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五年六月初二,宣城的夏夜带着几分闷热,青弋江岸边的芦苇荡在晚风中东倒西歪,偶尔传来几声水鸟的啼鸣。暗卫 “墨” 身着夜行衣,伏在芦苇丛中,目光如鹰隼般紧盯着江面上缓缓驶来的一艘快船 —— 那是钦差李嵩的随行船只,按照情报,船上正携带李嵩写给朝廷的密信,汇报 “庆功” 进展与诱杀赵玥的准备情况。
三日前,李嵩以 “庆功” 为名抵达宣城时,墨便察觉出异常。这位曾两次前来宣城、态度温和的钦差,此次虽依旧面带笑容,眼神中却藏着挥之不去的焦虑,且与随行亲信交谈时,总刻意避开暗卫的视线。赵玥虽未明说,却暗中叮嘱墨:“密切监视李嵩及其亲信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与临安的联络,不可有丝毫遗漏。”
快船驶近芦苇荡时,墨借着夜色的掩护,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潜入水中。江水冰凉,却丝毫未影响他的动作 —— 他自幼在水乡长大,水性极佳,仅用片刻便游至船底,找准船板缝隙,用特制的薄刃轻轻撬开一块木板,透过缝隙,清晰地看到舱内两名亲信正围坐在桌前,手中捧着一封用蜡封缄的密信,低声交谈。
“…… 秦相的意思,让李大人务必在庆功宴后动手,若能在驿馆内解决赵玥,再好不过。”“可赵玥身边的暗卫看得紧,连茶水都要试喝,怎么动手?”“李大人自有办法,我们只需将这封密信送回临安,告知秦相,宣城这边一切按计划进行即可。”
墨心中一凛,确认密信关乎 “诱杀计划”,立刻屏住呼吸,待亲信将密信放进一个油纸包、交给船夫准备送往临安后,他悄悄跟在船夫身后,趁其停靠岸边、准备交接时,突然从暗处冲出,一掌将船夫击晕,迅速夺过油纸包,消失在夜色中。
半个时辰后,墨已出现在宣城府衙的书房外。此时赵玥仍在灯下审阅水师训练的奏折,听到敲门声,抬头道:“进来。”
墨推门而入,将油纸包放在桌上,声音低沉而急促:“郡主,截获李嵩写给朝廷的密信,是秦桧指使,意图在庆功期间诱杀您。”
赵玥手中的毛笔 “啪” 地掉落在纸上,墨汁晕开一片黑痕。她连忙打开油纸包,取出里面的密信,借着灯光快速阅读 —— 信中清晰写着:“…… 赵玥已信‘庆功’之说,无任何防备。臣计划于六月初五庆功宴后,以‘商议军国大事’为由,将其诱至驿馆,由亲信伺机下毒或刺杀。事成后,臣会谎称赵玥‘突发恶疾身亡’,再安抚宣城军民,绝不让事态扩大。望秦相奏明陛下,待事成后,速调大军接管宣城,以防兵变……”
“好一个‘突发恶疾身亡’!” 赵玥读完密信,气得双手发抖,信纸被捏得皱成一团,“我拼死守护江南,抵御金军,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算计!陛下糊涂,秦桧奸恶,他们竟为了向金国妥协,不惜杀害自己的抗金功臣!”
