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这四个字,像投入一池深潭的滚烫烙铁,瞬间蒸腾起所有人心中的雾气,激起滔天巨浪。
会堂内的空气,因这四个字而变得灼热。
在座的,无一不是各自领域的执牛耳者,他们穷尽一生探索的,便是宇宙与生命的奥秘。
可即便如此,当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以一校之长的身份,将这四个字如此郑重地宣告为一所大学的终极愿景时,那股冲击力依旧让他们的心脏为之收缩。
震撼还未平息,思绪仍在翻涌。
何宇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交头接耳、消化这份宏伟蓝图的时间。
他平静地站在讲台中央,仿佛刚才那番话不过是寻常的开场白。他抬起手,对着虚空轻轻一挥。
动作行云流水。
他身后的全息光幕瞬间切换,所有关于星辰的浪漫想象被冷硬的科技感所取代。
一份文件被调取出来。
封面上,两个血红色的汉字烙印其上,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与分量——
【绝密】
而在“绝密”之下,一个更加触目惊心的标识,让前排几位院士的瞳孔骤然收缩。
“S级”。
这个级别,在华夏的科研体系中,几乎只存在于传说里。它代表着最高优先、最高保密、以及……最高难度。
“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星辰大海,我宣布,龙河大学将正式启动建校以来的第一个‘S级’超大型科研项目。”
何宇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清晰地传遍会堂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丝毫的波澜,却带着一种足以穿透人心的力量。
“——【“方舟”计划】!”
这并非他一时兴起,而是从龙河大学建立之初,就已经在他脑海中反复推演、不断完善的终极构想。
话音落下的瞬间,全息屏幕上的绝密文件悄然隐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无比精细的卫星三维地形图。
陆建华院士一眼就认了出来。
那正是龙河大学后方,那片被高墙与电网封锁,至今仍被列为军事管理级别的禁区山谷。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屏幕牢牢吸附。
下一秒,一个巨大半透明,、充满了流线型美感与未来科技感的穹顶结构模型,在山谷的影像中缓缓生成。
它从山谷两侧的地基开始延伸,向上拱起,最终在数百米的高空,悄无声息地完美闭合。
阳光透过虚拟的穹顶,在山谷内投下斑驳的光影,美得令人窒息。
“【“方舟”计划】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
何宇伸出手指,点向那个闭合的穹顶模型。
“在校园后方的山谷中,设计并建造一座跨度超过一公里,结构完全封闭、可实现内部生态系统100%自我循环、并且能模拟多种地外极端环境的【全天候生态穹顶】!”
轰!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在场内每一位科学家的心坎上。
跨度超过一公里!
完全封闭!
100%生态自循环!
模拟地外极端环境!
这些词汇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都足以支撑起一个国家级的重点项目。
而现在,何宇将它们全部糅合在了一起,抛了出来。
会堂内,彻底陷入了死寂。
之前因“星辰大海”而躁动的空气,此刻被一种名为“惊骇”的实体彻底冻结。
只能听到一阵阵倒抽凉气后,愈发急促与沉重的呼吸声。
“诸位,请不要误会。”
何宇的视线扫过台下那一双双写满了震惊、茫然、甚至恐惧的眼睛,他继续用那平静到可怕的语调解释道:
“这个穹顶,绝不仅仅是一个放大版的温室。”
“它必须解决100%的能源自给问题,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不能依赖外界的能源输入。”
“它必须建立一套完美的水,氧其,乃至有机物的循环再生系统,其循环周期,要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
“它的结构强度,必须能抵御地球上最高等级,也就是17级以上的超级飓风,同时,还要能承受住里氏9级的毁灭性地震。”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给出了最终的定义。
“它将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于地球环境之外的,一个自给自足、自成一体的——‘微型生物圈’!”
会堂内,死寂依旧。
但在这死寂之下,是无数颗作为顶尖科学家的大脑,在疯狂运转后,得出的同一个结论。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何宇的目光,最终穿过一张张呆滞的面孔,精准地定格在了第一排正中央,那位须发皆白、在华夏工程界地位尊崇的老人身上。
陆建华院士。
他清晰地捕捉到了陆院士眼神中,从震惊到质疑,再到荒谬的剧烈变化。
于是,他不再解释技术细节,而是直接说出了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也是它被评定为“S级-绝密”的根本原因。
“【“方舟”计划】的建成,将为我们华夏未来的【‘广寒宫’月球基地】计划,以及更遥远的【火星殖民】计划……”
何宇的声音微微扬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断言。
“提供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成熟的生态技术验证与支持!”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那层被惊骇所凝固的冰面,被这句话彻底引爆。
压抑到极点的死寂瞬间被鼎沸的人声所取代。
“月球基地?!”
“他……他刚才说的是火星殖民?!”
“疯了!他一定是疯了!”
饶是这群站在各个学科领域金字塔顶端的泰斗们,此刻也再也无法维持最基本的镇定。
他们早就知道,龙河大学一直在进行太空基地内部生态循环方向的技术研究,国家层面也对此乐见其成。
但那终究是局限在实验室规模的“技术探索”!
可何宇现在在说什么?
他要将这项技术,直接放大到一整个山谷的规模,建造一个全尺寸的实体!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学科研的范畴!
这不是一个大学该有的项目,这是国家级,不,这已经是关乎人类文明未来的顶级战略工程!
而何宇,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打算让一所刚刚成立几个月,连第一届本科生都还没毕业的大学,来承担如此沉重的使命?
陆建华院士坐在第一排,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花白的胡子,正随着急促的呼吸而微微颤抖。
他死死地盯着讲台上那个神情自若、仿佛在谈论明天天气一样的年轻人。
他感觉自己穷尽一生,耗费数十年光阴所建立起来的,那个基于物理定律与工程经验的稳固世界观,正在被一股蛮横的力量,一寸寸地撕裂、颠覆、踩碎。
这已经不是疯狂了。
这是妄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