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沙战斗机舍生忘死地朝着飞艇猛扑过去,
全然不顾沿途拦截的德玛尼亚战斗机、无视红男爵那标志性的大红色涂装“福克D”型三翼机。
凭心而论,这猴急样有点演技用力过猛了。谁让这些露沙飞行员在起飞前得知,飞艇里可能有德玛尼亚头号战神元帅呢。
但飞艇作为高价值目标,一艘飞艇的造价可能抵得上三四十架轻型战斗机,在战场上受到搏命的敌人优先围殴,也是很正常的。如果露沙飞机为了自身的生存性,跟德玛尼亚战斗机缠斗的话,最后可能就彻底失去攻击飞艇的机会了。
在地球位面,后来二战中丑国战斗机截杀山本五十六,也是一上来就朝着山本座机不惜代价俯冲、不管不顾先求一击得手,这才确保了战果。而扶桑人在山本死后很久,也没怀疑是密码被破译了,就当是普通的意外事件。
战争中,或许可以要求后方情报人员冷静理性,但生死一线打上头了的前线飞行员,是不可能冷静的。
……
“哒哒哒~哒哒哒~”德玛尼亚战斗机群的机枪疯狂扫射,每每只有一次盘旋狗斗的机会,随后就得一路追着错身而过的露沙战机的屁股持续扫射。
但也只是这一次盘旋扫射的机会,就让露沙人的机群密度降低了好几成。
因为露沙人根本不给他们更多盘旋狗斗的机会,头也不回一路往前。
露沙人参加此次巴统大空战的战斗机,一共有3种型号。
包括引进法系生产线的“纽波特17型”和“斯帕德S7”,以及露沙国产自研的S-16——这款S-16也是西科斯基设计的,就是前文提到的“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的设计师。
这三款飞机里,“斯帕德S7”和西科斯基的S-16都是传统的低速高机动双翼机,适合盘旋格斗。
法系的“纽波特17型”则是一款独特的“一翼半”飞机,也就是虽然有两层机翼,但下层机翼要比上层机翼短一小半。
这样可以尽量减轻飞机的阻力,提升速度,但代价就是跟单翼机一样盘旋和爬升较弱。
所以今天这一战,露军指挥官便安排全部的“纽波特17型”高速战斗机群、专门来执行飞艇截击任务。
就好比后世用来拦截战略轰炸机的,往往也都不是空优战斗机,而是专业高速截击机,如F14熊猫或米格25。
硬冲过德系三翼机封锁线的露沙飞行员们,很快就仗着“纽波特17”那接近200公里的超高时速,飞快接近了那艘飞艇,然后“哒哒哒”喷吐出白磷子弹。
对面的飞艇也不甘示弱,在更远的距离上就用两侧的6挺重机枪疯狂扫射还击,打得好几架逼近中的“纽波特17”凌空折断了机翼,或是当场被打得解体。
但是很快,飞艇上的某些气囊便开始起火,白磷弹引燃的氢气飞快延烧开来。
最恶毒的是,居然还有两架被飞艇的自卫火力扫射得残破冒烟的“纽波特17”战斗机,知道自己无法返航了肯定得死,也激发起了飞行员的凶性,直挺挺一头直接撞上了飞艇。
短短五六秒钟内,先后被两架残破的战斗机撞击,飞艇的铝合金龙骨框架都直接折断了,泄露的氢气更多,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混合,直接就发生了大范围爆燃。
整艘飞艇,估计不到半分钟就能烧完,飞艇上幸存的人员也二话不说,在飞艇被撞到后的几秒钟内,就立刻跳伞逃生了。
空中很快飘落了五六朵降落伞,数量明显比飞艇的额定艇员人数要少。
估计还有一些艇员在战斗和撞击中已经伤亡或是昏迷,导致无法执行跳伞动作了。
“不要停!对跳伞的敌人也要扫射!”剩下的二十几个露沙战斗机飞行员也各自大吼呐喊,全然不顾这种嘶吼根本没人能听到,只是自己给自己打气罢了。
一串串子弹划破长空,对着下降的降落伞胡乱扫射。
只恨空中飘动的人体目标太小,很难打中,混战中也不知扫到了几枪。倒是有其中3顶降落伞,被子弹打了好多洞,还有直接被撕裂的,上面的逃生者便急剧加速下坠,很快掉到了海里。
“给元帅报仇!一架也别放过那些露沙战斗机!”
