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风澈:江南行与新局

    江南的春天总来得早。三月的苏州城,细雨如丝,将青石板路润得发亮,岸边的柳树垂下嫩黄的枝条,随风轻拂着碧波荡漾的河水。风澈牵着马,苏墨坐在马背上,两人沿着护城河边的小路缓缓前行,鼻尖萦绕着空气中的湿润水汽与隐约的花香。

    “原来这就是江南啊。”苏墨掀开马车窗帘,伸手接住几滴飘落的雨丝,眼中满是惊叹。他从小在京城长大,虽在画中见过江南的模样,却远不及亲眼所见的灵动——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乌篷船在河道里缓缓划过,船娘的吴侬软语顺着风飘来,像极了书中描述的“人间天堂”。

    风澈抬头看了眼天色,细雨没有要停的意思,便说道:“前面有座茶馆,我们去避避雨,顺便尝尝江南的茶。”

    两人走进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小二很快端来一壶碧螺春,茶叶在热水中舒展,茶汤泛起淡淡的黄绿色,清香扑鼻。苏墨抿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这茶好香,比京城的茶更清甜。”

    风澈看着他欢喜的模样,嘴角不自觉上扬:“江南的茶讲究‘鲜’,这碧螺春是明前采的,最是珍贵。等过几日,我们去太湖边的茶农家里看看,还能亲手采茶。”

    正说着,邻桌传来一阵低低的交谈声。两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书生模样的人,正皱着眉讨论着什么,语气中带着焦虑。

    “你听说了吗?最近太湖边上的几个渔村,好多人突然得了怪病,浑身无力,还会咳嗽出血,找了好多大夫都治不好。”

    “我也听说了,官府已经派人去查了,可查了半个月,连病因都没找到。听说昨天又有两个渔民没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闹瘟疫了。”

    苏墨听到“怪病”“治不好”,手中的茶杯顿了顿,抬头看向风澈,眼中满是担忧:“风澈,我们去看看吧?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风澈自然明白苏墨的心思。这半年来,苏墨跟着张远学医,不仅精通草药,还在北境瘟疫中积累了经验,早已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少年。他点头道:“好,吃完茶我们就去太湖边的渔村。”

    两人喝完茶,冒着细雨赶往太湖边的望湖村。刚到村口,就看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正围着一个老妇人劝说,老妇人坐在地上哭个不停,身边放着一个盖着白布的担架——想来是家里有人因怪病去世了。

    “大娘,节哀顺变。官府已经请了京城的太医,很快就能找到治病的法子。”一名捕快模样的人劝道,语气却没什么底气。

    老妇人抹着眼泪:“太医要是有用,我家老头子也不会走了!这病都传了一个月了,死了十几个人,再等下去,我们全村人都要没了!”

    苏墨快步上前,蹲在老妇人身边,轻声道:“大娘,我是大夫,能让我看看您家老爷子的情况吗?或许能找到病因。”

    老妇人抬起泪眼,看着苏墨年轻的模样,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苏墨掀开白布,仔细检查着死者的遗体——皮肤没有异常,瞳孔也无涣散迹象,但按压胸腔时,有少量黑血从嘴角渗出,闻起来带着淡淡的腥气。

    “死者肺部应该有损伤,而且血液里有异常。”苏墨站起身,对风澈说道,“得找个活着的病人看看,才能确定病因。”

    这时,村口的一个院落里传来一阵咳嗽声,一个中年男人扶着门框,脸色苍白,咳得直不起腰。苏墨立刻跑过去,为男人把脉,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和眼睛,眉头渐渐皱起:“脉象紊乱,舌苔发黑,眼睛里有血丝,症状和死者差不多。你最近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接触过什么?”

    男人喘着气,断断续续地说:“没……没吃什么特别的,就是前阵子太湖里的鱼特别多,我们天天捕鱼吃,还喝了湖里的水……”

    “湖水?”苏墨眼睛一亮,“你能带我们去你们取水的地方看看吗?”

    男人点头,带着两人来到村边的一个取水口。这里的湖水看起来清澈见底,可苏墨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银针测试了一下,银针立刻变黑了。

    “水有毒!”苏墨惊声道,“这水里有重金属,长期饮用会损伤内脏,导致咳血、无力,最后死亡。”

    风澈皱起眉头:“太湖是江南的主要水源,怎么会有毒?而且只有望湖村出现了怪病,其他村子却没事,这不对劲。”

    两人又去了其他几个渔村,发现只有望湖村的取水口水质异常,其他村子的湖水都很干净。风澈心中起疑,便带着苏墨沿着望湖村的取水口向上游走去,想要找到毒源。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个隐蔽的码头,码头上停着一艘大船,几个穿着黑衣的人正从船上往下搬东西,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更奇怪的是,船边的水里飘着一些黑色的粉末,顺着水流往下游的望湖村飘去。

