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研讨绽彩传理念,项目攻坚破瓶颈,山乡赴约盼新程
周日上午的柏林,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街道上,给古老的建筑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王剑送念菲和陈默到研讨会会场门口时,门口已经站满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大家手里拿着资料袋,三三两两地交流着,空气中弥漫着专注而热烈的氛围。
“别紧张,就像平时跟同事分享经验一样就好。” 王剑拍了拍念菲的肩膀,目光里满是鼓励。他看到念菲攥着资料夹的手指微微发白,知道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 这是她第一次在国际研讨会上做分享,难免会紧张。
念菲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爸,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准备得很充分。” 她转头看向陈默,陈默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轻声说:“加油,我在下面看着你。”
看着两人走进会场的背影,王剑才转身离开。他没有直接回公寓,而是去了公司 —— 昨天国内教育机构发来的用户测试反馈已经到了,他想趁着周末把反馈整理出来,周一跟马丁和团队讨论。
走进空荡荡的办公室,王剑打开电脑,屏幕上很快跳出了密密麻麻的反馈数据。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时不时停下来思考 —— 从反馈来看,中国家长和老师对色彩丰富、功能清晰的界面接受度更高,有 80% 的家长表示 “这样的界面能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学习”,还有 75% 的老师认为 “明确的功能按钮能节省教学时间”。这些数据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也更坚定了他之前的想法。
整理完反馈,已经是中午了。王剑拿出手机,想给念菲发个消息问问研讨会的情况,却看到叶菲先发来一条视频请求。他赶紧接起,屏幕里出现了叶菲收拾行李的身影,她面前的行李箱里放着几件冲锋衣和运动鞋,还有一个装满常用药品的小袋子。
“菲儿,在忙呢?” 王剑笑着说。
“是啊,明天就要去贵州了,得把东西收拾好。” 叶菲把一瓶晕车药放进箱子里,“山区路不好走,怕到时候晕车。对了,念菲的研讨会怎么样了?她有没有紧张?”
“应该还好,我早上送她去的时候,陈默陪着她呢。” 王剑把整理好的用户测试反馈截图发给叶菲,“你看,咱们之前担心的产品界面问题,现在有答案了,中国用户更倾向于色彩丰富的设计,马丁应该会认可这个结果。”
叶菲看着截图,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我就说你的想法是对的。跨文化协作就是这样,得让对方看到真实的需求,才能达成共识。” 她顿了顿,又说:“对了,我昨天跟村长通电话,他说孩子们知道我们要带新设备过去,都特别开心,有的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小礼物,说要送给我们。”
王剑想象着孩子们期待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那你们到了之后,多拍点照片和视频,让我也看看孩子们的笑脸。”
挂了电话,王剑去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个三明治当午饭。吃午饭的时候,他收到了念菲发来的消息,只有短短一句话:“爸,我分享完了,反应特别好!” 后面还跟了一个开心的表情。王剑笑着回复:“真棒!晚上咱们去吃你想吃的那家意大利面,好好庆祝一下。”
下午,王剑留在办公室,把用户测试反馈做成了详细的 PPT,还特意加入了几个中国家长的真实案例 —— 有位家长说 “孩子以前不爱学英语,看到这个色彩鲜艳的界面,每天都主动打开平板学习”,还有位老师分享 “功能按钮清晰,上课的时候不用花时间找功能,能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他觉得这些真实的故事,比冰冷的数据更能打动马丁。
傍晚的时候,念菲和陈默回来了。念菲一进门就兴奋地拉着王剑的胳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爸!今天的研讨会太有意思了!我分享完游戏化教学的案例后,好多老师都来跟我交流,还有一位柏林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说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设计游戏,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陈默在一旁补充道:“念菲今天表现特别好,思路特别清晰,很多老师都夸她有想法。有位来自法国的教授还问她要不要考虑去法国做交流,念菲说要先回国把教学试点做好。”
王剑看着女儿眼里闪烁的光芒,心里满是欣慰。他抬手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咱们去吃意大利面,我已经订好位置了。”
三人来到那家意大利餐厅时,餐厅里已经坐满了人。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念菲点了一份经典的番茄肉酱面,还不忘给王剑和陈默推荐餐厅的招牌提拉米苏。吃饭的时候,念菲还在跟王剑聊研讨会的收获,说以后要把这些新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们能在更有趣的氛围里学习。
“爸,等我回国后,想跟学校申请开一门‘跨文化交流’的选修课,” 念菲眼神认真地说,“现在的孩子接触国际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我想让他们更早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王剑点点头:“这个想法特别好,爸爸支持你。如果需要帮忙找资料或者联系国外的教育机构,你随时跟我说。”
