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拾好日记,准备离开图书馆。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她犹豫了一下,接起了电话。
“喂,是林砚吗?” 电话里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听起来有些沙哑。
“我是,你是谁?” 林砚警惕地问道。
“你不该碰那本日记的。” 男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威胁,“把日记还回去,不然你会后悔的。”
林砚心里一紧,这个男人是谁?他怎么知道自己拿了日记?难道他和李老师有关?
“你到底是谁?为什么不让我碰日记?” 林砚追问道。
可电话那头已经挂了,只留下 “嘟嘟” 的忙音。
林砚握着手机,手心全是汗。她知道,自己的调查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接下来的路,会更加危险。但她没有退缩,她看着包里的蓝色日记,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沈清,我一定会帮你讨回公道。
挂掉陌生电话后,林砚的心里一直惴惴不安。那个男人的声音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里,让她意识到,调查沈清的事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危险。
她回到宿舍,把日记锁进了书桌的抽屉里,然后坐在椅子上,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首先,她需要确认那个李老师的身份。根据日记里的时间,沈清事件发生在 1986 年,距今已经快四十年了,那个李老师现在可能已经退休,甚至不在人世了。
第二天,林砚去了学校的档案馆。档案馆在图书馆的顶楼,平时很少有人来。管理员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正在整理旧档案。
“奶奶您好,我是新闻系的学生林砚,想查一下 1980 年代中文系的教师资料,尤其是一位姓李的老师。” 林砚客气地说道。
老奶奶抬起头,看了林砚一眼,然后皱了皱眉:“1980 年代的资料?那可是很久远了,都在最里面的架子上,而且很多都没整理,不好找啊。”
“麻烦您了奶奶,我有很重要的事,就查一下有没有姓李的老师,还有他的基本信息。” 林砚恳求道。
老奶奶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你跟我来。”
林砚跟着老奶奶走到档案馆的最里面,那里放着一排排高大的架子,上面堆满了用纸箱装着的旧档案。老奶奶从一个纸箱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名册,上面写着 “1985-1986 学年中文系教师名册”。
“你自己翻吧,注意别弄坏了,这些都是珍贵的资料。” 老奶奶说完,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林砚翻开名册,一页一页地找着姓李的老师。名册上的名字很多,她看了很久,终于在 “写作教研室” 那一页看到了一个名字 —— ***。
***,男,1950 年出生,1978 年进入城市学院中文系任教,主要教授写作课,1986 年 7 月离职。
离职时间是 1986 年 7 月,正好是沈清日记结束的时间!林砚心里一阵激动,这个***,很可能就是日记里的那个李老师。
她继续往下看,***的资料里还有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可林砚看着他的眼睛,却觉得有些阴森,和日记里那个禽兽不如的形象对上了号。
“奶奶,您知道这个***为什么 1986 年 7 月离职吗?还有他离职后去了哪里?” 林砚拿着名册问老奶奶。
老奶奶接过名册,看了一眼***的名字,然后叹了口气:“这个***啊,当年可是出了大事。1986 年夏天,有个女学生在旧教自杀了,听说和他有关。学校为了平息事情,把他开除了,具体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那个女学生,是不是叫沈清?” 林砚急忙问道。
老奶奶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具体我也记不清了,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了。那时候我刚到档案馆工作,只听说那个女学生死得很惨,学校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没对外公布。”
林砚心里的疑团解开了一部分。沈清确实是因为***而自杀的,学校为了名声,掩盖了真相,只把***开除了事。可沈清藏在 307 教室墙里的证据,到底是什么?如果能找到那个证据,或许就能让***受到法律的制裁,哪怕已经过了这么多年。
她谢过老奶奶,离开了档案馆,准备去旧教 307 教室寻找证据。可就在她走到图书馆门口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是昨天给她打电话的那个男人!
