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战前准备

    1962年6月3日,西藏林芝地区。

    陈樾站在刚开辟出来的山路上,脚下是新翻出的红土。远处十几台推土机正轰鸣着向前推进,将原本只有牦牛才能通过的小径拓宽成简易公路。高原的阳光毒辣,照得他额头上的汗珠闪闪发亮。

    "陈总,您看这进度行吗?"工程兵团长王铁柱摘下安全帽,露出被晒得黝黑的脸,"按这个速度,月底就能通到达旺。"

    陈樾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搓了搓:"路基还得再压实些。七月份雨季来了,这种土质容易塌方。"

    "已经调了三台压路机过来。"王团长指着山脚下的临时营地,"就是柴油不太够,这些大家伙喝油跟喝水似的。"

    陈樾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图纸:"试试这个节油装置,501厂最新研发的,能省30%油耗。"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两人转头看去,只见一台推土机刚刚推开一块巨石,露出了后面的山坳——那里是通往达旺的最佳路线。

    "好兆头啊!"王团长兴奋地拍大腿,"这下能提前三天完工!"

    陈樾笑了笑,目光却投向更远处。在这条路的尽头,白象军队正在修建永久性工事。他掏出望远镜,隐约能看到对面山坡上晃动的身影。

    "系统,扫描对面山脊的军事部署。"

    【扫描中...检测到两处固定火力点,一处疑似指挥所...】

    陈樾不动声色地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晚上回到营地,他立刻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来,交给通信兵发往军区司令部。

    六月的青藏高原,白天烈日炎炎,夜晚却寒气逼人。陈樾裹着军大衣,在煤油灯下审阅各条战备公路的进度报告。帐篷外,运输车队的引擎声彻夜不息——从成都军区调来的一个汽车团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运送物资。

    "陈总,喝口热茶吧。"警卫员小李端来搪瓷缸,"刚收到电报,锡金方向的3号公路提前通车了。"

    陈樾接过茶缸,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他翻开另一份文件,上面详细记录着各部队的物资储备情况:弹药、粮食、药品、燃料...每一项后面都打着红色的勾,表示已经到位。

    "告诉后勤部,再多准备20%的防冻伤药品。"陈樾突然说,"十月份的高原,比他们想象的更冷。"

    1962年7月12日,日喀则物资中转站。

    陈樾戴着墨镜,站在仓库区中央的瞭望塔上。放眼望去,上百个半地下式的仓库像棋盘一样整齐排列,每个都有编号和分类标识。远处,一队改装过的"猫猫车"正缓缓驶来,车身上覆盖着防红外侦察的伪装网。

    "第37运输队到了!"下面的调度员拿着喇叭大喊,"A区3号库,弹药类!"

    陈樾走下瞭望塔,迎面碰上满头大汗的后勤部长老周。

    "陈工,您改装的这些猫猫车可帮大忙了!"老周擦着脸上的油渍,"载重比原来多了一吨半,爬坡能力还强了不少。"

    陈樾走到一辆刚停下的猫猫车前,拍了拍它加宽的履带:"高原专用版,发动机也换了增压型。"他掀开车厢的篷布,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弹药箱,"一趟能顶原来两趟。"

    "就是驾驶员培训跟不上。"老周叹了口气,"这些新玩意儿操作太复杂,咱们的老汽车兵得从头学起。"

    陈樾想了想:"调十个技术员过来,一对一教学。再编个简易操作手册,图文并茂的那种。"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两人转头看去,只见一辆猫猫车在倒车时不小心撞到了油桶,柴油正汩汩往外流。

    "快!沙土覆盖!"老周大喊着冲过去。

    陈樾却站在原地没动。他盯着那滩柴油,突然想到什么,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快速画了起来。十分钟后,一张简易的防泄漏油箱设计图已经成型。

    "系统,优化这个设计。"

    【优化完成:增加内部隔舱设计,单个破损情况下可保留80%燃油...】

    当天晚上,陈樾就把新设计交给了兵工厂的技术员。三天后,第一批改装油箱就运到了前线,立刻在所有运输车辆上推广安装。

    1962年8月20日,达旺前线指挥部。

    陈樾走进伪装网下的指挥所时,几位师长正在开会。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上,红蓝两色的箭头犬牙交错,密密麻麻的标注显示着双方兵力部署。

