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书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林舒瑶跪坐在地毯上,面前摊开的童年相册泛着陈旧的纸香,封皮上的烫金花纹早已褪色,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这是祖父在她十岁生日时送的礼物,说是“把林家的回忆都装进去”,可那时的她不知道,这本相册里藏着的,不仅是回忆,还有被刻意掩埋的秘密。
她指尖划过相册内页,停在祖父单独存放的那组照片上。这一页没有贴照片,只有一个浅棕色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上用祖父的字迹写着“旧友”二字,边角已经发脆,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林舒瑶小心翼翼地抽出信封里的照片,一张泛黄的黑白照滑落在地毯上——照片上的女人背对着镜头,穿着浅紫色碎花衬衫,头发扎成低马尾,垂在肩后,手腕上戴着一个银镯子,正站在一栋红砖建筑前,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女孩穿着白色连衣裙,手里举着一朵玉兰花。
这张照片她见过无数次,小时候总以为是祖父的远房亲戚,可现在再看,女人的碎花衬衫、银镯子,甚至连衣裙女孩手里的玉兰花,都让她心头一震——与偷来的半张照片里,张兰的衣着、配饰几乎一模一样。她赶紧拿起那半张照片,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呼吸瞬间变得急促。
两张照片的背景色调惊人地相似,都是带着岁月痕迹的红砖墙面。偷来的照片里,红砖墙面斑驳不堪,墙皮脱落处露出灰色水泥;而相册照片里的红砖墙面虽然干净些,但砖缝的纹理、墙面的磨损程度,甚至砖块的排列方式,都与前者高度吻合。“这绝对是同一栋建筑!”林舒瑶小声惊呼,指尖轻轻拂过照片里的墙面,仿佛能触摸到二十多年前的温度。
她找来放大镜,蹲在地毯上,一寸一寸地观察相册照片的背景。女人身后的红砖建筑没有窗户,只有一个木质门框,门框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招牌,招牌上的字迹被岁月磨得模糊,只能看到几个零散的笔画。林舒瑶调整放大镜的角度,让阳光正好落在招牌上,终于在招牌左侧的角落处,看到一个模糊的“兴”字——笔画遒劲,是繁体的“興”,下面的“同”字部分虽然残缺,但依旧能辨认出轮廓。
“兴……兴盛玩具厂?”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林舒瑶的思绪。她赶紧爬起来,冲到书桌前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输入“1998 兴字工厂 火灾”。搜索页面加载的瞬间,她的心脏狂跳不止,手心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如果这栋建筑真的是兴盛玩具厂,那照片里的女人就是张兰,牵着的女孩是谁?是她的另一个孩子,还是……有其他关联?
搜索结果一页页刷新,大多是无关的信息,直到翻到第三页,一条标题为《城东工业区工厂失火,一女工失联》的旧闻跳了出来。新闻发布时间是1998年7月16日,来源是当时的《城市晚报》,页面已经泛黄,文字有部分缺失,但关键信息依旧清晰:“1998年7月15日凌晨,城东工业区兴盛玩具厂发生火灾,起火点为车间仓库,火势于清晨6时扑灭。经初步调查,火灾原因疑似电路老化,工厂内一名姓张的女工在火灾后失联,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据悉,该工厂因经营不善早已濒临破产,火灾后次日,被一匿名企业收购,具体收购金额未公开。”
林舒瑶的指尖悬在屏幕上,反复确认新闻里的每一个字——1998年7月15日火灾,兴盛玩具厂,张姓女工失联,匿名收购……所有信息都与她手中的线索完美吻合!偷来的照片背面标注着“1998.7”,正是火灾发生的月份;相册照片里的“兴”字招牌,就是兴盛玩具厂;失联的张姓女工,必然是张兰!