男人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戴着帽子和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他正站在不远处的树底下,盯着林砚的方向。
林砚心里一慌,转身想走,可男人已经朝她走了过来。
“林砚,我警告过你,把日记还回去,别多管闲事。” 男人的声音和电话里一样,低沉而沙哑。
“你到底是谁?和***是什么关系?” 林砚鼓起勇气问道。
男人冷笑了一声:“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再查下去,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身边的人。”
“你在威胁我?” 林砚皱着眉,“沈清被***迫害致死,学校掩盖真相,你们现在还想阻止我查明真相,良心不会痛吗?”
“真相?有时候不知道真相才是最好的。” 男人的眼神变得冰冷,“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把日记还回 307 教室,以后别再管这件事,否则后果自负。”
说完,男人转身就走,很快消失在了人群中。
林砚站在原地,心里又害怕又愤怒。这个男人的警告让她意识到,***或者他的同伙,很可能还在暗中盯着这件事,他们不希望沈清的真相被揭开。
可她不能退缩。沈清的冤屈已经埋藏了快四十年,她既然找到了日记,就有责任帮沈清讨回公道。
当天晚上,林砚再次来到了旧教 307 教室。她拿着手电筒,仔细地检查着教室的墙壁。沈清说证据藏在墙里,可墙壁看起来很完整,没有明显的裂缝或暗格。
她沿着墙壁一寸一寸地敲着,希望能找到空心的地方。敲了很久,当她敲到黑板旁边的一面墙时,突然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 —— 那面墙的某个位置,声音比其他地方更空。
林砚心里一喜,她用手电筒照了照那个位置,发现墙壁上有一块砖的颜色和其他砖不一样,而且边缘有细微的缝隙。她试着用手指抠了抠砖缝,砖竟然松动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那块砖取了出来,里面果然有一个小小的铁盒。她打开铁盒,里面放着一叠照片和一张纸。
照片上的内容让林砚气得浑身发抖 —— 照片里是***和沈清的亲密照片,还有几张是沈清被***殴打后的照片,沈清的脸上和身上满是伤痕,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那张纸是一份医院的诊断证明,上面写着沈清怀孕两个月,以及腹部受到重击导致流产的记录,日期是 1986 年 6 月 25 日,正是沈清日记里提到被***打的那一天。
这些就是沈清藏的证据!有了这些照片和诊断证明,就能证明***对沈清实施了侵犯、殴打和逼迫流产的罪行。
林砚把铁盒里的东西放进包里,准备离开教室。可就在这时,教室的门突然 “砰” 的一声关上了,窗户也被风吹得 “哐哐” 作响。林砚手里的手电筒晃了一下,照到黑板上 —— 红色的字迹再次浮现,这次写的是:“谢谢你,帮我找到证据。”
林砚愣了一下,然后对着空气说道:“沈清,我会帮你把这些证据交给警方,让***受到应有的惩罚。”
黑板上的红色字迹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慢消失了。教室里的风也停了,恢复了平静。
林砚知道,沈清听到了她的话。她拿着证据,快步离开了旧教,心里既激动又沉重。激动的是找到了关键证据,沉重的是,要找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她回到宿舍,把证据和日记放在一起,锁进了抽屉。然后,她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搜索***的信息。可网上关于***的信息很少,只有一些 1980 年代他发表的文章,没有任何近期的消息。
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看到一篇 2010 年的报道,标题是 “知名作家***荣获本市文学奖”。报道里的照片,虽然比档案馆里的照片老了很多,但林砚还是一眼认了出来 —— 就是那个***!
