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靠李云龙
当他晕乎乎地走出指挥部,看着远处空地上黑压压站着的、虽然衣衫同样褴褛但眼神锐利、站姿挺拔、一看就知是百战精锐的五百名四方面军老兵时,感觉像在做梦。
他快步走过去,看着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坚毅的脸庞,深吸一口气,大声道:“同志们!我是红五军团独立团团长王林!欢迎你们加入独立团!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口锅里吃饭、一个战壕拼命的生死兄弟!独立团就是你们的家!”
五百老兵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无声,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传来,还夹杂着毫不掩饰的骂骂咧咧。
“扯淡!纯粹他娘的扯淡!在总部背锅,老子认了!那是首长眼皮子底下,算咱老李触了霉头,认罚!可把老子打发到一个团来背黑锅?这他娘的不是寒碜人吗?老子好歹是正规军团长!不是他娘的火头军队长!”
王林循声望去,只见三个人影朝着这边走来。当先一人,个子不高,但骨架粗壮,一脸凶悍不服之气,背上极不协调地背着一口硕大的行军铁锅,锅底黑漆漆的,随着他激动的步伐哐当作响。他旁边跟着两个同样穿着四方面军军装、干部气质明显的人,一个看起来更沉稳,眉头紧锁,另一个则面带无奈,正一左一右地试图规劝着背锅的汉子。
“老李!你少说两句!祸从口出还没吃够亏吗?”沉稳的那个低声呵斥,“首长让你下来锻炼,自然有首长的考虑!背锅也是革命工作!”
“就是,老李,消停点吧。”另一个也劝道,“在哪背不是背?总比被政委一枪崩了强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先忍忍,风头过去,兄弟们再帮你想办法。”李云龙还是怵张政委的
当王林看清那个背锅骂娘汉子的脸,再听到“李云龙”、“老李”、“团长”这些词,以及旁边两人那明显的战友身份和劝解语气时,他脑子里如同炸响了一颗“铁管惊雷”!
我靠!李云龙?!旁边那两位,看这气场和与李云龙的熟稔程度,莫非是丁伟和孔捷?!
那三人也走到了近前,看到了王林和列队的老兵。带队的四方面军干部连忙上前,对着王林敬礼:“报告王团长!奉命前来报到人员清点完毕,应到五百人,实到五百人!另外……”他表情更加古怪了,侧身指了指李云龙,“张政委特意交代,李云龙同志也一并编入贵团……在……在炊事班工作。”
李云龙把身上的大锅往地上一顿,发出“哐”一声巨响。他抬眼看向王林,目光有些闪烁,那张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脸上竟透出几分不自在。他当然知道王林——听说过这位年轻团长打仗凶猛,是条硬汉子。可现在自己这副背着黑锅的狼狈模样,让他实在抹不开面子。他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闷声说了句:“……李云龙,奉命报到。” 声音比刚才骂骂咧咧时低了不少,甚至还下意识地侧了侧身,似乎想避开王林的目光。
旁边那位沉稳的干部(丁伟)上前一步,对着王林敬了个礼,语气带着歉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维护:“王团长,久仰了。我是丁伟,这是孔捷。我们是李云龙的老战友,送他过来。老李他……唉,性子直吃了亏。首长让他下来锻炼,我们没意见。但他打仗是一把好手,还望王团长……多担待。”
孔捷也在一旁帮腔,语气更江湖些:“王团长,早就听说你带兵有方。老李现在……唉,落难了。你多包涵,他绝对是个好兵!”
王林瞬间明白了。张政委这手一石多鸟:既严厉处罚了李云龙以儆效尤,又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他王林,顺便可能还有点观察他如何驾驭这种刺头将领的意思。而丁伟和孔捷,则是纯粹的老战友情谊,不放心,过来送一程,顺便也是替李云龙说几句话,怕他到了新环境被往死里整。
王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荒谬感和对历史走向的强烈既视感。他先是对丁伟和孔捷回礼:“丁团长,孔团长,久仰。你们放心,独立团的规矩,对事不对人。只要是打敌人的好汉,我王林都敬重。”这话是说给丁伟孔捷听,更是说给李云龙听。
然后他转向李云龙,目光在他和那口大锅之间扫了个来回。看到李云龙略显躲闪的眼神和紧绷的脸,王林心里有了数,语气平和地说:“李云龙同志,你的情况我知道了。首长的决定,我们坚决执行。”
李云龙低着头,脚在地上蹭了蹭,没吭声。
王林话锋一转:“不过嘛,我这独立团,炊事班也不是光背锅的。正好,我这团里新兵多,缺教官。我看你这身经百战的样子,窝在炊事班光背锅也太浪费了。这样,锅呢,你先背着,算是执行首长命令。但平时,你去新兵连带一带那些新兵蛋子,教教他们怎么打仗,怎么活下来。你看怎么样?”
