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25日凌晨4点30分,四九城新华门前的路灯还亮着。警卫班长赵建国突然发现,今天送报的吉普车比往常早了整整四十分钟。司机老刘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台阶,怀里抱着的《人民日报》散发着新鲜的油墨味。
"紧急印刷的号外,"老刘气喘吁吁地解开捆绳,"头版头条!"赵建国借着灯光一看,通栏标题《兔子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下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名称被特意加粗印刷。他手指一颤,报纸边缘被捏出了几道褶皱。
与此同时,外交部大楼灯火通明。打字员小王的手指在机械键盘上飞舞,铅字打印机"咔嗒咔嗒"吐出一张张蜡纸。"英文版再校对一遍!"办公室主任的嗓子已经哑了,"特别注意'钓鱼岛'的官方译法!"走廊尽头,油印机正轰隆隆运转,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张蹲在地上整理文件,白衬衫袖口沾满了蓝色油墨。
东京时间上午9点整,夏国驻倭使馆的黑色红旗轿车缓缓驶入倭国外务省大门。车窗里,程大使反复检查着西装口袋里的文件——那份还带着印刷厂温度的日文版领海法文本。外务省亚洲局局长佐藤义雄在会客室来回踱步,桌上的茶早已凉透。
"这是对《兔子倭国联合声明》的严重违背!"佐藤接过文件时,手指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夏国固有领土"的条款上剧烈颤抖,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窗外,NHK的采访车正架起卫星天线,女记者语速飞快:"夏国政府今晨突然宣布..."
同一时刻,钓鱼岛西北12海里处,夏国海监50船正在例行巡航。大副老李盯着雷达屏幕上几个绿色光点,啐了一口:"又是那群倭国渔船,跟闻着腥味的猫似的。"船长王建国没说话,只是默默拉开驾驶台的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旗角还别着针线包。
3月2日凌晨4时20分,倭国"第18昭洋丸"渔船关闭所有灯光,悄悄逼近钓鱼岛北侧礁盘。右翼分子中村一郎穿着旧式军服,腰间别着祖传的武士刀。"动作快!"他压低声音催促,十余名同伙正搬运铝合金旗杆和太阳能电池板。浪花拍打礁石的声音掩盖了他们的脚步声。
正午12时17分,四九城国家海洋局的传真机突然吐出张卫星照片。值班员小周手中的搪瓷缸"咣当"掉在地上——钓鱼岛主峰上,一面太阳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抓起红色电话时,发现自己的手指在控制不住地发抖:"东海分局吗?立即上报中央!日方人员已非法登岛!"
3月10日清晨5时,舟山军港笼罩在薄雾中。辽宁舰巨大的舰体缓缓驶离码头,甲板上的歼-8II战机盖着迷彩防雨布。水兵们正在做最后的设备检查,炊事班长老王往保温桶里又加了两勺姜汤:"今天浪高3米,弟兄们得暖暖胃。"他身后的蒸笼里,五百个肉包子正冒着热气。
舰队出港三小时后,作战室的警报突然响起。"报告!雷达发现倭国'凉月'号驱逐舰!"声呐兵的声音有些发紧。舰长张海波盯着电子海图,那个闪烁的红色光点正堵在预定航线上。他整了整帽檐:"全舰一级战斗部署,给东京发国际海事通告:夏国海军例行训练,无关船只请避让。"
3月12日正午,赤尾屿以东20海里处。辽宁舰的相控阵雷达突然捕捉到密集信号。"鹰酱第七舰队!"通讯参谋的声音陡然提高,"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包含三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作战室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口的嗡嗡声。张海波接过望远镜——海平线上,鹰酱航母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甲板上F/A-18战机正在预热。
公共频道里突然响起英语广播:"这里是鹰酱海军第七舰队..."夏国通讯官立即切换频道回应,电波在蔚蓝的海面上无声交锋。两架歼-8II战机呼啸升空,在警戒圈外与鹰酱F-14雄猫战机不期而遇。双方飞行员透过座舱玻璃对视一眼,默契地保持着一海里安全距离。
傍晚的舰桥格外忙碌。张海波看着海图桌上新到的电报:东海舰队6艘驱逐舰正在全速驰援。他突然对政委说:"告诉炊事班,今晚加餐,红烧肉管够。"政委会意地笑了——这是当年在南海对峙时的老传统,用美食缓解紧张情绪。底舱的冷冻库里,昨天刚补充的五十斤五花肉正冒着寒气。
3月15日凌晨3时20分,值班参谋连门都没敲就闯进舰长室:"报告!鹰酱'马斯廷'号驱逐舰正以30节速度逼近!"张海波一个激灵爬起来,作战服都没来得及扣好。雷达屏幕上,那个红点距离辽宁舰左舷已不足5海里!当两舰相距500米时,夏国水兵甚至能看清对方甲板上紧张奔跑的身影,有个红头发的水兵正拿着消防水龙头待命。
"保持航向!"张海波的声音像淬了火的钢。两艘万吨巨舰在月光下擦肩而过,掀起的浪花打湿了辽宁舰的舷号"16"。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公共频道里突然传来带着浓重口音的俄语:"夏国同志,坚持住!"声呐兵惊讶地报告:"毛熊'警戒'号侦察舰出现在东北方向!"
