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日入百元!家中的地震

    僻静的小巷里,时间仿佛凝固了。

    李谨诚靠着斑驳的墙壁,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但他的心脏,却像一台被超频的发动机,在胸腔里疯狂地轰鸣。

    他面前的塑料布上,摊着一堆五颜六色的零钱。

    那不是一堆简单的纸币和硬币。

    那是他用凌晨四点的寒风、用爬坡时灌满肺的冷气、用蹬车蹬到颤抖的双腿、用被嘲笑时的隐忍、用超越这个时代三十年的商业智慧,换来的第一份战果!

    总营业额,二百六十三元五角。

    除去采购蔬菜的一百五十六元成本。

    毛利润,一百零七元五角。

    一百零七元五角!

    当这个数字在李谨诚的脑海里最终定格时,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被扼住了。

    他知道自己能赚钱,他有这个自信。但在亲手数清这堆零钱之前,这一切都还停留在理论和推演的层面。而现在,这堆带着菜叶味和汗水味的钱,用一种最粗暴、最直接的方式,向他证明了——他,成功了!

    一百零七块五啊!

    这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人均月工资只有一两百块的九十年代初,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的父亲李大山,在那个充满噪音和机油味的车间里,顶着车间主任的白眼,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地干上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也不过就是这个数字多一点点而已!

    而他,李谨诚,只用了一个上午!

    他重生以来,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知识和思维,在转化成财富时,那种摧枯拉朽的恐怖力量!

    他颤抖着手,将那堆钱小心翼翼地收回布袋,扎紧。然后,他将脸深深地埋进了自己的臂弯里。

    他的肩膀,开始剧烈地耸动。

    没有人知道,这个在菜市场里沉稳老练、在父母面前自信从容的十八岁少年,此刻,在这个无人的角落里,哭得像个孩子。

    这不是软弱的泪水。

    这是压抑了两世的委屈、不甘、悔恨,在看到希望的曙光后,终于得以宣泄的泪水!这是证明了自己、掌控了命运后,狂喜的泪水!

    哭了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用袖子狠狠地抹了一把脸。

    脸上还挂着泪痕,嘴角,却已经咧开了一个大大的、灿烂的笑容。

    他跨上三轮车,迎着午后温暖的阳光,向家的方向骑去。

    这一次,他的车斗是空的,但他的心,却是满的。

    ……

    当李谨诚推开家门时,已经是下午两点。

    屋子里的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父亲李大山坐在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着最廉价的“大前门”香烟,脚下的地板上,已经落了一地的烟头。他没有看电视,也没有看报纸,只是双眼无神地盯着面前的茶几,像一尊沉默的雕塑。

    母亲张桂英则在屋里来回踱步,一会儿走到窗边朝楼下望望,一会儿又坐立不安地搓着手。桌上的饭菜,早就已经凉透了,却一口未动。

    从早上李谨诚出门的那一刻起,他们俩的心,就一直悬在半空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他们的心,也一点一点地往下沉。

    是不是赔了?是不是连本钱都亏光了?

    是不是被人欺负了?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

    无数个糟糕的念头,在他们脑海里盘旋。李大山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儿子哭着回来,然后他再狠狠地骂他一顿,让他彻底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地准备南下。

    所以,当李谨诚推门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死气沉沉的景象。

    “爸,妈,我回来了。”

    他的声音,打破了屋里的沉寂。

    夫妻俩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猛地回头,目光“唰”地一下,全都钉在了他的身上。

    他们看到了儿子满身的疲惫,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浸湿,黏在了一起。他们看到了他布满灰尘的裤腿,和那双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的手。

    张桂英的心,瞬间就揪紧了,眼眶一红,快步迎了上来:“儿啊,你……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是不是没卖出去?没事的,没事的儿,不干了,咱们不干了!快,快来吃饭,妈给你把饭热热!”