红男爵里希特霍芬中校已经杀红了眼,他的“福克D”型三翼战斗机因为时速比敌机慢了30多公里,刚才只击落了3架敌机就被敌机群跑掉了,此刻敌人完成攻击后他才堪堪追上。
但现在,没有了飞艇的累赘,高速低机动截击机和低速高机动空优机之间的空战,结果就已经很明朗了。
更何况,很多露沙飞机还被那些跳伞的敌人所吸引,根本没把精力放在空战还击上。
“哒哒哒~哒哒哒~”里希特霍芬的扳机都快扣到枪体里了,在敌机群中七进七出,今日一战他一个人前前后后真就累计击落了7架“纽波特17”型战斗机。
他身边的战友也都疯狂报仇,作战极为迅猛。
终于,在15分钟的追杀空战过后,这群执行刺杀任务的32架“纽波特17”型战斗机,就被里希特霍芬手下的18架飞机以及刚刚升空赶来的另外18架战斗机合力,全部击杀在黑海海面上,一架都没逃回去。
德玛尼亚方面,也损失了5架战斗机和1艘100多米长的大飞艇,只算这一项的造价交换比,还是露沙人稍微赚一点。
毕竟光是一艘飞艇的造价,就抵得上全部32架“纽波特17”还略有富余了,德玛尼亚人折损的3架“福克D”和2架“信天翁3”则算是添头。
海面上,几艘驱逐舰正在疯狂向着飞艇坠落的方向驶来,试图捞救落水人员。
德玛尼亚的海军战舰,早在看到敌机向己方飞艇冲去的时候,就已经反应很快向着飞艇全速驶去。他们显然已经预判到飞艇有可能扛不住攻击,需要拯救落水的乘客和飞行员。
不过,在巴统港上空,空战和轰炸任务也远没有结束。
里希特霍芬那两个中队在全歼敌“纽波特17”机群后,也快速朝着剩余的“斯帕德S7”、S-16战斗机和“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群冲去,试图用最后剩余的子弹协助友军多干一些战果。
地面上,德玛尼亚人的75毫米防空炮也专盯着足有30多米翼展的“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开炮。
防空炮需要5~6秒才能开一炮,这个火力密度指望打高速小型的战斗机实在太吃力,但打打轰炸机这样的大目标却刚刚好。
“伊利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的翼展宽度,已经超过飞艇长度的四分之一了,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庞然大物。
激战中,陆续有5架重型轰炸机被地面防空炮直接命中炸成碎片,但轰炸机也都在被炸毁前顺利丢下了炸弹。
总共有20枚260公斤的露制航空炸弹,和上百枚50公斤、100公斤左右的小炸弹,分别被丢在巴统港的卸货仓库区和码头泊位上,也有少数几枚小炸弹落在高炮阵地上。
几座巨大的物资仓库和露天堆放盖着油布的货栈,都被轰炸炸塌并引发了熊熊大火,看起来损失颇为惨重。也有2艘停泊不动的奥斯曼商船被炸弹命中,直接进水沉没了。
双方的战斗机群在空中持续绞杀,丢完炸弹的露沙人渐渐冷静下来,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也陷入了深深的胆寒。
德玛尼亚人的战斗机太多了!而且还在不停从附近的机场起飞、变得越来越多。
他们至少也有一百多架飞机集中在巴统港附近空域!这些都是为了高加索战区的最新作战任务调过来的么?或是为了保护元帅?
“任务已经完成!快撤!”