这话一出,李云龙猛地抬起头,眼中的神色复杂得很——有惊讶,有感激,但更多的还是抹不开的尴尬。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只是闷闷地“嗯”了一声。
丁伟和孔捷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这王团长,年纪轻轻,处事倒是老练!既没直接推翻总政委的安排(锅还得背),又给了李云龙一个相对体面且能发挥所长的实际工作(训练新兵),全了双方的面子,还对自己部队有利。
“……教新兵?”李云龙瓮声瓮气地问了一句,语气缓和了不少,但依旧带着几分别扭。
“对!把你打仗活命的真本事教出来!”王林肯定道
李云龙沉默了几秒钟,虽然还是觉得背锅丢人,但比起纯粹当火头军,能去训练队伍,显然更能接受。他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重新把锅背了起来,虽然依旧哐当作响,但那股子要拼命的劲头消了不少。
丁伟和孔捷见状,也松了口气,又和王林寒暄了几句,主要是拜托他多关照李云龙,然后便告辞返回总部报到去了。
王林看着李云龙背着锅,一脸别扭却又带着点新任务走向老兵队伍的背影,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张政委这份“厚礼”,可真是一份沉甸甸的、带着荆棘的厚礼啊!五百百战老兵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提升,还带了一员大将,自己是不是可以羽扇纶巾挥斥方遒了,哎!还是算了,放李云龙出去,后面背锅的就是我了。
回去后将500老兵打散混入部队,重新将太新的新兵独立出来,安排老兵作为班排干部,成立新兵营,由李云龙任营长(在团里,对外是王林兼任)。
是夜,部队在懋功城外临时营地休整。月色朦胧,篝火点点。王林揣上两瓶好不容易才搞到(长征路过习水买的)、一直没舍得喝的习水窖酒(注:历史上习酒公司前身为明清时期的酿酒作坊,但“习酒”品牌较晚成立,此处用更符合时代的称呼),溜达着来到了团部炊事班所在的角落。
远远就看见那口显眼的大锅支在一个土灶上,李云龙正蹲在旁边,拿着一根柴火棍在地上胡乱划拉着,嘴里估计还在嘟嘟囔囔,几个炊事班的战士都离他远远的,不敢招惹。
“老李?兴致不错啊,在研究战术地图?”王林笑着走过去,故意打趣道。
李云龙抬头,见是王林,脸上闪过一丝窘迫。他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又觉得这样太过正式,反而更尴尬。他看清王林手里拎的东西,鼻子抽动了两下,眼睛微微一亮,但马上又低下头,闷声道:“王团长……你怎么来了。” 语气里已经没了白天的火药味,反而有些拘谨。
王林也不在意,一屁股坐在他旁边的木墩上,把两瓶酒往地上一顿,发出清脆的响声:“视察什么,找你老李喝酒来了。怎么,不欢迎?这可是好酒,习水来的窖藏,我压箱底的宝贝。”
李云龙看着那两瓶酒,喉结明显滚动了一下,但嘴上还硬着,声音却低了几分:“……咱现在是背锅的,哪敢跟团长喝酒。”
“扯淡!”王林学着他的口气骂了一句,直接拧开一瓶酒的塞子,一股浓郁的酒香立刻飘了出来,“这儿没团长,也没背锅的。就俩当兵的,喝酒解乏。你李云龙的名号我早就听过,打硬仗的汉子!我佩服!今天见了,更觉得对脾气。怎么,看不起我王林?”
这话说的,既给了李云龙天大的面子(承认他的能力和名声),又把姿态放得很低(佩服、对脾气),还用了激将法。
李云龙这种人,最吃这套。他脸上的不自在缓和了不少,接过王林递来的酒瓶,嗅了一口,低声赞道:“……是好酒。” 他犹豫了一下,终于抬头看向王林,眼神复杂:“王团长,白天……谢了。给我留了脸面。”
“说这些干啥!”王林摆摆手,“都是带兵的人,谁还没个磕磕绊绊?来,喝酒!”
“行!”李云龙这次答应得痛快了些,举起瓶子,“冲你王团长看得起我老李,这酒我喝了!”
两人就着朦胧的月色和跳动的篝火,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起来。一开始还有些拘束,几口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聊打仗,聊带兵,王林有意无意地请教,李云龙也渐渐放开了,说得兴起时,甚至忘了背锅的憋屈。
酒过三巡,李云龙舌头有点大了,拍着王林的肩膀:“老王……你够意思!没把我老李当外人……这口锅,背得值了!以后独立团的事,就是我李云龙的事!”
王林知道他酒劲上来了,话虽糙,但情谊是真的。他也笑着搂住李云龙的肩膀:“老李,咱们都是枪林弹雨里滚出来的,别的都是虚的,能把队伍带好,能打胜仗,这才是真的!你这身本事,埋没了可惜。先在我这儿干着,训练好新兵,就是大功一件!以后仗有得打,还怕没你李云龙发挥的时候?这口锅,早晚给你换成机关枪!”
“好!这话提气!换机关枪!还得是要捷克式!”李云龙眼睛放光,哈哈大笑起来,胸中的闷气似乎随着酒气散去了大半。
炊事班周围的战士看着团长和那个新来的、凶神恶煞般的背锅汉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地喝酒,都看得目瞪口呆,但也暗自松了口气——看来这尊瘟神,被团长降住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