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今晚还吃烤肉串吗?”
冬雪有些发愁的问,见姜瑶点头,冬雪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苦口婆心道:
“格格,你已经连着吃了两天了,嘴里都起了燎泡,今晚换些其他吧!
奴婢听说膳房今日进了好些蟹,这个时候的蟹最是肥!”
“螃蟹?”
姜瑶猛的睁开眼,从躺椅上坐起,杏眼闪烁着惊喜的光。
“那就螃蟹、烤串一起来,螃蟹清蒸的也要,也要炒些香辣螃蟹。”
姜瑶真的很惊喜,前几天知道府里有牛肉,她牛肉火锅、烤串连吃几天都吃不腻。
要知道这个时候平民百姓想吃牛肉比后世韩国人想吃肉都难。
在清朝,因为皇太极在位期间发布了一道禁止宰牛的上谕,规定自皇宫以及贝勒府,以至庶民百姓,除了祭祀皇陵用牛外,其余屠宰马、骡、牛、驴都全部禁止。
所以,姜瑶来到大清二十年,从来没有吃过牛肉。
螃蟹,想来也不是他们小河里那种手拇指大小的那种。
上辈子虽然吃不起帝王蟹什么的,但是螃蟹这类水产还是能吃得起的,每到发工资的时候,姜瑶都会奖励自己一顿大餐。
结果来了清朝,一年四季想吃水果,也成了奢望,每年除了家里树上的梨、枣子、葡萄、桃子还有上山找到的一些野果,其余的水果姜瑶基本没吃过啥。
伸手从旁边小桌上拿过一个红苹果咬一口,真甜!
这也是宴席过后,姜瑶才知道,膳房不是食堂,他们做什么,你就必须吃什么?
是可以在分例范围点菜的。
二姜瑶母子,按分例都得饿死,所以他们俩的吃食,成了雍亲王府的特例,不管了,想吃什么,只要不是有数要分的,随便他们娘俩造。
姜瑶喜欢吃辣,但进府这些天,她吃得菜不是炖的就是煮,炒菜很少,虽然味道好,但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总觉得缺点什么。
姜瑶学着点菜后,膳房里一直被排挤,从四川来的那个厨师黄磊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黄磊听到府里有人点辣菜时,差点激动得泪流满面!
他被送来京城时,原以为能光宗耀祖,没想到,这京城的主子们大多不爱吃辣,他一个四川名厨,沦落到去做了一年切工。
姜瑶让他做的第一顿饭,没说要吃什么菜,只说让他做几道正宗的四川菜。
黄磊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把从家乡带来为数不多的调料,给姜瑶做了一顿鲜香麻辣的川菜。
姜瑶吃到正宗的辣子鸡、酸菜鱼等菜,也差点泪流满面。
虽然,以前二姐做的也好吃,但架不住调料不够,和正宗的,终究差一点。
李德福见一直被闲置的黄磊得静心斋看中,就直接拨他伺候静心斋的膳食。
然后,姜瑶和遗传她爱吃辣基因的弘晙就有福了!
烧烤、火锅轮番来了一遍!
当然,他们这番动作,也惹了其他人的眼,不过,四爷和福晋都没有提静心斋不合规矩,他们更加不敢提。
上门!
前车之鉴乌雅氏还躺在床上养病呢!
冬雪苦着脸,有些无可奈何,本来想劝格格别吃烤串,才提了螃蟹,没想到格格两样都吃。
冬雪求助的看向屋檐下正在做针线的严嬷嬷!
严嬷嬷好笑的站起来,对着姜瑶笑道:“格格,那烤串不能再吃了,三阿哥嘴里也起泡了,就是螃蟹也不能多吃,这东西寒凉,对格格身体不好。”
对于严嬷嬷,姜瑶多几分尊重,也知道她和冬雪都是为了自己好,只是太久没吃,一时停不下来。
“嘶!”
忽然,嘴里的苹果碰到里面的燎泡,疼得姜瑶皱起眉头,确实不能再吃了!
这真是穷人乍富,看什么都稀奇,吃什么都吃不够!
阶级跨越了,财富也跨越了,认知还没跨过来,要不是有上辈子的一些见识,姜瑶都能想到她能在这府里出多少洋相。
“行,今晚不吃烤串,吃清汤牛肉面。
你让黄磊卤一块牛腱子肉,等面好的时候,片成薄片端来,再配些小菜,最重要的是,让他炸些辣子油。”
冬雪听到姜瑶不再吃烤串总算放下了心,他们去找了大夫开了些下火的药来,但是格格和小阿哥嫌弃里面的黄连苦,不喝。
主子不爱惜身子,这可急坏他们了。
姜瑶继续道:“至于螃蟹,香辣蟹就免了,弄点清蒸的来,然后带两壶酒来,就行了!”
“是,奴才这就去膳房传话。”
冬雪高兴的就往外走,心想着,格格今日吃得简单,今日早膳必得提前,得提前让人去找找小阿哥。
“你别亲自跑了,让新来的那两个小丫头去传话就好了。”
冬雪福身笑道:“他们两个小丫头,怕是交代不清楚,奴婢亲自去才放心。”
行吧!
姜瑶也没有在阻止,她去了也好,不然在院子里就守着她,她干点什么,她都要阻拦。
.....
