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府衙门口的闹剧,被雪魄一声低吼轻松化解。这事儿像阵风似的刮遍了全城。老百姓茶余饭后添油加醋地传,说什么白虎战神一声吼,吓得那帮平日里横着走的豪强老爷屁滚尿流,新来的向守备连手指头都没动一下。
这效果,比向拯民预想的还要好。府衙里那些原本阳奉阴违的属官,如今见了向拯民,腰弯得更低了,嘴里“大人”叫得也勤快了,虽然心里怎么想还不知道,但至少表面功夫做足了。城里治安都好了不少,地痞流氓都缩起了脖子,生怕撞上那位带着老虎逛街的守备大人。
站稳了脚跟,向拯民立刻开始推行他的计划。覃玉负责的“均田试点”和“以工代赈”已经启动,招募流民的告示贴出去,应者云集。看着城外荒地被一块块开垦出来,看着水渠河道开始清淤,向拯民知道,这是收拢民心的根本。
但光有土地和力气还不够。在巴寨点燃的“薪火”,必须在施南府这片更大的土地上燃烧起来,而且要烧得更旺。
他把覃玉、柳明(在稳定巴寨同盟后,也被调来了施南府)叫到跟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施南府城,人口众多,孩童、青年也不少。我们不能只盯着巴寨那一亩三分地。我打算在这里,扩建薪火学堂,而且要办得更大,分门别类地教。”
“分门别类?”覃玉眼睛一亮,她一直觉得巴寨的学堂虽然好,但内容还是太杂。
“对。”向拯民拿起炭笔,在纸上画了三个圈,“我想分成三个班。”
“第一个,蒙学班。不只是教娃娃,愿意学的成年人也可以来。主要教识数、认字,还有……历史。”
“历史?”柳明有些疑惑,“蒙童学史,是否过于深奥?”
“不是让他们去考状元。”向拯民解释道,“是讲简单的故事,讲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故事,讲华夏为何是一家,讲那些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努力的英雄。要让孩子们,还有大人们,知道自己从哪儿来,该往哪儿去,心里要有个‘大一统’的根,不能只知道自己寨子那点事。”
柳明抚掌赞叹:“妙啊!寓教于史,塑其精神!此乃教化之本!此事,柳某愿尽力!”
“第二个,工匠班。”向拯民指向第二个圈,“不能光让阿铁一个人忙活。要挑选那些手巧、有耐心的年轻人,系统地教他们看图、认尺、用工具,还有简单的机械原理,比如杠杆、滑轮。以后无论是修城、造器、兴修水利,都需要大量懂技术的工匠。”
覃玉点头:“此事可交由阿铁主要负责,他如今带徒弟也颇有心得。只是这教材……”
“我来编绘简单的图册。”向拯民当仁不让,他脑子里的基础物理和机械知识,足够启蒙用了。
“第三个,军事班。”向拯民神色严肃起来,“乱世之中,不能没有自保之力。这个班,主要从现有的护卫队和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优秀者,由巴勇负责。不仅要练队列、习武艺、操练火器,还要教他们识地图、懂战术,尤其是……步炮协同。”
“步炮协同?”巴勇挠了挠头,这个词他听着新鲜。
“就是步兵和火炮如何配合作战。”向拯民简单解释,“不能光靠猛冲猛打,要动脑子。以后我们的‘雪魄炮’会越来越多,怎么用,用在哪儿,什么时候用,都有讲究。”
三个班的构想清晰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蒙学启智,工匠兴业,军事自强。
“覃姑娘,”向拯民看向覃玉,“这施南府学堂的总教习,非你莫属。所有教务、人事、教材统筹,都需你来掌管。”
覃玉没有推辞,郑重地点了点头:“拯民兄放心,玉必竭尽全力。”不知不觉间,她对向拯民的称呼,也从“向壮士”变成了更显亲近的“拯民兄”。
说干就干。向拯民利用守备的职权,在府城相对清净的东区,划出了一片不小的院落,作为新学堂的校址。原有的房屋加以修缮,又新建了几间宽敞的教室和工匠实习的场地。比起巴寨的木屋,这里条件好了太多。
消息传出,在施南府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免费上学?还分三种班?这可是闻所未过的新鲜事!尤其是那个“蒙学班”,连大人都能去认字?还有“工匠班”,学好了能当大师傅?“军事班”更是包吃住,还能学那种喷火冒烟的神器?
好奇、怀疑、观望、期盼……各种情绪在城中弥漫。
开学第一天,学堂门口围满了人。有牵着孩子来的父母,有半信半疑的年轻人,也有纯粹来看热闹的。
最引人注目的,依旧是雪魄。
它现在成了学堂的“镇校神兽”。每天清晨,它会雷打不动地跟着向拯民来到学堂,然后在学堂门口那块特意为它准备的、磨得光滑的大青石上趴下,眯起眼睛,享受着清晨的阳光。它那雪白的身躯和悠闲的姿态,成了学堂最醒目的标志。
孩子们起初还是怕,但很快就被学堂里新奇的内容吸引了。蒙学班里,柳明不再之乎者也,而是用带着口音的官话,讲述着大禹治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讲到精彩处,手舞足蹈,下面的孩子和大人们都听得入了神。
工匠班里,阿铁拿着向拯民画的简单齿轮、杠杆图,用实物演示,告诉学生们为什么用撬棍能省力,为什么滑轮能吊起更重的东西。那些年轻工匠们眼睛发亮,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军事班的操练声更是响亮,巴勇的大嗓门隔着院墙都能听到。
而雪魄,也渐渐成了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流传起一个新的说法:“上学前摸摸雪魄的头,一天读书不用愁。”于是,每天上学前,排队摸虎头成了蒙学班孩子们的固定项目。雪魄脾气好得出奇,任由那些小手在它脑袋和脖颈上乱摸,偶尔被摸得舒服了,还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有些胆大的孩子,甚至敢把学堂里发的、写满了字的粗糙作业本拿到雪魄面前,指着上面的字,像模像样地“教”它认字。
“雪魄,你看,这是‘山’字!”
“这个是‘虎’字,就是你哦!”
雪魄当然不认得字,但它似乎很享受这种陪伴,会用鼻子轻轻嗅嗅作业本,或者用那双清澈的琥珀色眸子温和地看着叽叽喳喳的孩子们。
这神奇而和谐的一幕,被许多来接孩子的父母看在眼里,心中那份对新学堂的疑虑和隔阂,不知不觉间消散了许多。连白虎这等神兽都亲近学堂,亲近读书,那这学堂,肯定是好的!
柳明更是将每日所见所感,以及向拯民推行的种种新政,都详细记录下来,开始动笔撰写他构思已久的《施南新政记》。他预感到,这里发生的一切,或许将为这个沉疴积弊的世道,摸索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向拯民站在学堂的院子里,看着蒙学班窗口孩子们专注的小脸,听着工匠班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讨论声,感受着军事班传来的昂扬士气,再看到门口阳光下,与孩童嬉戏、如同守护神般的雪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不再是巴寨山沟里的一点星火,这是在施南府城点燃的一簇火焰。它照亮的不再是一寨一隅,而是更多孩子的未来,更多工匠的希望,更多士兵的信念。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这薪火传承不息,终有一天,可以驱散这乱世的阴霾,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而雪魄,这只通晓人性的白色巨虎,不仅是战场上的战神,更是这文明薪火最忠诚、最温暖的守护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