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晒谷场上的笑声

    雨停后的第三日,天终于放晴,日头晒得泥地泛出干白的印子。朱祁镇刚吃完早饭,就听见暖阁外传来小太监的嚷嚷声:“陛下!张百户派人来了,说田里的秧苗都立住了,让您去看!”

    他撂下筷子就往外跑,鞋都没穿稳——这几日心里总惦记着那些扣过笼屉的秧苗,夜里做梦都在数稻穗。王振拎着他的外袍在后头追:“陛下慢些!日头毒,戴上斗笠!”

    赶到京郊田埂时,眼里的景象让朱祁镇笑出了声。前些天被雨打蔫的秧苗,如今全挺直了腰杆,绿油油的稻叶上沾着露水,风一吹,晃得人眼晕。最显眼的是他当初插的那几棵,虽还是歪歪扭扭,却比旁的秧苗多抽出两片新叶,像个倔强的小娃娃。

    “陛下您看!”张百户从田里走上来,裤脚还滴着水,“雨停第二天我们就松了土,又施了些草木灰,您插的这几棵长得最旺!”

    老农也凑过来,手里攥着一把刚抽穗的稻子,笑得皱纹都挤在一块儿:“托陛下的福,今年的稻子定是个好收成!等割了稻,先磨面给您蒸最大的馒头!”

    朱祁镇蹲下来,小心翼翼摸了摸稻穗——软乎乎的,带着太阳晒过的暖劲儿。他忽然想起什么,扭头对王振说:“去把宫里的小竹筛子拿来,再带些布口袋,咱们今天就在这儿晒稻穗!”

    王振愣了:“陛下,稻子还没熟呢,晒穗子做什么?”

    “先晒些青穗,闻闻味儿!”朱祁镇说着,已经撸起袖子往田里走,“等熟了,这田埂边就得搭晒谷场,到时候咱们把稻子铺得满满的,晒得干干爽爽,磨面才香。”

    宫里的人来得快,小竹筛子、粗布口袋堆了半田埂。朱祁镇带着兵卒和百姓,挑那些长得壮实的青稻穗,小心翼翼割下来,铺在竹筛子里晒。日头越升越高,稻穗的清香混着泥土的味道,飘得老远。

    正晒着,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是李主事,手里举着塘报,跑得满头大汗:“陛下!宣府的好消息!粮车全到了,瓦剌人见咱们粮足兵壮,真的退到草场北边去了!总兵大人还说,兵卒们吃着京营送的粮,都在念陛下的好!”

    朱祁镇手里的竹筛子晃了晃,青稻穗撒出来两颗,他也不捡,直起腰笑:“我就说嘛,有粮有秧,啥都不怕!”

    张百户在一旁接话:“等秋收了,臣带着京营的兵,把新稻子送些去宣府,让那边的弟兄也尝尝京郊的新米!”

    “好!”朱祁镇拍着手,忽然指着田埂边一块空地支起架子,“咱们今天就搭个小晒谷场,先把青穗晒透,晚上就用这青穗煮锅粥,大家一起吃!”

    百姓们听得欢呼起来,男人们搭架子、铺竹席,女人们回家拿锅灶,连小娃娃都跑前跑后帮忙递竹筛子。日头偏西时,小晒谷场真搭起来了,青稻穗铺了满满一竹席,晒得半干,风一吹,沙沙响。

    傍晚的时候,田埂边飘起了粥香。粗陶锅里,青稻穗煮着粟米,还撒了把宣府送来的干豌豆,咕嘟咕嘟冒着泡。朱祁镇捧着粗陶碗,蹲在晒谷场边,和张百户、老农挨在一块儿喝粥——青稻穗带着点微甜,粟米瓷实,豌豆软嫩,比宫里的山珍海味还香。

    “等稻子熟了,这粥里就放新碾的米,”老农喝着粥,眼睛亮闪闪的,“到时候晒谷场要搭得更大,把村里的人都叫来,热热闹闹吃一顿!”

    朱祁镇点头,咬了口早上带来的杂粮馒头:“我还要带着宫里的人来帮忙割稻子,就像插秧那样。对了,宣府的总兵要是有空,也让他来,尝尝咱们京郊的新米粥。”

    正说着,远处传来小太监的声音——是太皇太后派来的人,说宫里炖了汤,让他早些回去。朱祁镇却摆摆手:“告诉娘,我今晚要在晒谷场守着青稻穗,等明天晒透了,带回去给她煮粥喝。”

    来人走后,张百户劝:“陛下金贵身子,夜里凉,还是回宫里歇着好。这儿有我们呢,定把青穗守得好好的。”

    “不回。”朱祁镇把碗放在晒谷场边,往竹席上坐了坐,“我要看着这些青穗,就像看着宣府的兵卒、田里的秧苗。守着它们,心里踏实。”

    夜里的风有些凉,王振给朱祁镇披了件厚衣裳。晒谷场上静悄悄的,只有青稻穗在风里沙沙响,远处的稻田里,偶尔传来蛙鸣。朱祁镇靠在架子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忽然想起刚插秧那会儿,自己连秧苗都插不直,现在却能守着晒谷场,等着稻子成熟。

    “王振,”他轻声说,“你看这青穗,现在看着不起眼,晒透了、碾成米,就能煮出香粥、蒸出馒头。咱们做的事,也像这青穗,一点点来,总能成。”

    王振点点头,没再多说——他看着陛下的侧脸,在星光下显得格外认真,忽然觉得,这晒谷场上的青穗香,比宫里的香薰还让人安心。

    第二天天刚亮,朱祁镇就爬起来,去翻晒谷场上的青穗——晒了一夜,稻穗干了些,香味更浓了。他把晒透的青穗装进布口袋,沉甸甸的,拎在手里正好。

    “走,回宫里!”他晃了晃布口袋,笑得眉眼弯弯,“给娘煮青穗粥,再告诉她,过些日子,咱们的晒谷场就要堆满金黄的稻子,宣府的兵卒能吃上新米,京郊的百姓能蒸上热馒头,咱们大明的日子,会像这稻穗一样,越来越旺。”

    田埂上的风,带着晒透的稻穗香,跟着朱祁镇的脚步,一路飘向宫里。那香味里,藏着晒谷场的笑声,藏着稻田里的盼头,也藏着一个小皇帝,在烟火气里慢慢长起来的模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1436不错,请把《大明1436》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1436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