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家底儿

    路平安留下的野猪和豹子堪称一笔巨大的财富,近一千斤野猪肉不说,那头花豹的皮子少说也价值好几百块。

    就如同路平安所设想的那般,大队终于不用为如何才能度过今年青黄不接的日子所烦恼了。

    支书等人怀着悲伤,把野猪和豹子运回了村,民兵队长王双秋带着双喜和憨老五留了下来。

    即便是路平安活着的可能性连万分之一都没有,他们也不想放弃,总觉得下一秒,路平安就会从某个地方跑回出来,吓他们一跳。

    只不过他们的想法注定是不可能实现了,路平安已经悄悄的离开了,此时正走在一条通往县城的山沟沟里。

    ………………………………………………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

    红格艳艳~

    ……"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路平安此时仿佛来了一针肾上腺素,浑身是劲儿,恨不得一走一蹦哒。

    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路平安一边大踏步前进,一边放声歌唱。

    走累了,路平安就停下来点上一堆篝火,拿着从乡公社食堂顺来的锅和调料炒点肉吃吃。

    那把破柴刀路平安丢在破窑洞里了,这次出门压根就没带,此时路平安用的是同样从乡公社食堂顺来的菜刀。

    菜刀切菜还行,但是不适合用来分解猪肉,好在路平安也不在意,他只需要随便割下一块儿,去掉没刮毛的猪皮,切一切就可以炒了。

    有了厨具就是不一样,甚至路平安心血来潮,还能用一个铁鏊子煎些饼子配着猪肉吃。

    吃饱了就继续赶路,越过乡公社后路平安干脆直接上了大路,走起来更省劲儿不说,还不用担心山里的圪针枝子挂烂衣服了。

    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扒来的,来之不易啊,需要爱惜。

    赶到县里火车站时已经是深夜了,路平安没敢耽搁,此时的他归心似箭,急着前往京城。

    进了车站第一时间就是去售票窗口找值班员打听买票的事儿。

    哪知一问,这会儿没有直达京城的车,最近的一班车是上午十点钟进站,走北线,经榆林、神木、大同进京。

    南下古城西安的车倒是有,从那里可以经陇海线去往郑州,再从京广线进京。

    只不过后者要远不少,中间说不定还得倒车。看似是赶出来几个小时,实际上路上要浪费的时间可不止一时半会儿。

    路平安无奈,只能悻悻的去了候车室一边休息一边等待。

    天亮后路平安去河对面的县城街上转了转,上次过来时他是被当成犯人一般押过来的,都没来得及细看风景。

    不得不说,米脂的建筑挺有特色的,不仅有众多窑洞院落,还保有一部分城墙和古建筑,就连路上铺的也是石板路,古朴却不失生活情趣。

    唯一不好的就是初春的风夹着沙子不停的吹,搞的四处都是灰扑扑的一片,只有偶尔能见着个柏树挂着点儿绿色,显得有些荒凉。

    不过路平安并不在意,来了米脂县,不得不尝尝当地的驴肉、驴板肠和荞麦饸饹,还有一种叫碗托的小吃也不贵,味道还不错。

    路平安赶的时间点儿不对,大早上的,人家卖驴肉的馆子还没开门营业。

    倒是卖荞麦饸饹的小店开着门,不少县城的居民在这边吃荞麦饸饹当早餐。

    一大碗素饸饹面只要二两粮票和八分钱,羊汤饸饹面要贵不少,二两粮票和一毛四分钱一碗。

    没有粮票怎么办?今年出了新规,可以多掏钱吃议价面,一般都要贵上个五分到一毛钱左右。

    掏钱买羊汤荞麦饸饹面的时候,路平安这才意识到自己手里可是有不少当地的票证。

    这些票证不仅出了陕西没法用,还都是有日期的,过期了就作废。

    路平安要了两大碗羊汤饸饹,又要了两个锅盔。

    没一会儿,出餐窗口吆喝着让去端饭,已经习惯性找地方坐下了的路平安赶紧站起身,屁颠屁颠的跑去出餐窗口端饭。

    羊汤荞麦饸饹真的很不错,面条筋韧,清香利口,搭配上油辣子和酥脆的锅盔,吃的路平安大呼过瘾。

    吃过早饭从面馆儿出来,路平安趁着还有时间,赶紧跑到了国营商店把好不容易才顺来的票证用了出去,换回了一些布料、搪瓷缸子、脸盆、暖水瓶、糖果、烟、酒、毛巾、袜子、牙粉牙刷等东西。

    剩下的粮票和几张工业券没法用,路平安又不想浪费,只能试着在国营商店门口找人换全囯粮票。

    哪知别人像是防贼一样的,一听他开口就赶紧远离他。

    "哈怂,在国营商店门口换粮票,生怕纠察队弄不死你娃儿?"

    "憨货,滚~"

    "你这不是割社会主义尾巴么?想害我?滚远点~"

    …………

    路平安这才知道陕北这边管的有多严,像是受惊的兔子一般,一溜烟儿的就跑了。

    等几个红袖箍接到消息赶来抓捕倒票的坏人时,他已经跑去了一个家属院门口。

    家属院这边显然是没什么人管的,路平安只是跟两个买菜回来的大妈套了套近乎,就把手里的粮票成功便宜出手,换成了宝贵的全国粮票。

    两个大妈占了大便宜,不仅以十分优惠的兑换比拿到了路平安手里的粮票和工业劵,还非得让路平安把手里的两张煤票当添头送给她们。

    路平安则是无所谓,反正自己也用不到,让两个大妈占点便宜也没啥。这可把两个大妈乐坏了,笑的合不拢嘴。

    全囯粮票是没有过期这一说的,而且全国各地通用。有些地方拿全国粮票换地方粮票,甚至还能搭配着一些油票。

    食用油在这个年代比粮票还珍贵,所以一些人固执的认为全囯粮票这东西能保值,以至于后来粮票作废,家里还存着很多勒紧裤腰带、全家人都省吃俭用才换来的全囯粮票。

    时间不赶趟了,路平安到底是没能吃上驴板肠,好在他买了不少锅盔,准备带在路上吃。

    急急忙忙的赶回火车站买了车票,哪知火车晚点儿,离火车到站还有大半个小时。

    路平安静静的坐在候车厅的木头条椅子上,装作闭目养神的样子,暗自盘算起自己的家底儿。

    此时空间里已经存了上千斤的粮食,两只野猪,两只獾子,一只大王八……

    呃~~还有一只挺大个儿的死老鼠。

    一套厨房用具,一些干柴和水,各种调料和副食,一些蔬菜、几盒烟,三瓶西凤酒,十几盒火柴。

    一把斧子,一套锤子凿子,几卷绳子和一个爪钩,一把锯子,两把五六半自动步枪和一堆步枪子弹,一把五四大黑星和七发手枪子弹。

    被褥四套,旧棉衣三套,老布棉鞋两双,皮鞋一双,二手军大衣三件,帽子围巾三套,线手套两副,棉手套一副,腰带两条,武装带九条,四个挎包,两个军中水壶。

    新旧、大小不一的搪瓷缸子六个,搪瓷脸盆三个,两个暖水瓶,两个牙刷,两盒牙粉,几块肥皂,二十三尺布料,七斤棉花。

    此外就是信纸,几张没切割的白纸,公章,钢笔、毛笔和墨水等

    钱还有三十六块七毛五分,全国粮票三十五斤。

    不得不说,还是打劫来钱快。只是收拾了一个乡公社院子,就让路平安小有身家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不错,请把《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