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朱元璋造自己的反?

    【崇祯殉国,确实为大明挽回了最后的体面。】

    【他用一根绳子,守住了华夏君王最后的风骨,也为自己那充满争议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足够悲壮的句号。】

    天幕上的评论区,在短暂的沉寂后,再次活跃起来,只是这一次的语气,充满了无奈与调侃。

    【实话实说,就崇祯末年那个烂到根子里的局,别说崇祯自己了,就是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打包空投过去,估计也得傻眼。】

    【如果是崇祯初期或许还有可能,如果是中后期的话,那还是直接投了,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哈哈,此话在理!祖龙过去,一看国库,‘朕的钱呢?’,再一看朝堂,‘朕的臣子呢?’

    最后一看边关,‘朕的长城……草,怎么自己先塌了?’怕不是当场就要再修一次阿房宫压压惊。】

    【明末那帮东林党,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比你还会讲!

    你跟他们谈理想?他们满嘴都是仁义道德!一谈到交税,就集体装死。二凤怕是连开个贞观之治的头都难。】

    【所以说,王朝末年,神仙难救。

    那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都烂透了。想从内部修补?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番话,让几个时空的大明君臣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本以为,只要有英明的君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可现在看来,当一艘船的每一块木板都开始腐朽时,再高明的船长,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沉没。

    然而,就在此时,一条评论,却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假设。

    【等等!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别人不行,但有一个人,或许……真的可以!】

    【谁?】

    【洪武大帝,朱元璋!】

    此言一出,所有时空的老朱家人,齐齐一愣。

    尤其是洪武十三年的朱元璋本人,更是眉头一挑,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咱?

    没错,就是咱!

    咱当年能从一个要饭的乞丐,一路打到南京称帝,还有什么事是咱办不到的?

    不就是个烂摊子吗?咱收拾的烂摊子还少吗?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但是,就算老朱穿到崇祯身上,他也救不了大明。】

    【因为他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这个开国皇帝,到了明末,唯一能走的路,竟然还是他最熟悉的那条——】

    【造反!】

    【哈哈,此话在理。

    我认为让老朱跟永乐还有二凤过去,直接拉一支队伍,把大明打崩,再搞一个新的大明,都比从内部拯救大明简单太多了。】

    【正巧这活他们也熟。】

    “……”

    朱元璋嘴角抽搐,脸色逐渐红温。

    【你们设想一个场景:洪武大帝一睁眼,发现自己成了崇祯。】

    【他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清查国库。结果一看,户部账上那点银子,还不够京营一个月的军饷。】

    【第二件事,整顿朝堂。他想杀几个贪官污吏立威,结果发现满朝文武,杀一个,就等于捅了马蜂窝。】

    【第三件事,他想加税。去找东林党那帮“清流”,人家跟他引经据典,从孔孟之道讲到民贵君轻,中心思想就一个:不能与民争利。

    去找江南的商贾,人家直接跟地方官勾结,把税负转嫁到农民身上。】

    【老朱坐在龙椅上,听着殿外流民四起,饿殍遍野,再看看殿内这帮脑满肠肥,还在为“国本”之争吵得不可开交的“忠臣”。】

    【他会怎么想?】

    【他会觉得,这帮孙子,比蒙元朝廷那帮鞑子,还不是东西!】

    这番分析,字字诛心。

    朱元璋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个场景,他感觉自己的拳头,硬了。

    是啊,咱要是处在那个境地,咱会怎么办?

    忍?

    咱朱元璋这辈子,就不知道什么叫忍!

    【所以,老朱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会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天幕的画面,陡然一变。

    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内,一个身穿龙袍的身影,脱下了那一身沉重的枷锁,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从御膳房里,拿走了一个破旧的碗。

    【他会想明白一个道理:这个大明,已经没救了。与其给这帮蛀虫当裱糊匠,不如,亲手把它给推倒了,重来!】

    【于是,在不久之后,李自成的闯王大军中,多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火头军。】

    【他自称,詹明璋。】

    当“詹明璋”三个字和那句注解出现在天幕上时。

    “噗——”

    永乐朝,汉王朱高煦再次贡献了全场最佳喷水表演。

    “瞻……瞻明……这名字起的,也太损了!”

    爹当年靖难,算是造反。

    皇爷爷当年红巾军起家,更是把造反这活儿干到了极致。

    这么一说……还真是老本行。

    【开局一个碗,结局你别管。这活儿,老朱熟啊!】

    【哈哈哈哈,我宣布,这就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与其在京城跟那帮虫豸扯皮,不如直接掀桌子,自己拉一支队伍,把旧大明推平,再建一个新大明!这不比从内部改革简单多了?】

    【谁说不是呢?如果老朱他们真的打下了新天下,那顶多分一些功勋集团。

    如果是挽救的话,那得连着几百年积攒下来的世家功勋阶级贵族一起整,那得多麻烦?】

    【大明朝末期就那么点蛋糕,还得几百年积攒下来的世家功勋阶级贵族分,怎么够?】

    【楼上说的有道理,明末最主要的原因估计就是到了王朝周期律,需要通过战争进行洗牌,重新分蛋糕。】

    天幕的评论区,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方案,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唯有朱元璋,看着天幕上那个手持破碗,走向远方的“自己”,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咱,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要造咱自己家的反?

    这对吗?

    这合理吗?

    明明每一个字咱都认得,怎么连在一起,咱就看不懂了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不错,请把《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