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十五分,董岚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发出短促的提示音。
她正在比对两起碎尸案的骨裂痕迹,鼠标悬在三维建模图上方,听见那声“新邮件“的提示,指尖微微一顿——省厅技术处的内网邮箱,能在这个时间点触发紧急通知的,只有宋昭说过的“关键节点“。
她摘下防蓝光眼镜,俯身凑近屏幕。
发件人显示“chenmo_2023“,主题栏只有一个“火“字。
加密压缩包的附件安静躺在收件箱里,像枚未拆封的定时炸弹。
董岚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翻飞,声纹验证系统启动的蜂鸣声里,她想起三个月前在医院病房,宋昭裹着病号服,眼底还带着脑震荡的血丝,说:“陈默要是给您发东西,不管多晚都立刻验证。
他手里有周明远的命门。“
第一段录音的声纹波峰刚在屏幕上展开,董岚的呼吸就滞住了。
陈默的声线带着电流杂音,却清晰得像当面说话:“2020年6月17日,受周明远秘书指示,调换昭阳桥岗亭监控硬盘......“她调出陈默三年前配合省厅培训时留下的声纹样本,比对曲线几乎完美重叠。
第二段录音里,那个带着烟酒气的男声刚说出“那小子要是醒了乱说话“,董岚的指甲就掐进了掌心——这是周明远办公室副主任赵立新的声音,她去年参与过赵立新主持的“警民共建“发布会,对这副公鸭嗓再熟悉不过。
第三段录音开始时,她下意识摸向胸口的工牌。
陈默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尾音发颤:“老宋,我不是不想查,是不敢查......但现在,我不想再当帮凶。“情感波动曲线在屏幕上剧烈跳动,与陈默两年前因儿子重病申请心理疏导时的评估档案高度吻合。
董岚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她抓起座机拨通省厅督导组专线,话筒贴在耳边时才发现,自己的手背全是冷汗:“李组长,我这里有周明远涉黑涉腐的铁证,需要一级紧急通道。“
同一时间,江城市纪委大楼七楼会议室门口,陆远正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未读消息。
他刚结束半小时的“优化举报流程“讨论会,手机在裤袋里震了三次,解锁后跳出董岚发来的加密链接。“老陆,周明远的盖子要掀开了。“备注是宋昭的短信紧随其后。
陆远的喉结动了动,指节捏得发白——他和宋昭从警校起就是睡上下铺的兄弟,三年前宋昭出车祸时,他在重症监护室外守了七天,亲眼看见那个能连续工作48小时的技术警,被拆得只剩一把骨头。
“陆处长?“秘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张书记让您去......“
“取消下午所有行程。“陆远转身时西装下摆带起一阵风,“立刻通知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十分钟后召开紧急听证会。“他望着走廊尽头的电子屏,时间显示九点二十八分,心跳声在耳膜上擂鼓般响着。
三年前在宋昭病床前,他说过“我一定帮你查“,现在,终于到了兑现的时候。
十点整,宋昭的手机在茶几上震动。
他正对着凉掉的泡面发呆,屏幕亮起的瞬间,“省纪委宣布对周明远采取留置措施“的弹窗像道惊雷。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玻璃上的水痕把“留置“两个字晕成模糊的光斑。
他伸手去抓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滑了两次才点开新闻,陈默的脸突然出现在视频画面里——是三年前破获连环抢劫案时的表彰会,两人站在最前排,陈默搭着他肩膀笑,警徽在阳光下闪得刺眼。
“叮——“微信提示音打断了恍惚。
是一段录音文件,备注“陈默最后的话“。
宋昭的拇指悬在播放键上,停顿了三秒才按下。
陈默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老宋,这次......我站你这边。“他的喉结动了动,眼底泛起温热的酸意。
三年前被撞飞的瞬间,他最后看到的就是陈默的脸——当时陈默站在警戒线外,手里攥着个黑色U盘,脸色白得像纸。