    在她看来,儿子这副狼狈的模样,一定是生意失败,备受打击的样子。

    李大山也站了起来,张了张嘴,那句准备好的“我早就说了不行吧”的刻薄话,在看到儿子那张疲惫却异常明亮的脸时,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最后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然而,李谨诚却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垂头丧气,或者哭诉委屈。

    他只是摇了摇头,然后,径直走到了饭桌前。

    在父母惊愕和不解的目光中,他举起了手里那个一直紧紧攥着的布袋,将袋口解开,然后——

    “哗啦——!”

    他将整个布袋倒转过来,猛地一抖!

    一堆零散的、褶皱的、沾着泥土和菜叶味的钞票和硬币,如同瀑布一般,倾泻而出,重重地,砸在了那张老旧的、漆皮都已脱落的木质饭桌上!

    毛票,块票,硬币……堆成了一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山。

    它们与桌上那盘凉透了的炒青菜,和那碗孤零零的咸菜,形成了一种无比荒诞,却又无比震撼的对比!

    整个世界,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李大山和张桂英,彻底呆住了。

    他们傻傻地看着桌上那堆钱,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无意识地张开,大脑一片空白。

    “这……这……这是……”张桂英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她伸出手,想去摸,却又不敢,仿佛那不是一堆钱,而是一堆滚烫的烙铁。

    李大山猛地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惊恐!

    他一个箭步冲上来,一把抓住李谨诚的胳膊,双眼赤红,声音因为恐惧而变得尖利:“说!这钱是哪来的?!你……你是不是去干什么坏事了?!你是不是去偷了?去抢了?!”

    在他朴素的观念里,一个上午,绝不可能挣到这么多钱!这一定是儿子走了歪路!

    面对父亲的质问,李谨诚没有辩解。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父亲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爸,这是我今天一个上午,卖菜,挣的。”

    “不可能!”李大山咆哮道,“你当我是傻子吗?!就凭你,一个上午能挣这么多钱?!”

    “不信,你可以自己数。”李谨诚指了指桌上的钱。

    这句话,像一道指令。

    李大山松开儿子,颤抖着手,伸向了那堆钱。他那双常年和机床打交道、布满了老茧和机油的手,在触碰到那些轻飘飘的纸币时,竟然显得无比笨拙。

    “我数!我今天倒要看看,你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

    他将钱扒拉到自己面前,开始一张一张地,用一种近乎神经质的专注,清点起来。

    张桂英也凑了过来,紧张地盯着丈夫的手,连呼吸都忘了。

    “一毛,两毛,五毛……一块……一块五……”

    李大山数得很慢,很仔细,生怕多数了一张,又怕少数了一张。

    他的嘴里,念念有词。

    屋子里,只剩下他那沙哑的、带着颤音的数钱声。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

    当他数完所有的纸币,又将所有的硬币,五个一摞,十个一摞地码放整齐后,他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

    “多少……老头子……是多少……”张桂英颤声问道。

    李大山没有回答。

    他只是抬起头,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儿子。他的嘴唇哆嗦着,喉结上下滚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到底是多少啊!你倒是说话啊!”张桂英急得快要哭了。

    李大山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

    “二百六十三块……五。”

    说完这句话,他像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双目无神,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不可能……这不可能……怎么会这么多……”

    二百六十三块五!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雷,在张桂英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她也懵了。

    李谨诚看着父母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知道必须再加一把火。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本记账的笔记本,翻开,递到父亲面前。

    “爸,这是账本。总收入,二百六十三块五。菜的本金,一百五十六块。净赚,一百零七块五。”

    一百零七块五!

    如果说刚才的营业额只是让他们震惊,那这个纯利润的数字,就彻底击溃了他们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李大山一把抢过本子,戴上老花镜,那双数钱时都在抖的手,此刻抖得更加厉害。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着上面的数字,又将桌上的钱,重新数了一遍,两遍,三遍!

    每一遍的结果,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没错!

    一分不差!

