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BP机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由于增加了新的封测生产线,岗位操作工人员十分充盈,三班倒满负荷运转,经济效益猛增,厂里形势一片大好。
这时候,刘丰毫无征兆地被083基地党委,委派到中央党校、工商企业管理班学习壹年。
党校这种培训班,跟欧美工商管理硕士MBA班,有很大区别。
首先,学制只有一年。
中央党校开设工商企业管理班,旨在央企、国企中培养高素质,具备前瞻性科技和经济思维的企业领导人。
明眼人都瞧得清楚,这个管理班走出来的人,前途一片广阔。
可刘丰蹲在山坳里,又是怎么会幸运地输送上中央党校的呢?
许多人都搞不懂,083里比他有背景的人多的是,怎么会推荐是他?
这件事的奥妙,恐怕只有李雪峰心知肚明。
因为刘丰要离开*43厂壹年之久,而他手上的工作又是*本厂核心竞争力部分。
所以,他需要做一些人事交代。
经李雪峰建议,让叶总工和唐建强两人,共同挑起总工办这副担子。
叶总工也不必要藏着掖着,大胆出山挑起大梁。
唐建强被任命为总工助理,履行副总工程师职责。
李雪峰正式任命为封2车间副主任,工程师中级职称。
王建国和周立群同时转正为助理工程师。
至于销售部门,厂里任命刘丰心腹高泽,为销售部经理,长期驻扎上海。
萧和川算是赶上趟了。
刘丰走后,由他兼任的销售部党支部书记空缺。
为加强党对驻外机构的监督,提升萧和川为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
同时,厂里还伴随着其它人事变化。
明眼人惊奇发现,厂里原本水火不容的书记和厂长之间的关系,似乎改善了不少。
刘丰的前途是明摆着的,他学成归来不一定再回到*43厂里,起码是基地的正处级干部。
同时,他还有可能兼任下属企业董事长等职。
曹可凡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见顶不住姜汝祥这边火力,暂时认怂。
自己老了,女婿得到了妥善安排,还想咋的?
这曹、姜两家,像是心照不宣地达成某种交易。
这些,全厂职工都像是在看戏,只是剧情与自己无关。
内斗平息,对广大职工应该算是件好事。
少了内耗,大家都能集中精力搞经济效益,职工收入也就不断提高。
李雪峰本身对此事没多大兴趣,只是传闻听多了将信将疑罢了。
很快,他看到姜汝祥借第四季度,厂里老旧设备更替、大修之机,大规模调整全厂各级干部班子。
他大胆提拔新人,搞得有声有色。
党委会上,不像以前那样会遭来曹书记横加干涉,这个不同意那个不够格。
眼下,是一致同意。
这下,李雪峰这才相信大伙儿的议论。
十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李雪峰被通知参加全厂技改研讨会。
说各部门技术负责人,主管工程师等都要参加。
厂长姜汝祥参加,书记曹可凡列席。
叶总工主持。
李雪峰原本想拒绝参加。
他一个新车间副主任,又不搞设备保养,去参加技改会议,岂不浪费他的宝贵时间?
可想到厂长书记都出席,不去就是不给两位老板颜面。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参加。
姗姗来迟坐在会议室后排一角。
会议由叶副总主持。
他简单开了个头,突然大喊一声,“下面,请封2车间副主任李工李雪峰同志,上台来讲解。”
李雪峰听罢脑袋轰地一下,完全懵圈。
倒霉时候,喝水都要噎。
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啊。
许多人的眼睛齐刷刷扫视过来,都看到他犹豫了一下,双腿似乎有点僵硬,像是走不动路了。
像是他咬牙切齿地使了劲,这才迈开步伐。
但他走出第一步,后面似乎血脉畅通,步伐正常了。
实际他头脑里在想着,我上台讲什么呢?
突然,他有了主意。
叶总工大概率是希望他来讲一下,他们讨论过的新老结合,旧瓶装新酒此类的想法或做法。
现在社会上有股风气,就是全盘否定过去,要推倒重来。
这股风也刮到083系统,就是新的来了不用旧的,迷信新观念新工艺,瞧不起传统的旧的。
当然,旧的不光是机器设备,还有人和观念。
李雪峰一下子变得成竹在胸起来。
他大步走到白板前,伸手拿起一支炭素笔,目光炯炯。
面对台下一片亮闪闪的眼珠,尤其是那些久经沙场、老将们的眼珠,他运足内劲,开始讲话。
“我是名新兵蛋子,说到技改…叶总工让我上台来讲一讲,当真是有点突然袭击。”
下面引得一片笑声。
“我讲些什么呢,刚才上台来那几秒,我来了个脑筋急转弯,想从封1封2车间的技术更替中,得到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诸位前辈分享。”
“而这个体会,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叫旧瓶装新酒。”
下面又是一片哗然。
“IC封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在此也就不再啰嗦,它的技术和应用目前以日美为先进代表,苏联的理念和技术,已经被抛下整整十五至二十年,这点,我们必须正视。”
“目前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就是走出去、请进来,最大限度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工艺,那是不是要完全摒弃苏联那套呢?”
“我的观点是不可以全盘否定!而是要合理区分和选用,例如工艺方面,他还是具备先进性,这就是我‘旧瓶装新酒’搞技改的观念。”
下面讨论得更加热闹。
李雪峰站在这么多*43厂技术前辈、大咖面前,非常不适应。
犹如套上戏装跳大神的感觉,怎么也施展不开。
他干咳一下才能接着说下去:
“就国内外市场而言,如果设备运行良好,产品应该可以达到中高档水平,良品率达到客户要求。”
“这种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市场,还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例如东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满足较大的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考虑出口创汇,为国出力,企业可以享受到国家政策补贴,还可以将购买新设备的外汇,挣回来。”
“……”
李雪峰越来越进入状态,语调变得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起来,俨然像个演说家。
人们吃惊的不是他叙述的技术,而是他出口成章的观念。尤其是经济帐,算得顶刮刮。
这小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