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狼口对峙

    慕容奕带来的不仅是粮草和援军,还有一份详尽的匈奴布防图。图上用朱笔标注着阿古拉的主营位置,甚至连各部落的兵力分布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是暗线传回来的。“慕容奕指着图上的狼牙关,“阿古拉生性多疑,定会亲自坐镇此处,想给我们来个瓮中捉鳖。“

    我指尖划过狼牙关的山势,那里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只有一条窄道,确实是设伏的绝佳之地。“他想引我们去,我们偏不去。“我抬眼看向慕容奕,“不如反其道而行,去端他的老巢。“

    慕容奕挑眉:“你的意思是...“

    “狼牙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硬闯只会损兵折将。“我在舆图上圈出阿古拉主营所在的黑风谷,“此处防卫薄弱,若能烧了他的营帐,断了他的指挥,狼牙关的守军必定自乱阵脚。“

    赵猛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这招釜底抽薪妙啊!只是黑风谷离狼牙关太近,万一被发现...“

    “正因太近,他才不会设防。“我看向慕容奕,“陛下敢不敢跟我赌一把?“

    慕容奕看着我眼底的锋芒,突然笑了:“你都敢带着三十人闯粮营,我有何不敢?“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兵分两路,你带五千人去黑风谷,我和赵将军守在狼牙关外,牵制他们的注意力。“

    “陛下不必亲守。“我连忙道,“狼牙关凶险,您是万金之躯...“

    “我是大禹的皇帝。“他打断我,语气沉稳,“北境的土地,我也得守。“

    我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突然说不出话来。这个高高在上的帝王,竟愿与士兵一同守在最危险的前线。

    出发前,慕容奕塞给我一枚玉佩,与之前那枚猛虎玉佩不同,这枚上面刻着一只展翅的鹰。“这是调动暗线的信物。“他低声道,“黑风谷里有我们的人,见此佩如见朕。“

    我握紧玉佩,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陛下保重。“

    “你也是。“他看着我,目光在我左肩停留片刻,“别再受伤了。“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将一个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这个动作太过亲昵,让我不由得一怔。慕容奕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轻咳一声收回手,转身走向等待的军队。

    我抚过耳际,那里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黑风谷的夜比狼牙关更冷,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在雪地上洒下斑驳的银辉。我带着五千精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到谷口。

    守谷的匈奴士兵果然松懈,三三两两地聚在火堆旁喝酒,连像样的巡逻都没有。我示意士兵们停下,从怀里摸出那枚鹰佩,对着谷内晃了三下。

    片刻后,谷内传来一声低低的狼嚎,三短一长,是约定的信号。

    “走。“我低喝一声,率先冲了进去。

    内应是个名叫巴图的匈奴人,据说祖上曾受过楚夏恩惠。他穿着匈奴的皮袍,脸上画着狰狞的图腾,见了我却恭敬地低下头:“宋先生,随我来,阿古拉的主营在最里面。“

    跟着巴图穿过层层营帐,匈奴士兵大多醉醺醺地倒在地上,兵器扔得满地都是。我心里暗喜,看来阿古拉是真的以为我们会去狼牙关,竟连主营的防卫都撤了大半。

    “前面就是了。“巴图指着不远处那顶最大的金帐,“阿古拉今晚宴请各部首领,都在里面喝酒。“

    我示意士兵们隐蔽,自己则和巴图悄悄摸到金帐后。帐内传来喧闹的笑声和猜拳声,夹杂着阿古拉粗豪的嗓门。

    “等天亮了,本汗就让宋知乐那小子尝尝亡国的滋味!“

    “狼牙关的埋伏早就备好,他敢来,就别想活着回去!“

    “听说那小子还是个楚夏的皇帝?哈哈哈,连自己的国家都守不住,还敢来管我们匈奴的事...“

    污言秽语像针一样扎进耳朵。我握紧袖中的断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巴图在一旁看得紧张,低声道:“先生,动手吧?“

    我摇摇头,目光落在金帐旁的草料堆上。“再等等。“

    等到帐内的喧闹声渐渐低下去,想来是喝得差不多了。我打了个手势,士兵们立刻点燃火把,朝草料堆扔去。

    干燥的草料遇火即燃,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借风势,很快就窜到了金帐上。帐内的人顿时慌了神,尖叫着往外冲。

