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乘舟者借水力,不必化身江河。

    两股气息,对崇祯而言并不陌生。

    他所修的《辰星归藏太和长生诀》,为至高无上的金品功法,直指大道。

    然此法有一特性,便是前期修为积累缓慢,需耗费远超寻常功法的时日与资源。

    唯有根基无比牢固后,后期方能迸发出惊世骇俗的进境速度。

    在过去的九个月闭关期间,于绝灵之地艰难求索的崇祯,为加快修炼进度,除引纳稀薄月华,最主要的灵力来源,便是汲取国运与香火之气。

    正是凭借这两种特殊灵气的辅助,他才得以冲破关隘,成功踏入胎息一层。

    但自出关以后。

    崇祯再未主动吸纳一丝一毫的国运与香火。

    这并非因为,他没有能力承载国家兴盛的重担,或是无法承受香火背后的集体愿望。

    原因只有一个:

    ‘朕不能被国运绑定。’

    前世朱幽涧所在宗门,其大师兄本为一仙朝皇长子,天资卓绝,却在残酷的太子之争中失败。

    后被得势的弟弟与继后联手构陷,毁去灵窍、削去四肢、做成人彘,弃于荒野等死。

    恰逢其师云游途经,见其根骨非凡且怨气冲天,遂将其救回,以【医】道续命并收为弟子。

    大师兄忍辱负重,以残缺资质另辟蹊径,从【体道】入门,历经难以想象的磨难,最终成就紫府之境。

    功成之后,大师兄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杀回故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征服了整个仙朝。

    他当着那位曾迫害他的继太后的面,亲手虐杀了已是仙皇的弟弟,旋即登临帝位。

    又强行霸占了继太后,令其为自己诞下子嗣,极尽羞辱之能事。

    帝位稳固后,他以国运修炼之法,将自身仙基与整个仙朝的国运牢牢绑定。

    待到将国运彻底炼化,他才指定自己与继太后所生长子为帝,自身成为掌控实权的太上皇,飘然返回宗门。

    国运修炼法威能众多,仅有一项最为逆天:

    只要与之绑定的王朝不灭,国度犹存,哪怕疆域仅剩一城,子民只余一户——

    国运未绝,修炼此法者便近乎不死!

    等于将金丹真仙才具备的“与界同存”,提前到了紫府期。

    ——代价,则是自身性命、真灵、道途,与一方王朝彻底捆绑。

    基于这项威能,在朱幽涧求金时的夺舍之战中,大师兄俨然成了最难缠的对手。

    无论朱幽涧施展何等攻击,将大师兄的肉身乃至魂魄击溃多少次,他总能凭借浩瀚国运的支撑,自冥冥中再度凝聚。

    不幸中的万幸——

    这是一场毫无信任可言的混战。

    师尊见久攻不下,恐被二师姐与三师兄渔翁得利,不得不提前祭出【仙器】底牌,召天外星群,悍然轰击地处中洲边缘、与大师兄绑定的仙朝。

    流星火雨倾盆而下。

    山河破碎,城池湮灭。

    亿万黎民在无差别攻击下化为飞灰,绵延数千年的国运一朝崩毁。

    大师兄在一声充满不甘与心碎的咆哮中,终于魂飞魄散,道消身殒。

    如此前车之鉴。

    崇祯岂敢重蹈覆辙,将自己与大明国运深度绑定?

    朱幽涧生性本就步步为营。

    可即便谨慎如他,前世依旧未能逃脱被最亲近的师尊、大师兄、二师姐、三师兄同时背叛的结局。

    这一世重活,又怎能不慎终如始?

    将自身道途与国运绑定,无异于将最大弱点公之于众。

    倘若大明仙朝发展数十上百年,境内诞生魔修与强大叛逆——

    不必直接与他这仙朝之主正面抗衡,只需在大明疆域内大肆破坏,屠戮子民,动摇国本,便能间接折损他的修为,甚至危及他的性命。

    等于亲手将掌控自己生死的缰绳,交到潜在敌人手中。

    崇祯怎么可能容忍,自身存在如此巨大的短板?

    故而,自出关后,他便决定:

    不再汲取、炼化国运之气。

    遑论与之绑定。

    ‘但……’

    国运修炼之法,虽后患无穷,前期却能使修为快速增长,以及对大明疆域拥有近乎绝对的掌控力。

    ‘完全弃之不用,未免可惜。’

    崇祯需要一种方式。

    既能掌控国运与香火之力,又能确保自身超脱其外,不沾因果,不系安危。

    “王承恩。”

    崇祯声音平淡地问道:

    “皇后今日,可曾来过永寿宫?”

    侍立身后的王承恩闻言一愣,脸上闪过明显的讶异,完全没料到皇爷会突然问起这个。

    他连忙躬身,小心翼翼地回答:

    “皇后娘娘前些时日,确是常常抱着皇长子殿下,在永寿宫外徘徊,期盼能见皇爷一面……只是……”

    话语顿住,王承恩不再往下说。

    ——但是皇爷您之前一直拒而不见,所以近几日,皇后便没有再来了。

    崇祯面无表情,目光依旧停留在那象征着江山社稷的国运之气上,心中飞速盘算:

    大师兄遗留的国运修炼功法固然强大,但修炼条件苛刻,风险极大。

    自己的长子朱慈烺,未必是合适的承载者。

    或者说,单靠他一人,成功率与容错率都太低。

    若能多几个身负朱明皇室血脉的子嗣,待到他们将来踏入练气境,便可让他们分别尝试绑定国运与香火……

    如此一来,自己既能影响与动用完整的国运之力,又无需承担与之绑定的风险。

    ‘乘舟者借水力,不必化身江河。’

    思虑既定。

    崇祯收回视线,语气依旧听不出喜怒,吩咐道:

    “传话给皇后,今晚抱慈烺来永寿宫,让朕看看。”

    略一停顿,崇祯淡漠地补充了一句:

    “如若她不来……便召田贵妃与袁贵妃侍寝。”

    王承恩心中剧震,连忙低头应道:

    “奴婢遵旨。”

    按理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皇爷自年初移居永寿宫修道以来,莫说临幸后宫,便是皇后与皇长子的面都未主动见过一次。

    今日破天荒地要见皇子,甚至还提及了侍寝之事……

    莫非,皇爷决定从修行中稍稍分神,顾及人伦常情?

    可不知为何,皇爷平淡无波的语气,不像是寻常夫妻、父子间的温情眷念,反倒更像是一种……

    冰冷的权衡。(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修真版大明不错,请把《修真版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修真版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