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大理石机床底座

    天上的大雪很大,一出门,地上的雪都能没过脚踝。

    转眼间,时间已经到了1936年一月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这让陈常在感觉时间过的太快了。

    他无法让时间停止,所以他只能不断的跟时间赛跑。

    “雪这么大,你也不多加件衣服。

    你要是冻病了,我又该受批评了。”

    王玲在后面追上了陈常在,让他赶快回屋里,换上王玲刚给他做好的新棉袄。

    “没事,我不冷。”

    陈常在还想挣扎一下,显示自己还是非常强壮抗冻的。

    不过在王玲的拉扯之下,他也只能乖乖的回到了窑洞里,穿上王玲亲手给他缝制的棉衣。

    新棉衣穿上是真暖和,不过陈常在是真的不舍得穿。

    现在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都非常困难,棉花也是战略物资。

    能做一件新棉衣,现在可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就算他陈常在身上穿的这身新棉衣,不管是棉布还是棉花,都是总部机关特批给他。

    命令他必须做一套新棉衣穿,他才做的。

    否则他早就把这身棉袄中的新棉花,拿去做硝化棉去了。

    现在的局势非常紧张,周边的压力非常大。

    很多的物资都被封锁了,就连粮食现在也是在定量供应。

    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需要吃饭的。

    而吃的粮食只能从地里种出来。

    现在可没有后世那种,能够从二氧化碳中制备淀粉的技术。

    现在想要吃饱饭,只能去拼命种地。

    可是想要土地里面能够长出来更多的粮食,那就得有更好的工具才行。

    只是靠着人拿着锄头去刨地,靠着牛拉着犁去犁地。

    那样的开荒进度,想要养活大量的人口是非常困难的。

    那种极限,不是只靠着人去拼命就能完全解决的。

    想要养活大量的人口,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除了要有勤劳的人民之外,还需要有更强力的农耕器具。

    而现在,陈常在就在想办法搞出来他的下一个动力机械,那就是单杠柴油机。

    在这大西北,虽然没有什么大油田,但是小油包却可以说到处都是。

    它们深浅不一,大小不同,如果只是靠着它们来支撑起来一个大国工业,那确实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候,用这些小油包,支撑起来部队这刚刚起步的,弱小的工业发展,还是没有问题的。

    石油炼化,其实就是一个高温裂解的过程。

    这种石油提炼的方法,哪怕是用土法子,也能提炼出来柴油和润滑油。

    现在因为需要提炼大量的石蜡,已经在提炼石蜡的过程当中,提炼出来了不少的柴油、汽油和润滑油了。

    只是现在除了润滑油在蒸汽机上能够用上之外,其他的油料暂时还用不上。

    所以这些也都储存了起来,等用的的时候,还得需要二次提纯。

    现在陈常在也不需要太多的石油制品种类,只要能够裂解出柴油和润滑油就可以了。

    只要有了这两项,他就能够让一台柴油机动起来。

    而单杠柴油机,就是最好的农业发展利器。

    在这个山岭密布,沟壑纵横的西北地区。

    手扶拖拉机才是真正能够跑遍山头田埂的好东西。

    而想要让这台单杠柴油机能够跑起来。

    那么机床就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没有机床,就不能让发动机大批量的生产出来。

    哪怕是通过失蜡法去铸造,然后通过手工去修整,那也无法大批量的生产。

    而工业的精髓。

    就是可以通过工业分工,还有精致的工业设备,大批量的制造出来无数的工业产品。

    所以现在虽然已经有了蒸汽机,而这两三个月,还在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新的蒸汽机。

    但是陈常在还是认为这个速度太慢了。

    所以在第三台已经定型的蒸汽机出来之后。

    陈常在就把所有的生产工作,全都交给了那些已经正式调到吴家堡兵工厂的老师傅,和他自己的那些学生去生产了。

    而陈常在则是一头扑进了机床设计上面。

    想要有一台好机床。

    那么一个好的机床底座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而一个好的机床底座,在铸造出来之后,是需要放置一年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来释放底座内部应力的。

    如果不释放底座应力,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个机床的精度就会剧烈变化。

    严重的甚至整个上部机床,都会被底座应力给轻微扭曲。

    至于后世使用的,用可以模拟自然时效的时效炉来释放应力,现在是做不到的。

    因为那需要极其严格的温度控制,每小时升温多少,降温多少都是极其严谨的。

    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还想要弄出来机床的办法,也还有。

    那就是采用大理石机床底座。

    虽然大理石非常脆,但是它相对于其他的石材,它还是最合适的。

    只要工作的时候小心谨慎。

    不要把大理石给砸碎了,那么一个大理石底座还是能用很久的。

    后世高精度机床,也是在普遍使用大理石作为底座。

    而今天陈常在就是想去找陈团长他们问问,有没有找到大理石。

    虽然在这西北地区也有大理石出产,但是想要找到,并且弄回来那么大一块石头,也不是那么好弄的。

    毕竟作为底座的石头,小的也得一吨多重。

    来到了陈团长的团部院外。

    问了一下门岗的保卫战士,知道陈团长和刘政委都在团部办公没有出去。

    陈常在也就大步的走了进去。

    “陈叔,刘叔,你们忙着呢吗?”

    在窑洞门口,陈常在就喊了一声,他不知道陈团长他们在里面忙什么。

    如果是关于作战计划这些机密的事情,他贸然闯进去,可就非常不好了。

    听到了陈常在的喊声。

    陈团长在屋里回了一声,“是常在来了,快点进来,我还想去找你呢。”

    陈常在进了窑洞后,看到刘政委也在里面,刘政委对陈常在说道:“常在快进来,外面太冷了。

    你这找我们来,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来只是想问问,那些大理石找到了吗?”

    听到陈常在的问题之后,陈团长和刘政委相互看了一眼。

    然后刘政委笑道:“老陈,我没说错吧,我说常在也是为这个事来的。”

    陈团长则是笑着说道:“常在,今天你不来,我也想要去找你呢。

    大理石不但找到了,现在都快要到家了。”

    “真的?怎么这么快?”

    陈团长说道:“我们派出的人,在西北八十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采石场。

    看了之后发现,那就是一个采大理石的采石场。

    那已经开了几十年了,不过现在已经荒废了。

    后来打听之后才知道,是因为前些年闹土匪,把采石场的老板一家子都给杀了。

    后来那个采石场也就停了。

    我们的人在石料场里找到了不少块,符合你要求的大理石。

    于是就用马车给拉了回来。

    不过那些家伙太沉了。

    一块石头就得用四匹马的马车去拉。

    这不明天第一批的,五大块石头就能到了,我还想去告诉你呢,没想到你就来了。

    这不是巧了吗?”

    “这可是太好了,这下我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搞出高精度机床了。”陈常在听后大笑着说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不错,请把《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