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国际贸易

    1950年5月1日清晨,陈樾蹲在车间角落里,盯着面前那台趴窝的"山猫"运兵车原型车发愁。柴油发动机发出几声干咳般的响声后彻底没了动静,修车的小王满脸油污地从车底钻出来:"陈总工,又没油了..."

    "这是这个月第三回了。"陈樾擦了擦额头的汗,转头问赵厂长:"咱们的油料配额又削减了?"

    赵厂长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份文件:"部里刚下的通知,全国油料实行配给制。咱们厂这点配额,连实验室设备都喂不饱,更别说试车了。"

    陈樾盯着文件上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全国石油储备仅够维持三个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车身上敲打着,突然问道:"老赵,咱们能不能从毛熊那里买油?"

    "买?拿什么买?"赵厂长苦笑,"咱们那点外汇储备,连买设备都不够..."

    正说着,厂部通讯员急匆匆跑来:"报告!外贸部的同志到了!"

    陈樾眼睛一亮,拽着赵厂长就往会议室跑:"快!机会来了!"

    会议室里,十位风尘仆仆的外贸专家正在喝水休息。为首的李处长看到陈樾进来,笑着站起身:"久闻陈总工大名,这次..."

    "李处长,毛熊现在最缺什么?"陈樾直接打断他,单刀直入地问道。

    李处长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回答:"粮食...轻工业品...怎么了?"

    陈樾的眼睛越来越亮,又转向另一位专家:"东南亚呢?他们需要什么?"

    "农具...日用品..."那位专家迟疑地回答,"但这些问题..."

    陈樾已经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写起来:"我们有技术,有劳动力。毛熊要粮食和日用品,东南亚要农具——我们可以生产!"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突然,李处长拍案而起:"妙啊!三角贸易!"

    当天晚上,陈樾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他面前摊开着三张地图——毛熊、东南亚和兔子的资源分布图。系统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数据:

    【毛熊石油储备:充足】

    【东南亚橡胶产量:年30万吨】

    【兔子轻工业产能:闲置60%...】

    "老赵,你看这个。"陈樾突然拿出一张草图,"一次性打火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毛熊肯定需要。"

    赵厂长凑过来看:"这玩意儿...能行?"

    "不仅能行,还能大赚特赚!"陈樾兴奋地说,"还有塑料制品、玩具...东南亚那边需要农具,我们可以改良传统农具..."

    5月2日凌晨,一份详尽的《对外贸易发展计划》新鲜出炉。陈樾揉着通红的眼睛,对赵厂长说:"得赶紧找轻工局合作..."

    三天后,一场特殊的联席会议在工业部召开。轻工局王局长看着陈樾的设计图直咂嘴:"这个塑料盆模具...妙啊!用报废的炮弹壳回炉做注塑机?陈总工,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更让人叫绝的是那个一次性打火机设计——用废旧子弹壳做外壳,内部结构简化到极致,成本压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这打火机..."外贸部李处长拿着样品反复把玩,"卖到毛熊能翻十倍价钱!"

    5月10日,兵工厂外围突然热闹起来。新建的石化厂率先破土动工,接着是玩具厂、打火机厂、农具厂...陈樾带着技术部的骨干们日夜不停地调试设备,培训工人。

    "注意这个注塑温度!"陈樾在打火机厂车间里大声指导,"太高了塑料会发黄,太低了成型不完整!"

    与此同时,石化厂里,来自延长油田的技术员们正围着陈樾设计的简易炼油设备啧啧称奇:"这分馏塔设计...绝了!比老毛子的还精巧!"

    6月初,第一批样品生产出来时,整个兵工厂都轰动了。工人们围着那些亮晶晶的塑料盆、精巧的打火机议论纷纷:

    "这玩意儿真能换石油?"

    "听说一个打火机能换一桶油呢!"

    "瞎说!李处长说了,十个换一桶..."

    陈樾却蹲在农具车间,仔细检查着改良后的镰刀:"这个刃口角度还得调整,东南亚的水稻杆更粗..."