    "陈工来得正好!"前线总指挥张军长招招手,"看看咱们的'秘密武器'布置得怎么样。"

    陈樾凑近地图,看到十几个用红圈特别标注的位置——那是他设计的自动化气象站和声波探测器的布点,可以提前预警白象军队的调动。

    "东段都到位了,西段还差两个点。"陈樾指着地图上的空白处,"明天我亲自带人去装。"

    张军长摇摇头:"太危险了,那边离印军哨所只有两公里。我派特种连去。"

    "必须我去。"陈樾坚持道,"这些设备调试很复杂,一般人搞不定。"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陈樾就带着五名特种兵出发了。他们乘坐的是一辆经过特殊伪装的猫猫车,发动机声音被消音器压到最低,车身涂着与山石相近的迷彩。

    "前面拐弯处停下。"陈樾低声说,"剩下的路得步行。"

    六个人背着沉重的设备,在海拔4500米的山脊上艰难前行。陈樾的太阳穴突突直跳,高原反应让他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喘口气。但时间不等人,他们必须在日出前完成安装。

    "就是这里。"陈樾在一块突出的岩石旁停下,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金属盒子,"帮我扶着这个。"

    特种兵队长老赵一边警戒一边帮忙固定设备。突然,他的动作僵住了:"有人!"

    陈樾立刻趴下,顺着老赵指的方向看去——大约800米外的山路上,一队白象士兵正在巡逻,钢盔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继续安装。"陈樾压低声音,"他们发现不了我们。"

    老赵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服从了命令。陈樾的手很稳,迅速接好最后一根数据线,然后启动了设备。一个绿色的小灯亮了起来,表示已经开始工作。

    "走!"老赵一把拉起陈樾。

    六个人悄无声息地撤离,身后,那个不起眼的金属盒子已经开始向指挥部发送气象数据和震动信号。这是陈樾根据鹰酱军技术改进的监测系统,能探测到5公里内的部队调动。

    1962年9月15日,西藏军区总指挥部。

    陈樾站在沙盘前,看着参谋们将最后几面小红旗插上去。这些旗子代表着已经完成战备的各个部队和物资囤积点。放眼望去,整个兔子白象边境我方一侧已经布满了红色标记。

    "报告!"一个通信兵跑进来,"西里古里方向发来电报,第4山地师已经就位!"

    指挥部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声。陈樾却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雪山出神。三个月来,他走遍了前线每一个重要节点,亲自监督每一条公路的修建,每一座仓库的隐蔽,每一台关键设备的安装。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

    "陈工,"张军长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想什么呢?"

    陈樾接过烟,没有点燃:"想那些修路的战士,运输队的司机,仓库的保管员...没有他们,再好的计划也是纸上谈兵。"

    张军长深深吸了口烟:"是啊,这三个月,咱们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奇迹。"他指了指沙盘,"二十万吨物资,十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部署到位。白象人还以为我们在睡大觉呢!"

    当晚,陈樾在临时宿舍里整理最后一份报告。桌上摊着从各个部队反馈来的数据:弹药储备达到计划的120%,粮食够用三个月,油料储备超预期15%...每一项都显示着这场后勤战役的巨大成功。

    "系统,生成整体战备评估报告。"

    【评估完成:物资准备度98.7%,部队到位率99.2%,交通线完备度95.4%...】

    陈樾满意地点点头,合上文件夹。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在雪山上空,清冷的月光洒在忙碌的军营里。远处传来隐约的歌声,是汽车兵们在围着篝火唱歌壮胆。

    明天,他将启程返回四九城,向军委做最后汇报。而再过一个月,这场精心准备的自卫反击战就要打响。陈樾摸了摸胸前口袋里的那张照片——那是他在罗布泊拍的,东风导弹矗立在发射架上的雄姿。

    "系统,记录一条备忘录。"他在心中默念,"1962年10月,要让全世界都看到,夏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已记录。提醒:根据最新情报,白象军队正在...】

    "让他们来吧。"陈樾望着窗外的月色,轻声自语,"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不错,请把《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