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与星光

    第六章:暗流与星光

    青龙峡项目的成功,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技术革新办公室乃至整个大院,荡开了层层涟漪。苏念雪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与“空降”、“年轻”、“女同志”这些标签联系在一起,更开始与“真本事”、“解决了大问题”画上了等号。

    表彰大会在小礼堂举行。主席台上,李上校亲自将一张盖着大红章的奖状和一支包装精美的“英雄”牌钢笔递到苏念雪手中。台下掌声雷动,闪光灯刺得她有些睁不开眼。她穿着那身略显宽大的新军装——这是正式授予她的,不再是临时借用——身姿挺拔,面容沉静,只有微微泛红的耳根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

    “苏念雪同志,以卓越的技术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成功解决了青龙峡水电站的技术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提升了能源保障能力……特此表彰,以资鼓励!”李上校的声音洪亮,在礼堂里回荡。

    苏念雪敬了一个还不太标准的军礼,声音清晰:“感谢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我会继续努力!”

    台下,王工、刘建军等人用力地鼓着掌,笑容真诚。钱主任也笑着,只是那笑意在看到站在台侧、面无表情却目光始终落在苏念雪身上的陆远征时,微微淡了些许。

    散会后,苏念雪被同事们簇拥着回到办公室。那支金尖的“英雄”钢笔被她小心地别在了上衣口袋上,在国防绿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小苏,今晚得请客啊!”刘建军笑着起哄。“对!食堂小炒部走起!得让咱们沾沾光!”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苏念雪笑着应下,心情如同窗外难得的明媚阳光。这种被认可、被接纳的感觉,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苏念雪被叫到钱主任办公室。

    钱主任照例先是笑容可掬地关心了一下她的生活和工作,话锋随即一转:“念雪同志啊,这次青龙峡项目,你立了大功,大家都看在眼里。不过呢,年轻人戒骄戒躁,还是要以学习为主,打好基础。”

    他递过来一沓厚厚的、纸张发黄的项目资料:“这是我以前负责过的一个老项目,关于农用柴油机水泵的改良,虽然技术含量不如你现在搞的那些,但非常扎实,很能锻炼人。你拿回去好好研究学习一下,写个总结报告,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苏念雪接过资料,粗略一翻,心里微微一沉。这项目技术陈旧,思路保守,更像是十几年前的产物,而且明显已经结题归档。让她花大量时间研究这个,美其名曰“打基础”,实则无异于变相冷藏,让她远离正在进行的核心项目。

    “钱主任,我现在手头还有陆参谋刚安排的关于齿轮加工线的优化任务,时间比较紧……”她试图委婉拒绝。

    “哎,那个不急嘛!”钱主任摆摆手,笑容不变,“老项目更能体现基本功。技术革新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这也是为了你好,让你更全面地成长嘛。陆参谋那边,我会去跟他说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苏念雪无法再直接反驳,只能拿着那沓沉重的“历史资料”回到座位。

    看着她闷闷不乐地坐下,对面桌的王工扶了扶眼镜,低声嘟囔了一句:“老皇历了,有什么好看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表露了态度。

    刘建军也凑过来,瞅了瞅那堆资料,撇撇嘴:“钱主任这是……让你忆苦思甜呢?”

    苏念雪苦笑一下,没说话。她明白,这是来自行政层面的、不动声色的打压。或许是因为她风头太盛,或许是因为她与陆远征、李上校走得太近,触动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经。

    接下来的几天,她一边忙着陆远征交代的正经任务,一边不得不挤出时间翻阅那堆味同嚼蜡的老资料,心情难免有些压抑。

    这天晚上,她又加班到很晚,办公室里只剩她一人。对着那本厚厚的柴油机水泵说明书,她只觉得眼皮发沉,效率低下。

    “遇到难题了?”陆远征的声音冷不丁地从门口传来。他大概是刚开完会回来,军装外套搭在手臂上,露出里面的白色衬衣。

    苏念雪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用其他图纸盖住那堆农用水泵资料,但已经来不及了。

    陆远征走进来,目光扫过她桌上那显眼的、与周围格格不入的陈旧文件,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这是什么?”

