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错。”陈瑶抬头应了陈进一句,手上活计却没停半分。
眼瞅着腊月初八龙王庙的大庙会就要到了,那可是顶顶热闹的日子,四里八乡的人都要来赶场。
陈瑶攒了不少从海边拾来的彩贝,还有一些珍珠,一颗颗仔细串成了手串儿。
“阿瑶,你说……这些个玩意儿,真能卖出去?”陈进摆弄着自己的鱼竿,见钩下小鱼还在,随手又将钩子抛回水里,扭头看着忙碌的陈瑶。
“二哥,你不要磨磨唧唧,赶紧磨贝壳。”陈瑶见他慢悠悠的,急声催促道,“还有,这几个没磨平实,重新返工!”
陈进脚边堆着好些指甲盖大小的贝壳,正是陈瑶分派给他的活计。
这回陈瑶备下不少小物件儿,早先在清河县闲着无事,她跟着小丫鬟学习编手绳、打络子、做绢花,没成想如今竟能派上用场。
“我这手都磨出血泡了!”陈进吹了吹掌心几处红肿,“万一卖不动,岂不是白费功夫?”
他眼珠一转,试探道,“要不……咱先支个摊试试?有人买,咱再紧着做?”
“不成!”陈瑶摇头,“咱们一天紧赶慢赶也才做出几条。到那时候,你确定咱们能做出来?”
陈进小声嘟囔:“那你就能打包票能卖掉?”
陈瑶小脸一绷:“二哥,我恼了!”
陈进见势不妙,赶紧告饶:“好好好,我磨,我这就磨还不成么!”
“阿姐!阿姐!看我今儿捡的!”陈奇兜着衣襟,兴冲冲跑回来,里面盛着好些花石头和贝壳,连小白嘴里都叼着个大贝壳。
“嗯,好看!”陈瑶笑着让他把东西放进旁边的竹篮,“等把这些卖了铜钱,阿姐给你买好吃的。”
陈奇一听,眼睛亮晶晶的,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嗯嗯!”
陈进在旁撇嘴:“小娃儿就是好糊弄,你阿姐给你画大饼呢!”
陈奇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天真:“我喜欢吃大饼!”
陈瑶噗嗤笑出声,挥手道:“好好好,回家我就跟阿奶说,让她给你烙大饼吃!”
腊月初六,天蒙蒙亮,陈家人便收拾妥当。
庙前空地上,三三两两的摊子已支了起来。陈家租了两个摊位,相隔十来米远。
陈瑶跟着陈老太,把龙王庙里几座大殿的神像拜了个遍,出来时,陈猛和陈老汉早已将自家的摊子拾掇妥当。
紧挨着他们摊子的,是个卖红糖糍粑的。那热乎乎、甜滋滋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馋得陈奇一个劲儿咽口水。
陈瑶瞧着不忍,摸出十四文钱,买了七串用竹签子扎着的糍粑。
“喏,吃吧。”她先递了一串给陈奇。
“嘿嘿,阿姐咋知道我肚子里馋虫闹了?”陈奇笑眯眯接过竹签,小心吹了吹热气,才美美地咬上一口。
李巧拍掉手上的灰,接过糍粑时还不忘打趣:“咱们一个铜板还没进账呢,倒先帮人家开了张!”
几人正说笑,陈瑶瞥见已经有几人围到那糍粑摊前,回头看,自家人手一串吃得正香。
她眼珠儿滴溜溜一转,忽地凑到烤生蚝的陈猛身边,低声问:“大伯,这生蚝烤好了么?”
“嗯,火候正好。”陈猛应着,夹起几个滋滋冒油的放在盘里,“阿瑶饿了?你先吃着,横竖这会儿也没人买,烤老了反倒可惜。”
陈瑶心下一动,忙招呼陈进、陈奇过来,三人各自拿起一个烤得喷香的生蚝。陈瑶咬了一口,故意扬声问陈进:“二哥,滋味如何?”
