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凛的尸体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灵棚里,覆盖着一面褪色的楚夏旧旗。我站在灵前,手里捏着他生前总擦拭的那柄短刀,刀鞘上还留着他指腹磨出的光滑痕迹。
赵猛进来时,带着一身寒气,手里捧着个粗布包:“先生,这是从卫兄弟身上找到的。“
布包里是几封没寄出的信,收信人都是“楚夏上京卫氏“。字迹娟秀,显然是卫凛的家人写来的,问他何时归家,说母亲的咳嗽好了些,妹妹也定了亲事。最后一封信里夹着片干枯的海棠花瓣,边缘已经发脆,想来是从偏院那几株海棠上摘的。
我把花瓣捏在手里,指尖微微发颤。卫凛跟着我,从楚夏到大禹,从繁华宫城到苦寒北境,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他总说等楚夏光复了,就带着家人去雁门关,给那些战死的兄弟立块碑。可如今,他却永远留在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火盆快灭了。“赵猛添了些炭火,看着我冻得发紫的嘴唇,“先生去歇会儿吧,这里有我盯着。“
我摇摇头,目光落在灵前的长明灯上。灯芯跳跃着,映出帐壁上晃动的影子,像极了卫凛平日里沉默站立的模样。
“他是替我死的。“我声音沙哑,“那支箭,本该射在我心口。“
“战场之上,本就生死难料。“赵猛叹了口气,“卫兄弟是条汉子,他护住先生,也是护住了北境的希望。“
希望...我低头看着掌心的海棠花瓣,突然觉得这两个字太过沉重。为了这虚无缥缈的希望,已经死了太多人。
深夜的帐外传来风雪声,夹杂着士兵们压抑的哭嚎。这次奇袭虽烧了匈奴粮草,却也折损了不少弟兄,营里的气氛沉闷得像块浸了水的棉絮。
我走出灵棚,想去营里看看伤兵,刚转过帐角,就见两个士兵蹲在雪地里,借着马灯的光擦拭兵器,嘴里低声说着话。
“你说...宋先生真的能带领我们打退匈奴吗?“
“不好说啊。他毕竟是楚夏的亡国皇帝,听说雁门关就是在他手里丢的...“
“可这次奇袭,若不是他想出那条小道,咱们也烧不了粮草啊。“
“那又怎样?卫大哥不还是死了?我看啊,跟着他,早晚得把命搭进去...“
后面的话越来越模糊,被风雪卷得支离破碎。我站在原地,像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从头凉到脚。
原来,他们终究还是不信我。
也是,一个连自己家国都守不住的人,又凭什么让别人相信能守住别人的土地?
我转身往回走,脚步踉跄。左肩的旧伤又开始疼了,这次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痛,像是有无数根针在往骨缝里钻。
回到自己的帐中,我从行囊里翻出慕容奕给的伤药,倒出几粒药丸塞进嘴里。药味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像极了这些日子的滋味。
案上放着北境舆图,上面用朱砂圈出了匈奴可能反扑的路线。我伸手想去拿笔,指尖却抖得厉害,连笔杆都握不住。
“楚夏的'楚',是百姓在战火里的哽咽;'夏',是宫城燃起的焚身之火。“我喃喃自语,突然觉得这两字像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可我连哽咽的力气都快没了...“
帐帘被轻轻掀开,赵猛端着一碗热汤走进来:“先生还没歇着?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吧。“
我接过汤碗,热气模糊了视线。汤里飘着几块肉,想来是从他自己的份例里省出来的。
“刚才的话,先生都听到了?“赵猛搓着手,有些局促,“他们就是嘴上没把门,心里没别的意思...“
“我知道。“我喝了口汤,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却暖不了心底的寒,“换作是我,也不会信一个亡国之君。“
“先生别这么说。“赵猛急道,“雁门关的事,谁都知道不是你的错!匈奴人太多了,换作谁都守不住!“
“守不住,就是错。“我放下汤碗,目光重新落在舆图上,“赵将军,明日召集所有将领,商议防备匈奴反扑的事。“
赵猛看着我眼底重新燃起的光,愣了愣,随即拱手道:“是。“
他转身要走,我突然叫住他:“赵将军,你信我吗?“
赵猛回头,看着我眼下的泪痣在烛火中若隐若现,沉默了片刻,重重点头:“信!卫兄弟用命护着的人,错不了!“
我看着他坚毅的眼神,心里突然一酸。原来这世上,终究还是有人信我的。
第二日清晨,风雪停了。阳光透过帐帘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片光斑。
议事帐里,将领们看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神色凝重。匈奴人丢了粮草,必定会疯狂反扑,而我们经此一役,兵力折损不少,想要守住北境,难如登天。
