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合纵连横(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他急忙问道:“可有化解之法?”

    陈伯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天地之道,贵在平衡。

    彼势虽盛,然过刚易折。我方可扬长避短,以柔克刚,以稳制动。”

    他走到书桌旁,铺开一张纸,一边画一边说:“第一,在宅邸中心位置,布置五行属土之器物,如泰山石敢当或黄水晶簇,以稳定家宅气场,根基不为其所撼。”

    “第二,以水化煞,引气生财。

    可在庭院东南方位,正对75号之处,增设一处流水景致,或建一圆形喷泉水池。

    流水属柔,可化直冲之势,且水能生财,可将其势部分转化为我所用。”

    “第三,可在别墅面向75号的外墙或窗楣之上,隐蔽处悬挂小型、光滑的凸面镜或八卦镜,将其势反射、分散,令其难以聚焦于此。”

    “第四,李生可多行善举,积攒阴德。福德深厚,自然百邪不侵,运势根基稳固,外势难动分毫。此乃根本之道。”

    李家成听得连连点头,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压抑感一扫而空:“好!就按陈伯说的办!

    月明,立刻安排人,按照陈伯的要求去置办器物,改造庭院。”

    庄月明也松了口气,连忙应下。

    开了张十万港币的支票送给陈伯后,李家成站在窗前,再次望向75号,那种被压迫的感觉似乎也淡了些。

    陈秉文对79号的这些动静略有耳闻,赵刚安排的安保人员会留意周边情况。

    但他只是一笑置之,并未放在心上。

    他更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布局。

    在麦理思的高效运作下,青州英坭红磡鹤园地块“现代化饮料食品工业园”的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与港府规划署、工务局的补地价谈判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麦理思凭借其专业能力和在英资圈的人脉,成功争取到了一个分期付款方案:总额7800万港币的补地价,首期只需支付1000万,剩余部分分五年付清,年息仅5%。

    这极大地缓解了糖心资本的现金流压力。

    同时,霍建宁在青州英坭内部的财务和管理整顿成效显著,比预想的三个月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二。

    不到一个月时间,冗余部门被裁撤,不清不楚的关联交易被规范,新的财务流程和审计制度建立起来,管理效率提升,费用下降,现金流明显改善。

    陈秉文看到报告后,对霍建宁的能力更加认可,心里盘算再过一段时间,就将他调回集团总部,接替方文山担任财务总监,让方文山能更专注于集团战略和对外投资。

    而方文山和凌佩仪将被升为陈记食品副总裁,一个分管业务拓展,一个分管内部运营及财务。

    就在青州英坭局面一片向好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长江实业的不利传闻。

    传言有鼻子有眼地说,长江实业在投资天水围项目后,资金链非常紧张。

    多个项目同时推进导致现金流捉襟见肘,李家成近期频繁与汇丰银行接触,疑似寻求紧急融资,甚至可能考虑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

    这些传闻来源不明,但传播很快。

    虽然长江实业迅速发布了澄清公告,声称公司财务状况稳健,但市场将信将疑。

    长江实业的股价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出现了小幅下跌,交投变得活跃,显然有投资者在抛售。

    这天下午,韦理直接打电话到陈秉文办公室,“陈生,有件事要提醒你一下。

    汇丰那边似乎又有了新动向。”

    “哦?什么动向?”陈秉文问道。“沈弼可能准备将汇丰持有的剩余和记黄埔股份,也寻找合适的时机出手。”

    韦理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这段时间,李家成和汇丰的几位董事走得特别近,私下会面了好几次。

    我担心,他们很可能是在密谋接下来收购汇丰手里剩下的和黄股份。”

    陈秉文对这种情况,虽然早有准备,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震惊。

    原本以为给长江实业制造麻烦能拖慢李家成收购和黄股份的脚步,现在看来,只要有沈弼支持,李家成收购和黄的速度根本不会减慢。

    “消息可靠吗?”

    “八成是真的。”

    韦理肯定道,“我在汇丰董事会里也有朋友,虽然具体细节不清楚,但这个风向是确定的。

    沈弼倾向于一次性解决和黄的股权问题,而李家成显然是最积极的买家。”

    放下电话,陈秉文靠在椅背上,眉头微蹙。

    汇丰持有的和黄股份还剩大约23%,如果这部分再被李家成拿下,加上他已有的10.65%,其持股比例将接近34%。

    届时他将真正替代汇丰成为和记黄埔的控股大股东,自己绝对会被边缘化。

    必须阻止这件事发生。

    但怎么阻止?