    “那些黑色粉末肯定有问题。”风澈压低声音,拉着苏墨躲到旁边的芦苇丛里,“我们先看看情况,别打草惊蛇。”

    只见一个戴着斗笠的男人从船上下来,对黑衣人们吩咐道:“快点搬,天黑前必须把货卸完。记住,不能让任何人发现这里,尤其是官府的人。”

    黑衣人们应了一声,加快了搬货的速度。苏墨看着那些黑色粉末,突然想起了什么:“风澈,我之前在医书上见过,有一种叫‘铅丹’的东西,是黑色粉末,有毒性,长期接触会让人得怪病。而且铅丹是炼制兵器的重要材料,那些人搬的,会不会是兵器?”

    风澈心中一凛:“炼制兵器?江南太平已久,谁会在这里偷偷炼制兵器?而且还用毒污染水源,这背后肯定有阴谋。”

    就在这时,一个黑衣人的包裹不小心破了,里面的东西掉了出来——竟是一把把锋利的弯刀,刀柄上刻着一个熟悉的图案,和风澈之前在影阁人身上见过的图腾一模一样!

    “是影阁!”风澈低声道,“安王虽然被抓了,但影阁的残余势力还在,他们竟然在江南偷偷囤积兵器,还污染水源,是想在这里制造混乱,趁机作乱!”

    苏墨脸色发白:“那望湖村的人……他们是被影阁当成了试验品?”

    风澈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他们,否则不仅望湖村的人会遭殃,整个江南都可能陷入危机。”

    两人悄悄退了回去,决定先去苏州府衙报案。苏州知府是个清正廉明的官员,听说了影阁的阴谋和望湖村的怪病后,立刻召集了府兵,跟着风澈和苏墨前往隐蔽码头。

    等他们赶到时,黑衣人们已经卸完了货,准备开船离开。风澈一声令下,府兵们立刻冲了上去,将黑衣人们包围。

    “你们是什么人?敢拦我们的船!”戴斗笠的男人厉声喝道,拔出腰间的弯刀。

    “我们是苏州府衙的人,你们私藏兵器,污染水源,残害百姓,还不束手就擒!”苏州知府喊道。

    黑衣人们见状,立刻挥舞着弯刀反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混战。风澈手持长剑,直扑戴斗笠的男人,几个回合下来,便将他的斗笠挑掉——竟是之前在云城逃脱的影阁二把手!

    “又是你!”影阁二把手眼中满是恨意,“风澈,上次你坏了安王的大事,这次我绝不会放过你!”

    风澈冷笑:“安王已经被打入天牢,影阁也即将覆灭,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两人缠斗在一起,影阁二把手的武功虽不如安王,却比影阁头目高出不少,而且招式阴狠,处处透着杀意。风澈渐渐摸清了他的路数,故意卖了个破绽,引诱他攻来,随后反手一剑,将他的弯刀挑飞,剑尖抵住他的咽喉。

    “说,影阁在江南还有多少据点?你们的目的是什么?”风澈厉声问道。

    影阁二把手咬牙道:“我们要让江南大乱,让慕容冷越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候,自然有人会救我们出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支骑兵飞快地赶来,为首的竟是秦峰!

    “小公子!属下奉陛下之命,率骑兵前来支援!”秦峰翻身下马,抱拳道。

    风澈心中一暖,没想到父皇竟这么快就收到了消息,还派了秦峰来支援。有了骑兵的加入,黑衣人们很快便被全部制服,船上的兵器也被悉数缴获。

    “知府大人,麻烦你派人清理水源,给望湖村的百姓发放解毒的汤药,另外,加强对太湖周边的巡查,防止影阁的人再来作乱。”风澈对苏州知府说道。

    苏州知府连忙点头:“公子放心,下官一定办好。”

    苏墨则带着府衙的医官,前往望湖村为百姓诊治。他根据病人的症状,调配了解毒的汤药,还教百姓们用艾草和金银花煮水喝,预防中毒。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向苏墨磕头道谢。

    忙完这些,已是深夜。风澈和苏墨回到客栈,两人都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没想到影阁的残余势力还这么顽固,竟然跑到江南来了。”苏墨揉着酸痛的肩膀,叹道。

    风澈端来一杯热茶递给苏墨:“安王经营影阁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清除,还需要时间。不过这次我们找到了他们的据点,缴获了兵器,也算是一次大胜。”

    苏墨喝了口热茶,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影阁二把手说‘自然有人会救我们出去’,你说,他们背后是不是还有人支持?”