报道里说,***离职后,去了外地,成为了一名作家,发表了很多作品,还获得了不少奖项,现在定居在本市的一个高档小区里。
林砚心里一阵激动,她终于找到了***的下落!她把报道里的地址抄了下来,然后关掉电脑,准备第二天就去找到***,让他为自己的罪行负责。
第二天一早,林砚按照报道里的地址,来到了***居住的高档小区。小区环境优美,安保严密,门口有保安值守。林砚没有门禁卡,无法进入小区,只能在门口等着。
她等到上午十点多,终于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穿着考究的老人从小区里走出来。老人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是报道里的***。
林砚深吸一口气,快步走了上去:“***先生,您好,我是城市学院的学生林砚,想跟您聊聊。”
***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林砚一番,然后皱了皱眉:“我不认识你,有什么事吗?”
“我想跟您聊聊 1986 年的事,聊聊沈清。” 林砚盯着***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听到 “沈清” 这个名字,***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转身就想走。林砚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您别装了!沈清的日记、您迫害她的证据,我都找到了!您当年侵犯沈清、逼迫她流产,还导致她自杀,这些您都忘了吗?”
***被林砚拉住,挣脱不开,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你胡说八道!放开我,不然我报警了!”
“您报警啊!正好让警察来看看这些证据!” 林砚从包里拿出沈清的日记和那些照片、诊断证明,“这些都是您犯罪的证据,您以为学校把事情压下来,您就能逍遥法外一辈子吗?”
***看到那些证据,脸色惨白,身体开始发抖。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压低声音对林砚说:“有话好好说,我们换个地方聊,别在这里闹。”
林砚知道***是怕事情闹大,影响他的名声。她点了点头:“好,我们去前面的咖啡馆聊。”
两人来到小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喝了一口咖啡,才慢慢平静下来。
“那些东西,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从旧教 307 教室的墙里,沈清藏在那里的。” 林砚说道,“您当年把她逼得走投无路,她自杀前留下了这些证据,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有人帮她沉冤得雪。”
***沉默了很久,然后叹了口气:“事到如今,我也不想再隐瞒了。当年的事,确实是我不对。我那时候年轻,一时糊涂,做出了伤害沈清的事。”
“一时糊涂?” 林砚气愤地说道,“您侵犯她、威胁她、殴打她,还导致她流产,最后让她自杀,这能叫一时糊涂吗?您毁了她的一生!”
***的头低了下去,声音带着一丝愧疚:“我知道我错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愧疚和恐惧中。我离开城市学院后,改了名字,去了外地,就是想逃避这件事。后来我成为作家,发表了很多作品,可我心里始终有个疙瘩,永远都忘不了沈清。”
“您忘不了她?可您这些年过得风生水起,拿文学奖,住高档小区,而沈清却在最好的年华里死去,她的冤屈埋藏了快四十年!” 林砚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您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愧疚能换回沈清的命吗?能弥补您对她造成的伤害吗?”
***抬起头,眼睛里也有了泪光:“我知道我欠沈清的太多了,我也知道我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想让我怎么做?我都配合。”
“我想让您去警察局自首,为您当年的罪行负责。” 林砚坚定地说道,“沈清的冤屈不能就这么算了,您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我已经快七十岁了,身体也不好,我怕我经不起牢狱之灾。能不能…… 能不能不要去自首?我可以给你钱,给你很多钱,你把那些证据还给我,就当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钱?您觉得钱能解决一切吗?” 林砚冷笑一声,“沈清的命,不是用钱能买回来的。您犯下的罪,也不是用钱能抵消的。您必须去自首,这是您唯一的选择。”
***沉默了,他看着林砚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他叹了口气:“好吧,我跟你去警察局。”
林砚没想到***会这么快答应,心里松了一口气。她拿出手机,准备拨打 110,可就在这时,咖啡馆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男人冲了进来,一把夺过林砚手里的证据,然后拉着***就往外跑。
林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个男人就是之前给她打电话、警告她的人!她急忙追了出去,可两人已经坐上一辆黑色的轿车,飞快地开走了。
林砚记下了轿车的车牌号,然后拨打了 110,向警察说明了情况,并提供了车牌号和***的信息。
警察很快就赶到了,他们调取了咖啡馆附近的监控录像,确认了轿车的行踪,然后开始追捕。林砚也跟着警察去了警察局,做了详细的笔录。
在警察局里,林砚把沈清的日记和复印件(她之前担心证据丢失,复印了一份)交给了警察。警察告诉她,他们会尽快找到***和那个男人,一定会查明真相,让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警察局出来,林砚的心里虽然有些担心证据被抢走,但更多的是希望。她相信警察一定能抓到***,帮沈清讨回公道。
回到学校后,林砚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苏晓。苏晓听后,又害怕又气愤:“那个***太可恶了,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想逃跑!还有那个男人,肯定是他的同伙,一定要让他们都受到惩罚!”