    当他数完第三遍,确认这个事实再也无法撼动时,这个要强了一辈子、固执了一辈子的男人,再也绷不住了。

    他趴在桌子上,将头埋在那堆零钱里,肩膀剧烈地抽动着,发出了压抑的、如同困兽般的呜咽声。

    他哭了。

    这个在厂里受了气不哭,被机器砸了脚不哭的钢铁汉子,此刻,却为了一堆零钱,哭得老泪纵横!

    张桂英看着丈夫,又看了看儿子,再看看桌上那堆钱,她终于明白了。

    这一切,都是真的!

    她的儿子,真的做到了!

    他没有吹牛!他真的靠自己的本事,一个上午,就挣回了丈夫一个月的工资!

    “我的儿啊——!”

    张桂英再也控制不住,一把抱住李谨诚,放声大哭。那哭声里,有喜悦,有心酸,有骄傲,有释放!

    这个贫困拮据的家庭,在这一天,被一百多块钱,彻底引爆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地震”!

    哭了许久,一家人的情绪才渐渐平复。

    李大山抬起通红的眼睛,看着桌上那堆钱,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狂喜,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如在梦中的不真实感。

    张桂英则小心翼翼地,用一块干净的手帕,将那些钱一层一层地包好,仿佛那是什么绝世珍宝。

    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不行!今天……今天得庆祝!必须庆祝!”

    她说着,转身就往外走。

    “妈,你干嘛去?”李谨诚问道。

    张桂英回头,脸上挂着泪痕,却笑得无比灿烂,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李谨诚两辈子都从未见过的。

    “妈去给你买好吃的!等着!”

    她风风火火地冲出了家门,留下父子俩在屋里面面相觑。

    不到二十分钟,张桂英就回来了。

    她的手里,提着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一股浓郁的、霸道的肉香味,瞬间就占领了整个屋子的空气。

    她献宝似的,将油纸包在桌上打开。

    里面,是半斤被卤得油光锃亮、酱红诱人的猪头肉!

    在那个猪肉还要凭票供应,普通家庭一个月也难得吃上一次荤腥的年代,这半斤熟食店斩来的猪头肉,无疑是最高规格的奢侈品!

    “快,快吃!都吃!”张桂英用筷子夹起一块最大的、带着猪耳朵的,直接塞到了李谨诚的碗里。

    李大山看着那盘猪头肉,眼睛又红了。他默默地走进厨房,从床底下摸索了半天,拿出了一瓶藏了很久、一直舍不得喝的“江城大曲”。

    他给自己的杯子倒满,又给李谨诚的杯子,也倒了半杯。

    “今天,你陪我喝点。”他看着儿子,声音沙哑地说道。

    那一晚,是李家有史以来,最丰盛、最热闹的一顿晚餐。

    香气扑鼻的猪头肉,辛辣的白酒,父母脸上那怎么也藏不住的狂喜笑容,和那堆被放在桌子最中央、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的钱……

    这一切,都让李谨诚感到,自己这两天所受的一切辛苦,都值了!

    饭后,父母还在为那一百多块钱而激动得睡不着,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规划着这些钱的用途。

    而李谨诚,却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坐在灯下,看着窗外深沉的夜色,脑子里思考的,却是更长远的事情。

    今天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

    “净菜”的模式,虽然新颖,但门槛太低,很快就会有模仿者出现。

    那个在菜市场里看到的、收保护费的地痞,也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他必须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将生意做大,将根基扎稳。

    他想起了那个南下打工的发小刘军,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如果他回来,看到自己现在的光景,又会是怎样的表情?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或许,自己也该考虑,招兵买马了。

    就在李谨d诚思绪万千之时,他不知道,在江城纺织厂家属院、机械厂家属院的几个家庭主妇的饭桌上,一个关于“西门菜场那个卖净菜的小李”的传说,已经开始悄然发酵。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潜藏在风暴之下的暗流,也已经开始,将它冰冷的触角,慢慢伸向了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不错,请把《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