    “……钱主任让我学习一下以前的优秀项目,写总结报告。”苏念雪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

    陆远征沉默了片刻,伸出手,拿起最上面一本翻了翻,随即放下,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冷意:“这种过时的技术,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总结’。你的时间应该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他直接抽走那沓资料,放到旁边一堆待归档的文件顶上:“我会和钱主任沟通。你集中精力完成齿轮生产线的优化方案,下周一我要初稿。”

    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苏念雪愣了一下,心中积压的郁气瞬间消散大半,涌起一股感激和暖意:“是!陆参谋!”

    “嗯。”陆远征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看着她桌上铺开的齿轮生产线图纸,上面已经密密麻麻标注了许多修改意见和计算数据。

    “进行到哪一步了?”他问。

    苏念雪立刻打起精神,将思路和遇到的问题简要汇报了一遍。

    陆远征听得认真,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两人又像之前许多个夜晚一样,就着图纸和技术难题讨论起来。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两人低沉的交谈声。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小时。

    等到一个技术节点暂时讨论清楚,陆远征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已经快十点了。

    “今天就到这里。”他说道,语气不容置疑,“收拾一下,回去休息。”

    “我还差一点就算完了……”苏念雪还想坚持。

    “效率比耗时更重要。”陆远征打断她,“明天再继续。”

    他说完,并不离开,似乎是要看着她收拾东西。

    苏念雪无奈,只好乖乖地整理好图纸资料,锁进抽屉,拿起饭盒和水杯。

    陆远征这才转身,和她一起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灯光昏暗,寂静无声,只有两人一轻一重的脚步声。

    走到楼梯口,苏念雪低声道:“陆参谋,今天……谢谢您。”

    陆远征脚步未停,只是淡淡回了句:“做好你该做的事就行。”

    下了楼,走到分别的路口,陆远征忽然停下脚步,像是想起了什么,从军装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她。

    “路过服务社,看到的。”

    苏念雪疑惑地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几颗水果硬糖,用透明的玻璃纸包着,在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微弱的光彩。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是很稀罕的零嘴。

    她愕然抬头。

    陆远征却已经迈开步子,朝干部宿舍楼的方向走去,背影很快融入夜色,只留下一句随风飘来的、几乎听不清的话。

    “……奖励。”

    苏念雪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几颗冰凉却仿佛带着温度的水果糖,看着那人影消失的方向,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酸又软,一种陌生的、酥麻的感觉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晚风吹拂着她的发梢,带着初夏夜晚特有的、草木萌发的清新气息。远处传来隐约的虫鸣。

    她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一股强烈而纯粹的甜味瞬间在舌尖炸开,弥漫至整个口腔,甚至冲上了眼眶,让她鼻尖微微发酸。

    她慢慢地走回宿舍楼,脚步轻快。嘴里的糖块棱角分明,慢慢融化,甜得近乎灼人。

    第二天,钱主任果然没再提农用水泵总结报告的事。见到苏念雪时,笑容依旧,却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谨慎和疏离。

    苏念乐得清静,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齿轮生产线的优化中。这个项目涉及机械、传动、甚至初步的自动化控制,难度比水轮机更大,但她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她和陆远征的工作交集越来越多。他交给她的任务越来越核心,讨论技术问题时,也越发将她视为平等的、可以激烈辩论的对象。有时为了一个技术参数的取值,两人能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往往需要查证大量资料或者引入第三方计算才能确定。

    在这种纯粹的、基于技术和逻辑的碰撞中,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欣赏悄然生长。

    苏念雪发现,陆远征虽然性格冷硬,言辞简洁,但在技术上有一种惊人的敏锐和严谨。他从不以权压人,只认数据和逻辑。而陆远征也越发欣赏苏念雪那种跳出时代局限的思维角度、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不怕吃苦、追求极致的劲头。

    除了工作,偶尔也会有极短暂的、超出工作范围的瞬间。

    比如,她熬夜后第二天精神不济,他会默不作声地在她桌上放一杯浓茶。比如,她偶尔提起资料室缺一本关键的外文手册,几天后,那本手册的影印本就出现在了她的抽屉里,虽然没有任何署名。比如,一次全市技术员大会,散场时人多拥挤,他会有意无意地放慢脚步,在她侧前方隔开拥挤的人流。

