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医改会上,锋芒毕露

    肖锋推开会议室大门时,中央空调的冷风像一把薄刃,轻轻掀起他西装前襟,也吹得他后颈微微一颤。

    空气里浮着一股混合着油墨与茶香的气息——那是刚印好的会议材料堆在长桌中央,封皮上“基层医疗改革座谈会”几个烫金大字还泛着湿意,指尖一碰,便会留下淡淡的金粉。

    主位上的林主任最先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亮,抬手冲他招了招:“肖主任来得正好。”他转头对满座的市卫健委干部、乡镇代表和医疗专家们笑道,“这位是青云镇党政办的肖锋主任,上周送来的《乡镇医疗联动机制可行性报告》,我看了三遍。”

    会议室里响起零星的交头接耳,声音低沉,像是从远处传来的雨点,落在肖锋心头。

    他注意到前排戴金丝眼镜的专家把保温杯重重一放,杯底磕在木桌上发出“咔”的一声脆响;后排有个穿藏青西装的乡镇干部摸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划动——大概是在查他的履历,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略显紧张的脸上。

    “肖主任,你来讲。”林主任推过话筒,金属底座在桌布上滑出半寸,摩擦声轻微却清晰,“我们都想听你说说,这青云镇要怎么把周边三镇的医疗资源串成线。”

    肖锋的掌心在裤缝上蹭了蹭,掌心微潮,布料摩擦的触感让他略微镇定。

    他想起昨夜在医院陪护母亲时,在病床边改了七版的发言稿;想起郑敏母亲把保温桶塞给他时,说的那句“别怕,你说的都是老百姓的难处”;想起王大夫站在护士站外,望着他文件袋时欲言又止的眼神。

    他清了清嗓子,手指按在投影仪遥控器上:“各位领导,专家。我先汇报一组数据。”

    墙上的幕布亮起,第一张PPT是青云镇卫生院近三年的接诊量曲线——像道陡峭的悬崖,2018年外伤急诊占比47%,到2021年跌到21%。

    “不是我们医术进步了,”肖锋声音平稳,带着金属般的冷静,“是周边三个乡镇的卫生室垮了两个,老百姓要么硬扛,要么咬着牙坐两小时车去市医院。”

    底下传来轻微的抽气声,像是有人被针扎了一下,又不敢叫疼。

    戴金丝眼镜的专家原本跷着的二郎腿慢慢放平,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笔记本,节奏急促,像在打鼓。

    林主任身体前倾,肘撑在桌上,目光紧盯着幕布,仿佛要从那张图表里看出什么真相。

    第二张PPT切换成地图。

    肖锋用激光笔点着青云镇与周边三镇的交界线:“这四个乡镇,直线距离最远不超过15公里。青云镇有CT机,马桥镇有中医理疗室,石塘镇的儿科是全市示范——可现在这些设备白天锁在库房,晚上落灰。”他停顿两秒,声音略微低沉,“而上周我在镇卫生所值夜班,有位农妇抱着高烧40度的孩子,走了三公里山路才打到车,到医院时孩子已经抽搐了。”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口的风声,像远处的海浪,一阵阵拍打着沉默。

    肖锋看见后排那个查手机的乡镇干部放下了手机,喉结动了动;林主任摘下眼镜,用指节揉了揉眉心——那是他昨夜在报告里写的“基层医疗资源碎片化之痛”。

    “所以我的方案核心是建立统一调度平台。”肖锋按下遥控器,第三张PPT弹出流程图,线条交错,像一张精密的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120急救中心数据互通,病人扫码就能看到最近的可用设备、空闲医生。比如马桥镇的X光机下午两点空着,青云镇的外伤病人就不用等;石塘镇的儿科医生上午坐诊,周边村的孩子可以提前预约。”

    掌声突然炸响,像是压抑已久的雷声终于落下。

    林主任率先鼓掌,掌心拍得发红;后排的乡镇干部跟着站起来,有个戴草帽的村支书用粗糙的手掌拍着桌子:“这法子中!俺们村老李头上次摔断腿,等镇里的救护车等了半小时,要能直接调马桥镇的车......”

