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章 教育改革

    启蒙学堂的师资主要来自两部分。

    一部分是现代教育团队的老师,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培训当地教师。

    另一部分是从大明新学馆毕业的优秀学生,他们熟悉大明的语言与风俗,更能与孩子们沟通。

    教材则是教育团队专门编写的《大明启蒙读本》。

    内容通俗易懂,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切入点。

    比如“日、月、水、火”等汉字,搭配简单的图画。

    算术则从数数,加减开始,结合买卖粮食、布料等实际场景,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为了鼓励百姓送孩子入学,陈林还争取到了朱元璋的支持。

    规定凡送子女入学的家庭,可免除部分赋税。

    孩子在学堂表现优异者,还能获得粮食奖励。

    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不少以往连饭都吃不饱的贫困家庭,也愿意送孩子去学堂

    他们觉得,就算孩子将来不能当官,识几个字、会算几笔账,也能更好地谋生。

    短短半年时间,应天府就开设了两百多所启蒙学堂,招收学生近万名。

    在学堂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字、算术,还接触到了地球是圆的,太阳比月亮大等新奇的知识

    这些知识虽然看似与生活无关,却在潜移默化中打破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为思想启蒙埋下了种子。

    有了基础的启蒙教育,朱元璋还在北平、四川、湖广等地设立了专业技术学堂。

    扩大新学的范围,渐渐向全国扩展。

    主要分为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医疗学堂,行政学堂四类,专门培养各类实用人才。

    农业学堂由现代农业专家授课,教授土壤改良,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学员主要来自农村的青壮年。

    他们熟悉农业生产,学会新知识后,能更快地在农村推广。

    学堂还配备了试验田,学员可以亲自参与种植试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工业学堂则教授机械原理,金属冶炼,设备维修等知识,学员主要是各地的工匠与大明新学馆的毕业生。

    学堂里安装了简易的机械模型与蒸汽机部件,学员可以亲手拆卸、组装,熟悉机器的构造与运作原理。

    不少学员在毕业后,都进入了采矿、冶炼、纺织等工坊,成为了技术骨干。

    医疗学堂由现代医护人员授课,教授基础解剖学,常见疾病诊断,急救方法,卫生防疫等知识。

    学员主要是各地的郎中与愿意从事医疗工作的年轻人。

    学堂里还设立了实习诊所,学员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为百姓看病。

    这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实践能力,还为大明百姓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行政学堂则教授政务处理流程,账目管理,百姓沟通技巧等知识。

    学员主要是各地的基层官员,与大明新学馆的行政专业毕业生。

    学堂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结合大兴县行政改革的实例,讲解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如何处理百姓纠纷、如何统计户籍税收。

    这些知识让基层官员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科学知识,朱元璋还成立了大明印书馆,用现代带来的印刷设备,出版各类“科普读物”、

    比如《天工开物详解》,结合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传统工艺的原理。

    《农桑新法》,介绍改良种子与种植技术。

    《卫生常识》,讲解饭前洗手、勤晒被褥等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机械浅说》,用图画展示蒸汽机、纺纱机等设备的构造。

    这些科普读物语言通俗、图文并茂,价格低廉。

    为此,朱元璋下令从国库拨款补贴,降低成本。

    很快就在应天府及周边地区流行起来。

    不仅学堂的学生在阅读,不少工匠、农民、甚至官员也会买来阅读。

    有位县丞在读完《卫生常识》后,下令在县城里修建公共厕所,还组织衙役向百姓宣传卫生习惯。

    没过多久,县城里的环境就干净了许多,百姓生病的几率也降低了。

    科普读物的传播,不仅让科学知识走进了大明的千家万户,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百姓的思想观念。

    他们开始相信科学的力量,不再一味迷信鬼神。

    遇到问题时,不再只靠求神拜佛,而是想着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

    这种思想的转变,为大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一生征战,深知军事力量对国家的重要性。

    在看到现代技术的威力后,他立刻意识到,大明的军队也需要革新.

    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抵御外敌入侵,保障国家的稳定与革新的推进。

    因此,在陈林的建议下,大明的军事革新也提上了日程。

    大明军队的主要武器是刀、枪、弓箭、火铳,其中火铳的威力有限,射程近、精度低、装填慢,难以应对大规模的战争。

    陈林与技术团队决定,从改良栓动步枪入手,提升明军的单兵战斗力。

    技术人员根据现代步枪的原理,对大明现有的火铳进行了改良.

    首先,将火铳的枪管改为无缝钢管,用现代带来的无缝钢管制作,比大明传统的铸铁枪管更坚固、更光滑,能提高射程与精度。

    改良后的火铳被命名为“洪武式火铳”,射程达到了两百步,精度比传统火铳提高了三倍,装填速度也提高了两倍。

    以往一名士兵装填传统火铳需要一分钟,现在装填“洪武式火铳”只需二十秒。

    朱元璋亲自观看了“洪武式火铳”的射击试验,当看到火铳能准确击中两百步外的靶心时,他兴奋地拍着陈林的肩膀说:“好!

    有了这样的利器,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必将大增!”

    除了火铳,技术团队还改良了火炮。

    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炮管,增加了炮架,可以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与方向,使用了更稳定的火药配方,提高火炮的射程与威力。

    改良后的火炮被命名为“洪武火炮”,射程达到了五百步,能有效摧毁敌方的城墙与阵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不错,请把《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