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积跬步 第五十五章坏小子

    陛下要以快打慢,不给对手以反应时机。

    所以在他下决定之后诏书很快颁布,并且按照陛下要求尽快公告全国。

    除了陛下的罪己诏和追究先帝过错的诏书之外,还有一份以太后名义颁布的罪己诏。

    这天下自从有国家以来,皇帝颁布罪己诏的屈指可数。

    而太后颁布罪己诏的,只此一个。

    太后在诏书中说,是她一时疏忽酿成大错,牵连无辜百姓,实非她所愿。

    为了弥补过失,她将自长寿宫内库之中拨款补偿死难者家属。

    除此之外,太后宣布,她决意禁足。

    不得陛下允许,外界任何人不能打扰她静修思过。

    这当然不是太后自己的意思,皇帝甚至没有去请示太后而直接以太后名义下旨。

    这无疑是将战争直接打到了太后家门口,甚至是打到太后脸上了。

    一清早,便有大批宫廷禁卫将长寿宫围住。

    带队的,正是上次亲自来长寿宫里抓诸葛有期的轮狱司紫巡叶别神。

    有这样一位六品武夫坐镇,长寿宫内外谁也别想轻易进出。

    太后听闻消息,顿时暴怒。

    她想去见陛下,却不能出长寿宫。

    就算她想硬闯都不行。

    内卫当然害怕伤了太后,可叶别神在,强大的武力之下,太后的硬闯只会被雄厚但又柔和的劲气阻挡回去。

    紧跟着就有一批身穿蓝色道袍的人来,在长寿宫外设置禁阵。

    当禁阵成型,这些蓝袍道人在各自位置上坐定,莫说太后,就算是叶别神想硬闯都难了。

    打就要打个措手不及。

    前阵子皇帝装作犹豫不决,一连拖了很多天没有下决定。

    实则是在迷惑他的对手,当他一动,便雷霆万钧。

    在长寿宫被禁制封住的同时,一支浩大的队伍也开进皇陵。

    他们开始封印灌浇先帝陵寝,分工有序动作神速。

    显然,这一切都非临时起意,是早有准备。

    紧跟着陛下的旨意就到了轮狱司。

    所有涉案人员,一经查实服用买卖过灵胎丹的,将名册呈递有为宫,陛下亲自过目后批红斩首。

    郁垒的动作也极快。

    在陛下的批红到了之后,立刻下令全员调动。

    所有小队所有狱卫几乎倾巢而出,把那些涉案人员尽数带到菜市口。

    铜锣声响了一遍又一遍,七遍催命锣,三遍壮行鼓,随着一声令下,人头落地。

    这必将是大殊立国至今的第一大案。

    牵扯其中的有上百家,哪一家不是门庭显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殊都里的人才看清楚,如此大乱之后,陛下的雄才尽显。

    空缺出来的职位没有耽搁太久就被补充进去,每个衙门都有。

    这些人是从哪儿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外界的人一概不知。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权臣显贵才醒悟陛下是不是早就掌握了一份名单?

    如新晋的都御史李知儒,此前就已经在名单之内?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就有新人补充到缺位上?

    这个措手不及杀招,更让他们害怕的地方在于,增补的官员不只是当初代王封地的人,全国各地都有。

    也就是说,在陛下发动这场战争之前就已经在整个大殊之内摸底。

    有能力的,有忠心的,心志高远的,大批的中青年官员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紧跟着就是另外一场清算。

    陛下说,连太后犯错都要闭门自省,其他人,哪有资格置身事外?

    所有牵扯到案子里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不但要如拆掉太庙一角一样拆掉自家一角,还要马上封门自省,没有特赦,谁也不能随意走动。

    下一步,一批从代州来的年轻军官迅速接管了殊都防卫。

    所有人都懵了。

    皇帝不该是这样的皇帝啊。

    不是说他自少年时候起就放浪形骸吗?

    才到代州的时候确实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但很快就沉沦在奢靡享受之中。

    将代州事务交给手下,他整日纵情声色。

    难道这些都是假的?

