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七群英重修梁山 三官将初攻水泊

    《蝶恋花·春思》

    小院春深花影瘦,燕子归来,犹记当年否?独倚阑干听更漏,月明人静黄昏后。

    往事如烟空自守,梦里相逢,醒后还依旧。欲寄相思凭雁字,天涯望断人知未?

    诗曰:

    忠义乾坤渔歌里,少年神采心飞扬。

    复营三关借水寨,又引星辰来逞强。

    彦钦寒枪闯阵入,柏张钢锋错血光。

    终擒良将事应在,谋定后动女子房。

    上回说到,众位好汉浴血奋战,终是夺回了这八百里水泊梁山。谋士载顾范则当即传令,命钟子敏总理战后诸事:一应粮草军械,皆需造册登记;降卒愿留者编入军马,不愿者每人发银五两,着其立誓不得再与梁山为敌,让其回乡务农而去了。然后众人沿着三关,往昔日忠义堂旧址而去。

    正是:

    忠义堂前杏黄旗,再展凌云志气高。

    旧时刀枪映日月,新血重染英雄袍。

    歇息片刻,众好汉来至忠义堂旧址。只因前番官军围剿,杀得天昏地暗,哪里还有当年兴旺气象?四下里寻了块干净地界,权且歇脚。陆丹婷开口道:“既已夺回梁山,怎奈这山寨破败不堪。如今三关、忠义堂等处俱有损毁,不如及早修葺完备!”众人闻言,尽皆称是。

    正说话间,钟子敏点罢兵马,快步来至帐前,拱手禀道:“文煜兄长,此战收得降卒三千有余,余者俱按兄长吩咐,发付盘缠遣散回乡矣。”言罢,便递上军中名册。子敏又续道:“降卒中颇多能人,有个唤作‘浪里星’张荣的,原是浪里白条张顺部下水军头领,端的一身好水性,踏浪如履平地。”范则闻言大喜,当即收入麾下,又教子敏下去好生歇息。又唤人将郑浩博、赵晟、向震三人押上堂来。范则亲解其缚,温言劝慰。郑浩博踌躇道:“非是某家不愿归顺,只是家小尚在济州,恐那知府加害。”正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话音未落,忽见一妇人携着孩儿转出屏风,唤道:“官人!”郑浩博定睛一看,正是浑家带着三岁孩儿。其妻泪如雨下道:“多亏顾庄主派人扮作商队,将我们母子从济州救出。”陆丹婷笑道:“文煜兄长早知浩博兄弟有家眷之累,不惜性命救出。”三人见此情景,不由得热泪盈眶,扑翻身便拜道:“蒙庄主如此厚恩,我三人愿效犬马之劳,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范则慌忙搀起,连声道:“使不得,使不得!”范则既收服三人,又差人将赵晟、向震两家老小尽数接上山寨,免了他等后顾之忧。众好汉便领着庄客,热火朝天地修整山寨。

    正是:

    残阳映血誓,断壁立新盟。

    非为功名故,只因义字真。

    不过三四日工夫,梁山本寨便已焕然一新。又过一二日,四大旱寨亦复旧观。东山酒店重飘酒旗,西山粮仓再堆新谷,南山关隘更添箭楼,北山马厩又闻嘶鸣。再费两三日功夫,四方水寨也修缮完毕。但凡破损房屋,俱都翻新重建。三关二关等关隘,更是重新督造,比原先还要开阔坚固。不过半日功夫,又将忠义堂修葺一新。更连夜赶制两面杏黄大旗:一书“替天行道”,一书“忠义爱民”,高悬于聚义厅前。范则亲督三关扩建,将那断金亭、鸭嘴滩、宛子城三处关隘俱加高丈余,更添滚木礌石。关沧海抚着新砌城墙叹道:“便是童贯那厮重生,也休想破得此关!”

    正是:

    济州好汉续义志,修整水泊改三关。

    忠义爱民替行道,梁山又起风云传。

    且看那忠义堂上,一应事务安排已毕。众好汉入得堂来,追忆当年梁山旧事,无不慷慨激昂。正是:天罡地煞相逢日,也分高低次序时。顾范则拱手道:“我等何不效法宋公明哥哥旧例,排定座次?”陆丹婷应声道:“正合我意。若论功劳,范则兄弟当居首位。”范则方欲推辞,早被郑浩博等众兄弟按在头把交椅上。黄文铭高声道:“若非澜涛兄弟告知宋公明托孤之事,我等怎知天命所归?论武艺功劳,澜涛兄弟不在我等之下,合当坐这第二把交椅。”郁澜涛连连摆手:“使不得!郁某不过一介武夫,若非众兄弟同心协力,至今还在盘蛇林做那剪径的勾当。”又指陆丹婷道:“丹婷妹子博览群书,足智多谋,这第二把交椅非她莫属。”丹婷尚未及推辞,早被黄文铭等人强按在第二位上。正是:英雄聚义排座次,忠义堂前续新篇。

