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是被吹大了……

    “一定要来数学系读博!”

    “我会和学校做特殊申请,物理硕士可以读数学博士,学校有这个政策。”

    “特事特办,也能赶在三月份入学,你学物理太可惜了……”

    孟国庆连续说了一大通,言辞非常恳切,能看出他真是发自内心的。

    薛坤脸都黑了。

    当众挖角,不当人子啊!

    朱炳坤和陈帅则站在一边偷笑,数学教授挖角物理博士生,而且还挖到了薛坤的头上。

    真有意思了!

    张明浩的手被死死的握着,他也知道孟国庆是真心的,但薛坤对他确实挺好的,是真的不能去数学系。

    他尴尬道,“孟教授,谢谢您对我的肯定,我还是想跟着薛坤老师读博。”

    “您可能不清楚,我在东港大学的时候,薛老师就是我的博士生导师。”

    孟国庆听的有些迷惑,“你在东港大学也读过博?”

    “一年多。”

    张明浩坦然的说道,“出了点问题,就来这边了。”

    孟国庆还是有点不明白,但也没有深究,他忽然松开了手,笑道,“也可以这样,辅修数学!”

    “学校支持双博士,数学物理一起修!”

    “难度是高了点,但我觉得对你来说,至少数学完全不是问题,你不拿下数学博士太可惜了……”

    薛坤听着顿时长呼一口气。

    辅修数学,也就是读博过程中,一起申请数学博士,申请双博士的要求当然很高,但对他就没什么影响了。

    最少不会被挖角……

    那就太郁闷了。

    话说开了,孟国庆也没有继续挖角的话题,气氛顿时好了很多。

    薛坤迫不及待的问起了研究问题。

    张明浩对研究简单做了说明,但总归没有孟国庆来的权威。

    孟国庆一脸赞叹,“张明浩同学,真的是太天才了!”

    “他对三阶类Kawahara方程进行了变换以及直接性离散,分析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步骤,‘近似代入转化’。”

    “他找到了一种很特殊的近似代入转化规律,在进行近似代入转化后,三阶类Kawahara方程中的主要项会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快速收敛。”

    “在快速收敛的同时,也会大大简化覆盖性计算所需要的计算量,换句话说,变换后可以直接用计算机计算。”

    “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近似代入转化。”

    孟国庆继续我解释道,“这个规律把复杂的项变成简单的项,而且验算结果极为近似。”

    “其他方程或方程组,很多情况也能用到,应用意义非常重大啊!”

    孟国庆说完马上问向张明浩,“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进行代入转化的?”

    “是怎么想到这种规律的?”

    他理解不了。

    这样的规律需要大量‘正确的代入转化形式’才能研究出来,就像是分析数字规律一样,首先要有数字才能去分析规律。

    所谓正确的代入转化形式是怎么想出来的?

    张明浩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

    他能轻易判断正确的代入转化形式,自然就可以列出一大堆来分析规律。

    他勉强回了句,“就是碰到了,然后就想解决方法,然后就想能不能这样去做近似代入……”

    “就是这样!”

    孟国庆用力一拍大腿,惊呼一声,“很多研究需要的就是灵感,灵光一闪。”

    “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往往就是这么一闪。”

    “我根本就想不到,下意识就觉得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也根本不会继续研究。”

    “额~~”

    张明浩感觉是被吹大了。

    另一边,薛坤、朱炳坤以及陈帅凑在一起,小声说起了实验问题。

    孟国庆确定张明浩的研究没有问题,他们就可以利用新方法,对前置实验的数据进行重新计算。

    几个数值的变动,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

    薛坤当然是赞同的。

    朱炳坤也赞同重新计算数据,前置实验的结论必须要保证没有问题,才能确定后续的方向是对的。

    陈帅稍稍有些尴尬,他就负责实验计算分析工作,计算结果却要被推倒重新再进行计算分析。

    他也只能赞同。

    有新方法让计算结果更准确,还能说什么呢?

