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章丰收

    一进七月,下过一场雨,山上便冒出不少蘑菇。小桃让明双扶着她,带上干粮和孩子们,与老村里正的孙子狗蛋媳妇她们一同上山采蘑菇。她主要是想教孩子们辨认蘑菇,多懂点这些总没坏处。在她看来,人得能在不同环境里都活下去才算本事。

    张远家小娘子总想找机会凑到小桃面前混个脸熟。小桃每每只是淡淡点头便走。水生娘在一旁冷眼瞧着,忍不住对小桃道:“就不该给她好脸!你都当郡守夫人了,还得照顾她面子,这官儿岂不是白当了?”小桃不好向婆母解释这小娘子处处透着危险,她一直装作若无其事,就是不想打草惊蛇。

    水生在白月湾的新家也开始砌砖了。小桃和婆母没事便去宅基地转转。眼见砖墙才砌了两尺高,小桃同婆母商量:“娘,您看我这肚子里又揣了一个,要不咱们再买几亩地,把院子扩得更大些?”

    水生娘有些吃惊地看着儿媳,小声道:“都十亩地了,百十人都住得开,怎么还要扩?”

    小桃笑道:“就是觉得房子后面空着一大片地,要是我们不买下来,以后别人买去在咱们屋后盖房子,也碍眼不是?”

    水生娘不以为然:“你傻了?水生这么大的官,谁敢来得罪咱们,偏要在咱家房子后面盖房?”

    小桃笑着劝道:“娘,花不了几个钱,买了您想开出来种菜也行啊。”

    水生娘一听能种菜,也就点了头。

    小桃接着说道:“明儿我去县城办地契,顺便买些东西回来。”

    水生娘立刻反对:“你挺着个大肚子,别去了!要啥让春月和明双她们去跑腿就是。”

    “娘,我就是想出去透透气,也不算太远。坐咱自家的马车,赶慢点,不会有事的。”

    见儿媳坚持,水生娘也不好再争,只叮嘱春月和明燕仔细照顾好夫人。

    第二天到了县城,小桃先去自家新开的两家铺子看了看,特别是酒铺生意相当红火。逛完铺子,她便去了县衙。县衙的师爷听说郡守夫人来了,赶紧禀报县令。

    这位李县令正是李千户大人的小儿子,被安排到文山县任职。他连忙出来迎接。小桃笑道:“好长时间不见了,李县令。”

    李县令恭敬道:“谢夫人快请坐!以前常去您府上向谢大人请教策论。”

    小桃摆摆手:“今儿啊,主要是来办个宅基地的地契。另外还有点私事。张大人家的长女也算是我侄女,和你家侄儿定了亲,我想帮着打听点事。”

    李县令一听是私事,忙挥手屏退左右。小桃却笑道:“就点小事,师爷听听也无妨。”

    李县令见小桃特意留下师爷,心知恐怕不止侄儿亲事那么简单。

    待其他人退下,小桃才道:“我白月湾家房子左边第二户邻居换了人,这家小娘子得罪了我,四处说我收租子高,败坏我名声。我想查查她娘家是哪儿的,好出这口气。”

    师爷愣了一下,没想到郡守夫人收拾个农家妇人,还要亲自跑县衙来。

    李县令心里却是一沉。谢夫人绝不是为收拾个农妇就挺着肚子跑县衙的人!而且常人巴结郡守夫人还来不及,哪敢轻易得罪?莫非这农妇有什么古怪?他本想吩咐小吏去拿那人的户籍,转念想到谢夫人留下师爷——师爷是他心腹——显然是不想查这农妇的事走漏风声。在县衙都如此谨慎,难道这农妇真有什么来头?如今辽东的局势他心知肚明。他是周大人的人,侄儿又愿与张大人家结亲,自然是站在宣王这边的。

    李县令沉声吩咐师爷:“你亲自去一趟,把白月湾村张远媳妇的户籍找出来。”

    小桃仔细看了张远娘子何静的户籍:奇台县县丞长女,流放辽东三年半了。她默默将何静娘家的成员和住址都牢牢记在心里。

    回家后,小桃给白月湾老村里正和桂枝的公爹各送了一坛自家铺子的酒。水生娘问:“这宅基地地基都铺好了还要改吗?”