墨站在一旁,语气凝重:“郡主,李嵩的计划已很明确,庆功宴是关键。我们需立刻做好准备,要么提前揭穿他们的阴谋,要么设下埋伏,将计就计。”
赵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快速思索 —— 若此刻揭穿阴谋,李嵩必会狗急跳墙,甚至可能煽动随行亲信发起突袭,伤及无辜百姓;若直接将李嵩拿下,又会落人口实,让秦桧有借口污蔑她 “以下犯上”,甚至引来朝廷大军征讨。
“不能打草惊蛇。” 赵玥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李嵩想诱我去驿馆,我便顺他的意。但我们要提前在驿馆设下埋伏,让他的亲信插翅难飞;同时,让张九成暗中通知江南抗金联盟的各州府将领,若我遭遇不测,立刻出兵宣城,共同抵御朝廷的征讨与金国的入侵。”
她顿了顿,对墨吩咐道:“第一,你挑选二十名精锐暗卫,伪装成驿馆的杂役与守卫,提前潜入驿馆,摸清李嵩亲信的人数与住处,在他们的饮食与兵器上做手脚 —— 若他们想下毒,便让他们先尝自己的毒药;若他们想刺杀,便让他们的兵器失灵。第二,让李山将军率领五百骑兵,埋伏在驿馆周边的小巷内,一旦听到信号,立刻包围驿馆,防止任何人逃脱。第三,我会在庆功宴上故意示弱,让李嵩以为我已放松警惕,引诱他按计划行事。”
“郡主,此计太过凶险,若有任何差池……” 墨面露担忧。
“眼下已无更好的办法。” 赵玥打断他,语气坚定,“这不仅是为了我个人的安危,更是为了揭穿秦桧的阴谋,让天下人看清朝廷的妥协本质。只有让李嵩的计划败露,才能让宣城军民与江南抗金联盟彻底明白,我们抗金,不仅要对抗金国,还要对抗朝廷内部的奸佞!”
墨不再多言,躬身应道:“属下立刻去安排。”
次日清晨,李嵩果然如密信中所说,派人来邀请赵玥,商议 “庆功宴的细节”。赵玥故作轻松地赴约,席间对李嵩谈笑风生,不时提及 “感谢陛下信任”“愿为抗金继续效力”,甚至主动询问 “临安的近况”,让李嵩以为她已完全相信 “庆功” 的说辞,心中的焦虑渐渐缓解,对诱杀计划也多了几分信心。
“宣抚使,” 李嵩端起酒杯,笑着说道,“此次庆功宴,陛下特意让本官带来了临安的御酒,还有赏赐给您的黄金与绸缎。宴后,本官还有重要的军国大事与您商议,关乎江南抗金联盟的下一步部署,需您单独随本官前往驿馆详谈。”
赵玥心中冷笑,面上却装作兴奋的样子:“多谢大人费心!军国大事关乎抗金大业,臣定准时赴约,听候大人与陛下的指示。”
李嵩见赵玥上钩,心中大喜,连忙举杯敬酒,两人相谈甚欢,直至午时才散席。
散席后,赵玥立刻召集张九成、李山等人,将密信内容与自己的计划告知众人。张九成闻言,气得拍案而起:“秦桧奸贼!陛下糊涂!竟做出这等亲者痛、仇者快之事!郡主放心,我立刻派人通知湖州、常州等地的将领,若驿馆有变,他们三日内必能率军抵达宣城!”
李山也握紧腰间的佩刀,眼中满是杀意:“末将已安排好骑兵,只要李嵩的亲信敢动手,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赵玥点头,又叮嘱道:“庆功宴上,你们要装作不知情,继续与李嵩的亲信周旋,避免引起他们的怀疑。若我在驿馆发出信号,你们便立刻控制府衙与城门,防止李嵩的其他亲信作乱。”
众人齐声应和,各自分头行动。
六月初五,庆功宴如期举行。府衙大堂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李嵩坐在主位,频频向赵玥敬酒,眼神中却不时闪过一丝阴狠;他的四名亲信坐在下手,目光紧紧盯着赵玥,手中的酒杯始终未离手,显然是在等待动手的时机。
赵玥故作不胜酒力,几次抬手揉额头,还让侍从给自己换了一杯茶水。李嵩见状,心中暗喜,觉得时机已到,便起身说道:“宣抚使,陛下交代的军国大事,需即刻与您商议,不如我们现在便前往驿馆?”