    风澈点头:“肯定有。安王虽然倒了,但他在朝中还有不少旧部,而且江南的一些富商可能也与影阁有勾结,否则他们不可能在这里偷偷囤积兵器。接下来,我们要查清楚这些人是谁,彻底切断影阁的后路。”

    次日清晨,秦峰带来了一个消息:在影阁的船上,搜出了一封密信,上面写着“三月十五,苏州码头交货”,落款是“吴”。

    “‘吴’?江南姓吴的富商不少,会是谁呢?”风澈皱起眉头。

    苏墨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张伯伯说过,江南最大的盐商就是姓吴,叫吴世昌,他不仅有钱,还和官府的人来往密切,势力很大。会不会是他?”

    风澈眼睛一亮:“很有可能。盐商富可敌国,而且控制着盐的运输,正好可以帮影阁运送兵器。我们先去查查这个吴世昌。”

    两人换上便服,来到苏州城的盐市。盐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少盐商在这里交易。风澈和苏墨找了个茶馆坐下,听着周围盐商的交谈,很快便听到了关于吴世昌的消息。

    “听说吴老爷最近一直在收购铁器,不知道要做什么。”

    “何止啊,我还听说他偷偷派人去了太湖边的码头,好像在和什么人接头。”

    “你们说,吴老爷会不会是想造,反啊?最近太湖边不太平,官府都在查呢。”

    风澈和苏墨对视一眼,心中更加确定吴世昌与影阁有关。他们立刻回到府衙,将消息告诉了苏州知府。苏州知府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调查吴世昌的行踪。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吴世昌果然在偷偷为影阁提供资金和运输渠道,而且他还买通了一些官府的人,为影阁的活动提供便利。三月十五的交货,就是吴世昌要将一批盐和铁器交给影阁的人,用来换取兵器。

    “三月十五就是明天,我们得提前布置,抓住吴世昌和影阁的人。”风澈说道。

    苏州知府立刻召集府兵和秦峰的骑兵,在苏州码头周围设下埋伏。风澈、苏墨和秦峰则躲在码头附近的仓库里,等待吴世昌和影阁的人出现。

    次日傍晚,一艘大船缓缓停靠在苏州码头,正是吴世昌的商船。吴世昌带着几个亲信从船上下来,很快,一群穿着黑衣的影阁人也出现了,双方开始交接货物。

    “动手!”风澈一声令下,府兵和骑兵们立刻冲了出来,将码头团团围住。

    吴世昌见状,脸色骤变,想要坐船逃走,却被秦峰拦住。影阁的人则挥舞着弯刀反抗,可他们根本不是府兵和骑兵的对手,很快便被制服。

    “吴世昌,你勾结影阁,私藏兵器,残害百姓,还有什么话说?”风澈厉声问道。

    吴世昌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公子饶命!是影阁的人逼我的,他们威胁我说,要是不帮他们,就杀了我的家人!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被逼无奈?”风澈冷笑,“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望湖村百姓的死活,污染水源,害死了十几个人,现在说被逼无奈,晚了!”

    苏州知府上前,命人将吴世昌和影阁的人押下去,关进大牢。随后,府兵们在吴世昌的商船上搜出了大量的盐和铁器,还有几封他与影阁往来的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为影阁提供资金和运输的情况。

    “终于抓住主谋了。”苏墨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风澈点头:“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我们也找不到吴世昌。”

    秦峰这时走过来说:“小公子,陛下传来密旨,让您在江南安定后,立刻回京。京城那边,好像有新的情况。”

    风澈心中一紧:“新的情况?父皇没说是什么事吗?”

    秦峰摇头:“密旨上只说让您尽快回京,具体情况,还得等您回去才知道。”

    风澈沉吟片刻,对苏州知府说道:“知府大人,江南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吴世昌和影阁的人要严加审讯,务必查清他们的所有同伙,另外,继续加强对太湖周边的巡查,确保百姓的安全。”

    苏州知府躬身道:“公子放心,下官一定办妥。”

    次日清晨,风澈和苏墨收拾好行李,与秦峰一起踏上了回京的路。马车缓缓驶离苏州城,苏墨掀开窗帘,看着渐渐远去的江南景色,眼中满是不舍。

    “等京城的事情结束了,我们还来江南好不好?”苏墨问道。

    风澈握住他的手,笑着点头:“好,到时候我们去杭州看西湖,去扬州吃早茶,把江南的美景都看遍。”

    苏墨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期待。他知道,京城的新情况或许又是一场挑战,但只要和风澈在一起,他就有信心面对一切。

    马车在官道上飞驰,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江南的青山绿水,渐渐变成了北方的平原旷野。风澈靠在车厢上,心中思绪万千——京城的新情况会是什么?是影阁的残余势力在作乱,还是有其他的阴谋?不管是什么,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能守护好大靖的江山,守护好身边的人,再大的挑战,他也能克服。

    苏墨靠在风澈的肩上,渐渐睡着了。风澈看着他熟睡的脸庞,轻轻为他盖上毯子,眼中满是温柔。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苏墨在身边,有父皇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他就不会孤单,也不会退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不错,请把《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