    “杀!“我拔出断剑,率先冲了上去。

    五千精兵像潮水般涌来,见人就砍。匈奴人醉意未醒,又被大火吓得魂飞魄散,根本不堪一击。金帐很快就被烧成了灰烬,里面的首领们要么被烧死,要么被砍死,没一个活口。

    “先生,找到这个!“一个士兵捧着个镶金的盒子跑过来,里面装着几封书信。

    我打开一看,气得浑身发抖。竟是慕容渊与阿古拉的密信,说只要匈奴帮他夺回大禹皇位,就割让北境三州,还要把我绑去匈奴当祭品。

    “好,好得很!“我冷笑一声,“慕容渊,你真是死不足惜!“

    就在这时,谷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巴图脸色一变:“不好,是狼牙关的援军!“

    我心里一沉,知道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阿古拉果然留了后手。

    “撤!“我当机立断,“从后山小路走!“

    可已经晚了。匈奴人的骑兵像潮水般涌进谷内,为首的正是阿古拉。他骑着一匹黑马,手里挥舞着狼牙棒,看到我就怒吼道:“宋知乐!本汗要扒你的皮,抽你的筋!“

    我握紧断剑,迎了上去。断剑与狼牙棒碰撞,发出刺耳的响声,震得我虎口发麻。阿古拉的力气极大,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我只能勉强招架。

    “你杀了我儿子,烧了我的粮草,毁了我的主营!“阿古拉双目赤红,像一头疯狼,“今日我定要你血债血偿!“

    他的狼牙棒横扫过来,我躲闪不及,被狠狠砸在左肩。旧伤复发,剧痛瞬间席卷全身,我闷哼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

    “先生!“士兵们惊呼着冲过来,却被匈奴人拦住。

    阿古拉策马冲到我面前,狼牙棒高高举起,带着风声砸了下来。我闭上眼,心想这次怕是真的躲不过了。

    “铛!“

    一声脆响,狼牙棒竟被挡了下来。我睁开眼,只见慕容奕不知何时出现在我面前,手里握着一柄长剑,稳稳地架住了狼牙棒。

    “阿古拉,欺负一个受伤的人,算什么本事?“慕容奕的声音冰冷,像极了北境的寒冰。

    “慕容奕?你怎么会在这里?“阿古拉又惊又怒。

    “我的人,我自然要护着。“慕容奕侧身挡在我身前,玄色的衣摆在风中猎猎作响,“狼牙关的守军已经被我全歼,你以为还能活着回去吗?“

    阿古拉脸色大变,回头看向谷外,果然听不到自己人的喊杀声了。他知道大势已去,却仍不死心,狼牙棒一挑,朝慕容奕刺来。

    慕容奕早有防备,长剑一挥,削断了他的马腿。阿古拉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慕容奕的剑抵住他的咽喉,眼神里没有丝毫温度:“降,还是死?“

    阿古拉看着周围的大禹士兵,又看看地上的我,突然惨笑起来:“我匈奴勇士,只有战死的,没有投降的!“

    他猛地撞向剑身,鲜血瞬间染红了雪地。

    一场大战,终于落幕。

    我躺在雪地里,看着慕容奕的背影。他站在火光中,玄色的衣袍上沾着血迹,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

    他转身朝我走来,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扶起我的肩膀:“还能走吗?“

    我点点头,却被他扶起来时的动作牵扯得疼出了冷汗。他皱了皱眉,干脆打横把我抱起。

    “陛下...“我脸一红,想挣扎。

    “别动。“他低头看我,眼底带着一丝笑意,“你现在是功臣,享受点优待应该的。“

    他的怀抱很温暖,驱散了身上的寒意。我把头埋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龙涎香,突然觉得很安心。

    黑风谷的大火还在燃烧,映红了半边天。我知道,这场仗我们赢了。

    可我更知道,这只是开始。

    慕容渊的余党,匈奴的残部,还有楚夏那些等待复兴的百姓...前路依旧漫长。

    但此刻,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我突然有了勇气。

    只要我们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狼口对峙,我们赢了。

    往后的路,我们也能赢。

    我闭上眼,任由他抱着我,一步步走出这尸横遍野的黑风谷。雪落在脸上,融化成水,像泪,却带着一丝甜。

    ......