“放心吧,警察已经在追捕他们了,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林砚安慰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一直关注着案件的进展。警察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案件的最新情况 —— 他们根据车牌号,找到了轿车的车主,是那个男人的名字,叫张强,是***的远房侄子,一直跟着***做事。他们还查到,***和张强已经离开了本市,去了邻市的一个亲戚家。
第四天的时候,警察给林砚打电话,告诉她***和张强已经被抓获了,现在正在押回本市的路上。
林砚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哭了出来。她终于帮沈清找到了真凶,沈清的冤屈,很快就能洗清了。
当天下午,林砚去了警察局。警察告诉她,***和张强对当年的罪行供认不讳。***承认了自己侵犯沈清、逼迫她流产、导致她自杀的事实,张强也承认了自己受***指使,威胁林砚、抢夺证据的行为。
因为案件发生在 1986 年,距今已经快四十年,超过了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行为涉嫌强奸罪、故意伤害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因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对他进行追诉。
警察还告诉林砚,他们会尽快整理好案件材料,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然后对***和张强提起公诉。
林砚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知道,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正义最终还是会到来。
当天晚上,林砚再次来到了旧教 307 教室。她站在教室里,对着空气说道:“沈清,***和张强已经被抓住了,很快他们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你的冤屈终于可以洗清了。”
教室里没有任何动静,也没有红色的飘写出现。林砚知道,沈清的怨念已经消散了,她终于可以安息了。
她走出旧教,抬头望了望夜空,月亮很圆,星星很亮。她深吸一口气,感觉心里无比轻松。这场围绕 “夺命飘写” 的探险,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很多,明白了作为新闻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 追求真相,维护正义。
***和张强被抓获后,案件很快就进入了司法程序。警察整理好案件材料,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最高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的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决定核准追诉。
接下来,检察院对***和张强提起了公诉。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林砚作为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在法庭上,林砚出示了沈清的日记、照片和诊断证明等证据,详细陈述了自己发现证据、追查***的过程。
***在法庭上表现出了深深的悔意,他承认了自己的全部罪行,并向沈清的家人和林砚道歉。张强也认罪认罚,希望能得到从轻处罚。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故意伤害罪,且犯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强的行为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依法判处张强有期徒刑三年。
判决下来的那天,林砚特意去了沈清的墓前。沈清的墓在城市郊外的一座公墓里,墓碑上没有照片,只有 “沈清之墓” 四个字。林砚把判决书的复印件烧给了沈清,然后对着墓碑说道:“沈清,判决下来了,***被判了无期徒刑,张强也受到了惩罚。你可以安息了。”
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沈清在回应她。林砚站在墓前,心里很平静。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为沈清讨回了公道,也是对所有受害者的告慰 ——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正义都不会缺席。
回到学校后,林砚把这件事写成了一篇报道,发表在了学校的校报上。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学生都对沈清的遭遇感到同情,对***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时也对林砚的勇敢和坚持表示敬佩。
学校也对这件事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重新审查了当年的事件,并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全面整改,加强了对学生的保护措施,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旧教也被学校重新修缮,改造成了校史展览馆。307 教室被保留了下来,里面陈列着沈清的日记复印件、照片复印件和当年的一些资料,成为了学校的 “师德教育基地”,提醒着每一位老师和学生,要坚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