“依我看,不如收缩防线,退守主营。“一个将领提议,“等朝廷援军到了,再做打算。“
“不行!“我立刻反对,“退守主营,等于把外围的百姓拱手让给匈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岂能坐视不管?“
“可我们兵力不足啊!“那将领急道,“硬拼只会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帐内顿时吵了起来,分成两派,一派主张退守,一派主张坚守。赵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眉头皱得像个疙瘩。
我看着他们争论不休,突然想起雁门关最后那几日,将领们也是这样吵的。那时的我,和现在一样,孤立无援。
“都安静!“我猛地一拍案,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谁也不许退!“
众人都愣住了,齐刷刷地看向我。
我走到舆图前,指尖重重戳在一个叫“狼牙关“的隘口:“匈奴人要反扑,必定会走这里。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只需派五百精兵驻守,就能挡住他们的先锋。“
我又指向另一侧的山谷:“赵将军带一千人,在此设伏。等匈奴人大军通过,就截断他们的后路。“
最后,我的指尖落在主营:“剩下的人,随我守在这里。我们不主动出击,只守不攻,耗也要耗死他们!“
帐内一片寂静,没人说话。将领们看着舆图上的部署,又看看我坚定的眼神,眼里的犹豫渐渐被决心取代。
“末将愿去守狼牙关!“一个年轻将领站出来,抱拳请命。
“末将愿随赵将军设伏!“
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刚才还争论不休的帐内,瞬间变得众志成城。
赵猛看着我,眼里露出敬佩:“先生这部署,精妙!“
我点点头,心里却没有半分轻松。这部署虽好,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兵力太分散,一旦某处被突破,整个防线就会崩溃。
可我没有别的选择。
要么赢,要么死。
散会后,我独自留在帐内,对着舆图发呆。阳光渐渐西斜,在地上投下的光斑越来越长,像在催促着什么。
突然,帐外传来马蹄声,一个士兵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先生!宫里来人了!说是...说是陛下亲自来了!“
我猛地站起来,心里一阵剧震。
慕容奕?他怎么会来?
我冲出帐外,只见营门口的雪地里,一队玄甲骑兵簇拥着一顶明黄色的轿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轿帘掀开,慕容奕穿着一身玄色常服,踩着雪走了下来。
他比上次见面清瘦了些,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是赶路劳顿。看到我,他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快步走了过来。
“你...“他想说什么,目光却落在我染血的铠甲和左肩渗出的血迹上,眉头瞬间拧紧,“受伤了?“
“小伤,不碍事。“我低下头,避开他的目光。不知为何,在他面前,我竟有些狼狈。
“还在硬撑。“他伸手想碰我的肩膀,却被我下意识地躲开。他的手僵在半空,眼底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若无其事地收回手,“我听说了卫凛的事,节哀。“
提到卫凛,我的心又抽痛起来,点了点头,没说话。
“粮草和援军,我带来了。“他指了指身后的车队,“足够支撑到开春。“
我看着那些满载粮草的马车,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在我最艰难的时候,他竟亲自来了。
“陛下何必亲自跑一趟?“我低声道。
“北境战事要紧,我不放心。“他看着我,眼神深邃,“更不放心你。“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像一片雪花落在心尖,瞬间融化,留下一点微痒的暖意。我抬起头,撞进他的眼眸,那里映着漫天风雪,也映着我的影子。
这一刻,帐外的残灯,营里的伤痛,似乎都被这目光驱散了些。
或许,我并不是真的孤立无援。
至少,还有他。
这个与我做交易的帝王,这个把彼此命运缠在一起的人。
我深吸一口气,握紧了袖中的断剑。
匈奴人的反扑就要来了,硬仗,才刚刚开始。
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替我死。
我要守住北境,守住这些信任我的人,也守住...我和他的约定。
帐外的风又起了,吹得旌旗猎猎作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序曲。
......