赵玥 “虚弱” 地点点头,在侍从的搀扶下,跟着李嵩走出府衙,朝着驿馆方向走去。张九成、李山等人则继续留在宴会上,与李嵩的亲信周旋,暗中观察他们的动向。
驿馆内,墨率领的暗卫早已做好准备 —— 杂役将下了 “软筋散” 的茶水端进李嵩亲信的房间;守卫则悄悄卸下了他们兵器上的刀刃,只留下空柄;驿馆外的小巷内,李山的骑兵已埋伏就绪,手中的长枪在夜色中泛着冷光。
赵玥与李嵩走进驿馆内室,刚关上门,李嵩便立刻变了脸色,从袖中掏出一包毒药,冷声道:“赵玥,陛下有旨,念你抗金有功,赐你毒酒一杯,留你全尸。若你乖乖饮下,本官可保宣城军民无虞;若你反抗,休怪本官无情!”
赵玥站直身体,脸上的 “虚弱” 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杀意:“李嵩,你以为你的计划天衣无缝?你写给秦桧的密信,早已被我的暗卫截获!陛下的昏庸,秦桧的奸恶,还有你的背叛,我今日一并清算!”
李嵩脸色骤变,不敢相信地看着赵玥:“你…… 你早就知道了?”
“若不是我早有防备,今日恐怕已命丧你手!” 赵玥大喝一声,“墨,动手!”
房门被猛地推开,墨率领暗卫冲了进来,瞬间将李嵩制服。李嵩的四名亲信听到动静,想要冲进来救援,却发现自己的茶水早已被下了 “软筋散”,浑身无力,手中的兵器也成了空柄,刚走出房间,便被埋伏的暗卫擒住。
驿馆外,李山听到内室的动静,立刻率领骑兵包围驿馆,将所有随行人员控制起来。
此时,府衙内的庆功宴也已结束。张九成按照赵玥的安排,派人控制了城门与府衙,防止任何消息泄露。当李嵩及其亲信被押回府衙时,宣城的百姓与士兵们早已闻讯赶来,围在府衙外,想要知道真相。
赵玥拿着李嵩的密信,登上府衙门前的高台,将密信内容大声宣读出来。百姓们闻言,群情激愤,纷纷高呼 “诛杀奸贼”“反对妥协”“继续抗金” 的口号。李嵩被押在台下,看着愤怒的百姓,听着自己的阴谋被一一揭穿,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恐惧,瘫倒在地。
赵玥看着台下的百姓与士兵,声音坚定而洪亮:“乡亲们,士兵们!陛下被秦桧蒙蔽,想要牺牲我们来向金国妥协,可我们不答应!宣城是我们的家园,江南是我们的土地,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守护这片土地,抵御金国的入侵,推翻奸佞的统治!从今日起,宣城不再听从临安的错误指令,我们将联合江南抗金联盟,继续抗金大业,直到将金军彻底赶出大宋疆土,直到天下太平!”
“抗金必胜!”“守护江南!”“诛杀奸佞!”
百姓与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响彻宣城的夜空。赵玥站在高台上,望着眼前的人群,心中充满了力量 —— 她知道,这场与朝廷奸佞的较量,她赢了;而这场关乎江南存亡、关乎大宋命运的抗金之战,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
墨走到赵玥身边,低声道:“郡主,李嵩已全部招认,是秦桧指使他诱杀您,还计划在事成后派大军接管宣城。我们需立刻将此事昭告天下,争取更多抗金势力的支持。”
赵玥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传我命令,即刻将李嵩的供词与截获的密信抄写百份,派人送往江南各州府与抗金将领手中,让天下人都知道秦桧的阴谋与陛下的妥协!同时,加强宣城防务,密切关注临安与金国的动向,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夜色渐深,宣城的灯火却越发明亮。百姓们举着火把,聚集在府衙前,不愿离去;士兵们则加强了城防巡逻,眼神中满是坚定。赵玥知道,从截获密信的那一刻起,她与宣城,便已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却通往希望的道路 —— 这条路,需要她与江南军民一同走下去,用鲜血与信念,守护家园,抵御外敌,直至迎来真正的和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