    直接去找汇丰竞购?

    可能性几乎为零。

    沈弼的态度已经很明朗,他更信任和倾向李家成。

    而且,汇丰出售资产,尤其是像和黄这样的核心资产,考虑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买家背景、未来合作以及政治因素。

    糖心资本作为新兴华资,在汇丰眼中的分量,远不如根基更深、与英资关系更密切的李家成。

    硬抢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围魏救赵,攻其必救之处。

    李家成想要收购汇丰手中的和黄股份,需要巨额资金。

    这笔钱,长实自身肯定拿不出来,必然需要汇丰或者其他银团提供融资。如果在这个时候,长实自身出现“问题”,比如股价异常波动,或者市场出现对其不利的重大传闻,导致其信用受损,融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那么,汇丰和李家成的交易就可能被拖延,甚至搁浅。

    而攻击长实,远比直接在市场上抢夺和黄集团的股票要容易得多。

    长江实业是上市公司,市值虽然不小,但比起庞大的和记黄埔,目标要小得多,更容易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操作。

    在二级市场秘密吸纳长江实业的股份!

    通过持续、隐蔽的买入,拿到至少10%以上的长江实业股票。

    关键时刻,可以利用这些股份作为筹码,或者释放利空消息打压股价,给李家成制造麻烦,牵制其精力,拖延其收购和黄的步伐。

    想到这里,陈秉文立刻让阿丽叫来了方文山和刚刚从青州英坭回来汇报工作的霍建宁。

    两人很快来到办公室。

    陈秉文没有绕圈子,直接将韦理的消息和自己的分析说了一遍。

    方文山听完,面色凝重:“陈生,如果让李家成拿到汇丰剩下的股份,那我们在和黄的处境就非常被动了。

    必须想办法阻止。”

    “我也是这个想法。”陈秉文点点头,“方总监,我们目前能动用的现金还有多少?

    扣除必要预留和黄金投资占用的部分。”

    方文山快速心算了一下,答道:“扣除青州英坭搬迁开发预留、支持屈臣氏改造和北美内地市场扩张的预算,以及黄金投资的两亿的保证金,目前可以灵活调动的现金大约还有一亿五千万港币左右。”

    一亿五千万

    陈秉文沉吟着。

    这笔钱想要控股长实是远远不够的,但用于在二级市场悄悄吸筹,制造波动,是足够了。

    “建宁,”陈秉文看向霍建宁,“你对资本市场操作熟悉,这件事交给你牵头负责。

    方总监配合你资金调度。”

    “明白,陈生。”霍建宁应道,“我建议采取分散、分批的策略,通过多个不同的经纪行账户悄悄买入,避免引起市场注意和长实管理层的警觉。

    初始目标可以定在收购长实流通股的3%到5%。”

    “可以。”陈秉文同意这个策略,“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吸筹。由于李家成家族持有长实的股份比较多,所以要密切关注长实的动静,特别是他们的融资计划和财务报告。”

    “我会盯紧的。”霍建宁点点头。

    就在霍建宁开始秘密布局吸纳长实股份的同时,马世民在屈臣氏的改造计划也拉开了序幕。

    马世民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对港岛本土的72家屈臣氏门店进行摸底。

    他亲自带着团队走访了十几家位于不同地段的门店,发现问题比预想的还要多。

    门店形象老旧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员工缺乏培训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马世民直接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所有门店进行标准化装修,更换统一的招牌和店内陈列架。

    大幅增加陈记食品的饮料、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的货架占比,压缩那些销量低、毛利低的杂牌商品。

    同时,引入陈记的畅销产品为门店引流。

    而改革必然触及原有利益格局。

    屈臣氏原来的经理徐世文对马世民的激进改革颇有微词,认为动作太大,会吓跑老顾客。

    一些习惯了旧模式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开始阳奉阴违。

    对此马世民没有丝毫妥协,在请示陈秉文后,果断撤换了徐世文,将其调任闲职。

    同时提拔了几名在表现出色、认同新战略的年轻经理。

    在强有力的措施下,屈臣氏内部的阻力被迅速压制下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不错,请把《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