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白象战略的最后拼图

    1962年4月5日,罗布泊试验基地。

    陈樾的吉普车在戈壁滩上颠簸了整整八个小时,车窗外的景色从稀疏的胡杨林逐渐变成一望无际的荒漠。远处,几座简陋的水泥建筑突兀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像几块被随意丢弃的积木。

    "到了。"司机老李擦了擦满脸的沙尘,"前面就是禁区,我只能送您到这儿。"

    陈樾刚下车,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浪呛得咳嗽起来。四月的罗布泊已经像个蒸笼,地表温度接近50度。他眯起眼睛,看到两个穿军装的战士正朝这边走来。

    "陈樾同志?"领头的战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钱教授正在等您。请跟我来。"

    经过三道严格检查,陈樾被带进一间低矮的平房。推开门,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屋里居然装了两台军用空调。钱学深教授正趴在绘图板上,听到动静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惊喜。

    "可算把你盼来了!"钱教授快步走过来,握住陈樾的手,"那个精密车床的问题..."

    陈樾笑着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金属盒子:"带来了,微型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

    钱教授如获至宝,立刻拉着陈樾来到工作台前。桌上摊着一张复杂的机械图纸,上面标注着"邱小姐核心部件加工工艺"。

    "你看这个铀球精加工..."钱教授指着图纸上一处关键部位,"我们现有的车床精度不够,误差会累积到..."

    "用这个。"陈樾打开金属盒子,露出一个香烟盒大小的精密装置,"微米级数控系统,我在501厂改进的。配合这台毛熊车床,加工精度能提高二十倍。"

    钱教授的眼睛亮了起来,立刻叫来几个技术人员。陈樾花了两个小时讲解这套系统的使用方法,期间不断有人提出各种技术问题,他都一一解答。

    "妙啊!"一个年轻工程师突然拍案叫绝,"这样连反射层的曲面加工问题也解决了!"

    傍晚,陈樾和钱教授并肩走在试验场的边缘。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传来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在连夜赶建新的实验设施。

    "九月份。"钱教授突然停下脚步,声音压得很低,"九月份以后,邱小姐随时可以出嫁。"

    陈樾心头一震。他知道"出嫁"意味着什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诞生。

    "花轿呢?"陈樾同样低声问道。

    钱教授指了指西北方向的一座山丘:"在那边山洞里。七月份就能准备好,射程...足够送到任何想来捣乱的客人家里。"

    陈樾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隐约看到山脚下有几个哨兵在巡逻。他知道那里藏着中国的第一枚东风导弹,载着原子弹头的"花轿"。

    当晚,陈樾被安排在基地的专家宿舍过夜。躺在硬板床上,他辗转难眠。科技系统在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鹰酱国第一次核试验的资料,同时对比着钱教授他们的进度表。

    "系统,模拟邱小姐的当量。"

    【根据现有数据估算:约2.2万吨TNT当量,与鹰酱军1945年"三位一体"试验相当...】

    陈樾轻轻摇头。这个当量虽然比不上后来的氢弹,但足以震慑任何企图用核武器讹诈中国的国家。特别是现在,当白象在边境不断挑衅的时候...

    1962年5月10日,四九城军委会议室。

    陈樾站在投影仪前,墙上显示着罗布泊试验场的航拍照片。长条会议桌旁坐着十几位军方高层,每个人的表情都异常严肃。

    "...综上所述,邱小姐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九月底前完成全部准备工作。"陈樾切换幻灯片,显示出东风导弹的剖面图,"花轿的改装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七月份可以进行首次全系统测试。"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举手提问:"可靠性如何?万一..."

    "百分之九十八点七。"陈樾给出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钱教授团队解决了最关键的点火同步问题。"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陈樾知道这些老革命对数字没那么敏感,于是换了个说法:"简单来说,比毛熊人第一次试验时可靠三倍。"

    总参谋长突然开口:"陈樾同志,听说你有个特别的建议?"

    陈樾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关掉投影仪,会议室顿时暗了下来。

    "各位首长,我建议..."他停顿了一下,"在对白象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让邱小姐坐着花轿正式出嫁。"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陈樾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说详细点。"总参谋长打破沉默。

    陈樾打开一盏小灯,光线刚好照亮桌上的世界地图:"白象背后有鹰酱毛熊支持。如果我们只是常规作战,他们很可能会用核武器进行恐吓。但如果在战争期间成功进行核试验..."

