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冰消暑至谋酒香

    冰饮铺子“清凉居”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吴氏主要负责技术把关与品质管控,做得井井有条。

    林望舒见她行事稳妥,便放手让她在庄子上挑选了一男一女两个手脚麻利、品性可靠的人到铺子里帮忙,又将吴氏的长女梅香带在身边,让她跟着青溪学习记账,总账目仍由青溪统筹管理。

    青溪如今愈发能干,不仅要盯着胭脂铺的账目,还要兼顾“清凉居”的收支,常常忙到晚间才回府,如今已是每三日才向林望舒集中汇报一次账务。

    她与张安之间的配合也日益默契,一个主外销售联络,一个主内账目管理,将铺子打理得有声有色。

    林望舒看在眼里,心中欣慰,却也意识到青溪日后重心必然更多偏向外部经营,自己身边确实需要补充得力的人手。

    吴氏既然证明了自己可靠,林望舒便想着需解决她的后顾之忧,方能让她更安心地为己所用,尤其是她手中还握有酿酒方子这一潜在的利益。

    这日,待“清凉居”打烊后,林望舒特意将吴氏唤到跟前。

    “吴娘子,如今冰饮之事已上轨道,你可还想着酿酒?”林望舒开门见山地问道。

    吴氏闻言,惊疑且热切的看向望舒,连忙回道:

    “回少夫人,民妇一直惦记着。

    如今这冰饮铺子的活计,民妇大多分派了下去,只需定时查验,其实还算清闲。

    酿酒才是民妇家传的本事,也是能长久经营的产业。

    民妇想早日酿出好酒,回报少夫人的恩德,也想凭自己的手艺,给三个女儿挣一份像样的前程。”

    她话语恳切,带着为人母的殷切期盼。

    林望舒点了点头,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有此心,甚好。只是,你这酿酒方子,毕竟源自娘家。

    他日若酒坊做大了,你娘家哥嫂闻讯找上门来,声称方子是吴家所有,当如何处置?”

    吴氏脸色一白,身子微晃。

    她原本存着侥幸心理,觉得东家是官身,娘家哥嫂未必敢来纠缠,却没料到少夫人思虑如此深远,直接点破了这层隐忧。

    她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住了裙裾,指节泛白。

    犹豫片刻,她“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带着颤抖:“少夫人明鉴,民妇有罪,先前未曾言明……”

    林望舒示意周嬷嬷将她扶起,温言道:“不必如此,你且慢慢说清楚便是。”

    吴氏站起身,稳了稳心神,这才轻语道出实情:

    “这方子确是我娘临终前偷偷塞给我的。

    我爹他是知情的。只因我那两个哥哥心思活络,酿酒时不肯下足本料,时常掺水牟利,酿出的酒水品质大不如前。

    我爹忧心吴家酿酒的名声要败在他们手上,又恐祖传技艺失传,这才默许我娘将方子抄录一份给我。

    爹说女儿虽不能顶着吴家的名头酿酒,但好歹让这方子有个正经传人,不至于断了根……”

    她抬起泪眼,望着林望舒,“少夫人,民妇所言,句句属实。那方子,如今在民妇手中,与吴家铺子已无干系了。”

    林望舒仔细观察着她的神色,见其情真意切,不似作伪,心中便有了计较。

    她沉吟道:“既如此,我便信你。不过,为免日后争端,直接用你带来的原方酿酒,终究不妥。

    最好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研发出属于我们‘王家’,或者说也可属于你吴娘子母女四人主持的新酒方。”

    她引导道:

    “譬如,可尝试添加些香料增其韵味,或是降低些酒精度数,酿造些适合女子饮用的、口感清甜的低度酒,加入花果调味亦无不可。

    你需要什么原料、器具,尽管去找何伯安排。

    只是,日后酿出的新酒,名号上绝不能与‘吴’字沾边。”

    吴氏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甚至主动提出:

    “少夫人思虑周全,民妇愿意潜心研制新方,但凡民妇调配出的新酒方,皆算作东家的产业,民妇绝无异议。”

    林望舒见她如此识趣,心中满意,便给出了最终的安置方案:

    “你能如此想,再好不过。

    这样吧,凡是由你主导研制成功的新酒方所获利润,你及你的三个女儿,只要人在,便可一直从中抽取一成。

    此外,王家会一直庇护你们母女四人,保你们安稳。

    只是,在外行事,需谨言慎行,不可仗着王家的势胡作非为。”

    这条件可谓优厚至极,不仅给了长远的利益,更给予了安身立命的承诺。

    吴氏感激涕零,再次拜谢,这才激动不已地退了下去。

    刚送走吴氏,周嬷嬷便迎着周氏进了屋,为婆媳二人斟上热茶。

    周氏看着儿媳略显疲惫的眉眼,关切地问道:

    “舒儿,我瞧你身边如今是真缺人使唤了。

    青溪整日在外,抚剑又分了心去学医,门外伺候的金环、银环那两个小丫头,是北地本地买来的,性子马虎,不够灵光,只能做些粗重活计,不得大用。

    你这里里外外操心,没个得力的贴身人怎么行?”

    林望舒笑了笑,回道:“劳母亲挂心,还撑得住。”

    她心中却是一顿,恍惚间想起前世事事亲力亲为的日子,与如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比鲜明。

    才短短数月,竟似有些分不清前世今生了,这由俭入奢,果然易。

    周氏又道:“要不,我把身边的荷叶拨给你用?

    她原是我身边得用的大丫鬟,细心周到,前年她娘老子没了,我打发她回去守了一年孝,最近才回来伺候。你这一年还没见过,是个稳妥人。”

    林望舒知道荷叶是婆母用惯的人,周氏身边本就得用的丫鬟不多,多是些婆子,她岂能再要?便婉拒道:

    “多谢母亲好意。只是荷叶姐姐是母亲用惯的,我怎好夺爱?

    再等等吧,云姨那边训练新丫环也该有结果了,届时我挑两个合眼缘的,自己慢慢磨合着用便是。”

    周氏见她坚持,也不勉强,只慈爱地笑道:

    “你这孩子,就是太要强。也罢,随你。只是定要注意身子,莫要太过劳累,真累倒了,娘可是要心疼的。”

    婆媳二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周氏便起身回去了。

    屋内重归宁静,林望舒独自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郁郁葱葱的草木,心思却飘向了远方。

    扬州城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兄嫂关切的面容,黛玉灵秀的眉眼,承璋憨态可掬的模样……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不知何时,她已将那千里之外的林家,当成了自己真正血脉相连的娘家,一份深切的牵挂,在这北地的黄昏里,悄然蔓延。(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楼双姝记不错,请把《红楼双姝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楼双姝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