3月17日晨,大雾笼罩着对峙海域。鹰酱舰队突然开始转向时,雷达兵激动得差点碰翻咖啡:"他们撤了!"张海波却盯着电子海图若有所思——第七舰队不是撤回冲绳,而是向关岛方向驶去。作战参谋递来最新电报:联合国安理会将于五日后就钓鱼岛问题召开特别会议。电报末尾有个不起眼的备注:毛熊驻联合国代表要求调阅1951年旧金山和约原始档案。
纽约时间3月22日上午10时,联合国总部气氛凝重。夏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道豫面前的茶杯已经凉了,他纹丝不动地听着倭国代表长达45分钟的发言。当毛熊代表发言时,这个留着大胡子的斯拉夫人突然掏出一份发黄的地图:"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会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鹰酱联社记者的闪光灯亮成一片。
投票环节持续了创纪录的40分钟。倭国代表不断与鹰酱方交头接耳,而毛熊代表始终稳如泰山地翻阅着文件。当秘书长宣布"下国方案获得通过"时,倭国代表猛地扯下同声传译耳机,领带夹"啪"地崩飞在地。鹰酱代表犹豫再三,最终在投票单上勾选了"弃权"——这个动作被路透社记者的长焦镜头精准捕捉。
李道豫微笑着展示了一份刚解密的文件——那是1951年毛熊政府关于琉球群岛归属问题的照会原件影印件,纸页边缘还留着克格勃的档案编号。"历史终将证明,"他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系统在会场回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后排的非洲国家代表突然集体起立鼓掌,有个塞内加尔外交官甚至吹起了口哨。
当晚的四九城长安街灯火通明。新华社连夜印发号外,卖报小贩的吆喝声穿透了初春的寒气:"看报看报!联合国确认钓鱼岛属于夏国!"天安门广场上,大学生们自发拉起横幅,有个北大历史系的研究生正用流利俄语向《真理报》记者解释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内容。
在返航的辽宁舰上,炊事班长老王往锅里撒了把翠绿的葱花。他身后的21寸彩电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的声音铿锵有力。甲板下方,机械师们正检修着舰载机,有个刚入伍的小战士偷偷在弹舱门上画了幅简笔画——五星红旗插在钓鱼岛主峰上,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祖国万岁"。
舟山军港的晚霞将海面染成金红色。当辽宁舰的轮廓出现在海平线上时,码头上等待的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张海波站在舰桥上,望着越来越近的祖国海岸线,突然想起离港那天女儿塞给他的纸条。他掏出来展开,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画着夏国地图,钓鱼岛的位置被红蜡笔重重涂了个爱心。
此刻的海子里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更换巨幅世界地图。新地图上,钓鱼岛的比例被特意放大,旁边标注着精确的经纬度坐标。窗外,一株早开的樱花被夜风吹落花瓣,轻轻粘在了玻璃窗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