陈进多机灵,立刻会意,扯开嗓子嚷道:“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生蚝!”
他声音洪亮,引得旁边几个正张望的游人立刻围拢过来。
陈瑶心中暗喜:果然!香气这般霸道,哪能引不来食客?
有这第一个大声叫好的,后面聚拢的人便越来越多,小小的摊子前很快挤满了人。三兄妹被推来搡去,不知不觉竟离自家摊位越来越远了。
陈瑶朝陈进、陈奇挥了挥手,三人便朝另一个租下的摊位走去。
这处摊位靠近平台边缘,地方不大。
因着今日不是正日子,来的多是左近乡邻,陈瑶便不急着摆货。
三人手脚麻利地将小摊拾掇干净,折返时,却见那生蚝摊子前已经没人了,两大桶生蚝卖了个精光!
“走!回家!”陈猛喜滋滋地浇灭炉子中炭火,“明日多备些!阿瑶说的那小鱼、八爪鱼,也添上!”
他心头畅快,想起阿瑶当初让他多租一个摊位时,自己还心疼铜板,辗转反侧了一夜,就怕耽误出海。
谁曾想,那蒜泥烤生蚝的滋味,竟如此勾人!
试卖两日,生意红火。
转眼到了腊八正日子,寅初一家人就出发了。待陈瑶将自家那个小摊位支起来,东方才刚泛鱼肚白。
陈奇挨着阿姐站着,小脑袋好奇地转来转去,庙前人潮越聚越多。
不多时,他悄悄扯了扯陈瑶的袖子,压低声音:“阿姐,旁边那人……老偷瞄咱们的摊子!”
“看就看呗,”陈瑶浑不在意,“咱们摆出来,不就是给人瞧的?”
山下小径上,周期正拉着陈前,低声问询:“阿前,妹妹的摊子究竟在何处?”
他得了陈前相赠的络子,引来同窗追问。得知陈瑶在庙会摆摊,便有心带人来捧个场。
陈前停下脚步,抬眼望了望半山腰的平台,伸手一指:“喏,就在上头。”
登上平台,周期目光一扫,立刻认出了陈瑶。只见她百无聊赖地坐在小马扎上,双手支着下巴,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
身边的陈奇也是小脑袋一啄一啄。
这光景,一看便是生意冷清。
周期心头一喜:来得正好!
他立刻朝身后几个探头探脑的同窗招手:“哥几个不是一直缠着问我这络子是何处买的么?今日便带你们开开眼!”
“当真?在哪儿?”一人急问,“你这厮,先前还藏着掖着!”
“正是!央你代买也不肯,今日我非得买上几个,换着佩戴!”另一人嚷道。
周期心中暗笑:要的就是你们这股劲儿!他引着众人走到陈瑶摊前,朗声招呼:“阿瑶妹妹,快将你那些好看的络子拿出来瞧瞧!”
陈瑶一个激灵,瞌睡虫全跑了。
她忙站起身,从布袋里掏出一把五颜六色、样式精巧的络子,笑盈盈道:“各位兄长请看,这些都是榆阳府那边时兴的样式!”
“难怪样式别致,原来是从外头传来的!”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清秀少年上前,拿起一个缀着小米珠的络子细看,“这个……作价几何?”
“原本十文,”陈瑶眼波流转,“既是大哥的朋友,打个八折,算您八文!”
那少年指尖拨弄着络子上的小米珠,好奇问:“这……可是珍珠?太小了些。可有珠子大些的?”
陈瑶立刻又掏出几个络子,在摊布上一字排开:“珍珠大小成色不同,价钱自然各异。您看这个,用珠稍大,五十文;这个三十文;这个二十文……”
说着,她又从袋底取出一个格外精致的络子,上面密密缀着六颗圆润小珠,“这种用的珍珠最多,也最费工夫,要二两银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