露沙战斗机群的指挥官大呼示意撤退,也不管有几个人看到他的信号、听到了他的声音。
反正飞艇已经击坠,刚才隔着二三十公里都能明显看到那团数百米直径的凌空爆炸氢气团火光。
虽然“纽波特17”截击机群团灭了,没有人活着回来汇报刺杀战果,可其他战斗机只要看到飞艇爆炸的大火球,就算是确认过战果了。
露沙飞机开始撤退,德玛尼亚机群却继续穷追不舍。里希特霍芬他们的“福克D”飞行速度太慢,追不上逃敌,只有波尔克上校的“信天翁3”还能追上去再捞一堆人头,最后又在追杀中击落了2架重轰、十几架战斗机。
……
空战持续到早上8点多就结束了,但战果和损失却拖到临近中午才完全统计出来。
码头货场堆栈和仓库的损失其实不大,鲁路修昨晚已经让人加班加点把昨天卸货的物资全部加急运走了。只是摆了一堆易燃的不值钱货色在原地、摆空城计演戏呢。
当然,也确实有一些来不及运走的东西,顺势摆在表层做做样子,否则要是全轰炸了草料垛和柴火堆那也太假了。
那两艘奥斯曼货船被炸沉倒是实打实的损失,船上也确实还有些货没卸完。
另外就是一整个早上的空战,总计损失1艘飞艇,8架“福克D”型战斗机和11架“信天翁3”型战斗机,总计1飞艇19战斗机。还有8门75毫米防空炮被炸毁、炸伤。
击落敌人全部12架“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32架“纽波特17”高速截击机、25架“斯帕德S7”法系战斗机、47架S-16国产战斗机。
露沙空军一共损失重轰12架、战斗机104架,合计116架整。
生还逃回战斗机51架(含“斯帕德S7”型22架、S-16国产货29架)
双方的飞机战损比,已经超过了1比6,这里面固然有德玛尼亚飞行员技术优势的原因,也有德玛尼亚航空部队有备而来、早就提前起飞了相当一部分飞机保护领空的因素。
而且露沙人急于刺杀急于轰炸、相对忽视空战的姿态,也导致了惨重的损失。
倒是双方战斗机性能方面的差距,虽然也还有一些,但已经不是主要因素。
1915年是敌我战斗机性能差距最大的时候,当时德玛尼亚人刚刚搞出“殷麦曼机动”,又最早搞出射击协调器同轴机枪,一度把布法露飞行员都杀得找不着北。
但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1916年,德玛尼亚空军并没有新的划时代技术革新,而敌人也渐渐有样学样模仿,战斗机已经不存在明显代差了。
经此一战,露沙南方面军的重型轰炸机部队就此被团灭,以后再也无法发动战略轰炸。以露沙如今的国力,这种大飞机估计也造不出来了,是真正的打一架少一架。
轰炸机部队的全灭,对全军的士气肯定也会造成影响,他们唯一能期待的利好对冲消息,就只有鲁普雷希特元帅的殒命了。
……
当天中午,巴统港内。设在某座教堂地下室里的临时指挥部中,鲁路修参谋长在确认了战果和损失后,当即拍板:
“立刻派一架飞机,飞回敖德萨请示,请求公爵假装重伤在巴统港医院住院,暂时不要露面。
同时,对外宣称击退了露沙空军对民用港口和民生储备建筑的轰炸,击落大量敌机。公众场合不要提公爵的事儿。”
鲁路修深谙辟谣的艺术,知道这时候决不能承认公爵重伤了或者挂了,那样敌人反而不信,就是要遮遮掩掩勾引敌人猜测联想。
鲁路修的命令很快被安排下去,当天中午关于“成功防住了敌人的卑鄙大轰炸、我军重要目标全都没被炸到”的消息,就紧急通报了各处,还向后方汇报了,相信明天就能在报纸上看到这次“击退敌机群的大捷”。
这种明明被炸了却宣称没炸着的通稿,鲁路修穿越前那几年可是看得都腻了。随便借鉴一点话术过来,骗骗1916年那些还没见识过媒体战恐怖之处的古人,还不是手拿把掐。
而鲁普雷希特公爵,也在4月17日天黑之前,接到了鲁路修用飞机跨越黑海送回来的前线情况,以及鲁路修的亲笔建议信。
最近这段日子,公爵都已经养成习惯了,遇事先看飞机肉身传递的纸质文件,至于无线电,好多都是演给敌人看的。
按照原计划,公爵应该等明天4月18日抵港的“戈本号”战巡去前线,20号能抵达。
现在这么一看,得,省事儿了,都不用去巴统了。
直接装伤病不露面,回柏林跟皇帝诉苦吧。
诉苦的台词都是现成的,就是“海军的密码太不保密了,肯定是被敌人破译了,所以我通知海军接送的消息泄露,被敌人安排刺杀了,现在处于假装重伤蛰伏状态”。
“行,就听那小子的,攻克第比利斯乃至未来攻破巴统,我就不亲临参加入城式了。立刻让专列回柏林,我要亲自面见陛下陈情!”