    到时候,发现实验结论错误也不能怪他了吧?

    他感叹一句,“薛坤啊,你这个学生的数学水平真是高,能完成这种研究。”

    说着话音一转,调侃了句,“要不,你放放手,让他去数学系?”

    “读物理也行,让他跟着我读博,我偏于实验检测和计算分析方向,应该也适合他。”

    薛坤黑着脸大手一挥,“想都别想!”

    ……

    朱炳坤、薛坤以及陈帅,一起决定要重新对前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项目组召开了会议。

    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包括副研究员、博士生,总计有三十多个人,都要参与到数据计算分析工作中。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也忙碌起来。

    薛坤相对比较清闲,他负责的是实验设计和实验,只分配了少量的工作,基本都和‘确定实验数据’有关。

    他手下又没有博士生,连一起工作的副研究员们,都各自有工作。

    不过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让张明浩正式加入到项目组,还邀请孟国庆一起辅助做计算工作。

    张明浩和孟国庆有着共同的工作,就是一起应用新方法对实验中的三阶类Kawahara方程进行计算。

    正式加入项目组,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

    要签合同,也要签订保密协议。

    张明浩拿到的是博士生进入项目的合同,导师的名字就是薛坤,好处就是能够提前拿到项目津贴。

    “一个月津贴平均有两到三千,也能补贴下生活。”

    “还有,你的论文可以挂在项目名下,审稿费、版面费都可以报销,发表后还能拿到成果奖金。”

    “钱不多,但也能补贴一下了。”

    薛坤解释了下。

    张明浩很干脆的签了合同和保密协议,正式成为了项目组的一员。

    ……

    在项目组会议后,前置实验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工作正式展开。

    张明浩分配了博士生工作间,也类似于办公室,每个人都配了办公桌、电脑,还有其他三个博士生一起。

    进了工作间,也认识了其他的博士生。

    廖书言,朱炳坤带的博士生,已经是博士生第三年了。

    许超,同样是朱炳坤手下的博士,也同样是三年级。

    另一个是女生,陈兰君,披在头上的短发外加方框眼镜,显得整个人很大气,她是陈帅带的二年级博士生。

    陈兰君和张明浩本来是同届生。

    张明浩重新入学,年纪也比她小四岁,也勉强可以称一声‘学姐’了。

    陈兰君活跃的打趣了句,“终于有比我小的学弟了!”

    “叫学姐!”

    张明浩也嘴甜的叫了句‘学姐好’。

    “乖~~~”

    陈兰君笑嘻嘻的回道。

    廖书言、许超是一起的,见到张明浩进来也只象征性招了下手,他们连名字都是陈兰君介绍的。

    对方不说话,张明浩也干脆不说话,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东西。

    廖书言和许超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撇了撇嘴,他们心里对张明浩有些排斥,原因很简单,对方竟然认为前置实验的结论是错的。

    不可能!

    他们跟着项目做了一年多,前置实验包括设计、研究、分析都有参与,他们对实验结论非常有信心。

    那可是项目组半年来最大的成果,甚至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成果。

    错误?

    开什么玩笑!

    两人凑在一起,看似在讨论问题,实则是在说小话。

    “项目组竟然决定重新计算前置实验的数据?”

    许超撇嘴道,“前置实验的计算分析做过三次,每一次结果都一致,朱老师是看在薛老师的面子上同意的吧?”

    廖书言凝着眉头,低声道,“据说是有什么新的数学研究,而且还是他的……”

    他指了指张明浩的方向。

    “我就奇怪了,一个物理博士生能有什么数学成果?而且还能影响到我们的实验?”

    许超道,“应该只是看薛坤教授的面子吧,可能还有个数学教授?据说数学系有个教授非常欣赏他。”

    “那他去读数学,为什么读物理?”廖书言撇了撇嘴,“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而且是没意义的工作。”

    “没办法。”

    “这两天都要忙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不错,请把《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