晚上回到公寓,念菲坐在沙发上,把今天研讨会的笔记整理成文档,还在文档末尾写下了接下来的计划:整理柏林老师的建议、设计教学试点方案、准备 “跨文化交流” 选修课的大纲。陈默坐在她身边,帮她核对资料里的数据,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
王剑看着眼前的一幕,悄悄拿出手机,给叶菲发了一张两人一起整理资料的照片,配文:“念菲今天收获满满,还跟陈默一起规划后续的教学计划,长大了。”
没过多久,叶菲就回了消息:“真好!看到她这么有干劲,我就放心了。你也别太累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跟马丁讨论项目呢。”
周一早上,王剑早早来到公司,把整理好的 PPT 放在了会议室的电脑里。马丁和莉娜、汤姆进来的时候,他正在调试设备。“马丁先生,早上好。” 王剑笑着打招呼,“我整理了中国用户的测试反馈,还有几个真实案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马丁点了点头,坐在了座位上。会议开始后,王剑先是展示了用户测试的数据分析,然后又播放了几个中国家长和老师的采访视频 —— 视频里,家长们笑着说孩子学习兴趣的变化,老师们认真地分享教学中的便利,这些真实的画面让会议室里的氛围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马丁先生,” 王剑关掉视频,看着马丁,“我知道贵公司一直坚持简洁的设计理念,但从中国用户的反馈来看,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吸引孩子、方便教学的界面。我们可以在简洁的基础上,保留核心功能,同时增加一些色彩元素和明确的功能按钮,这样既能满足用户需求,也不会偏离贵公司的设计初衷。”
马丁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这些案例确实让我很意外。我之前一直觉得简洁的设计才是最好的,但现在看来,不同市场的用户需求确实存在差异。” 他转头看向汤姆:“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样的调整需要多长时间?会不会影响项目进度?”
“不会影响,” 汤姆立刻回答,“我们只需要调整界面的颜色和按钮布局,核心功能不需要改动,大概一周就能完成。”
马丁点了点头,终于露出了笑容:“那好,就按王先生的方案来调整。希望我们能尽快完成产品原型,进入下一个阶段。”
王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这次的分歧解决后,后续的项目推进应该会更顺利。会议结束后,莉娜兴奋地对王剑说:“王先生,你太厉害了!马丁终于同意调整方案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做到。”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王剑笑着说,“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加油,争取按时完成项目。”
与此同时,叶菲正和小张、李哲一起,在首都机场准备登机。叶菲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背着一个装满资料的背包,手里还拎着一个装着图书和文具的大箱子 —— 那是 “启智教育” 员工捐赠的,她要亲手把这些礼物送到孩子们手里。
“叶老师,这次去贵州大概要待几天啊?” 小张一边检查登机牌,一边问。
“大概五天吧,” 叶菲说,“先把教学设备安装调试好,再给老师们做个简单的培训,然后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跟村长聊聊后续的‘启智班’课程安排。”
李哲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要了解的问题:“我想跟山区的老师好好聊聊,看看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公司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开发一些适合山区教学的课程,或者给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叶菲感激地看了李哲一眼:“太谢谢您了,李总。有您的支持,孩子们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飞机起飞后,叶菲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的云层。她想起了村长说的 “孩子们准备了小礼物”,心里充满了期待。她拿出手机,翻出之前在贵州拍的照片 —— 孩子们在溪边放风筝的笑脸、在老祠堂里认真上课的模样、妞妞攥着她衣角时的依恋…… 这些画面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她的公益之路。
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贵阳机场。村长已经带着几个村民在机场外等他们了,看到叶菲,村长立刻迎了上来,脸上满是笑容:“叶老师,你们可算来了!孩子们昨天就问了好几遍,说叶老师什么时候到。”
“让你们久等了,” 叶菲笑着说,“这次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设备,还有一些图书和文具,希望能帮到孩子们。”
村长领着他们坐上了开往村寨的汽车。山路蜿蜒曲折,汽车在山路上颠簸着,窗外是连绵的群山和成片的竹林。叶菲看着窗外的风景,想起了第一次来的时候,孩子们在村口等着她的场景,心里暖暖的。
大概两个小时后,汽车终于抵达了村寨。车子刚停稳,一群孩子就围了上来,手里拿着用彩纸折的小船、小花,还有用树枝做的小玩具。“叶老师!叶老师!” 孩子们兴奋地喊着,把手里的礼物递给叶菲。
妞妞跑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个用毛线织的小兔子,递到叶菲手里:“叶老师,这是我给你织的小兔子,你喜欢吗?”
