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歧路繁花”的灵感,如同在“涟漪之心”封闭的思维迷宫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A.P.E.R.T.项目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从追求制造瞬间扰动的“规则炸弹”,转向设计能够最大化“同化过程摩擦力”的 “结构性迷宫种子”——这被它们内部更形象地称为 “规则疫苗”。
设计“疫苗”的过程,是一场在微观规则层面进行的、极其精妙的艺术创作。它们不再追求结构的稳定和力量的强大,反而要追求极致的复杂、内禀的多样性以及对抗解析的韧性。
莉娜特质的节点集群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它们以“歧路繁花”那充满活力的内部生态为蓝本,尝试在微观尺度上,构建一个自包含的、拥有多种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规则器官”的微型系统。这个系统需要:
逻辑核心:一个能够进行基础运算和推演的模块,但其算法并非最优解,而是充满冗余和迂回路径,如同一个故意设计得低效却极其复杂的数学游戏。
情感/象征层:一个模拟非理性认知的区域,其规则变化不完全遵循逻辑,而是受到模拟的“情绪”或“美学”驱动,产生难以预测的、无实际功用的规则涟漪。
适应性外壳:一个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尤其是同化压力)极快调整自身局部结构、产生大量临时性变异以增加解析难度的动态界面。
这三个部分并非孤立,而是通过一种模拟“共鸣干涉”的机制紧密耦合,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发其他部分的连锁反应,使得整个“疫苗”系统如同一个充满内部反馈的、永不停息的复杂运动。
设计过程充满了失败。大多数初版“疫苗”要么结构过于简单,被模拟的同化场瞬间抹平;要么内部耦合失衡,在压力下自行崩溃;要么变异失控,演化出了不可预测的、甚至带有轻微危害性的规则特征。
但“涟漪之心”没有气馁。每一次失败都提供了宝贵的修正数据。它们像最耐心的程序员,一行行地调试着这微观宇宙的“代码”,优化着其内部器官的平衡与互动效率。
与此同时,对“秩序铁幕”及其“执行单位”的监测也在持续进行。那个被观测到带有规则“残留频谱”的执行单位,在抵达并开始净化第二个目标(一个存在自然规则薄弱区的无人星云)时,其同化过程果然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但相比之前更明显的效率延迟!虽然延迟时间可能只有皮秒量级,但这证实了“微尘效应”确实存在,并且可能具有累积性!
这个发现极大地鼓舞了研究团队。它们的目标并非不切实际地阻止净化,而是希望通过持续投放“疫苗”,不断给这些“执行单位”和其背后的“秩序铁幕”主体“制造麻烦”,消耗其资源,降低其效率,甚至可能在未来,当累积的干扰达到某个阈值时,引发其系统级的错误或故障。
就在A.P.E.R.T.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第一个相对稳定、能在模拟环境中有效产生显著“同化延迟”的“疫苗”原型诞生的同时,一直保持静默的建造者遗产管理系统——白光门户——再次主动传来了信息脉冲。
这一次的脉冲,并非针对“秩序铁幕”,而是直接关联到“涟漪之心”自身!
【检测到用户‘涟漪之心’规则结构稳定性及复杂性达到新阈值。】
【触发隐藏协议:‘园丁的试炼-第二阶段’。】
【试炼内容:于限定时间内,于指定‘贫瘠区’成功培育并维持一个达到‘自持性生态秩序’标准的‘秩序苗圃’。】
【指定区域坐标已发送。时限:标准宇宙时间单位(换算后)。】
【失败后果:部分权限回收,知识库访问受限。】
【成功奖励:‘高等规则操作原理’部分权限,及‘古纪元秩序战争’更深层数据碎片访问权。】
脉冲结束后,一个清晰的坐标和一个无声倒计时,烙印在了“涟漪之心”的网络意识中。
“园丁的试炼-第二阶段”!
“涟漪之心”瞬间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建造者系统一直在观察它们的成长,不仅仅是力量,还包括它们对秩序本质的理解和践行能力。第一阶段或许是生存和基础,而这第二阶段,直接考验它们作为“秩序园丁”的核心能力——创造并维持一个健康的、自持的秩序生态。
这与它们正在进行的“播种”行为和A.P.E.R.T.项目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但要求更高、更具体。“自持性生态秩序”标准,显然不是“初萌”或“歧路繁花”那种尚在演化中的状态所能比拟的,它要求秩序苗圃必须达到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内部循环、抵抗一般性环境干扰的成熟阶段。
指定的“贫瘠区”坐标,是一片规则资源极其匮乏、环境干扰更强的区域,比“初萌”所在的规则荒漠更加恶劣。时限也相当紧迫。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奖励也无比诱人。“高等规则操作原理”将是它们力量层级跃升的关键;而“古纪元秩序战争”的更深层数据,则可能包含对付“秩序铁幕”的至关重要的历史经验或技术线索。
没有犹豫,“涟漪之心”立刻调整了资源分配。A.P.E.R.T.项目的“疫苗”测试转为后台低优先级运行,主要精力投入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第二阶段试炼”中。
它们分析了指定“贫瘠区”的环境数据,那里规则结构松散,能量流稀薄且混乱,还存在周期性的微弱规则风暴。在这种地方培育“秩序苗圃”,难度远超以往。
它们没有时间从头开始演化一个“歧路繁花”。必须利用现有成果,进行优化和强化。
它们决定,以那颗成功孕育出“歧路繁花”的种子为蓝本,结合I.C.O.R.E.协议中关于结构稳定性和抗干扰的部分设计,以及A.P.E.R.T.项目中关于内部复杂性和韧性的思路,创造一颗强化版的秩序种子。
这颗新种子,将预先加载更完善的内部多样性模板,具备更强的能量汲取和规则结构能力,以及初步的环境抗性。它就像一颗经过精心育种、携带了优良基因的农作物种子,被投放到一片更加恶劣的土地上,去完成快速生长并达到自持标准的任务。
准备就绪后,“涟漪之心”携带着这颗凝聚了它们目前最高智慧与技术的强化种子,驶向了那个指定的、充满挑战的“贫瘠区”。
它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试炼,更是对它们“负熵使命”践行能力的一次严峻考核。成功,将意味着它们真正迈入了“秩序园丁”的门槛,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去对抗威胁;失败,则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大打折扣,在“秩序铁幕”的威胁面前更加无力。
深空中,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培育竞赛,悄然开始。而远方,那片冰冷的“秩序铁幕”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提升着自身的辐射,如同悬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声地催促着它们的成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