    代州那边,怎么一下子就有这么多的人才?

    代州远在西北,原本就是偏僻穷苦的地方。

    就是因为那边太偏远,所以当初封地的时候谁都不要。

    是代王当时年幼,又体弱,再加上母妃不得志,所以这最偏远穷苦的封地给了他。

    结果这才多少年?代州势力竟然如此迅速的接管了殊都?

    大家都震惊,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反抗很快就会以同样凶猛,甚至更为凶猛的势态出现。

    殊都,如在深渊。

    .......

    有为宫,御书房。

    皇帝静静的站在门口,听着手下人逐项汇报。

    以有备打无备,第一仗打的顺利是他预料之内。

    所以皇帝眼中看不出什么欣喜,平淡的犹如连风都吹不进去的深井之水。

    “陛下,白鹿书院的学子态度激烈,他们正在商量着要到有为宫外抗议。”

    听到这话,皇帝眉角微微挑了一下。

    白鹿书院,先帝生前所创。

    当初建造这座书院,先帝明确表示是为国家培养储备栋梁之才而建,每一个能进入白鹿书院的学子将来都必定入仕。

    所以这些学生肯定要闹。

    第一,没有先帝就没有白鹿书院,没有白鹿书院就没有他们。

    他们早早就认为,自己只要学成毕业就会做官。

    这是当初先帝的许诺。

    现在追查先帝,甚至将先帝陵寝封印,将先帝移出族谱,那就是不承认先帝的皇位。

    如此大逆不道之举,他们作为读书人不能忍受。

    更不能忍受的是一旦先帝之事成定局,他们的前程也完了。

    那时候先帝一说出白鹿书院弟子将来皆为栋梁,不知道多少大家族马上就往白鹿书院里塞人。

    最离谱的时候,白鹿书院一个弟子的名额能叫价二十万两。

    平白无故,白鹿书院弟子的身份一下子就跌入谷底,他们当然要反抗。

    第二,白鹿书院的学生们反抗,是所有陛下对面的敌人反抗的第一击。

    这一击很巧妙。

    利用的就是读书人的特殊性。

    如果陛下处理不好,那就是苛待天下读书人。

    到时候给陛下扣的帽子就能无限大,陛下恶名也能放到无限大。

    这些学子还是直接受害者,让他们反抗,他们必然卖力。

    如果这第一击陛下处理不好,接下来的反击就会无穷无尽,越来力度越大。

    此时御书房内的人,都是陛下亲信。

    听闻白鹿书院那边闹的凶,所有人神色都凝重起来。

    皇帝回身,第一个看的是郁垒。

    “读书人的声音总会更大些。”

    皇帝问郁垒:“你觉得怎么处理好?

    郁垒还没回答,外边有人急匆匆来报。

    “陛下,白鹿书院上千学生已经在有为宫外下跪,他们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第一个报信的人话音才落,第二个报信的人又急匆匆到了。

    “陛下,殊都内各书院的学生都在准备呼应支援白鹿书院,已有不少人往有为宫外赶来。”

    事态发展的,比很多人预想的都快。

    “陛下。”

    此时李知儒起身:“臣去试试说服他们。”

    皇帝摇头:“说服?谁会那么容易被说服放弃自身利益?况且,诸书院学生如此迅速,而且心气统一,要是背后没人挑拨调度,你不可能说服他们,要是有人挑拨调度,你更说服不了他们。”

    李知儒:“臣还是想试试。”

    皇帝没回应,再次看向郁垒。

    郁垒也在沉思。

    这次的人数太多了,而且都是学生。

    这些学生年轻气盛,他们绝大多数并不知道自己被利用而卷入纷争。

    一旦处置不好,舆情之下,大殊必乱。

    而此时,作为灵胎丹案的主审之一,方许正蹲在御书房门口看蚂蚁搬家。

    或是要下雨了,蚂蚁的队伍显得那么庞大。

    又或许是因为高处适合的地方就那一处,两窝蚂蚁都要抢,战争一触即发。

    他蹲在那看的津津有味,可他也不是完全沉浸在看蚂蚁这件事里。

    先后来报信的人说了什么,他在门口听的清清楚楚。

    看着两个蚁群马上就打起来了,方许忍不住自言自语:“一个窝,两边都想要,不打才怪。”

    他在门口外侧,皇帝在门口内侧。

    这话,皇帝马上就听到了。

    他走到门口往外看了一眼:“谁在说话?”

