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秉公随机

    王承恩不敢深想,忙将头埋得更低,惊疑压在心底。

    回到永寿宫时,约莫是申时初刻。

    积雪未融,在偏斜的日光下泛着清冷。

    崇祯知晓骆养性、王承恩等人,自中午起便一直随侍在文华殿,未曾用饭,吩咐他们去进食歇息。

    他自己则于永寿宫殿外空旷的庭院中,褪去身上衣物,换上了一件由草茎编织而成的道袍。

    随即,崇祯再次开始祈舞。

    身影腾挪,步伐玄奇,手臂挥动间似有无形的气韵跟随。

    经过这些天的持续祈舞,符箓与灵阵所需的大部分箓文,已然被他沟通补全。

    如今剩下的,皆是些涉及【宇】【宙】深层奥秘,极其艰难晦涩的终极箓文。

    但此事关乎道途复兴,再难也必须坚持下去。

    至于文华殿的商议,崇祯并未分神监听。

    全身心投注于与天地的共舞时,不宜为凡俗琐事所扰。

    不过,他早有安排纸人监控隐匿于殿内角落。

    它们会忠实地记录下,崇祯离开后所有人的言行举止。

    事后查阅,一切自会了然。

    直至天色微暗,暮色渐起,崇祯才缓缓收势。

    他额间不见汗渍,将新显现于纸上的几个珍贵箓文收起,转身入宫。

    结束午休、候在一旁的王承恩立即上前,为全身坦荡的崇祯换上干燥舒适的常服道袍。

    不久,曹化淳来了。

    来得比崇祯预料中要早些。

    崇祯斜靠在暖阁的软榻上,随意问道:

    “内阁已有结果?”

    曹化淳躬身趋前,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禀报:

    “大人们今日蒙受陛下亲临教诲,群情振奋,不敢有丝毫懈怠。”

    “午后议事,效率极高,已初步议定了种窍丸分配章程,并就仙朝初期官署设置进行了票拟。”

    崇祯微微颔首,语气平淡:

    “你说吧,朕就不看了。”

    他看似慵懒,实则在曹化淳进门的瞬间,便以超凡目力将曹化淳手中记录议事的要略,一字不落地扫入眼中。

    曹化淳不知此节,字正腔圆地开始汇报:

    “首先,关于二十七万枚种窍丸分配,内阁诸公经过详议,初步拟定三项策略。”

    “其一,为科举之途。”

    “自乡试之童生始,往上各级功名,皆有资格获赐种窍丸。”

    “若仅为童生,仅赐予种窍丸,不授法术修炼之法;”

    “欲得法术,需继续进学,至少需考中举人功名,方有资格于获赐仙丹时,一并择取基础法术修习。”

    “不同功名,可选法术范围与数量亦作出限制。”

    曹化淳顿了顿:

    “此外,大人们以为,既独尊道法,为仙朝取士,科举内容亦当革新,舍弃儒家经义。”

    “如何更改,尚未有定论……方向是加入与道法、仙缘相关的经典与考核。”

    “还需陛下亲自圣裁,划定哪些道法精要可作取士经典,颁行天下。”

    崇祯不置可否,再次微微点头。

    曹化淳见状,继续禀报:

    “至于第二项分配之策,乃卢知府提出的……随机分配。”

    “随机?”

    一旁侍立的王承恩忍不住低呼出声,脸上写满惊讶。

    随机的意思……是他想的那样吗?

    曹化淳见崇祯没有不悦,反而隐隐有赞赏之意,心中大定,便详细解释起来:

    “当时殿内,部分大人认为,若只倚靠科举一途,固然能选出文才之士,却未必满足陛下‘尽快增加修士数量’之要求。”

    “故最初提议,可仿奉天门拍卖前例,定一标准价格,公开发售。”

    “孙大人与毕大人则力主,科举方是朝廷取士正途,发售易使仙缘为富家垄断,更为不公。”

    “各方争执不下。”

    说到这里,曹化淳语气中带上一丝佩服:

    “就在此时,大名府知府卢象升霍然起身,言——‘既求秉公,不如随机好了’!”

    曹化淳看了看手中记录,准确复述道:

    “——可于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府州县,不分男女,不论老幼,不计出身,设立仙缘签筒,随机抽取名姓。”

    “抽中者,无论其为田间老农、市井小贩、深闺女子,抑或垂髫童子,皆赐予种窍丸一枚!”

    见崇祯看似兴趣更浓,曹化淳便知陛下对此议颇为赏识,于是说得更加顺畅:

    “卢大人当场陈情,此随机之法,只需确保执掌抽取者严守规矩,便无人可预测、无人可操控。”

    “且此法一出,便再无文武之分!”

    “卢大人高声道,待将来修士皆成,争强争胜全赖法术。”

    “既然修士皆是‘武人’,当下何须多此一举,强划文武阵营?”

    曹化淳模仿卢象升说话时激昂的语气:

    “‘只要陛下首肯,一年之内,便可将二十七万枚种窍丸,尽数发放于天下!诸位大人,可是此理?’”

    曹化淳接着道:

    “卢大人此言一出,几名阁老当即表示反对,认为太过儿戏,有失朝廷体统。”

    “殿外旁听席上,诸多希冀建功者,却对此议颇为赞同。”

    “最终,英国公、孙大人出面,与四位阁臣,还有温大人、周大人磋商权衡,终将随机分配之策,纳入章程中。”

    “暂定于崇祯三年,先试行发放一千枚,以观后效。”

    崇祯听到这里,明知故问道:

    “嗯。第三策?”

    曹化淳立刻回道:

    “第三策,为群臣一致恳请陛下,额外拨出五千枚种窍丸。”

    “不用于科举,亦不用于售卖或随机,专由内阁掌握,直接发放给地方各级官员。”

    如影子般侍立门边的骆养性,忍不住皱眉道:

    “可是在以权谋私?”

    曹化淳转向骆养性,又看了一眼崇祯,见陛下并无表示,解释说:

    “骆指挥使有所不知。诸位大人深怀忧虑,担心陛下今日罢黜三教合一,独尊道法,尤其废黜儒家超然地位……”

    “此讯若传至地方,必如巨石投湖,乃至剧变陡生,民间失控。”

    “故而,大人们议出的应对之策,便是‘先稳官,再稳民’。”

    “稳官之要,在切身相关。”

    “若能使地方官员,皆得仙缘,皆有踏入仙途、长生可期之望,他们便与仙朝紧密相连——”

    “他们又岂会惦念儒释,不奉陛下仙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修真版大明不错,请把《修真版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修真版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