    慕容奕一路将我抱回主营,丝毫不顾及周围将士诧异的目光。我试图挣扎,却因伤势而无力反抗,只得将脸埋在他胸前,避免与任何人对视。

    军医早已候在帐中,见我们进来连忙上前。慕容奕小心地将我放在榻上,却并未离开,而是站在一旁监督军医诊治。

    “左肩伤口裂开,需要重新缝合。“军检视后说道,“还有多处擦伤和冻伤。“

    慕容奕的眉头越皱越紧:“用最好的药,务必不能留疤。“

    军医连连称是,开始准备缝合工具。当针线穿透皮肉时,我咬紧牙关,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握着朕的手。“慕容奕忽然伸出手,“疼就用力,朕受得住。“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握住了他的手。他的手掌宽厚温暖,指尖有常年握笔习武留下的薄茧,却给人一种奇异的安全感。

    缝合过程中,他始终站在一旁,目光专注地看着军医的每一个动作。每当我倒抽冷气时,他的手就会微微收紧,仿佛能感受到我的痛苦。

    终于包扎妥当,军医退下后,帐内只剩下我们两人。慕容奕仍握着我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我手背上的疤痕。

    “这些伤...“他低声道,“都是为楚夏受的?“

    我抽回手,别开视线:“为该为之事受的。“

    他沉默片刻,忽然道:“那日你说,亡了可以再建。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想这句话。“他走到案前,拿起那枚猛虎兵符,“大禹与楚夏,或许不必是对立的。“

    我怔怔地看着他:“陛下何意?“

    他转身,目光灼灼:“若朕助你光复楚夏,你可愿与大禹永结盟好,共御外侮?“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我看着他认真的神情,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个提议太过意外,让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陛下为何...“我艰难地开口,“为何要助我?“

    他走近几步,伸手轻抚我脸颊上的一道擦伤:“因为朕发现,你不仅仅是复国的棋子,更是...值得朕敬重的人。“

    他的指尖温热,触碰带来一阵战栗。我们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帐内的空气忽然变得稠密而暧昧。我能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倒影,那里面有一个伤痕累累却眼神坚定的我。

    “陛下...“我轻声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

    他的拇指轻轻摩挲我的下唇,眼神深邃如潭:“叫我的名字,知乐。“

    那一刻,帐外风雪声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我看着他缓缓靠近的脸,闭上了眼睛。

    然而预期的触碰并未落下,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紧急军情!“

    慕容奕猛地后退一步,眼神瞬间恢复清明:“进来。“

    传令兵冲进帐内:“陛下,匈奴残部集结了三万大军,正朝我军营地杀来!“

    危机再次降临,方才的暧昧气氛瞬间消散。慕容奕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随即转身大步走出营帐:“传令各营,准备迎战!“

    我挣扎着起身,忍痛穿上铠甲。无论前路如何,眼前的战斗才是最重要的。

    而我和慕容奕之间那未尽的对话,那几乎成真的触碰,只能留待日后了。

    第十章 帐暖灯明

    慕容奕把我抱回主营时,帐内的火盆正烧得旺。他小心地将我放在铺着厚褥的榻上,转身解下玄色披风,随手搭在椅背上,动作间带起一阵暖风,混着炭火的气息,驱散了帐外的寒气。

    “忍着点。“他拿起伤药,撕开我左肩浸透血污的衣衫。布料与结痂的伤口粘连,扯开时疼得我倒抽一口冷气,额上瞬间沁出冷汗。

    慕容奕的动作顿了顿,指尖在我肩头的疤痕上轻轻拂过,那道从雁门关留下的旧伤像条狰狞的蜈蚣,与新添的刀伤交叠在一起,触目惊心。他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快得让人抓不住,随即低下头,用沾了烈酒的布巾仔细擦拭伤口。

    烈酒灼得伤口火辣辣地疼,我咬着牙没吭声,只是攥紧了身下的褥子,指节泛白。帐内静得只闻炭火噼啪声,还有他略显沉重的呼吸。

    “以前在宫里,太医给你治伤也这么硬撑?“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哑些。

    我愣了愣,想起年少时在楚夏东宫,练剑划伤了手腕,太医上药时自己哭得惊天动地,父皇还笑着骂我“一点不像皇子“。如今想来,那点疼算得了什么?真正的疼,是眼睁睁看着家国覆灭,看着身边人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

