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小时后,察里津城内,露沙南方面军司令部。
“司令!亚美尼亚的布列颠尼亚情报联络处发来一封密报,我们已经让己方情报官确认过情况了,应该属实。”
一名露军的上校情报官,将几页翻译电文和一份研判报告双手恭敬地呈递给方面军司令尼古拉.尤登尼奇上将。
尤登尼奇上将接过文件,认认真真看了一会儿,神色也越来越严肃。
“德玛尼亚人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可怕,高加索当地的民心也居然如此涣散。他们登陆才一周,就从巴统港打到了第比利斯!这是何等的速度,而且都已经开始对第比利斯城强攻了两天了……
也难怪鲁普雷希特元帅会急于赶时间亲临前线,呵呵,一个元帅、集团军司令,就因为是公爵、王储,大战前夕还留在后方休婚假娶妻玩乐,这种事情要是被普通士兵注意到,得多影响士气。
元帅都不能跟士兵们同甘共苦,要靠一个集团军参谋长在前线实际指挥作战,元帅的荣誉感何在。”
尤登尼奇上将语气平静地批判了几句,
旁边的情报官也连忙接话:
“司令,我以为,那鲁普雷希特元帅,应该也不是故意在后方休那么久婚假的,他肯定是低估了德玛尼亚军的进攻速度,没想到半个月不到,德玛尼亚人就又夺取了那么多领土……”
“你还好意思说……我是说还好意思提醒我!这都是我们的失职和无能,我们才是挨揍的一方,被揍得逃得那么快,很光荣么?”
尤登尼奇上将听得气不打一处来,立刻狠狠呵斥了那名上校情报官。
这种黑心烂肺的情报官员,就是不把前线作战部队当自己人,说起前线部队的惨败,竟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打败仗的可是自己国家的军队、自己的同胞,败得那么惨还好意思提?
那上校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改口掩饰,好不容易才把这个话题糊弄过去。
尤登尼奇上将发过火后,也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多纠缠,很快就专注于向前看。他摸着自己的大胡子,斟酌了好一会儿,才用惋惜的语气叹道:
“这个鲁普雷希特元帅,带着他的第6集团军,至少歼灭了我们200万同袍!要是能干掉他,对帝国也算是一大幸事,要是能把他那个参谋长鲁路修将军也干掉就更好了!可惜没机会。
这次的情报,是布列颠尼亚人刺探到的,还强调不能暴露他们破译了德玛尼亚人这个事实,要求我们务必谨慎行动,没把握保密就不能动手……这有点难办呐。
难道真要白白放走这个刺杀机会?你们是搞情报的,你们自己说说,有没有什么又可以刺杀又不用暴露情报来源、最好看起来好像是正常作战行动不像是刺杀的办法!”
尤登尼奇上将自己不专业,想了一会儿就放弃了,最终还是把难题抛给了那个来汇报的上校情报官。
尤登尼奇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刺杀他是想刺的,但又希望做得隐秘,不像是刺杀。如果情报部门做得到,那就动手,如果想不好招,那只能不动手了。
那名上校情报官立刻面露难色,这真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好在他来之前,倒也做过一些功课,脑子里早就绞尽脑汁在想预案了。
此刻被限制了更加苛刻的前提条件,他搜肠刮肚在脑中搜索了很久对策,终于梳理出一条朦胧的方略。
他组织了一下措辞,小心翼翼地向尤登尼奇上将建议:
“要不……如果要追求隐秘,那我们的刺杀部队也不能畏惧损失,根据我军潜伏在巴统港的情报人员最新回报,今天又有一批敌人的船队,在巴统港卸货了。
之前敌人第一批部队是4月10号上岸的,第二批部队是13号的傍晚,这次16号的船队,倒是没有运来军队,而是运了很多物资,包括武器弹药军粮。但因为运的人不多、都是货为主,所以装卸比较慢。
按照巴统的情报员回报,这些船今晚不会离港,明天白天可能还会继续卸货,巴统港上堆满了敌人为了后续进攻第比利斯所需的大炮和炮弹,军粮被服。
既然偏巧德玛尼亚人的元帅也要明天早上坐飞艇抵达巴统港,不如我们假装组织一支轰炸机队,去轰炸巴统港,破坏船队和物资仓库。
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给这支小规模的轰炸机队、配属尽量多的护航战斗机。而实际上,我们可以给战斗机部队另外下达实际作战命令,告诉他们此次还肩负了‘勾引敌军战斗机升空护航,然后我军利用集中兵力的优势,扫荡敌升空部队,尽量击落敌军机艇’。
到时候,如果鲁普雷希特公爵乘坐的飞艇没出现,我们就当是冒险轰炸了一次巴统港的港口物资站,也算是缓解了后续第比利斯的守城压力。
如果鲁普雷希特公爵的飞艇出现了,就让给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一拥而上,把飞艇击落!要是飞艇上有人跳伞也要尽量扫射!反正起飞前再告诉飞行员,如果有运输飞艇出现,要不惜一切代价击落!”
