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章 军事改革

    改良大明现有的火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真正能够给敌人带来巨大杀伤力的武器,其实是生产制造栓动步枪和后膛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定装弹药。

    事实上,相关的技术人员早就对此有所预见,并在穿越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他们不仅准备好了相应的设备和原材料,还对定装弹药的原材料以及化工基础工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有了这些前期的积累,接下来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步骤和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生产制造工作,再结合陈林之前研究留下的技术基础,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的一些精锐部队就能够完全换装成二战时期的先进装备。

    到那个时候,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将会得到质的飞跃,无论是在战场上的杀伤力还是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都将远远超越对手。

    这无疑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优势,让其在军事领域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还需要科学的军事训练,才能让军队形成战斗力。

    军事相关专家从现代军队的训练体系中汲取经验,结合大明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明军训练改革方案。

    首先,强调基础体能训练。

    以往明军的训练大多注重武艺技巧,忽视体能训练,导致士兵在长途行军后容易疲惫,影响战斗力。

    改革后,每天早上都要进行五公里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体能训练,增强士兵的耐力与力量。

    刚开始,士兵们对这些新奇的训练方式很不适应,跑不了两公里就气喘吁吁,但在军官的督促下,他们逐渐坚持了下来,体能也有了明显提升。

    以往长途行军一天只能走三十里,现在能走五十里,而且抵达目的地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战斗力。

    其次,注重武器操作训练,制定了专门的训练科目。

    火铳手需要练习快速装填,精准射击,队列射击。

    炮手需要练习火炮瞄准,快速装弹,协同操作。

    训练中,还引入了考核机制。

    定期对士兵的武器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则进行补考,直到合格为止。

    最后,强化协同作战训练。

    以往明军作战,大多是各部队各自为战,缺乏协同配合。

    改革后,增加了步兵与炮兵协同,骑兵与步兵协同等训练科目。

    比如,在攻城战训练中,先由炮兵轰击敌方城墙,打开缺口后,步兵再冲锋入城。

    在野战训练中,骑兵负责迂回包抄,步兵负责正面牵制,火铳手负责火力压制。

    通过反复训练,明军各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越来越默契,整体战斗力大幅提升。

    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完善的后勤保障。

    以往明军的后勤补给大多依赖就地征粮,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引起百姓不满。

    陈林与朱元璋决定,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军事后勤体系。

    首先,设立“大明军需局”,负责统筹军队的粮食、武器、弹药、衣物等物资的采购、储存与运输。

    军需局在北平、大同、宣府等军事重镇设立了军需仓库,提前储存足够的物资。

    比如,每个仓库储存的粮食,能满足一万人军队三个月的需求,储存的弹药,能满足一场中等规模战争的消耗。

    其次,改善物资运输方式。

    利用现代带来的工程车与蒸汽机带动的火车。

    技术团队正在研发简易的铁轨与火车,计划先在北平与大同之间修建一条示范铁路,提高物资运输效率。

    同时,还组织了运输队,配备了马匹与马车,负责短途运输与偏远地区的物资补给。

    最后,建立“医疗后勤体系”。

    在每个军队驻地设立军医院,配备现代医护人员与大明的郎中,负责士兵的日常医疗保健与战伤救治;

    为军队配备急救包,让士兵在战场上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或互相救治。

    大明的革新不仅需要内部的稳定,还需要外部的和平环境。

    洪武十六年秋,应天府的金銮殿内弥漫着一股凝滞的气息。

    鎏金铜炉里的龙涎香袅袅升起,却驱不散朱元璋眉宇间的沉郁。

    殿外檐角的铜铃被秋风拂动,叮咚声里竟带着几分杀伐的预兆。

    “陛下,冯胜将军八百里加急!”

    通政司主事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他双手高举奏疏,额角的汗珠沿着脸颊滚落。

    “纳哈出据金山固守,拒不归降,辽东诸部已整兵备战,前锋距开原不足百里!”

    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龙椅扶手在他掌心留下几道深深的指痕。

    “朕养兵十数年,本欲以德服人,没想到这纳哈出竟敢负隅顽抗!”

    他目光扫过殿内文武,“诸卿可有良策?”

    兵部尚书唐铎出列躬身:“陛下,冯胜将军麾下有魏国公之子徐辉祖、开平王之子常茂,皆是能征善战之辈,麾下将士亦久经沙场。

    臣以为可令冯将军伺机开战,再令永昌侯率军从侧翼牵制,定能大破纳哈出。”

    “不可!”

    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外交部长陈林快步出列。

    “陛下,辽东之地严寒早至,再过一月便会大雪封山,届时粮草转运困难,将士们也难以适应严寒。

    冯将军虽有精兵,但纳哈出占据金山天险,坚守不出,若是拖延日久,对我军极为不利。”

    两人眼神确认过,朱元璋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陈林上前一步:“臣请陛下御驾亲征,率蒸汽舰队从海路北上,直抵辽东半岛。

    一来可绕开金山天险,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二来海路转运粮草更为便捷,可解大军后勤之忧。”

    “蒸汽舰队?”殿内众人皆是一惊。

    是去年各国使臣朝贡时,突然出现在龙江驿的铁甲舰!

    如果有这些铁甲舰,或许走海路真能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不错,请把《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