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早上,怀庆难得歇息几天,睡到天光大亮才起身。两人穿戴好后,怀庆正要扶着三丫出屋门,三丫温声道:“怀庆等等。”随即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和一个盒子,示意怀庆打开。
怀庆笑道:“藏啥好东西了?”边说边先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块藕粉色的锦缎布料。他有些疑惑地望向三丫。
三丫抬了抬眼睛,示意他再打开盒子——里面赫然躺着一支黄灿灿的蝴蝶金钗!这钗子,在三丫没来边境之前,无数次地飞停在玉姨娘柔顺的秀发上,怀庆再熟悉不过了,多少个夜晚,这只蝴蝶都是从他手上亲手摘下来的。
三丫语气平淡:“昨儿初一,我不想在新年头一天说这些污糟事。因为你是百户,玉姨娘的娘家人,户所里很多人都认得——好些人瞧见她娘家嫂子拿着这支金钗和这匹布料去了当铺。”她顿了顿,没看怀庆的脸色,接着道:“金钗别人见过玉姨娘戴,这锦缎是去年的新料,在我们边境的铺子里根本见不着。她嫂子一个流放来的,哪里弄得到这种料子?当铺的人一眼就瞧出了蹊跷。外面都在传,我们家姨娘活不下去了,没钱才求娘家嫂子当了她的金钗和布料。”
说完,三丫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当票,轻轻放在桌上。
“我找人花了八十两银子才赎回来的,就是不想让你跟着丢脸。这钱也是我私下从铺子里拿的,没记在公账上,免得家里下人乱嚼舌根。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我也没那么多闲钱去填了。”
怀庆拿起当票,只觉得一股怒气从脚底窜上来。三丫平静地扬声喊:“夏嬷嬷!”
话音刚落,夏嬷嬷已跨进屋子。三丫伸出手,嬷嬷忙扶住夫人,径直出了屋子。
三丫一眼都没看怀庆——他自己的小妾,他自己去操心。她可不想让心里揪着这事,连带肚里的孩子也不得开怀。
怀庆收好东西,转身去了玉姨娘屋子。玉姨娘见到他,惊喜地喊了声:“老爷!”
怀庆脸上堆起温和的笑:“新年头的,你也该好好打扮打扮。你的新衣呢?穿给我瞧瞧?”
玉姨娘目光游移了一下:“我……还没做呢,留着布料好好琢磨琢磨做什么样子好。”说着便倒向怀庆怀里,“老爷,妾身穿别的就不好看了么?”
怀庆笑道:“你穿啥都是美的。怎的不插上那支金钗呢?你插上那钗子,又柔美又娇俏。”
玉姨娘道:“怕夫人瞧见了不舒心,就收起来了。”
怀庆点点头:“我成日忙,不能在家陪你。今儿我特意有空,带你出门逛逛去。我不是给了你五十两银票么?你不是一直想买钗?正好用这钱买支新的插给我看。”
玉姨娘眼神闪烁:“老爷,还是……还是不去了吧,免得夫人多心……”
怀庆笑道:“走吧,家里我做主,她不会说什么的。”
玉姨娘扭捏着咬住嘴唇,吞吞吐吐道:“不去了……以后老爷走了,我在家,在家……”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
怀庆点点头,关切道:“不去就不去。玉娘,你娘家……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么?”