那名露军上校情报官的计划一说完,立刻就引起了尤登尼奇上将的欣喜赞赏。
“妙计!太好了!有这样周全的计划,简直是两全其美!我立刻调集方面军全部空中力量,按照你说的去部署。嗯,把本战区全部的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全部投入战斗,演得像一点,再尽量配属一切调度得到的战斗机为这些轰炸机护航!”
尤登尼奇上将提到的重型轰炸机,或许会让某些不太了解露沙航空工业实力的看官好奇——露沙人这点工业力量,怎么能造出重型轰炸机的?还能量产投入实战?
但事实上,别看露沙别的工业门类比较弱,但在傻大黑粗领域,还真就有独门绝活。
历史上,露沙是全世界第一个造出重型轰炸机的国家,其第一架原型机,就是由一名出生于基辅、就读于圣彼得堡工程学院的天才航空设计师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于1913年5月造出来的。
在地球位面,这位西科斯基后来在1919年、露沙大乱的时候,移民了丑国,后来二战中又为丑国造出了全人类第一架直升机。
西科斯基在1913年5月造的首架原型机,续航能力只有100公里,载弹量400公斤,但他很快进行了改良,1913年底的第二架原型机,就提升到了时速140公里、载弹800公斤。
到1914年7月战争爆发的时候,露沙帝国一共拥有4架各自略有不同的“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而战争爆发后,沙皇就下令全力扩产。
在原本历史上,整个一战期间,露沙帝国从1914年~1917年底,4年里一共造了73架这样的重型轰炸机。
当然,如今才1916年4月,整个露沙帝国从战争开始到现在,累计也才生产了48架轰炸机,历次作战也损失掉了9架,还剩下39架。
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北方面军都算是比较重要的方向,集中了相当多的轰炸机,尤登尼奇上将因为最近战况尤为激烈,统帅部分给了他12架“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理论上一次性全部出动可以携带10吨炸弹。
如果是平时,他是不会这么舍得下血本孤注一掷派出大机群轰炸的。
但现在巴统港刚刚有一大批物资上岸,是给德玛尼亚人进攻高加索的3个军提供补给的,能炸掉这些物资战略意义极为重大,说不定就能遏制住德玛尼亚人对第比利斯的强攻一段时间。
而且,如果这个轰炸行动能够掩护对鲁普雷希特元帅的刺杀行动,杀掉那个歼灭最多露沙军队的敌国元帅,那么让12架最珍贵的重型轰炸机去冒险也是值得的!
既然轰炸机都调动了整个方面军的全部12架,战斗机就更不能吝啬了。
尤登尼奇上将搜遍了自己手头的全部战力,凑出了将近两百架战斗侦察机、甚至只是老式普通侦察机临时装一挺机枪、没有射击协调器的,也全部拉上战场,准备孤注一掷。
反正要是这两个目标干不掉,南方面军估计也守不住了,还是全家老小一波赌命吧。
……
次日,1916年4月17日,清晨7点半,巴统港上空。
30几架德玛尼亚战斗机已经提前升空。
整个东线战场的精锐战斗机飞行员,和最新锐的战斗机,都被提前悄咪咪拉到了巴统港附近。
“红男爵”里希特霍芬中校,正驾驶着他那架红色涂装的“福克-D”型三翼战斗机,以及整个飞行中队的其他17架同型战斗机机,向着西边的黑海深处方向飞去,试图寻找计划中要来巴统的、运载了己方要人的飞艇。
而里希特霍芬的直属上司、整个东线战区航空队的总指挥官,奥斯瓦尔德.波尔克上校,也驾驶着他飞得很熟了的“信天翁3型”单翼战斗机、以及同一飞行中队的另外17架同型机,在巴统港上空盘旋,确保机场附近的制空权。
他们脚下的机场,也是最近一周刚刚抢修的,从此前露沙军队遗留的野战机场修复、紧急扩建而来。机场里储存的燃油、其他大批空战物资,也都是昨天到港的补给船队运来、随后紧急入库、又分拨给航空队使用。
里希特霍芬也好,波尔克也好,他们都不知道全局的任务真相。
他们得到的鲁路修参谋长的命令,就是为来前线视察的鲁普雷希特元帅的飞艇护航,确保元帅安全降落。
地面上,其实还有更多的飞机处在随时可以起飞的状态,飞行员们也都被要求随时待命,提前好吃好喝招待着,野战机场也临时多赶工铺了两条备用跑道,避免扎堆起飞时抢跑道。
一切都已准备万全。
“报告队长,西北方发现飞艇!”