慕容奕的到来给营地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将士们看到皇帝亲临前线,士气大振。他不仅带来了充足的粮草和援军,还亲自巡视营地,慰问伤兵,展现出一个君王应有的担当。
晚些时候,慕容奕来到我的帐中商议军务。烛光下,他的侧脸轮廓分明,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我们对着舆图讨论了很久,从兵力部署到粮草调配,从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到应对策略。
“你认为匈奴会在何时反扑?“他忽然问道。
“三日内。“我肯定地说,“阿古拉性格急躁,粮草被烧必定震怒,会尽快报复。“
慕容奕点头表示同意:“与朕想的一样。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
讨论告一段落时,夜已深沉。慕容奕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让人送来了酒菜。
“陪朕喝一杯。“他倒了两杯酒,将其中一杯推到我面前,“算是为你前日的胜利庆功。“
我接过酒杯,却没有喝:“陛下,现在庆祝为时过早。匈奴未退,战事未了...“
“正是因为不知明日生死,才更要珍惜当下。“他打断我,举杯一饮而尽,“这是朕从军中学到的道理。“
见他如此,我也不好再推辞,只得举杯相陪。酒是上好的御酒,入口醇香,后劲却足。几杯下肚,我感到脸颊发烫,连日来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些。
“你知道吗?“慕容奕忽然道,“朕很羡慕你。“
我诧异地看着他:“陛下何出此言?“
“你虽失了国,却仍有为之奋斗的信念和目标。“他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眼神有些迷离,“而朕自登基以来,终日困于朝堂争斗,几乎忘了为何而战。“
我沉默片刻,轻声道:“陛下为的是大禹的百姓,为的是天下太平。这比我的个人恩怨,崇高得多。“
他轻笑一声,忽然伸手抚上我左肩的伤处:“还疼吗?“
隔着衣衫,他的掌心温热,让我不由自主地颤了一下:“好多了。“
“那日见你受伤,朕...“他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住,收回手,转而拿起酒壶又倒了一杯,“罢了,不提这个。“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酒意上涌,我感到有些头晕,勉强支撑着站起身:“陛下,夜已深了...“
话未说完,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慕容奕及时扶住我,他的手稳稳托住我的腰,距离近得能感受到他的呼吸。
“小心。“他低声道,声音有些沙哑。
我抬头对上他的目光,那双总是深邃难测的眼眸此刻清晰地映着我的身影,里面有一种我读不懂的情绪在涌动。我们的脸靠得很近,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彼此的体温。
帐外忽然传来更鼓声,打破了这暧昧的时刻。慕容奕缓缓松开手,后退一步:“你好好休息,明日还要备战。“
他转身走向帐门,却又在门口停住:“宋知乐,无论发生什么,记住朕与你同在。“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抚上刚刚被他碰触的地方,那里还残留着温度。这个男人,总是让我捉摸不透,时而疏离,时而亲近,时而冷酷,时而温柔。
但有一点越来越清楚——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我对他而言,或许不仅仅是一枚棋子。
而我对他的感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戒备与敌意,到如今的信任与依赖,甚至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这种变化让我不安,却又无法控制。(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