    “不一样了。“我低声道,“现在疼惯了,就不觉得疼了。“

    慕容奕手上的动作停了,抬眼望我。烛光在他眼底跳跃,映出些说不清的沉郁。他没再追问,只是取过药膏,用指尖蘸了些,轻轻涂在伤口上。他的指尖带着薄茧,触在皮肤上有些粗糙,却异常轻柔,像怕碰碎了什么。

    上好药包扎妥当,他才松了口气,起身倒了杯热水递给我:“喝口水。“

    我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跟着暖了些。帐外传来赵猛的声音,说已按吩咐清点俘虏、收敛阵亡士兵,问是否要连夜审那几个慕容渊的旧部。

    “先关着,明日再审。“慕容奕扬声应道,回头看我时,眼底的锐利已敛去大半,“黑风谷搜出的密信,你打算如何处置?“

    “公之于众。“我抿了口热水,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让大禹的百姓看看,他们拥戴的宗室是如何勾结外敌,拿江山换私利的。“

    慕容奕挑了挑眉,似是没想到我会如此决绝:“不怕打草惊蛇?慕容渊在朝中的余党不在少数。“

    “蛇本就藏在草里,不把草烧了,如何斩尽杀绝?“我看着他,“你我做的本就是险事,索性险到底。“

    他笑了,烛光落在他嘴角,漾开些柔和的弧度:“宋知乐,你比我想象的更狠。“

    “狠?“我低头看着杯中的倒影,眼下的泪痣在水光里微微晃动,“比起那些为了私欲让百姓血流成河的人,我这点狠算什么?“

    慕容奕没再说话,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纸,提笔写了些什么,吹干墨迹后递给卫凛的副手,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副手领命而去,帐内又恢复了安静。

    他回身坐在榻边的椅子上,没再提朝堂的事,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火盆里的炭块。火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映得他平日里冷硬的轮廓柔和了许多。

    “北境的雪,比上京大。“他忽然道,“记得小时候随父皇来这边境,也是这样的大雪,冻得我缩在轿子里不敢出来,还被他笑没出息。“

    我有些诧异,没想到他会说起这些。印象里的慕容奕,永远是运筹帷幄、不怒自威的帝王,从未见过这般松弛的模样。

    “陛下现在倒是不怕了。“我打趣道。

    “怕也没用。“他看着跳动的火焰,“坐在这个位置上,就算怕,也得往前冲。“

    这句话像根针,轻轻刺破了我们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隔阂。是啊,他是大禹的帝王,我是楚夏的废帝,我们都被无形的枷锁捆着,只能在刀尖上行走。

    “你呢?“他转头看我,“守雁门关的时候,怕过吗?“

    我沉默了片刻,想起雁门关雪夜里的血与火,想起秦忠倒下时的眼神,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了。“怕过。“我坦诚道,“怕守不住,怕对不起身后的百姓,怕...楚夏亡在我手里。“

    可最后,还是亡了。那句话哽在喉咙里,没说出口,却被他看了出来。

    他伸手,像在偏院时那样,轻轻拂去我额前的一缕乱发。这次我没有躲,任由他微凉的指尖擦过我的眉骨。

    “亡了,可以再建。“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只要人还在,心还在,总有一天能站起来。“

    我抬眼撞进他的眼底,那里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有一种近乎平等的理解。在这一刻,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大禹皇帝,我也不是寄人篱下的亡国之君,我们只是两个在乱世里挣扎前行的人。

    帐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片银辉。火盆里的炭火烧得正旺,把帐内烘得暖融融的,连空气里都带着些微醺的暖意。

    “困了就睡会儿。“慕容奕站起身,“我守着。“

    我确实累了,连日的征战和伤痛耗尽了力气。眼皮越来越沉,意识模糊间,似乎看到他搬了张椅子坐在榻边,借着烛光翻看北境的舆图,侧脸的轮廓在光影里格外清晰。

    这一觉睡得格外安稳,没有梦到雁门关的血,也没有听到匈奴人的号角。醒来时天已微亮,帐内的火盆还余着温,慕容奕趴在案上睡着了,玄色的衣袍滑落一角,露出颈间清晰的锁骨。

