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开张!降维打击的第一炮

    清晨七点半的西门菜市场,是一天中最鲜活、最鼎沸的时刻。

    空气中,弥漫着猪肉的腥气、活鱼的水气、蔬菜的土气,以及人声的烟火气,它们交织成一首独属于市井的、嘈杂而充满生命力的晨间序曲。

    “五花肉!上好的五花肉!”

    “大鲫鱼,活蹦乱跳的,称两条回去煨汤啊!”

    “本地小青菜,甜嘞!”

    摊贩们的叫卖声,如同此起彼伏的浪潮,拍打着每一个前来买菜的顾客的耳膜。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吆喝着,唯恐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唯恐顾客的目光,从自己的摊位上溜走。

    在这片喧嚣的海洋中,李谨诚的摊位,却像一个被按下了静音键的孤岛,显得格格不入。

    他没有叫卖。

    甚至,他都没有像其他摊贩一样,将所有的蔬菜都堆在最显眼的地方,用那鲜亮的颜色去吸引顾客。他的那辆军绿色“赤兔马”上,大部分蔬菜都还静静地躺在车斗里,只在摊位前摆出了几样样品。

    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个小马扎上,面前放着一盆从家里打来的、清澈见底的清水,手里拿着一把雪亮的小刀,正在不慌不忙地处理着一棵大白菜。

    他的动作,专注而富有节奏感。

    小刀轻轻一划,白菜根部那块带着泥土、最坚硬的部分,被精准地切了下来。接着,他熟练地剥去最外层那几片有些发黄、品相不佳的菜叶。做完这一切,他才将这棵处理过的、只剩下最精华菜心的白菜,放进清水里,仔细地冲洗掉叶片间可能藏着的泥沙。

    洗净后,他将白菜放在一块干净的木板上,沥干水分,然后整齐地码放在摊位的另一边。

    在他的旁边,已经处理好了一小堆土豆,个个都削去了外皮,露出了淡黄色的内里,光滑圆润,再也没有一个“麻子脸”。还有一小堆黄瓜,同样被削去了带着毛刺的外皮,显得青翠欲滴。

    他这番奇怪的举动,早已吸引了周围所有摊贩的注意。

    “嘿,我说老张,你看那小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隔壁卖肉的摊主,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汉子,一边“砰砰”地剁着排骨,一边朝李谨诚的方向努了努嘴。

    被叫做老张的,是个卖调料的干瘦老头,他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谁知道呢?八成是脑子不清白。卖菜还帮人择干净?他知不知道,这一择一洗,一斤菜起码要掉二两秤!这不等于把钱往水里扔吗?”

    “可不是嘛!”另一个卖豆腐的大婶也插嘴道,“你看他那土豆,皮削得那么干净,一斤土豆削完,能剩下七两就不错了。傻小子,真是傻到家了!我敢打赌,他今天连本钱都挣不回来!”

    他们的议论声不大不小,刚好能传到李谨诚的耳朵里。但他恍若未闻,依旧专注地做着手里的活。

    这些议论,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知道,在这些习惯了“一锤子买卖”、“卖毛菜”的摊贩眼中,自己的行为,无异于自断财路。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卖的,不仅仅是蔬菜,更是一种叫做“方便”和“时间”的附加价值。

    这,就是降维打击的第一层:产品思维的碾压。

    很快,李谨诚的摊位前,又多了一块用硬纸板做成的简易招牌,上面用清秀而有力的钢笔字,写着两行字:

    “家家福净菜”

    “干净、方便,回家直接下锅!”

    做完这一切,他又从车斗的角落里,拿出了一小捆水灵灵的小葱,就那么随意地放在摊位的一角。

    这下,周围的摊贩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家家福净菜?还起个名字?笑死我了!”

    “你们看,他还拿了捆小葱!干嘛?难道还要买菜送葱不成?”

    “这小子要是能把生意做下去,我老张的名字倒过来写!”

    嘲笑声中,市场的客流高峰期,终于到来了。

    穿着各色工装的工人们,拎着菜篮子的大爷大妈们,涌进了菜市场。

    李谨诚的摊位,因为占据了肉铺旁的黄金位置,很快就有人围了上来。

    “小伙子,你这黄瓜怎么卖?”一个大妈拿起一根处理过的黄瓜,掂了掂,问道。

    “大妈,我这黄瓜,一毛六一斤。”李谨诚站起身,微笑着回答。

    “什么?一毛六?”大妈的嗓门立刻高了八度,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别人的黄瓜才卖一毛三,你这怎么贵三份钱?你这小伙子,看着老实,心怎么这么黑啊!”

    她这一嗓子,立刻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周围几个摊贩,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等着看李谨诚的笑话。

    李谨诚没有慌,依旧保持着微笑,耐心地解释道:“大妈,您看,我这黄瓜,是给您削好皮、洗干净的。您买回去,不用再自己动手,直接切了就能凉拌,或者下锅炒。您买别人一斤黄瓜,削了皮,去了头尾,剩下的也就八两多。我这一毛六,算下来,跟您自己买回去处理,价格差不多的。您省了时间,省了力气,还不用自己家费水,多划算啊。”

    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大妈愣了一下,似乎觉得有点道理,但她节俭了一辈子,还是觉得不划算,撇了撇嘴,放下黄瓜,摇着头走了:“不划算,不划算,还是自己弄省钱。”

    一连几个顾客,都是在问了价格之后,摇着头离开。

    李谨诚的摊位前,渐渐冷清下来。

    而旁边其他摊位,已经陆续开张,讨价还价声、称重收钱声,不绝于耳。

    “我就说吧,行不通的!”卖调料的老张,得意地对他旁边的肉铺老板说,“城里人是懒,但还没懒到连菜都懒得洗的地步!贵三份钱,谁买啊!”

