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静的可怕。
所有人都看向张明浩,眼神里带着好奇和怪异,仿佛都在说同样一句话——
你清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物理系博士生,完成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的研究,而且是应用广泛的类型,感觉就像是听到理科男,政治考了满分一样离谱。
当然了。
数学物理不分家,学科关联性还是很强的,但关联性强的是‘理论物理’。
可对方跟着薛坤读博,明显走的是实验物理的路线,而理论物理极为深奥,也不是博士生级别做研究的。
最先开口的是陈帅。
陈帅好笑的对薛坤说道,“你这个学生了不起,物理系的博士生完成计算数学研究,而且还是三阶类Kawahara方程……”
“你教的?”
他的语调满是调侃。
其他人的表情也很类似,即便能接受物理学博士生完成数学成果的设定,可三阶类Kawahara方程的研究难度太高了。
三阶类Kawahara方程涉及到多种应用,好多数学领域的学者进行研究,多数成果都只是‘找到可简化求解’的特例,根本没有普及应用价值。
张明浩,一个博士生?
对方好像还存在实验数据造假问题,即便薛坤说数据是实验检测到的,但事情依旧有着不确定性。
薛坤疑惑的看过来,凑近了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
“薛老师,我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
张明浩说的很认真。
“那你就讲一下,我们看看,研究是不是能说的通。”
陈帅不在意的说了句。
话音刚落,就要听到了敲门声,门口站着位瘦瘦的秃顶中年人,脸上支着厚重的眼镜片,满满一副学者的模样。
“薛坤、薛教授!”
中年人喊出了薛坤的名字。
薛坤连忙站起来,走到门口才勉强叫了一声,“孟教授……”
两人不熟悉。
孟国庆是数学学院的教授,和薛坤分属两个学院,半年间,也只是偶尔会碰到一次,能记住姓氏都很不错了。
“你好、你好!”
孟国庆主动握了手,马上道,“我查了一下,你是不是要招个叫张明浩的博士生?”
薛坤扭头看了一眼张明浩,满脸犹疑的点头,“三月份入学……”
“那就是了!有没有联系方式?”
孟国庆确定以后迫不及待的问了句,注意到薛坤奇怪的眼神,顿时解释道,“是这样的,我有个数学问题要问他,从昨天到现在,我一直在想,一直想不明白啊!”
薛坤愣了一下,他扭头看看张明浩,再转过头看看孟国庆,怎么也想不明白,孟国庆怎么会来问张明浩数学问题。
颠倒了吧!
孟国庆可是顶尖的数学教授,他在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成果,放在国际上都是有影响力的。
他来问数学问题?
提问对象是自己的学生张明浩?
薛坤一时间搞不清楚状况,下意识的再次看向张明浩。
张明浩走了过来,他听到对话顿时问道,“孟教授,您找我?”
“他是?”
孟国庆看向薛坤。
“你们不认识?”薛坤愣了下,立刻介绍道,“他就是张明浩。”
孟国庆顿时反应过来,满脸写着惊喜,“张明浩同学,你就在这里,真是太好了!”
他说着从包里拿出一叠稿纸,迫不及待的递了过去,“看看这个,是不是你做的分析?”
张明浩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发现是自己给余敏霞的方程做的分析。
他点点头,“是我写的。”
“那就找对人了!”孟教授轻呼一口气,迫不及待的指着第二页的一处地方,“这个代入转化,后面还有几处地方都很类似,应该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我进行了验算,转化都是对的,但不明白是怎么做的……”
孟国庆解释起来。
昨天余敏霞找过来以后,他就一直试着理解代入转化步骤。
在办公室里一直想,回家以后还在想,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闭上眼睛都继续思考着。
本来觉得是一个小问题,肯定能想的出来,结果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的进展。
他都愁坏了。
所以才主动查了下三月份博士生的入学名单,知道张明浩是薛坤的学生,就直接找了过来。
张明浩也明白过来。
他左看看、右看看,办公室门口可不是讲数学的地方,干脆说道,“孟教授,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说吧。”
“对、对,找个安静的地方。”
薛坤指着对面的小办公室,“去那间屋子吧。”
孟国庆和张明浩一起去了对面的小办公室。
大办公室里的人眼对眼。
有人想继续讨论实验问题,发现也没什么可说的,能想到的问题早就想到了。
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才会怀疑前置实验的结论有问题。
薛坤是其中之一。
朱炳坤还有其他几个副研究员,也都认为前置实验可能存在差错,但前置实验的讨论依旧是问题。
很多人对前置实验有信心,是因为前置实验的数据经过了几次验算,验算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哪怕是重新做验算,大概率也是得到同样的结果。
朱炳坤思索着说道,“张明浩刚才是说,他的研究能让‘三阶类Kawahara方程’简化覆盖计算量,是吧?”