    "他们就得掂量掂量了!"一位将军猛地拍桌。

    "正是如此。"陈樾点头,"而且时机很关键。太早会打草惊蛇,太晚又起不到震慑作用。我建议在战争进行到关键阶段时..."

    接下来的两小时,陈樾详细阐述了他的战略构想。如何利用核试验震慑鹰酱毛熊,如何在舆论上占据主动,甚至具体到试验当天的气象条件选择。将军们不断提问,有些问题相当尖锐,但陈樾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总参谋长站起身:"陈樾同志的建议很有战略眼光。军委原则上同意这个方案,具体实施细节再研究。散会。"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总参谋长单独留下陈樾:"小陈啊,你知道这个决定的分量吗?"

    陈樾郑重点头:"首长,我完全明白。"

    "好。"总参谋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从今天起,你兼任邱小姐项目的军事联络员,直接向我汇报。"

    五月的四九城春意盎然。陈樾走出军委大楼时,天已经蒙蒙亮了。长安街上清洁工人正在扫地,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他深吸一口带着槐花香的空气,突然感到一阵恍惚——在原来的历史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要到1964年才爆炸。而现在,这个时刻可能要提前两年,而且将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

    1962年6月15日,501农机厂秘密车间。

    陈樾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正和几个工程师调试一台新型发动机。车间的角落里,停着三辆经过特殊改装的"猫猫车",它们的底盘比普通型号更低,发动机功率却大了50%。

    "陈总,这个增压系统太神了!"年轻的技术员小王兴奋地说,"在海拔5000米测试时,功率只损失15%!"

    陈樾擦了擦手上的机油:"冷却系统还要加强,白象那边的夏天..."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车间主任老张接完电话,脸色变得异常严肃:"陈总,紧急会议,总参派车来接您了。"

    一小时后,陈樾匆匆赶到总参作战室。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烟草味和紧张的气氛。墙上挂满了兔子白象边境的巨幅地图,十几个高级将领围在沙盘旁低声讨论。

    "来得正好!"总参谋长招手让他过去,"白象军队昨天越过了麦克马洪线,在扯冬地区建立了新的据点。"

    陈樾心头一紧——在原来的历史上,这正是战争的导火索。

    "首长,西里古里方向的部署..."

    "已经到位。"总参谋长指向沙盘上的一处红点,"两个山地师隐蔽在距离走廊50公里的位置,随时可以切断它。"

    接下来的战略会议上,陈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先在西线发动佯攻,吸引白象军主力;然后在东线实施主要突击;同时派特种部队渗透至西里古里走廊附近待命。

    "最关键的是时机。"陈樾指着日历,"我建议在9月底到10月初之间发动进攻,正好配合..."

    他没有说完,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配合原子弹试验。

    会议结束后,陈樾被安排住进了总参招待所。接下来的两周,他几乎足不出户,每天都在修改完善作战计划,同时通过加密电报与罗布泊保持联系。

    6月30日深夜,陈樾正在审阅最新传来的东风导弹测试报告,突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总参谋长的机要秘书。

    "陈工,首长让您立刻去一趟。"

    总参谋长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显然老人已经熬了好几个通宵。他递给陈樾一份绝密文件:"刚收到的情报,鹰酱国向白象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包括最新式的迫击炮定位雷达。"

    陈樾快速浏览文件,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首长,这是好事啊。"

    "好事?"

    "说明鹰酱国人急了。"陈樾合上文件,"他们越是这样大张旗鼓地支援白象,就越不敢亲自下场。而且..."他露出神秘的微笑,"他们的雷达还不如我们山寨版的好用。"

    总参谋长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小子!有你的!"

    七月的罗布泊热得像蒸笼,但陈樾的心比天气更热。站在东风导弹发射场的地下指挥所里,他看着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钱学深教授站在他身边,眼镜片上反射着控制台的灯光。

    "花轿准备好了。"钱教授轻声说,"随时可以迎亲。"

    陈樾点点头,目光落在那个巨大的倒计时牌上。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导弹试验,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重要准备。当倒计时归零,导弹腾空而起的那一刻,中国将向世界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系统,记录一条备忘录。"他在心中默念,"1962年10月,要让全世界都记住这个时刻。"

    【已记录。提醒:根据历史数据,白象军队在10月20日...】

    "这次会不一样。"陈樾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曙光,轻声自语,"完全不一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不错,请把《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