资产绝大部分以港币计价,使用港币贷款是天然的避险措施。
我相信,对于寻求长期稳定回报的伙伴而言,一个风险结构更清晰、更可控的借款人,更具吸引力。”
三年后不但贷款利率会涨到20%,港币兑美元同样贬值近20%。
要是借美元,换成港币使用,还的时候再用港币换成美元来还,陈记要亏到姥姥家!
两相权害取其轻,陈秉文只能坚定的选择港币。
周薇薇沉吟片刻,问道:“那么利率呢?
目前市场预期利率进入上升通道,贵司倾向于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
这次陈秉文回答得更加果断:“固定利率。
我们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完全锁定资金成本。
即便因此需要支付略高于当前浮动利率的溢价,我们也认为非常值得。
清晰的财务规划对我们执行长期战略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将核心战略的财务成本暴露在利率波动的风险之下。”
“三年期?”
高盛的马克确认道,“收购整合一家像屈臣氏这样的公司,周期可能很长。
三年后,万一市场环境不佳,再融资可能会面临挑战。”
“三年足够了。”陈秉文肯定道,“三年时间足够我们完成对屈臣氏的深度整合,释放协同效应,使公司整体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届时,我们有充分的再融资能力,或是用自有现金流偿还。”
三年要是连三亿贷款和相应的利息都赚不到,陈秉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重生人士。
会议足足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陈记的盈利能力,渠道整合能力,以及对抗风险的能力,让三位银行代表,对陈记的还款能力充满了信心。
最终,李德代表三人表态:“很好,陈先生。
三亿港币、三年期、固定利率贷款10%。
虽然这与市场惯例有所不同,但花旗理解并尊重贵司基于自身业务特性做出的审慎财务决策。
我们会基于此框架,尽快出具初步的条款清单。”
“摩根士丹利同意此框架。”周薇薇微笑颔首。
“高盛亦无异议。”马克补充道。
送走三位银行代表,方文山难掩兴奋:“陈生,成了!他们完全接受了我们的方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