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善后

    祠堂公审的肃杀之气,如同冬日里最后一场寒潮,虽已过去,但那刺骨的冷意依旧萦绕在荣宁两府的上空,久久不散。

    府内人心惶惶,下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说话也压低了声音,生怕触怒了哪位主子,惹来无妄之灾。

    林晞深知,雷霆手段之后,需有和风细雨的抚慰与铁一般的规矩,方能稳定人心,引导家族走向新生。

    她并未给自己太多喘息的时间,公审次日,便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善后布局。

    首先,便是封锁消息,统一口径。

    她将贾政、贾琏、王熙凤以及几位核心族老召至荣庆堂,神色凝重。

    “祠堂之事,关乎家族存亡体面,绝不可外泄半分。”

    贾母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对外,珍大爷是忧思过度,旧疾复发,需长期静养,不再理事。”

    “赦老爷与邢夫人,则是感念祖宗创业艰难,自愿前往家庙清修,为家族祈福。”

    “但凡有敢私下议论、散布流言者,无论主仆,一律重责,逐出府去!”

    众人皆凛然应诺。

    他们明白,这是保全家族颜面、避免外界窥探和攻讦的必要手段。

    丑闻必须被牢牢捂住,至少在外界看来,贾府依旧是大厦将倾,但内里已悄然刮骨疗毒。

    “经此一事,可见家规不严,祸患无穷。”贾母继续道,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即刻起,订立新家规,镌刻成碑,立于祠堂之外,令全族子弟,无论男女,皆须熟读谨记!”

    她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新规首要,严禁子弟‘交通外官、包揽词讼、侵占民产、宿娼聚赌’!此四者,乃取祸之道,违者,一经查实,即刻削除族谱,逐出家族,永不复录!”

    贾政闻言,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贾琏与王熙凤更是心中凛冽,将这四条铁律牢牢刻在心里。

    “此外,家族用人,无论内外,皆需以‘德’为先。”

    贾母强调,“无德之人,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亦不可重用。德才兼备,以德为首。此标准,需贯穿子弟教育、仆役选拔、乃至日后婚配联姻之始终!”

    随后令族学先生将新家规与《大周律》中相关条款编撰成册,分发各房,责令子弟定期学习考核。

    这番定调,为贾府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根子上试图扭转奢靡腐化、唯利是图的颓风。

    ……

    宁国府这边,尤氏独自坐在空落落的正房里,望着窗外凋零的秋色,心中五味杂陈。

    她虽非贾珍原配,但作为填房,掌管宁府内务多年,贾珍那些勾当,她未必全然不知,却也无力阻拦,其中辛酸委屈,难以言表。

    夫君的下场让她既觉解脱,又感惶恐。

    她一个寡妇,如何支撑起这风雨飘摇的宁国府?

    往日里那些趋奉贾珍的奴才,又会如何对待她?

    正当她惶惶不安时,贾母带着鸳鸯和几个得力仆妇过来了。

    “好孩子,这些年,委屈你了。”贾母握住尤氏冰凉的手,语气温和而充满力量。

    一句“委屈”,让尤氏瞬间泪如雨下,多日的恐惧、压抑和屈辱仿佛找到了宣泄口。

    她伏地哽咽,难以成声。

    贾母示意鸳鸯将她扶起,赐了座,才缓缓道:“珍哥儿作孽,与你无干。你素日里谨慎贤良,我是知道的。如今宁府遭此变故,内外皆需人稳定局面。这副担子,少不得还要你先挑起来。”

    尤氏抬起泪眼,有些难以置信。她本以为会受牵连,没想到老太太竟还肯用她。

    “我已派了林之孝带几个人过来,协助你清理府务。”贾母继续道,语气转为冷厉,“尤其是助纣为虐之辈,如赖升之流,一个不留!抄检其家,所得赃款,悉数充入公中,填补亏空。宁府的烂账,务必借此机会,彻底理清!”