叶菲接过小兔子,感觉心里暖暖的:“喜欢,太喜欢了!妞妞真能干。”
村长笑着说:“这些礼物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做了好几天呢。他们说要送给帮助他们的好心人。”
李哲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很触动。他蹲下身,接过一个小男孩递来的纸飞机,轻声说:“谢谢你,这个纸飞机真好看。”
接下来的几天,叶菲和小张、李哲一起,忙着安装调试教学设备。施工队已经把老祠堂修缮好了,新的窗户、干净的墙壁、整齐的桌椅,整个祠堂焕然一新。工人们把电子白板安装在墙上,把平板电脑分发给孩子们,叶菲和小张则在一旁帮忙调试,教孩子们如何使用。
“叶老师,这个平板怎么看动画片啊?” 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
叶菲笑着说:“这个平板不是用来放动画片的,是用来学习的。你看,这里有语文、数学、英语的课程,还有很多有趣的学习游戏,你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知识。”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着叶菲的指导,点开了一个英语学习游戏。当听到游戏里的英文发音时,小男孩兴奋地叫了起来:“哇!这个好有意思!”
李哲则和山区的老师一起,坐在教室里聊教学中的困难。“我们这里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孩子连拼音都不太熟练,” 一位老师无奈地说,“而且我们的教学资源太少了,想给孩子们多教点东西,却没有合适的教材。”
李哲认真地把老师的话记在笔记本上:“您放心,我们公司会开发一些适合山区孩子的基础课程,免费提供给你们。另外,我们还会定期组织线上培训,邀请优秀的老师给你们分享教学经验,帮助你们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激动地握住李哲的手:“太谢谢您了!有了您的帮助,我们就能更好地教孩子们了。”
周三下午,叶菲给老师们做了一场关于智能设备使用的培训。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老师们如何利用电子白板制作生动的课件,如何用平板电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如何通过在线平台与家长沟通。老师们学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叶菲都一一耐心解答。
培训结束后,一位老师拉着叶菲的手说:“叶老师,以前我总觉得这些智能设备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才知道它们能给教学带来这么多便利。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用这些设备给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
叶菲笑着说:“只要你们愿意学,我以后还会来给你们做培训。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周四上午,“启智班” 正式开课了。叶菲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坐在崭新的桌椅前,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眼里满是好奇和期待。她打开电子白板,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 通过动画的形式讲解古诗,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背诵,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李哲坐在教室后面,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感慨。他拿出手机,拍了一段视频,发给了公司的员工,配文:“我们的资助没有白费,看到孩子们开心学习的样子,一切都值得。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帮助更多的山区孩子。”
下午,叶菲和村长、李哲一起,坐在桂花树下(村寨里也有一棵老桂花树,虽然没有北师大的大,但每年也会开出满树的桂花),聊 “启智班” 的后续安排。“我们计划每周安排两节智能设备课,让孩子们熟悉设备的使用,” 叶菲说,“另外,我们还会组织线上交流活动,让山区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
李哲点点头:“我们公司可以提供线上交流的平台,再安排一些志愿者老师,给孩子们做辅导。我还想在村寨里建一个小型的图书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图书,让他们能读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村长激动地说:“太好了!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村寨的孩子以后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读到很多书,学到很多知识了。”
周五上午,叶菲和小张、李哲要离开了。孩子们早早地在村口等着,手里拿着自己画的画,有的画着新学校,有的画着叶菲和他们一起上课的场景,还有的画着向日葵 —— 那是叶菲教他们画的,说向日葵代表着希望。
“叶老师,你们还会来吗?” 妞妞拉着叶菲的衣角,眼里满是不舍。
叶菲蹲下身,抱住妞妞:“会的,我们一定会来。等你们期末考试结束,我还会来看你们,给你们带新的图书和文具。”
车子缓缓驶离村寨,叶菲从车窗里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变小,直到消失在山路的拐角。她拿出手机,给王剑发了一段 “启智班” 上课的视频,配文:“孩子们用上新设备了,特别开心。‘启智班’已经开课,后续的课程安排也跟村长和李总聊好了,一切都很顺利。”
此时的柏林,王剑正在和团队讨论产品调整后的细节。看到叶菲发来的视频,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 视频里,孩子们拿着平板电脑,跟着叶菲一起读古诗,眼里满是光芒。他给叶菲回了一条消息:“太好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比什么都开心。我们的产品界面调整也很顺利,下周就能完成新的原型图了。”
挂了电话,王剑看着团队成员认真讨论的样子,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无论是他的项目,还是叶菲的公益,抑或是念菲的教学,虽然都有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的光芒。就像村寨里的桂花树,虽然生长在深山里,但每年都会开出满树的桂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就像孩子们画的向日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