玉姨娘低了头:“流放来的……日子都不好过……”
怀庆沉默片刻:“既然你不想出门,就在家好好歇着吧。”
玉姨娘忙抓住他的袖子撒娇:“老爷怎的才来就要走……”
怀庆温和地拍拍她的手:“想起还有点事要办。”说完便抽身出了屋门,面色瞬间沉了下来。
怀庆直接找到夏嬷嬷,支了一百两银票,骑马出门去置办给千户大人的年礼。在城里转了一圈,也没寻到特别合适的东西,就算有看上的,手里的钱也远远不够。
无奈之下,只得去打听当地的猎户。奔波到傍晚才回家,走了好几家才勉强凑到两张还算过得去的狐狸皮,远不如三丫之前送给千户夫人的好。正月里找上门,猎户也知道是急用送礼的,要价极高,把他身上的银钱花了个精光。
到家时,三丫面色如常,温声道:“回来了?快去用热水洗洗手脸暖和一下。”接着便井井有条地安排摆饭事宜。
初三,怀庆去给千户大人拜年。想着三丫大着肚子劳累,便独自前往。
千户大人对怀庆很是热情。在书房叙话时,他随意问道:“令正身子不便,怎的不叫上你家大闺女一起来?我家夫人、儿媳还有大孙女,一早都盼着呢。你这大闺女,教得可真是好!”
怀庆脸上透出慈爱,谦虚笑道:“她成天闹腾,她娘让她在家老实几天。”
千户大人话锋一转:“你们去年过年没回文山县吧?当年和你们一起落户的,有个谢举人,你熟识吧?”
怀庆心思一转:“算是内子的妹夫。”
千户大人笑道:“你们这一行人果真都出人才。周大人深得皇上赏识,你妹夫科举也顺遂,你在军中更是有一身真本事。”
怀庆躬身行礼,认真道:“这些年全靠大人教导提拔,怀庆感激不尽!”
千户大人满意地点点头:“我家小儿子,也喜欢读书,不过资质平庸。我们这边境地方,好的先生难寻。那些流放来的,我这身份上面也看得紧,不好与他们走近。想找个博学多才的人指点,难啊。我家小儿,可没谢举人那样的运道。”
怀庆心中了然,看来千户大人是把水生的底细摸透了。“谢举人已去京城了。若是小公子有需要,我问问谢举人家中,可有什么适合的书籍或笔记能借阅?”
千户大人对怀庆的识趣十分满意,满面笑容:“那就多谢怀庆费心了!”
怀庆忙道:“应该的,大人客气了。”
初四,怀庆的下属小旗、总旗们都带着家眷来给怀庆拜年。家里一下子涌进好几十口人,热闹极了。若请饭店送菜上门,置办几桌像样的席面,没个八九两银子根本下不来。
三丫低声吩咐夏嬷嬷,让刘妈妈出去花二两银子买了两只羊,请养羊人宰杀好,羊皮抵了工钱带回来。又让两个丫鬟帮着刘妈妈打下手。中午,便端上了烤得外焦里嫩的炙羊肉,配上三丫特制的酱料,香气扑鼻。
再配几个清口小菜,搬出几坛铺子里的好酒。大冬天里,众人吃得热火朝天,喝得脸红脖子粗。尽兴的小旗们举起酒杯:“大人!夫人来了我们边境,旁营的兄弟都羡慕我们!夫人一来就送我们好酒,还给我们娘子送了好布料。我家娘子在家高兴得直说,没想到这辈子跟了我,还能穿上锦缎衣衫!那么大块好料子,在我们这边境县城,少说也得六七两银子!就是大小姐在巷子里玩,都关照我们营里的孩子。都说我们跟对了人,有运道!”
怀庆心下感动不已。三丫为他做的这些,花了这么多钱,从未记在公账上,全是她私下贴补。别的百户,哪会如此招待下属和家眷?他举起酒杯:“平时在军营里,我是你们的百户。可上了战场,咱们就是生死相依的兄弟!互相依靠,彼此信任,才能活下来。夫人也是把你们当作自家兄弟看待!”
屏风另一侧,三丫正满面笑容地热情招待女眷和孩子们。听到怀庆这番话,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果真是才几年功夫,官场就能把人打磨成这样,这话说得真能笼络人心。玉姨娘自然也识趣地待在屋里没露面。夫妻俩这番招待,让下属们个个心头滚烫,恨不得当场起誓誓死追随怀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