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窗户时,郭海林正站在衣柜前,踮着脚够顶层的蓝布包。布包是奶奶生前用旧了的,藏青底色上绣着两朵褪色的荷花,针脚还留着奶奶的温度——去年夏天, 奶奶坐在门槛上,戴着老花镜给布包补绣,阳光照在她银白的头发上,像撒了一层霜,她抬头笑:“海林,等你下次回来,奶奶给你装满满一包梅干菜。”
布包拿下来时,里面的东西滚了一地:晒干的梅干菜用报纸包着,散着淡淡的咸香;一罐腐乳瓶身贴着褪色的纸条,写着“海林爱吃”,字迹是奶奶的,歪歪扭扭像爬着的小虫子;还有一块绣着“平安”的红布,是奶奶去年给他缝在行李箱上的,说“出门在外,平安最重要”。郭海林蹲在地上捡,手指碰到梅干菜时,忽然想起奶奶蹲在地里拔菜的样子——奶奶的裤脚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手里攥着一把刚拔的芥菜,朝他喊:“海林,过来帮奶奶拎篮子!”
行李箱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几件换洗衣服、笔记本电脑、奶奶的绣帕,还有昨天晚上特意去超市买的梅干菜罐头——他记得奶奶说过,“梅干菜要热着吃才香”,所以早上出门前,他把罐头放在微波炉里转了一分钟,现在摸起来,还带着淡淡的温度,像奶奶的手,裹着他的手背。
门口的挂钟敲了七下,郭海林背起背包,提起行李箱,回头看了眼客厅。沙发上还放着奶奶织的灰色毛衣,领口绣着小老虎,是他上大学时奶奶织的,现在虽然小了,但他一直留着。茶几上的玻璃罐里,装着奶奶晒干的橘子皮,香味飘满整个房间,像奶奶还在,坐在沙发上,剥着橘子,说“海林,吃个橘子,败火”。
下楼时,遇到隔壁的张阿姨,张阿姨笑着说:“海林,回家看奶奶啊?”郭海林点头,张阿姨递给他一把青菜:“这是我家菜园里种的,给奶奶带过去,她爱吃清炒白菜。”郭海林接过,青菜上还带着露水,凉丝丝的,像奶奶的手,摸过他的脸颊。
坐出租车去高铁站的路上,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小区变成了高架。路过小时候常去的菜市场,郭海林想起奶奶带他去买菜的场景。奶奶捏着他的小手,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说“海林,帮奶奶挑个大萝卜”。
他踮着脚,指着一个圆滚滚的萝卜,奶奶笑着说“好,就这个,给海林熬萝卜汤”。菜市场的香味飘进来,有炸油条的香味,有卤牛肉的香味,还有奶奶的味道,裹着他的鼻子,让他想起奶奶熬的萝卜汤,汤里飘着葱花,热气腾腾的,喝一口,暖到心里。
到高铁站时,才七点半,离发车还有二十分钟。郭海林坐在候车厅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背着书包的孩子,手里拿着糖葫芦,糖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有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手里拿着车票,笑着说“咱们去儿子家”;还有一个孕妇,丈夫扶着她,手里拿着保温杯,说“慢点儿,别摔着”。郭海林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上有奕涵昨天发的消息:“我明天去车站接你,举着牌子,写着你的名字。”奕涵的字像她的人,娟秀而有力,他想起奕涵的笑容,眼睛弯成月牙,嘴角有个小酒窝,像奶奶种的荷花,开在他的心里。
广播里传来检票的声音,郭海林站起来,提起行李箱,走向检票口。检票员笑着说“小伙子,回家吧?”郭海林点头,接过车票,走向站台。高铁已经停在那里,银白色的车身像一条长龙,等着他回家。
高铁缓缓驶出车站,窗外的高楼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麦苗绿油油的,像铺了一层绿绒毯,风一吹,掀起层层波浪。远处的村庄里,有炊烟升起,想起奶奶家的烟囱,每天傍晚都会冒出淡淡的烟,奶奶会在灶边等他回家,说“海林,饭好了,洗洗手吃饭”。