    尤氏心中一震,感受到老太太话语中的力量与支持,她仿佛找到了主心骨,忙起身应道:“是,老太太!媳妇定当竭尽全力,整顿家务,不负老太太信任!”

    安抚了尤氏,贾母又单独召见了贾蓉。

    贾蓉依旧是那副惊魂未定的模样,脸色苍白,眼神躲闪。

    “蓉哥儿,”贾母看着他,语气复杂,既有对其大义灭亲的肯定,也有对其未来的期许,“此次你能幡然醒悟,揭露你父亲罪行,避免了一场泼天大祸,于家族而言,是有功的。”

    贾蓉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低声道:“孙儿……孙儿只是……只是怕……”

    “怕是对的。”

    贾母打断他,“知道畏惧,方能谨言慎行。你父亲与祖父的爵位承袭之事,我已与你政叔祖联名上奏,向陛下陈情。旨意不日便下。虽因你父辈罪愆,爵位可能会降等,但终究是保住了。”

    贾蓉松了一口气,降等已是最好结果。

    “然,袭爵之后,你便是宁国府的当家人,更是贾氏长房嫡脉,未来的族长。”

    贾母语气转为严厉,“族长之位,非仅尊荣,更是责任!绝不可再效仿你父亲,行那不忠不孝、违法乱纪之事!”

    “从明日起,你便进家学,好生学习当朝律法,明了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待你学有所成,品行端正之后,祖母自会为你寻一门门风清正、贤良淑德的好亲事,助你重振家门!”

    贾蓉听着老太太为他规划的路径,虽觉前路艰难,却也有了一条清晰的、可以努力的方向。

    他跪下行礼,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与决心:“孙儿……孙儿谨遵太祖母教诲!定当洗心革面,刻苦进学,绝不辜负祖母期望!”

    最后,林晞将目光投向了两个容易被忽略的女孩——迎春和惜春。她特意将她们叫到自己的院中。

    迎春怯生生地坐在绣墩上,低着头,手里绞着帕子。

    她自幼住在贾母这边的院子里,与那不堪的父亲本就不甚亲近,但父亲骤然“被送去清修”,依旧让她感到不安与恐惧。

    “二丫头,”贾母拉过迎春冰凉的手,声音放得格外柔和,“莫要害怕。你父亲行事荒唐,与你无干。你依旧安心住在祖母这里,万事有祖母为你做主。”

    “将来,祖母定为你寻一个敦厚善良、家世清白的读书人家,让你风风光光出嫁,绝不再让你受半分委屈。”

    迎春抬起头,眼中含着泪花,看着祖母慈爱而坚定的面容,心中的惶恐渐渐被暖意取代,轻轻点了点头。

    而惜春,则依旧是那副清清冷冷的模样。

    她年纪虽小,却因母亲生她时难产而亡,自小敏感孤高,又因兄长贾珍的丑闻,更添了几分厌世之感。

    她坐在那里,如同一个精致却没有生气的瓷娃娃。

    “四丫头,”贾母心中叹息,知道这孩子的心理问题最为棘手,需得耐心引导,“世事纷扰,人心复杂,但总有其光明温暖之处。”

    “你还小,未来的路很长。莫要让那些污秽之事,蒙蔽了你的眼睛,冷了你的心肠。”

    “叔祖母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你若喜欢画画,便安心画,叔祖母给你请最好的先生;你若想读书,府里的藏书楼随你进出。”

    “只愿你,能活得自在些,通透些。”

    惜春抬起清澈却淡漠的眸子,看了贾母一眼,并未说话,只是微微颔首。

    但贾母从她微微松动的嘴角看出,这番话,并非全无作用。

    一番安排,恩威并施,破立结合。

    既以铁腕清除了毒瘤,订立了严规,又以温情抚慰了受伤的心灵,为迷途者指明了方向。

    贾府这艘历经风暴的巨轮,在贾母的掌舵下,终于开始艰难地,拨开沉重的乌云,驶向那尚不可知、却已透出一丝微光的未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不错,请把《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