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被调换的监控硬盘。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苏晚的来电。“昭哥,“她的声音带着惯有的温软,“你让我取的铜牌,我已经用古籍修复的防潮布包好了。
需要现在送去省厅吗?“宋昭望着茶几上那个裹着暗纹绸布的小盒子,想起三天前在永安里72号老墙里,苏晚用骨刀轻轻撬开砖缝时,铜锈簌簌落在她手背上。“现在就去,“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发哑,“告诉董岚科长,正面刻着'永安育幼院',背面编号0723——那是林浩宇慈善基金会的前身。“
下午两点,市局心理干预室的单向玻璃后,审讯员看着监控画面里的陈默。
他双手被铐在不锈钢桌上,警服左胸的警号蹭掉了漆,右肩还渗着车祸时的血渍。“为什么突然坦白?“年轻的审讯员翻着案卷,声音里带着试探。
陈默抬头,眼尾的疤在冷白灯光下泛着青:“十三年前,我和宋昭破第一起命案时,他在现场说了句话——'我们不是权力的刀,是法律的灯。
'这些年,我把灯弄灭了。“
审讯室的门被推开,记录员捧着新的卷宗进来。
陈默望着桌上的录音笔,突然笑了:“能再给我支笔吗?“他接过蓝色水笔,在供词末尾添了一行字:“2020年6月17日,周明远秘书给我转了20万,备注'封口费'。“墨迹在纸页上晕开,像朵黑色的花。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报复时,他抬头看向天花板的摄像头:“我已经准备好了。“
同一时刻,省厅技术处的证物室里,董岚戴着橡胶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从周明远办公室保险柜里搜出的账本。
牛皮纸封皮上沾着暗红的痕迹,她凑近闻了闻——是干涸的血迹。
内页的字迹歪歪扭扭,记录着“2021.3.5,幸福里强拆,补偿款截流300万““2022.7.12,刘副局长儿子留学经费50万“,最关键的一页右下角,她的瞳孔骤然收缩:“2020.6.17,宋昭车祸执行费80万,含陈默封口费20万,司机遣送费60万。“
“立刻查2020年7月的劳务输出名单!“董岚扯下手套,转身对助手说,“重点找东南亚方向的!“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想起宋昭在医院时,总盯着天花板说“我记得撞我的车有个银色车标“,原来不是脑震荡的幻觉,是有人花60万让真相永远沉在异国他乡。
当晚八点,老派出所的档案室飘着陈年老纸的霉味。
宋昭举着台灯,光束扫过2001年的失踪人口卷宗。
泛黄的纸页在指尖发出脆响,当“永安育幼院三名儿童集体失踪“的标题跃入眼帘时,他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
报案人签名栏里,“宋建国“三个字力透纸背——那是他父亲的名字。
卷宗末页的合影有些模糊,三个孩子挤在育幼院门口,最右边的女孩扎着羊角辫,眉眼与苏晚有七分相似。
宋昭的手指颤抖着翻过照片,背面的小字让他如坠冰窖:“线索指向林浩宇,已上报,待跟进。“上报日期是2001年11月18日,而父亲的遇害时间,正是三天后。
他缓缓合上卷宗,台灯的光落在桌角的铜牌上,“0723“的编号泛着幽光,像道通往深渊的门牌。
窗外的夜色渐浓,他对着空气轻声说:“爸,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非查不可了。“
凌晨五点五十分,省厅物证中心的走廊亮起第一盏灯。
董岚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望着物证室里那枚裹着防潮布的铜牌。
她戴上显微观察镜,正准备启动激光扫描,手机突然震动——是宋昭的短信:“那枚铜牌,可能藏着二十年前的秘密。“
她望着铜牌上斑驳的铜绿,指尖轻轻拂过“永安育幼院“的刻痕,突然想起宋昭说过的话:“真相不会消失,它只是藏在某个物证里,等对的人来唤醒。“
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物证中心的电子钟跳到六点整。
董岚按下扫描键的瞬间,铜牌表面的细微划痕在显微镜下显现出一行小字——那是用酸性试剂刻进铜芯的,二十年都没被腐蚀掉的名字:苏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