一名里希特霍芬手下的飞行员,敏锐地发现了目标,立刻用摇晃机翼、随后掉头的简易动作,示意发现了要接应的目标。
里希特霍芬连忙朝友机转向的方向看去,果然也隐约看到了一个椭圆形的黑点。他目测估计还有40公里远,那手下的视力可真够好的。
如果是40公里外的飞机,飞行员的视力再好也看不见,但飞艇就不一样了。
那是100米长以上的庞然大物,跟军舰体积差不多了。视力足够好,天空中又晴朗无云,看到40公里外的飞艇也是正常的。
护航战斗机和飞艇迎面对飞,短短十几分钟后,双方就顺利会师,随后里希特霍芬一个掉头,跟飞艇并排往回飞。
三翼机和单翼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升力非常巨大,所以垂直机动性很强。
飞机的机翼数量多,升力就大,空战格斗机动性就好。但阻力也会大,影响飞机的极速。
换言之,机翼多拐弯快爬升快,极速慢。机翼少拐弯慢爬升慢,极速快。
后世飞机时速普遍超过300公里后,三翼机就不存在了。进一步超过500公里后,双翼机也几乎不存在了。
里希特霍芬的中队不需要高速巡航控场、他们只要跟随慢吞吞的飞艇护航就行了,所以用“福克D型”三翼机中队来执行这个任务最合适了。
波尔克的中队要负责高速巡航、外围警戒,让速度快但格斗差的“信天翁3型”就刚刚好。两种机型都是物尽其用,部署得非常精妙。
而就在里希特霍芬开着三翼机往回赶的时候,远处东方的天空中,就爆发了一场空战。
“怎么回事?”里希特霍芬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偏偏这个时代的飞机又没有通话器,也没法在空中语音交流,大家只能自己猜、各自为战。
“好像是敌人的空袭!天呐,露沙人派出了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来轰炸港口仓库!”
旁边的僚机立刻摆动机翼,希望请示里希特霍芬是否要冲上去攻击敌人的轰炸机。
里希特霍芬却坚定地大喊,也不管僚机听不听得见:“不许妄动!保持阵型!我们的职责是保卫元帅的飞艇!”
巴统机场上,更多的战斗机也在紧急起飞,一副刚刚才接到预警的样子。
虽然战斗其实早在巴统港以东20多公里的空域,就已经由奥斯瓦尔德.波尔克上校带队打响了。
而就在里希特霍芬坚定固守阵型、保护飞艇的时候,
他居然看到对面也有一大群露沙战斗机,舍弃了他们本该保护的露沙重型轰炸机,掉头朝着这边的飞艇冲来。
“快让飞艇掉头返航拉开距离!我们迎上去拦截这些露沙战斗机!不能让他们打到元帅的飞艇!”
里希特霍芬中校眼看避战无望,终于彻底解开了内心的禁制,一脚油门杀进敌阵大杀四方。
而对面的露沙战斗机,却像是没看见他一样,根本不理会德玛尼亚战斗机的攻击,也不跟他们缠斗,直挺挺就朝着飞艇狂冲过去。
里希特霍芬短短十几秒内就击落了两架敌机,但敌机竟连看都没看他一眼,隔着好几公里就只知道朝着飞艇的方向扫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