其他人一起点头。
原本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可孟国庆都去问张明浩数学问题……
难道是真的?
“我去看看。”薛坤坐不住了,干脆站起来朝着对面走去。
朱炳坤则问向陈帅,“你觉得呢?”
“不可能吧。”
“‘三阶类Kawahara方程’太复杂了,那么多人研究,张明浩即便很优秀,他也是一个物理系的博士……”
陈帅说的也有些不确定,最后感叹一句,“要是真能行,那就厉害了!”
……
孟国庆问的就是余敏霞搞不懂的问题,也就是方程分析过程中,如何进行的‘近似代入转化’。
他看不懂,想不明白。
张明浩并不意外,他只是个物理博士生,但也知道研究的难度很高。
即便是现在,他也只是找到了进行‘近似代入转化’的规律,并没有证明规律的正确性。
最初做代数转化的时候,他依靠的是《正确感知》。
“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进行代入转化,但是,我找到了规律。”
张明浩说的很直白。
孟国庆听罢愣了一下,再看向‘代入转化’的步骤,顿时理解了。
他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学者,知道数学领域有很多问题是这样的。
找到规律,却无法进行证明。
这也是最常见的数学问题:对某个发现的规律进行证明。
张明浩正要进一步讲解,孟国庆打断了他,犹豫着问道,“发论文了吗?”
“正准备发,应该很快吧。”
“那快一点,完成论文先进行预投稿,把成果捏在自己手里。”
“这个规律我就先不听了。”孟国庆有些遗憾的摇摇头。
‘规律本身’也是不小的成果,‘三阶类Kawahara方程’的应用广泛,而大部分工业应用乃至于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都是代入数值求近似解。
有一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计算量,可以对方程进行覆盖性计算,也就能帮助求得更精确的解组。
一项研究的价值衡量标准,不仅仅是难度,还包括应用价值高,应用价值高,研究的意义就很重大。
张明浩明白孟国庆的意思,他大方的笑道,“没关系,孟教授,晚上我总结一下,先把核心传上去。”
“那就好、尽快啊!”
孟国庆这才认真听起来。
实际上,张明浩确实不在意,因为他讲的只是一部分规律,‘近似代入转化’有七种变换形式,和余敏霞的方程有关只有两种形式。
其他方程涉及到的变化形式,也能对照着研究出来,但是也需要时间。
这些时间足够完成预投稿了。
薛坤走进门的时候,就见到张明浩在认真讲解着。
孟教授则认真在听,还不时的点头。
‘近似代入转化’的规律有些复杂,但讲解对象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学者,好多地方简单说一下就可以。
两种变换形式,很快就都讲完了。
张明浩讲完了,孟国庆却没停下来,他迫不及待的开始用规律进行近似代入转化,然后进行验算。
薛坤站在一边,忍不住问道,“你们说的是你那个研究?”
“对。”
张明浩简单解释了一下。
薛坤听明白了,但心里依旧满是惊讶,‘三阶类Kawahara方程’简化计算,是物理博士生能研究出来的?
他看着专注于验算的孟国庆,还是决定等等。
朱炳坤、陈帅也来了。
他们拉着薛坤到一边,薛坤也做了同样的解释。
正说着话,孟教授忽然停下了笔,带着激动说道,“规律是对的!”
“三个不同的方程,同样的近似代入转化方法,验算结果都非常接近!”
“好啊!”
“这个规律真是太好了……”
他说着忽然站了起来,激动的看向张明浩问道,“张明浩同学,你还没有入学,对吧?”
张明浩听的一愣。
就见孟国庆握住他的手,激动道,“能研究出这个规律,绝对是天才,真正的数学天才!”
“你这样的数学天才,应该来数学系读博啊,学什么物理,还是实验物理,浪费人才啊!”
“江州大学允许物理硕士跨学科申请数学博士,怎么样?我做特别申请,你跟着我读博吧!”
“等你入学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规律,证明它的正确性。”
“凭借这项研究,足以让你成为优秀博士生,甚至是拿个奖了,到时候,留校也没有问题……”
张明浩愣住了。
薛坤则听得脸都黑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