    6月20日,第一批外贸产品整装待发。码头上,工人们正将印着"红星"商标的木箱装船。赵厂长看着清单直咽口水:"五万个打火机,十万个塑料盆,两万把镰刀...这得换回多少石油啊!"

    陈樾却盯着另一艘船——那是前往东南亚的货轮,满载着改良农具。"等这批橡胶运回来,我们的轮胎厂就能开工了..."

    七月盛夏,好消息接踵而至。先是东南亚的橡胶到港,接着是毛熊的石油专列驶入边境。更让人振奋的是,用东南亚粮食换来的第二批毛熊石油也顺利成交。

    在新建的战略储备仓库里,陈樾看着巨大的储油罐被注满,终于长舒一口气。保管员老张乐得合不拢嘴:"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多油了!够咱们厂用上三年!"

    7月中旬,陈樾突然接到一个特殊任务——为即将到来的国庆献礼设计新产品。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三天三夜,终于拿出一款会发光的塑料玩具坦克。

    "这..."赵厂长看着样品目瞪口呆,"里面装电池了?"

    "荧光粉。"陈樾神秘一笑,"白天吸光,晚上发光。毛熊的孩子肯定喜欢..."

    果然,样品刚送到外贸部,就收到了毛熊方面加急订单——十万个!要求一个月内交货。

    7月25日,全国工业化会议在京召开。陈樾的设计图纸被复制成上百份,发往全国各地。轻工局王局长在大会上宣布:"要在半年内建成二十个打火机厂,三十个塑料制品厂..."

    散会时,李处长悄悄拉住陈樾:"毛熊那边想加订十万个打火机,还要新型玩具...你看?"

    "再加一条生产线!"陈樾毫不犹豫地说,"不过得让他们用石油设备来换!"

    回到兵工厂,陈樾立即着手扩建生产线。他创造性地提出"母厂带子厂"的模式——由兵工厂总厂提供核心部件,各地分厂负责组装。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快速扩大了产能。

    八月初,当第一批由分厂组装的塑料盆运抵港口时,连见多识广的码头工人都惊呆了:"这么多盆...得洗多少衣服啊!"

    而此刻的陈樾,已经带着技术团队转战新的战场——研发以橡胶为原料的军用产品。有了稳定的橡胶供应,兵工厂终于可以生产防毒面具、轮胎等急需物资了。

    "这个防毒面具的滤罐..."陈樾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要用三层不同密度的橡胶..."

    与此同时,石化厂二期工程也顺利投产。看着炼油塔冒出的滚滚白烟,陈樾想起了穿越前看过的一句话: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现在,兔子终于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

    8月15日,一个意外的喜讯传来——毛熊同意用一套完整的石油钻探设备换取五百万个打火机。陈樾听到消息时,正在玩具厂检查生产进度。

    "五百万个..."他喃喃自语,随即露出笑容,"通知所有分厂,三班倒!"

    当晚,陈樾站在新建的石化厂高塔上,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厂区。打火机厂的机器声、玩具厂的笑声、农具厂的锻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工业交响乐。

    "系统,计算当前石油储备。"陈樾在脑海中下令。

    【战略储备:满足6个月需求】

    【工业消耗:可持续供应】

    【军事储备:达到战备标准...】

    陈樾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嘴角微微上扬。有了这些黑色黄金,即将到来的寒冬,或许不会那么难熬了。而在码头上,又一艘满载塑料玩具的货轮正鸣笛启航,向着遥远的北方驶去...

    与此同时,在南方某港口,一群工人正忙着卸下从东南亚运来的橡胶。这些散发着特殊气味的褐色块状物,将被送往新建的橡胶制品厂,变成防毒面具、轮胎、密封件...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无声的准备。

    而在兵工厂的档案室里,一份标着"绝密"的报告正在封存。报告显示:通过三个月的国际贸易,兔子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同时获得了发展橡胶工业的关键原料。这一切,都源于那个五月初的清晨,一台趴窝的"山猫"运兵车,和一个灵光乍现的贸易构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不错,请把《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