郭海林坐在窗边,从口袋里掏出奶奶的绣帕,擦了擦眼镜。帕子上的荷花已经褪色,但针脚还很细密,是奶奶生前绣的。想起奶奶教他绣荷花的场景,他扎了手指,奶奶赶紧用嘴吹,说“海林,慢慢来,绣荷花要心静”。他把绣帕叠好,放回口袋,摸了摸口袋里的梅干菜罐头,罐头壳是温热的,像奶奶的手,裹着他的手背。
车厢里很安静,邻座的阿姨在织毛衣,线团滚到他脚边,他捡起来还给阿姨,阿姨笑着说“小伙子,回家吧?”郭海林点头,阿姨说“我儿子也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家,我都给他织件毛衣,怕他冷”。郭海林看着阿姨手里的毛衣,是灰色的,像奶奶织的那件,领口绣着小老虎,他想起奶奶织毛衣时的样子,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毛线针,阳光照在她银白的头发上,像撒了一层霜,她笑着说“海林,这件毛衣是给你的,等你冬天穿”。
广播里传来甜美的声音:“前方到站,江南古镇。”郭海林坐直了身子,盯着窗外的景色。远处的高铁站越来越近,他看见出口处的人群,心里像揣了只兔子。
忽然,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奕涵,举着牌子,站在高铁站的出口处。牌子上写着“郭海林”,字体是他熟悉的,奕涵的字像她的人,娟秀而有力。奕涵穿着米白色的外套,头发扎成马尾,风一吹,头发飘起来,像小时候他们一起在奶奶家的院子里种向日葵,风一吹,向日葵的花盘摇摇晃晃,奕涵笑着说“海林,你看,向日葵在跟我们打招呼”。
郭海林的心跳加快了,他抓起行李箱,站起来往门口走。
高铁停稳的那一刻,他迫不及待地冲下了车。穿过人群,他看见奕涵,举着牌子,眼睛亮得像星星。
奕涵看见他,放下牌子,跑过来。他张开双臂,抱住奕涵,奕涵的头发蹭在他的下巴上,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是他熟悉的味道。奕涵笑着说“海林,你终于回来了”,声音里带着哽咽。
他松开她,看见她脸上的泪痕,用拇指擦掉,说“我想你了”。奕涵笑着捶他的肩膀,说“就知道说这个,奶奶在家等你,熬了粥,还有你爱吃的梅干菜扣肉”。
他们一起走出车站,外面的阳光很暖,风里带着桂花香。远处的河面上有游船驶过,传来悠扬的笛声。奕涵挽着他的胳膊,沿着青石板路走。路边有卖糖画的摊子,师傅拿着勺子在石板上画了一只凤凰,糖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奕涵指着糖画说“海林,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郭海林笑着说“那买一个”,师傅递给他,糖画的甜香裹着风,飘进他的鼻子,像奶奶的糖,小时候奶奶给买的糖葫芦,糖稀在嘴里化开来,甜到心里。
路过一家卖茶的店铺,飘出淡淡的茶香。奕涵说“奶奶昨天让我买了碧螺春,说等你回来,给你泡一杯”,郭海林点头,想起奶奶泡的茶,杯子里飘着茶叶,香味飘满整个院子,奶奶坐在桃树下,说“海林,喝口茶,解解乏”。
走到奶奶家的门口,门是虚掩的。里面传来奶奶的声音“海林回来了?”郭海林推开门,看见奶奶坐在院子里的桃树下,手里拿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桃子。奶奶看见他们,笑着站起来,说“海林,吃桃子,刚从树上摘的”。郭海林走过去,抱住奶奶,奶奶的手在他背上轻轻拍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院子里的向日葵开了,金黄的花盘朝着太阳,像奶奶的笑容一样温暖。
奕涵走进厨房,拿出奶奶熬的粥,还有梅干菜扣肉。粥的香味飘满整个院子,梅干菜扣肉的油光闪闪的,像奶奶做的那样。郭海林坐在桃树下的石凳上,喝着粥,吃着梅干菜扣肉,奶奶坐在旁边,笑着看他。奕涵坐在他旁边,剥了一个桃子,递给他,桃子的甜汁裹着他的舌头,像奶奶的爱,像奕涵的笑,像归乡的期待,都融在这一口里,暖到心里。
远处的河面上,游船的笛声又传来,悠扬而温暖。郭海林望着院子里的向日葵,望着奶奶的笑容,望着奕涵的眼睛,忽然觉得,归乡的期待,就是这样——有奶奶的粥,有奕涵的笑,有熟悉的味道,有温暖的家。(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