    肉铺老板也点点头,看着李谨诚的眼神里,带上了一丝同情。

    就在李谨诚陷入开张以来第一个“无人问津”的困境时,转机,终于出现了。

    一个戴着眼镜,穿着白衬衫和长裙,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女教师,急匆匆地从市场入口走了过来。她左手拎着一个装满作业本的布兜,右手空着,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她显然是刚下早课,要赶在中午回家给孩子做饭。

    她在肉铺前停下,迅速地买了一块肉,然后目光开始在周围的菜摊上搜寻。当她的目光扫过李谨诚的摊位时,瞬间就被那堆处理得干干净净的土豆和青椒吸引了。

    “小师傅,你这菜……”她快步走了过来,指着那些削好皮的土豆问道。

    “老师您好,我这是‘净菜’,都给您处理干净了,回家直接就能下锅。”李谨诚立刻迎了上去,他知道,他的“目标客户”,来了!

    “价格呢?”女教师显然很关心时间。

    “土豆两毛一斤,青椒两毛五。”李谨诚报出了价格。

    这个价格,比市价高出了将近四成。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女教师只是略微沉吟了半秒钟,便立刻说道:“好!给我来两斤土豆,半斤青椒!”

    她太清楚回家做饭的流程了。洗菜、择菜、削皮,这些琐碎的准备工作,至少要花掉她十几分钟。而现在,这十几分钟,可以用几毛钱买回来,对她来说,太值了!

    “好嘞!”李谨诚精神一振,手脚麻利地开始称重。

    就在他称好菜,准备递给女教师时,他做出了第二个让旁观者惊掉下巴的举动。

    他顺手从旁边拿起两根水灵灵的小葱,和装着土豆青椒的袋子,一起递了过去。

    “老师,您第一次来我这买菜,这两根小葱送给您,炒菜用得着。”

    这,就是降维打击的第二层:营销思维的碾压!

    女教师愣住了。她买了一辈子的菜,还是第一次碰到主动送东西的摊贩。她看着李谨杜脸上真诚的笑容,心中瞬间升起一股暖意和好感。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她嘴上客气着,脸上却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没事,应该的。您以后常来就行。”李谨诚笑道。

    “行!小师傅你这生意做得好!我以后就来你这买了!”女教师高兴地接过菜,付了钱,满意地离开了。

    这笔交易,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旁边那些等着看笑话的摊贩,全都傻眼了。

    “卖……卖出去了?”

    “还真有傻子买啊?贵那么多!”

    “送……还真送葱啊?!他这一单,还能挣到钱吗?”

    他们想不通,完全想不通。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女教师的成功购买,像一个活广告。很快,又一个穿着护士服的年轻姑娘,被吸引了过来。她显然也是刚下夜班,一脸疲惫,只想赶紧回家睡觉。当她看到那些不用自己动手就能直接下锅的蔬菜时,眼睛都亮了。

    “这个好!这个好!给我来点番茄和鸡蛋!”

    李谨诚的摊位前,开始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顾客……

    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时间紧张的双职工、怕麻烦的年轻人、或者是不太会做饭的单身青年。这些人,在过去,是被传统菜市场忽略的群体。而今天,李谨杜用他超越时代的“净菜”服务,精准地抓住了他们的痛点!

    渐渐地,李谨诚的摊位前,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稳定的客流。虽然不像其他摊位那样人声鼎沸,但来的每一个,都是目标明确、购买爽快的“优质客户”。

    而那句“买菜搭两根小葱”的策略,更是发挥了奇效。它成了一种社交货币,顾客们提着菜离开时,脸上都带着占了点小便宜的惊喜和满足。

    临近中午,市场的人流渐渐散去。

    李谨诚摊位上,那一小堆精心准备的“净菜”,已经全部售罄。车斗里剩下的那些没来得及处理的“毛菜”,他也以降价的方式,处理给了最后几个贪便宜的大爷大妈。

    当他收起摊子,准备离开时,旁边卖调料的老张,终于忍不住,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浓浓的困惑。

    “小……小李是吧?”他的称呼,已经从“那小子”变成了“小李”,“你……你今天……挣到钱了吗?”

    李谨诚看着他,神秘一笑,没有回答。

    他跨上他的“赤兔马”,在市场里无数道复杂的目光注视下,蹬着车,消失在了街角。

    他没有立刻回家。

    而是将车骑到了一个无人的僻静小巷里。

    他停下车,靠在墙上,心脏“怦怦”地狂跳。他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个装钱的布袋。

    布袋不重,但李谨诚感觉,它有千斤重。

    他颤抖着手,解开袋口,将里面所有的钱,都倒在了车斗里一块干净的塑料布上。

    一堆零散的、带着汗水和蔬菜味道的钞票。

    有一毛的,两毛的,五毛的,也有一块的,两块的,五块的,甚至还有几张十块的“大团结”。

    李谨诚深吸一口气,开始一张一张地,仔细清点。

    他的心跳,随着数字的累加,越来越快。

    五十……

    八十……

    一百二十……

    一百五十……

    当他数完最后一毛钱的硬币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反复地,又数了两遍。

    没错!

    除去所有成本——菜的本金、来回的车费、甚至包括损耗和送掉的小葱,今天一上午,他手里的净利润,赫然是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窒息的数字!

    李谨诚的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死死地攥着那一大把零钱,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缓缓地抬起头,看向天空。

    阳光刺眼,恍如隔世。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李谨诚的命运,这个家的命运,将彻底不同了!

    而一场即将到来的、席卷整个李家的巨大“地震”,也正在他手中的这堆零钱里,悄然酝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不错,请把《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