自那场一波三折又收获“颇丰”的宴席后,姜瑶规规矩矩履行福晋乌拉那拉氏的禁足(退休养老)模式。
静心斋的日子,像被拨慢了发条的钟,悠缓而平静地流淌着。
收获的礼物堆了快小一间厢房,从金银玉器到绫罗绸缎,虽不至于富可敌国,但绝对实现了“财务自由”——至少在这四四方方偏僻的小院里是。
吃穿用度,一样不缺。
乌拉那拉氏还又安排了两个小丫鬟并两个小太监过来,小太监是胤禛让苏培盛送来补齐弘晙身边的缺。
小丫头姜瑶直接丢给冬雪接着管,小太监也丢给张福宝管。
姜瑶知道人善被人欺,所以她直接和冬雪、张福宝二人说,让他们管好下面的人,如果出事,她不找下面的人,她只管他们问事。
冬雪和张福宝感激涕零,他们并不觉得姜瑶严苛,只觉得这是主子重用他们,让他们从以前人人欺变成人人羡。
要知道,这次静心斋要招人,可不像第一次那般无人来,这次可是很多人抢着来。
姜瑶听冬雪说,还有人给她塞银子,让她求情!
当时她还懵了下,没想到她这里倒成热灶了。
还是严嬷嬷给她解惑,在紫禁城伺候的奴才,一年四季,最怕的季节就是冬季,宫里偏僻的宫殿里,哪年不冻死几个奴才宫女。
而静心斋的火炕,就是最吸引这些丫鬟太监的。
姜瑶也想到了,在乡下时,每年开春,确实会听说很多人贫困百姓被冻死的消息。
她叹了口气,这个时代,很多土地在地主手里,就是上山的柴大多都是有主的。
上辈子,她看《济公》时,觉得山是土财主的,砍柴还得财主允许是夸张。
可真生活在这个时代,才知道,这些都是真实的。
“格格,起风了,天有些凉了,要去把小阿哥找回来了吗!”
严嬷嬷的声音,唤回了姜瑶跑远的思绪。
“没事,我再躺会,嬷嬷去忙吧!别管我!”
她被禁足了,弘晙可没禁,自从多了两个年岁十一二岁的小太监,小家伙感觉又找到了以前当老大的感觉。
整天带着小弟,在府里调皮捣蛋,精力旺盛得不行。
姜瑶也不管他,每天早上带着他练完太极,再拘着和严嬷嬷学习一个时辰的规矩。
和姜瑶不同,弘晙过年时一定要进皇宫去给康熙请安,所以他的规矩也不少。
还有了解满族的一些文化、节日的习惯和忌讳。
他只要该学的学完了,姜瑶也不拘着他,如今府里大多数人都算是见过他了,在府里玩,也没什么危险。
他不捣乱都是好的。
午后,便是姜瑶雷打不动的“咸鱼时光”。
摇椅慢悠悠地晃着,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阳光透过稀疏的槐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眯着眼,享受着这难得的、无人打扰的宁静,舒服得几乎要哼出小调来。
这才是生活啊!
两辈子,不用996,不用看老板脸色,不用操心房贷车贷,吃喝不愁,还有专人伺候…除了没网络视频,简直完美!
人突然闲下来,她就感觉身体涌现出一股疲惫感,整天都想睡,感觉怎么都睡不够似的。
“额娘!额娘!我回来啦!”
弘晙小朋友活力四射的小奶音由远及近,伴随着“噔噔噔”的脚步声,像颗小炮弹一样冲进了院子。
姜瑶眼睛都没睁,懒洋洋地应着:
“嗯…回来啦…玩得开心不?” 声音拖得长长的,带着浓浓的睡意。
“开心!
额娘我跟你说!
我今天找到了一个可好玩的地方!
明天,我还要去玩!”
弘晙兴奋地跑到摇椅边,扒着扶手,小脸红扑扑的。
“嗯…好玩就好…”
姜瑶依旧闭着眼,敷衍地应和,心想,她不在,没人压制着,那个被他看中的地方还好吗!
弘晙还在叽叽喳喳:“那地方有好多木头人!
还有好多弓、陀螺!
还有大刀…咦?” 小家伙似乎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声音停住了。
姜瑶这会也感觉有点不对劲。
院子里太安静了。
除了弘晙的声音,张福宝还有冬霜严嬷嬷她们几个丫鬟,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往常弘晙回来,可是伴有他们的请安声,以及嘘寒问暖的声音!
不对劲!
而且…她总觉得有一道存在感极强的目光黏在自己身上,让她后颈有点发毛。
姜瑶缓缓地、带着点被打扰美梦的不情愿,掀开了眼皮。
阳光有点晃眼,她眯着眼,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院门口的方向。1
院门口,不知何时,悄然立着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一身石青色亲王常服的胤禛,正负手站在那里!
身姿挺拔如松,面色沉静如水,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睛,正一瞬不瞬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探究,落在她…和她那双光着的脚丫子上!
姜瑶:“!!!”
她的大脑空白了足足三秒,才反应过来!
胤禛来了!
姜瑶见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喜怒,但那股子久居上位带来的压迫感,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
难怪院子里突然那么安静。
不过,他怎么来了?!!
这尊大佛怎么会屈尊降贵跑到她这小小的静心斋?!
姜瑶看着趴在她腿上还在撒娇的弘晙,再结合他刚才说的话,好玩的地方!
弘晙这小子又闯了什么大祸?!
竟值得四大爷亲自上门告状。
短暂的惊讶过后,姜瑶倒是没什么尴尬的感觉。
她对胤禛没那方面心思,纯粹是觉得这位爷突然驾临,有点稀奇。
她慢吞吞地从摇椅上坐直身体,随手拢了拢散乱的长发,动作自然随意,丝毫没有自己衣衫不整、散发慵懒模样的羞赧。
坐直身体后,她伸手掐住弘晙的腋下,把人提起抱在腿上,看着胤禛。
在外面她给他面子,行礼请安。
但在静心斋,算是她的地盘,她稀得理他,有事说事,没事赶紧滚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