她点开新闻下方的评论区,评论大多发布于2000年前后,语气里满是惋惜和疑惑:“我就是附近工厂的,那天凌晨火光冲天,听说姓张的女工是厂长的女儿,人特别好,怎么就失联了呢?”“匿名收购的企业肯定有问题,哪有刚着火就有人接手的?说不定火灾就是人为的!”“我听说那女工有个刚出生的孩子,火灾后孩子也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带走了……”
这些评论像一块块拼图,在林舒瑶的脑海里逐渐拼凑出真相的轮廓——1998年7月15日,兴盛玩具厂因“电路老化”失火,实则可能另有隐情;张兰作为厂长女儿,在火灾后失联,刚出生的婴儿也下落不明;祖父林振邦以匿名方式,在火灾次日就收购了工厂,资金来源成谜;而相册里的照片,很可能是张兰在火灾前拍摄的,牵着的女孩或许是她的亲戚,也可能是……林舒瑶不敢再想下去,一个可怕的猜测在她心中浮现。
她回到地毯上,重新拿起相册照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女人牵着的小女孩。女孩的头发是自然卷,额前留着齐刘海,眼睛很大,虽然照片模糊,但能看出眉眼间的轮廓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女孩耳垂上的那颗小痣,位置与林舒瑶左耳的痣一模一样——这绝不是巧合!
“难道……”林舒瑶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她颤抖着拿起手机,翻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的她,三岁时留着齐刘海,自然卷的头发,耳垂上的痣清晰可见,与相册里的女孩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又对比了张兰的侧脸——照片里张兰低垂的眉眼,眼角的弧度,甚至微抿嘴唇的样子,都与自己有几分相似。
“我和张兰……到底是什么关系?”林舒瑶的指尖冰凉,她想起苏婉说过的“早年夭折的孩子”,想起父亲对1998年的避而不谈,想起张管家“少问为好”的警告——难道她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而是张兰的孩子?当年的火灾是祖父策划的,目的是吞并工厂,而她被祖父收养,成了林家的孙女,掩盖这个秘密?
这个猜测让她浑身发冷,她跌坐在地毯上,目光空洞地看着天花板。如果这是真的,那她二十多年的人生,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谎言。父亲的严厉,苏婉的温柔,祖父的疼爱,都可能是为了掩盖这个残酷的真相。
就在这时,卧室门被轻轻推开,苏婉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进来:“瑶瑶,怎么坐在地上?地上凉,快起来。”林舒瑶猛地回过神,赶紧将照片塞进相册,慌乱地站起身:“妈,我没事,就是找东西。”
苏婉的目光落在地毯上的相册上,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平静:“这相册怎么翻出来了?都是老照片,有什么好看的。”她说着,弯腰将相册捡起来,手指在“旧友”的信封上停顿了几秒,然后将相册合上,递还给林舒瑶:“快收好吧,别弄丢了,这可是爷爷留给你的。”
林舒瑶接过相册,指尖触到苏婉的手,发现她的手冰凉,还在微微颤抖。“妈,”林舒瑶鼓起勇气,轻声问,“照片里的女人是谁啊?我看她和我有点像。”
苏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避开林舒瑶的目光:“别瞎说,就是爷爷的远房亲戚,长得像而已。快吃水果吧,不然该凉了。”说完,她转身快步走出卧室,甚至忘了拿桌上的果盘。
看着苏婉慌乱的背影,林舒瑶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苏婉知道真相,她一直在撒谎,一直在掩盖。而父亲和张管家,也都是这场谎言的参与者。
她回到书桌前,重新打开那篇旧新闻,将页面截图保存。新闻里提到“警方已介入调查”,她决定明天去市档案馆,查找1998年兴盛玩具厂火灾的警方档案,或许能找到更多线索。
林舒瑶将相册和照片小心地收进抽屉,然后拿起那本黑色日记。密码锁已经解开,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第一页。第一页没有文字,只有一张泛黄的便签纸,上面是祖父的字迹:“瑶瑶,若你看到这里,说明你已经找到了真相的入口。但记住,有些真相,会让你失去所有你珍惜的东西。”
林舒瑶盯着这段话,眼泪突然涌了上来。她珍惜的东西——父母的爱、林家的温暖、二十多年的人生记忆,难道真的要因为真相而失去吗?可如果不揭开真相,张兰的冤屈、婴儿的下落,又该谁来负责?
她擦干眼泪,继续往下翻。第二页终于出现了正文,日期是1998年7月14日,火灾发生的前一天:“今天去兴盛玩具厂,看到兰丫头在车间里哭,问她怎么了,她说老张(厂长)欠了赌债,要把工厂卖了。我劝她别担心,说会帮她想办法。可我知道,林氏现在也快撑不下去了,只有拿到这家工厂,才能盘活资金……”
林舒瑶的心跳瞬间加速,祖父果然早就认识张兰,甚至还想帮她。可为什么后来会发生火灾?为什么祖父要匿名收购工厂?她继续往下翻,期待找到更多答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