    我放轻动作起身,想给他披件披风,走近了才发现,他案上除了舆图,还放着一块被体温焐热的玉佩——正是那枚刻着猛虎的兵符。

    原来他夜里不仅在看舆图,还在摩挲这枚我从未动用过的兵符。

    指尖轻轻落在玉佩上,冰凉的玉质带着他的体温,像有股暖流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我忽然明白,他那句“活着回来“,从来都不是客套。

    帐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口号声,雄浑有力,穿透了清晨的薄雾。我回头看了眼还在沉睡的慕容奕,悄悄退了出去。

    雪后的北境,天空蓝得像块剔透的冰。远处的狼牙关在阳光下泛着银辉,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守护着这片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土地。

    我握紧袖中的断剑,剑身的寒气与掌心的暖意交织在一起。

    慕容渊的余党要清,匈奴的残部要剿,楚夏的百姓要等我回去。

    路还很长,但我不再是一个人。

    至少此刻,帐内灯明,身边有他。

    这就够了。

    ......

    当我再次回到帐中时,慕容奕已经醒了。他正站在舆图前,神色凝重地看着什么。

    “陛下。“我轻声唤道。

    他转过身,眼下有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没休息好:“你起来做什么?伤还没好,应该多休息。“

    “已经无碍了。“我走到他身边,“可是有军情?“

    他指着舆图上的一个位置:“刚收到的消息,匈奴残部集结在狼山一带,约有三万人马。“

    我倒抽一口冷气:“三万人?那几乎是匈奴最后的兵力了。“

    “没错。“慕容奕神色严峻,“阿古拉死后,他的弟弟阿古达接管了部落,发誓要为他报仇。“

    我们沉默地看着舆图,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虽然我们刚刚赢得了一场大战,但兵力损耗也不小。面对三万匈奴骑兵,胜负难料。

    “这一战,朕亲自带队。“慕容奕忽然道,“你留在营地养伤。“

    “不可!“我急道,“陛下万金之躯,怎能轻易涉险?况且我对匈奴的战法更熟悉,应该由我去。“

    “正是因为你熟悉,才更不能让你去。“他转身面对我,目光深沉,“阿古达最恨的人是你,若你出现,他必定全力围攻。朕不能冒这个险。“

    “可是...“

    “没有可是。“他打断我,手指轻轻抚过我脸颊尚未愈合的伤痕,“你已经为大禹做得够多了。这次,让朕来守护你。“

    他的触碰很轻,却像火一样灼人。我怔怔地看着他,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些话,这种语气,已经超出了君王对臣子的范畴。

    “陛下为何...“我艰难地开口,“为何对我...“

    他微微一笑,指尖滑过我的下颌:“你心里明白,不是吗?“

    是的,我明白。从那个雪夜他亲自来北境,从他为我挡下阿古拉的狼牙棒,从他守在我榻前整夜不眠...我都明白。

    但这份感情,太过复杂,太过危险。他是大禹的皇帝,我是楚夏的亡国之君,我们之间隔着家仇国恨,隔着万千百姓的期望。

    “陛下。“我后退一步,避开他的触碰,“我们...不该如此。“

    他的眼神暗了暗,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朕知道你在顾虑什么。但感情之事,由心不由人。“他向前一步,拉近我们的距离,“给朕一个机会,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帐外忽然传来号角声,是集结的信号。慕容奕深深看了我一眼,转身披上披风:“等朕回来,我们再好好谈谈。“

    他大步走出营帐,留下我独自站在原地,心乱如麻。

    走到帐门边,我看着他在晨光中翻身上马的英姿,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回头望了我一眼,那眼神中有太多我读不懂的情绪。

    这一刻,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改变。无论我愿不愿意承认,这个男人已经在我心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前方的战事,将决定我们的命运,也决定两个国家的未来。

    我握紧手中的断剑,默默祈祷。

    但愿上天眷顾,让他平安归来。

    但愿这场纷争早日结束,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但愿...我和他之间,能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烬夏不错,请把《烬夏》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烬夏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