    方许一回头,连忙起身行礼:“陛下,是臣,轮狱司方许。”

    皇帝问:“你在说什么一个窝两边要?”

    方许一指地下:“蚂蚁,臣说的是蚂蚁,要下雨了,两窝蚂蚁争一个高处的新窝,难免打架。”

    皇帝皱眉。

    方许说:“陛下,你看,都是蚂蚁,所以选了同一个窝,搞不好一会儿就死一地蚂蚁。”

    皇帝:“那你想好给它们怎么解决了吗?”

    方许:“蚂蚁眼界太小了,只能看到这个窝,看不到别处还有,如果有两个窝,两边就不会打起来,如果没有窝,两边也不会打起来。”

    皇帝眉眼已有笑意。

    皇帝问:“那你觉得,是有两个窝好,还是没有窝好?”

    方许:“他们是蚂蚁啊,有两个窝他们也不愿去远处的,凭什么要把近处的让出来?”

    皇帝点了点头:“所以一脚把高处的窝踩了最好?”

    方许:“臣倒是觉得,打起来死的多些,剩下的那些住进新窝里宽敞。”

    他从地上捡了根羽毛,在两个蚁群中拨弄了几下。

    打起来了。

    皇帝眼神很亮。

    方许这才说道:“臣见识浅薄,对朝政大事不敢多嘴,但臣想着,白鹿书院的学生们来请求陛下,是因为殊都里原本他们的窝被抢了,而其他书院学生也来,是因为他们也觉得窝被抢了。”

    “他们都说陛下不公,重用的都是殊都之外的读书人,那陛下若再不公一些呢?”

    他看向皇帝:“陛下虽追究先帝过错,但对先帝曾对白鹿书院的许诺不能推翻,所以取消明年大考取仕,所有空缺官员位置,从白鹿书院学生中挑选。”

    “也因为这个决定,陛下只能推迟已经答应过的,各地蒙冤学子的补录计划,但他们可以提前来殊都等着,后年再考。”

    皇帝哼了一声:“原本只是白鹿书院的学生骂朕,照你说的办,天下读书人都会骂朕。”

    方许:“可为什么要骂陛下呢?天下人只是不知道,特招白鹿书院弟子是先帝的许诺,不是陛下的,陛下可不能随便推翻先帝旨意,他们不是说,先帝没错吗?”

    皇帝又看了方许一眼,转身回御书房里去了。

    没多久,就有旨意传出。

    一份是给有为宫外白鹿书院弟子的,告诉他们,明年大考取消,所有空缺职位,都从白鹿书院挑选,一经选中,立刻赴任。

    一份是昭告天下的,特殊对待白鹿书院的学生,不是皇帝的本意,是先帝颁布的旨意,陛下不能随便推翻。

    当然,昭告天下不用着急,就宣布一下这个决定就行了,让殊都学子们知道就好。

    消息一传开,原本赶来支援白鹿书院的学生们懵了。

    白鹿书院的学生们也懵了。

    陛下怎么就出了这样一招昏招?

    可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招没能帮有为宫解围。

    围在有为宫外的学生更多了,原本没想来的其他书院的弟子都来了。

    不在书院读书,在家自学的学生们也都来了。

    此前还沾沾自喜,觉得有无数人支持他们的白鹿书院弟子,首当其冲。

    一个窝,两个蚁群。

    总是会打起来的。

    ......

    ......

    【大概月底上架,请大家加入书架,到时候更新会有提醒哒】(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圣殊不错,请把《圣殊》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圣殊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