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衍圣公爵,即刻革除。

    三教合一,指儒家、佛教与道教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格局。

    至明代,此说更是深入人心,朝野上下多有倡言。

    儒家士大夫往往一面诵读孔孟,讲求“修齐治平”,一面又慕道家养生之术,追求延年益寿。

    乃至在思想层面,将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与儒家的“中庸”理念印证糅合。

    孔胤植抛出此论,正是要借“三教合一”的煌煌大义,先把道教与儒家像兄弟般捆绑在一起,占据制高点。

    再于其中暗渡陈仓,将遴选“德行”的标准,囊括在儒家话语体系内。

    见无人反驳,孔胤植自觉策略奏效,底气更足:

    “陛下,种窍丸可令人超凡脱俗。此等重器,若所托非人,落入心术不正、德行有亏之辈手中——”

    “仗仙法为恶,欺压良善,岂不成苍生大害?”

    “故臣恳请,种窍丸颁赐必须慎之又慎,务求发予德行高尚之君。”

    “方能确保仙朝修士,皆为正道栋梁。”

    王永光适时开口,问题直指核心:

    “怎样才算得上是衍圣公口中的君子?如何界定?如何遴选?”

    孔胤植对此问早有预料,立刻从容应答:

    “君子首重‘仁义礼智信’。其行于世,当忠君爱国,孝悌传家;当廉洁自守,不与浊流同污;当心怀抱负,以天下苍生为念;当言行合一,非口诵圣贤而心怀叵测之辈可比。”

    虽不明着提己方,但“廉洁自守”、“言行合一”等词,无一不是东林党人平日自我标榜的利器。

    紧接着,见张凤翔似欲开口,孔胤植抢先补充道:

    “考核遴选……臣以为,或可交由礼部核定德行标准,由吏部考绩官员操守。两部协同,则章程可立,公允可期。”

    礼部尚书是周延儒,吏部尚书是王永光。

    自己主动在分配方案中提出,将部分权力让渡给这两位,他们总该满意了吧?

    果然,王永光听完,脸上露出难以捉摸的微笑,不再追问。

    孔胤植心中大定,自以为手段高明,成功将政敌分化。

    可当他下意识瞥向钱龙锡时,却愕然发现,这位东林次辅面如苦瓜,痛苦地闭上了眼,似乎不忍再听。

    ‘什么情况?’

    钱龙锡的反应,以及殿内异常沉默的气氛表明,他似乎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是他说错了什么话吗?

    孔胤植不傻,强烈的危机感让他以最快反应做出补救。

    “陛下!诸公!”

    孔胤植再次躬身,与方才的侃侃而判若两人,语气极其谦卑:

    “方才所言,皆是臣愚钝之见。”

    “如何颁赐仙丹,自有陛下圣心独断,内阁诸公深谋远虑。”

    “臣略陈陋见,仅供陛下与诸位公参详。”

    ——我刚才都是随便说说的,绝无干涉之意,你们千万别当真!

    就在孔胤植惶惶不安,埋怨钱龙锡拉他入火坑之际,崇祯的状态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孔胤植。”

    “朕叫你来,是有一个问题问你。”

    孔胤植浑身一颤,头埋得更低:

    “臣……恭听圣训。”

    崇祯的眼眸缓缓抬起,不见波澜。

    先看了看近前的孔胤植,随即视线荡开,缓缓开口:

    “你认为,儒家对朕的仙朝,今后还有何用?”

    孔胤植简直惊得魂飞魄散!

    ‘此问是何用意?’

    难道……

    难道自己之前的揣测全错了?

    其他官员,无论东林党还是温体仁一派,凡是上午亲耳听过崇祯务实到冷酷的新“忠奸论”的,无不心惊肉跳。

    才半日功夫,陛下竟然就直接要对传承千年、被视为国本的儒家道统开刀问斩!

    首当其冲的,便是儒家象征——

    “衍圣公。”

    “朕让你说话。”

    孔胤植强压内心骇浪。

    他的回答,关乎孔家千年荣辱,关乎儒家未来的命运。

    他必须捍卫。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皆以儒术教化万民,规范君臣父子之序,此乃江山稳固、社稷长安之基石。”

    孔胤植努力让声音不颤抖,开始了几乎本能般的陈述:

    “陛下欲创仙朝,然仙朝亦需治理,黎民亦需教化。”

    “若无儒家礼法维系秩序,无圣贤教诲导人向善,则人皆恃力妄为……”

    “臣窃以为,儒家于仙朝,正如水之于鱼,空气之于人,不可或缺啊……”

    孔胤植引经据典,将儒家历朝历代对帝王、对国家的作用讲了个透,一直讲到没话说为止。

    崇祯颇有耐心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孔胤植说完,他才缓缓点头。

    “讲了这么多,朕只听到一个意思——”

    崇祯接下来的话,让孔胤植的脊梁陡然僵直,也让殿内所有尚存幻想的官员,刹那间屏住了呼吸。

    “孔儒想要塑造人,却把人扭曲得不是人了。”

    “!!!”

    “陛下!”

    “臣等万死!”

    殿内官员,无论东林清流还是其他派系,他们毕生所习、所信、所行,皆是圣贤之道。

    他们通过研读儒家经典踏入仕途,行为准则、道德评判、乃至官场晋升的合法性,都深深植根于这套体系之中。

    崇祯一句“扭曲得不是人了”,经过他们的解读放大便是:

    你们这些奉行儒礼的臣子,要么是自身被这套学问扭曲了的“非人”,要么就是正在用这套学问扭曲天下百姓的“帮凶”。

    这话太重了。

    重到他们根本无法承受!

    以至于所有官员——包括方才还在怡然自得的温体仁——尽数面色惨白,连呼有罪。

    孔胤植更是如遭雷击。

    崇祯缓缓起身,踱步至瘫软的孔胤植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位圣人之后:

    “修真之本,在契合道弦,感应至真,在超脱自在,非为桎梏心学所缚。”

    “故朕的仙朝,既不需要衍圣公。”

    “也不需要儒家。”

    崇祯宣判道:

    “传朕旨意——”

    “衍圣公爵,即刻革除。”

    “孔门后裔与万民同列,不复享圣裔超秩。”

    “天下州郡孔庙尽数封存,一应祀典悉数罢黜。”

    “自今而后,罢黜三教合流,道为万法根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修真版大明不错,请把《修真版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修真版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