    第三把交椅郁澜涛又推让,遂让与那精心抚育子嗣的花凤梧坐了。众人又将他强按在第四位,郁澜涛只得依从。以下依次是钟子敏、黄文铭、顾怡筠、郑浩博、关沧海、赵晟、向震、龚辰骧。当下顾范则便发下令来:着顾范则、陆丹婷、花凤梧共掌山寨一应事务;郁澜涛、黄文铭专管马军操练;顾怡筠、龚辰骧统带步军;钟子敏掌管钱粮兵马;郑浩博、赵晟、向震三人督练水军。

    范则当下又传将令:于忠义堂左首起造英烈祠,供奉晁天王、宋公明等一百单八将神主,并艾叶豹子狄雷等招贤堂众好汉灵位;右首创立聚贤堂,凡后来武艺平常上山的好汉,内设七十二张榆木交椅,专候后来投奔的豪杰。不论是使枪弄棒的江湖客、吟诗作画的文人墨客,乃至精通机关的木匠、妙手回春的郎中,但凡心怀忠义,皆可在此落座。俱在此处安身。

    正是:

    青石阶上立朱门,乌木供桌承香魂。

    鹤形铜炉烟袅袅,百八星宿归真神。

    不消三两日,忽有王大寿、张大能、赵富三个好汉来投。三人备述这些时运数颠簸,众人听罢,俱各嗟叹。顾范则便教三人入聚贤堂安身。

    且说济州知府将一应事务备细申呈东京文书,那秦桧闻知侄儿秦桦无端被箭矢射杀,兄弟秦松又因此事丧了性命,直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当夜便急点灯笼,快马径投李邦彦府中商议。原来这二人平日在那朝堂之上,便常是眉来眼去,暗里勾当,多有书信传递,早有勾结。

    次日五更三点,天子升殿。秦桧、李邦彦二人联名上奏,扑翻身躯长跪于金阶之下,声泪俱下,只求天子发大军踏平水泊。天子见两个宠臣如此情状,正自踌躇,忽见西班中闪出一人,乃是西城兵马总司管祝万年,高声奏道:“陛下圣鉴:微臣观这伙草寇不过乌合之众,尽是些无名下将。如今田虎盘踞河北已久,王庆霸占淮西为患,方是我朝心腹大患。不若降旨着济州府尹另遣良将征剿,何须劳动禁军?”天子沉吟半晌,觉祝万年所言甚是有理,遂准其奏。那秦桧见事不谐,假意劝谏几句,只得咬牙切齿随班退朝。

    且说天子当下颁下两道圣旨:一道教开国郡王张叔夜挂帅印,统领二十万精兵猛将,尽起三军,征剿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一道却发与济州府尹,教他另选本处良将,速速调拨军马,进剿水泊梁山。正是:龙颜震怒颁诏日,虎帐调兵遣将时。

    且说济州知府接了圣旨,不敢怠慢,急传兵马都监殷浩上堂,拨与三千军马,令其克日征剿。怎料那殷浩染了时疾,卧病在床,气息奄奄,只得推辞。知府跌足长叹,无可奈何,只得改调济州团练使,火速点起本州军马,摇旗擂鼓,杀奔梁山泊来。正是:将怯兵微难取胜,官差无奈强出征。

    且说这团练使姓邢名彦钦,表字仁寿,籍贯郓州人氏,使得好一条出白梨花枪,惯经战阵,枪法精熟,三五十人近他不得。原是武进士出身,当年应举时,一日里连挑十余员举子,端的好本事,人都道他似那后梁王彦章再世,因此唤作“小彦章”。这邢彦钦得令之后,哪两人?

    且说一人姓柏名为宇晨,表字子山,籍贯济州本地人氏,年方二十一岁,使得好一杆钢叉,乃是邢彦钦的好友。此人原是济州第一猎户,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端的了得!人都唤他作“太岁星”。

    另有一人姓张名洪凯,表字文远,籍贯陇西人氏,年方二十,善使一对镔铁双叉,与柏宇晨结为兄弟。此人生得赤眼通红,行事最是胆大妄为,因此江湖上都称他作“丧门星”。

    且说那三人点起本州三千精兵猛将,星夜兼程直奔水泊梁山。战火既燃,未知彦钦一行胜负如何,端的怎生结果?这一下,有分教:单枪匹马显神威,奇袭后泊定良谋。毕竟这一场厮杀如何收场,且听下回分解。(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两宋英雄传不错,请把《两宋英雄传》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两宋英雄传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