    小桃笑道:“不用改,房子后面圈起来就行。我们就是占个地方。”有些事还是瞒着婆母为好。

    小桃从县城回来没两天,明双就俯耳低报:“夫人,张远家小娘子去了县城。”

    小桃平静道:“且看她要翻什么浪。”

    水生家的门框是早请木匠打好的。建房师傅多,进度飞快,赶在七月底就建好了主体。小桃立刻安排匠人,花了十来天工夫,用石材把高高的院墙砌了起来。

    自家房子一修好,白月湾村便开始了紧张的秋收。此时,带队去京城卖货的张三哥也回来了,把卖货的钱和小桃给的银票全兑换成了现银,一共两万七千三百两。

    小桃惊道:“怎么多出这么多?”

    张三哥小声回禀:“东家,京城那边,辽东的山货、皮子、人参价钱都涨了两三成,特别是人参,足足涨了三成半。”

    小桃心下了然,那些能大量收购人参的大药铺都有背景,看来是知道往后辽东的货难进京了。

    小桃赏了张三哥三十两银子,又拿出二十两让他分给同去的白月湾村人。自家和周叔家派去的人,小桃私下每人又赏了十两。

    小桃把明双的父亲和兄弟、水生给的会功夫的随从,还有周叔借的五个人都留了下来——都是信得过的自己人。她低声吩咐:“旁人我不敢用,只能辛苦你们。我房子后面还留了个大院子,紧靠着山。你们想办法在后山挖一个大地窖。地窖口别开在院子里,要挖进山里去!我的马车和你们这次用的骡车都放到后院,用骡车把挖出来的土拉到后院填埋。这地窖我要用来存粮。图纸我给你们。对外就说留你们帮大小姐收完稻子再走。稻子再有二十来天就熟了,所以时间有点紧。”

    九个壮劳力,第二天便动手挖了起来。挖了两天,小桃看进度太慢,立刻给水生写信,说婉宁的稻子快熟了,让他派人来帮忙收。

    水生把信读了两遍。小桃向来是雇白月湾村的人干活,从不会特意写信叫他派人。家里也没几个懂农活的仆人。信上还说把他和周叔的人都留下来收稻子——小桃绝不会如此行事,唯一的解释是她要用信得过的人办事,连新村的人都不放心。

    水生只得将自己另外七个得力人手派去了白月湾。加上原来的九个,一共十六人,进度果然快了许多。足足挖了二十五天,才勉强挖出一个十五丈见方的大山洞。

    水生算着婉宁的稻子该熟了,准备动身去白月湾看看闺女的收成,也看看小桃。

    得知郡守去了白月湾,宣王在屋里来回踱步,心也悬在那片稻子上。“备马!”他一声令下,声音透着急切。片刻后,已飞身上马,带着几名亲兵疾驰出总督府。

    到了白月湾,田野渐入眼帘,宣王勒住缰绳,翻身下马。里正将他引到稻田边。王爷站在河岸上,放眼望去,是连绵成片的金黄稻田。

    秋风轻拂,稻浪翻滚,饱满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沉甸甸的光泽。宣王缓步走近稻田,伸手轻轻抚过那沉甸甸的稻穗,指尖传来稻芒扎手又实在的触感,心中不禁一阵激荡。

    他震撼于这壮阔的丰收景象,从未想过辽东的秋天竟能如此迷人。那铺天盖地的金黄,如同京城那把椅子的颜色一般令人心醉。

    等婉宁发现王爷来了,惊喜地瞪大了眼睛。宣王看着晒得像条小黑泥鳅似的小姑娘,笑着夸道:“没想到真让你种成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不错,请把《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