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此言差矣!“杨涟闻言作色,脸上怒气勃发,发尽上指冠,“贼臣崔文升不知医,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
方从哲愕然道:“大洪不曾陛见圣体,如何能确定所料无误?“
杨涟气势汹汹地厉声反驳:“圣上春秋正盛,若非沉溺酒色,怎会身染病恙?既是沉溺酒色,又怎么不是体亏之症?“
方从哲还要再作争辩,顿时就惹恼了一旁的左副都御史、东林元老左光斗,他也愤愤地说道:“大洪言之成理,圣上沉溺酒色乃定而无疑之事,不然怎会不拔出后宫奸党?此事毋庸再议。元辅明知圣上德行有亏,却砌词为之掩饰,非直臣所为!“
“这……这风闻之事,岂能为凭!后宫之事,吾等外臣岂能得知……“方从哲本也是能言善辩之人,但现在杨涟、左光斗挑起的话题有关皇家尊严不说,方从哲也没有拿后宫秘闻、小道消息当论据的习惯,顿时就张口结舌落在下风。
“空穴来风,岂非无因?“左光斗一声大喝打断了方从哲的辩解,脸上的胡须也根根乍起,“难道元辅认为大洪与吾等,皆是信口开河之人不成?“
“浮丘(左光斗的号)言重了。“方从哲知道今日之事决难善罢干休,只好把口气缓和下来,“浮丘以为当如何?“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左光斗声若洪钟,“我们要立刻讨伐他!“
“不错!“杨涟也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要面圣,恳请圣上亲贤臣、远小人,穷治贼臣崔文升谋逆之罪,严刑追查幕后主使者。“
左光斗等东林党文臣都异口同声地给杨涟叫好:“仗节直言,正是吾辈楷模,我们要面圣,我们要面圣!“
方从哲还想阻拦一番,但至此东林党已经是群情激愤:“谋逆主使者已是昭然若揭,就是郑贵妃。当年梃击案不了了之,这次可不能再让谋逆者脱罪了。“
内阁无奈,只好把东林群臣的意见报告给大内,很快泰昌皇帝就发下中旨,斥责这乃无稽之谈。崔文升是泰昌皇帝亲手提拔的御药房太监,而且泰昌皇帝已有皇太子在,就是郑贵妃谋逆,也不可能让福王登基,那她图什么呢?
“崔文升怎么可能不是逆党?“杨涟听到这个中旨后急得都快发疯了,在文渊阁内呼天抢地,“郑贵妃权倾后宫数十年,崔文升一个不懂得礼仪廉耻的阉竖,怎么可能不去巴结她?圣上明明就是酒色无度导致体亏,崔文升反倒给利通药,定是谋逆无疑!“
从十五日开始,东林党轮番在外廷痛哭不已,无论早晚皆有人值班号啕,恳求泰昌皇帝立刻接见忠臣、搜拿乱党。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泰昌早晨醒来后又听到断断续续的哀号声从殿外传来,他勉强支起身问道:“他们又一夜不曾停吗?“
李选侍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是,皇上安寝后,杨涟那厮又来换班了,他们在外面号了一整夜,宫女们全都被惊醒了好几次。“
从十五日来泰昌皇帝就被吵得没有睡过一天好觉。但前几天李选侍口出不善之言时,还几次被泰昌皇帝呵斥,说这些臣子虽然有些糊涂,但却都是大明的直臣。可是今天听完李选侍的话后,泰昌皇帝却默默无语。外面忽大忽小的哭声不绝如缕,泰昌突然感叹道:“世祖(嘉靖皇帝)为什么要打人,吾今日知之矣。“
嘉靖皇帝的父亲是藩王,嘉靖十六岁进北京继承皇位时,朝臣要求他和亲爹、亲娘断绝父子、母子关系。遭到嘉靖皇帝拒绝后,杨慎等一群大臣就跑到寝宫外面整夜整夜地哭,嘉靖皇帝无明火起,喝令用棍子把这些哭丧的人打出去。这次泰昌皇帝在大臣们哭了七天七夜后,觉得自己快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传旨,召内阁、六部觐见,对了,把那个杨涟也叫进来!“
杨涟现在还只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面对天子。一来到泰昌皇帝的病榻前,杨涟顿时就泪如雨下、抚地大恸。泰昌皇帝盯着他看了很久,缓缓地对杨涟、也对左光斗等其他东林党人说道:“国家事重,卿等尽心,朕自加意调理。“
说完后泰昌皇帝就当众宣布,他会把崔文升逐出宫外,以安中外之心。同时泰昌皇帝还同意收回成命,不再为郑贵妃请求皇后和皇太后称号。杨涟、左光斗等人山呼万岁,和内阁一起退出皇帝寝宫。
群臣走后,泰昌皇帝就让人把崔文升唤来。后者叩头请死,泰昌皇帝好言抚慰一番:“生死在天不在人,吾不以为卿有过,只是外廷汹汹,也只好委屈汝了。“
泰昌皇帝说完后就下令赐银,让崔文升离宫回乡。崔文升已经跟随了这位过去的太子和当今天子十五年之久,他最后一次叩谢过后,黯然退了出去。等崔文升走后,泰昌皇帝沉思良久,对身边的李选侍说道:“今年国家有四省大旱,七处河流决口,无数百姓需要赈济;辽东战事尚危,辽东经略一日两报、三日五报……“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