    “肖主任。”戴金丝眼镜的专家举起手,声音里带着审视,“你说的资源共享,现实中很难协调。乡镇卫生院归镇政府管,设备是各自的财政买的,凭什么让其他镇用?”

    肖锋早等着这个问题。

    他从文件袋里抽出一沓盖着红章的材料,扬了扬:“这是青云镇与周边三镇的财政结算协议草案。设备使用按次计费,由市医保基金兜底50%;医生跨镇坐诊算加班,补贴标准参照市三院。”他点开第四张PPT,“这是我找市统计局要的近三年四镇医疗支出数据——单独核算,四镇每年浪费在重复采购、设备空置上的钱,够建三个这样的调度平台。”

    专家的眉毛慢慢松开,伸手要过材料,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林主任探身看了眼,嘴角翘起:“小肖,你这是把账算到骨头缝里了。”

    散会时,窗台上的绿萝被风掀起一片叶子,阳光漏进来,在肖锋的工作证上跳,像一束温柔的光点。

    他收拾着投影仪线,听见身后林主任的声音:“肖主任,留步。”

    会议室里只剩他们两人。

    林主任关上门,从公文包里拿出份文件:“省卫健委打算在咱们市做医改试点,我想把第一个点放在青云镇。”他推了推眼镜,“你愿不愿意牵头?”

    肖锋的手指捏紧了文件袋。

    他想起母亲躺在病床上,因为镇卫生所没有动态心电图机,不得不转院的那个雨夜;想起郑敏母亲蹲在病房门口,一边剥鸡蛋一边说“要是村里能看大病,咱老太太也不用遭这罪”。

    “我愿意。”他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哽咽。

    林主任笑了,伸手拍了拍他肩膀:“我就知道你会应。下周三来市卫健委签方案,我让小吴给你发具体流程。”

    此时的青云镇政府,赵国栋正把手机摔在办公桌上。

    屏幕亮着,政务论坛的热帖标题刺得他眼睛疼——《基层干部用数据撕开医疗困局:这个肖锋不简单》。

    跟帖里有人晒出他上周在镇例会上讽刺肖锋“异想天开”的录音,点赞数还在往上跳。

    “主任,这帖子......”秘书小吴缩着脖子站在门口。

    赵国栋扯松领带,后槽牙咬得咯咯响:“盯紧他。医改试点涉及的资金、招标、人事,每一步都给我查。”他抓起保温杯猛灌一口,枸杞茶顺着嘴角流到衬衫上,烫得他一激灵,“敢在我地盘上翻浪?我倒要看看,他这方案能撑过三个月不。”

    肖锋走出会场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他接起电话,王大夫的声音带着笑:“肖主任,你妈今天做了复查,各项指标都达标了,下周就能出院。”

    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阳光穿过指缝落进眼睛,他眨了眨,喉咙发紧:“谢谢王大夫。”

    “该谢的是你。”王大夫的声音低了些,“你在会上说的那个调度平台,要是能让村卫生室的设备转起来......”他顿了顿,“我代表所有基层医生,谢你。”

    挂了电话,肖锋摸出根烟,刚要点,又想起母亲最讨厌他抽烟,便掐了塞回盒里。

    他沿着台阶往下走,影子被阳光拉得老长,像支指向远方的笔。

    会场门口,林主任望着他的背影,对身旁的助手说:“去查查苏明远的女儿苏绾,最近是不是在调研基层经济改革。”助手应了声要走,他又补了句,“跟她说,青云镇有个有意思的年轻人,值得见一见。”

    暮色漫上屋檐时,肖锋的手机屏幕亮起——是条未读短信:“明早九点,青云镇政府会议室。苏绾。”他盯着名字看了两秒,把手机收进西装内袋,嘴角慢慢翘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不错,请把《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