当天夜里,公爵的火车就从敖德萨折返,等于是他这几天白跑了一趟,从慕尼黑来敖德萨打了个来回,最后还得回柏林。
4月19日上午,“遇袭”后48小时,鲁普雷希特公爵就悄咪咪出现在了柏林郊区的波茨坦火车站。然后直接下火车上了一辆BMW防弹车,直奔波茨坦宫求见。
威廉皇帝听说巴里亚王国的王储突然从前线回来了,还要求觐见,也是大吃一惊。
威廉皇帝甚至下意识问了身边的侍从官一句:“他自己回来的么?没带兵回来吧?”
一个帝国最能打的集团军司令,还是帝国下属某个邦国的王储,这要是带兵进京,皇帝都得哆嗦一下。
侍从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如实回答了,表示第6集团军的将士们都在察里津和高加索前线呢。
皇帝这才放心,于是就让鲁普雷希特公爵觐见。
两人一见面,皇帝还难得上下打量了几眼,主动先找话题:
“听说前天早上巴统港被露沙人的飞机炸了?但前线军队汇报说都防出去了没炸着要害?你从前线回来,实际情况怎么样?是真防出去了还是稳定军心才这么说的?”
鲁普雷希特公爵也难得硬气了一把,组织了一下措辞后,不卑不亢地对皇帝说:“陛下!实际情况就是,我们的海军密码泄露了,我跟海军联络要军舰护送我去巴统前线,但临时抽不出军舰,都在海上不赶趟,海军就调了飞艇来运人。
幸好海军提供了两艘飞艇,一艘我亲自乘坐、一艘由随行的侍从副官等人乘坐。两艘飞艇前后相隔了几十公里飞行,结果第一艘临近巴统港的时候,就遇到来轰炸巴统的敌机群的护航战斗机疯狂拦截!被击落了!
当时在巴统的驱逐舰拼命打捞跳伞落水的军官和艇员,还是没救回来,9个人都死了。好几个还是在空中被敌机扫射跳伞人员打死的,捞到尸体时上面全是弹孔,还有些是被扫射撕裂了降落伞,坠海摔死的——这摆明了是得到情报后精心策划的刺杀!所谓的轰炸巴统港、炸毁我军运到巴统的大批作战物资,只是露沙人的掩护行动!
而且,这次的事情,让我回想起了一年多前,希佩尔上将的两次海战胜仗——当时,无论是奥斯坦德海战,还是后来的敦刻尔克海战,希佩尔将军能够痛击敌人的海峡舰队和战巡舰队,都是因为他‘抗命独走’了,没有按照海军原定的计划行事。
如果当时按照计划行事,说不定也会打败仗!帝国的海军密码,可能早在15个月之前就被破译了!”
事实上,海军密码在18个月之前就被破译了,鲁路修对鲁普雷希特元帅说15个月,还是保守了,那是因为现有证据只能证明到15个月之前的异常。
18个月之前刚被破译的时候,第一时间并没有造成损失,也就没有证据和推理。
所以公爵和皇帝诉苦,自然也只能按15个月前这一统一口径来说。
皇帝这次是彻底被震惊了。
那么,怎么利用这一点、又怎么反制呢?
皇帝满脑子懵逼,只好请教有备而来的鲁普雷希特公爵,让他帮忙想个招。
公爵便顺理成章地拿出了鲁路修准备的情报密码部门整改方案、以及一套临时反骗方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