    这些细微的、几乎不着痕迹的举动,像零星的火星,溅落在苏念雪的心湖上,漾开一圈圈细微而持续的涟漪。她开始下意识地留意他的声音,他的脚步,他偶尔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身影。

    她知道自己这种情绪的危险。这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年代,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军官,而她只是一个身份特殊、根基未稳的技术人员。任何一点不必要的涟漪,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她努力克制着,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用图纸和数据填满所有的思绪。

    这天,齿轮生产线的方案遇到了一个瓶颈。一套关键的分度机构精度要求极高,现有的加工条件难以稳定实现。苏念雪查遍了手头所有资料,也请教了王工和周师傅,依然找不到性价比合适的解决方案。

    她愁得晚饭都没吃好,一个人在办公室对着图纸苦苦思索。

    陆远征晚上过来时,就看到她眉头紧锁,对着图纸发呆,手下无意识地撕着一小片绘图纸,揉成了一个个小纸团。

    “卡住了?”他走到她身边。

    “嗯。”苏念雪有些沮丧地指着分度机构,“精度要求太高,现有的加工方法要么达不到,要么成本失控。我在想能不能从结构上简化,或者采用误差补偿……”

    陆远征俯身看了片刻,忽然说:“为什么不试试光学编码器配合简易伺服电机?”

    苏念雪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光学编码器?国内有吗?”这个概念在当时太过超前。

    “军工系统有实验室产品,精度可以满足,但成本不低,而且需要配套电路。”陆远征语气依旧平淡,“我可以申请试试,但需要你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和接口要求。这属于项目外的特别申请,方案论证必须极其充分。”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提议!意味着要将尚未普及的军用技术尝试用于民用生产线改造!

    “没问题!我能论证!”苏念雪瞬间来了精神,所有的沮丧一扫而空,“我今晚就做技术可行性分析和参数计算!”

    她立刻铺开新的绘图纸,眼睛亮得惊人。

    陆远征看着她瞬间焕发出的神采,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弯了一下。他没有离开,而是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拿过一本技术期刊随手翻看,仿佛只是顺便在这里待一会儿。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苏念雪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她翻阅资料的声音。台灯的光晕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靠得很近。

    时间悄然流逝。

    等到苏念雪完成初步计算,长舒一口气,抬起头时,发现窗外已是夜色深沉。她扭了扭酸痛的脖子,看向旁边。

    陆远征还坐在那里,期刊放在膝上,似乎并没有看,而是微微侧着头,闭着眼睛,像是睡着了。冷峻的眉眼在睡眠状态下显得柔和了许多,灯光在他浓密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呼吸平稳悠长。

    他大概是太累了。苏念雪想。协调项目、参加会议、处理各种事务,他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

    她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甚至屏住了呼吸,生怕吵醒他。

    她就这么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心里涌起一种复杂而柔软的情绪。有感激,有敬佩,还有一种连她自己都不敢深究的、细微的悸动。

    忽然,陆远征的睫毛颤动了一下,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初时有些朦胧,但很快便恢复了惯有的清明锐利,直接对上了苏念雪还未来得及收回的目光。

    苏念雪像是做坏事被抓包的孩子,心脏猛地一跳,脸颊瞬间烧了起来,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图纸,声音都有些结巴:“我……我算完了……那个,参数大概……”

    “嗯。”陆远征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方案和参数明天早上给我。很晚了,回去休息。”

    他的语气自然,仿佛刚才那段短暂的睡眠和那个意外的对视从未发生。

    “好……好的。”苏念雪低着头,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心跳如擂鼓。

    两人再次一前一后走出办公楼。这一次,一路无话。沉默却并不尴尬,反而弥漫着一种微妙而紧绷的气息。

    走到分别的路口,陆远征照例停下脚步。

    苏念雪的心提了起来,莫名地期待着什么,又害怕着什么。

    但他只是像往常一样,淡淡地说了一句:“路上小心。”

    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苏念雪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晚风吹拂着她发烫的脸颊,嘴里似乎又泛起了那天晚上水果糖的甜味。

    她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如同地下暗流,汹涌奔腾,却无法宣之于口。

    而此刻,遥远的夜空之上,星河低垂,繁星闪烁,寂静而璀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七零科研强国:重生女逆袭不错,请把《七零科研强国:重生女逆袭》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七零科研强国:重生女逆袭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