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技术交流与总结

    在洛拖多留的这两天,赵四并没有闲着。

    除了帮他们完善新工艺文件和培训人员,他习惯性地在各个车间转悠,观察他们的设备运行和生产流程。

    洛拖作为重点建设的拖拉机生产基地,拥有大量苏联援助的重型机械加工设备,其中不少与一重厂的型号相同或类似。

    赵四很快注意到,这些看似庞然大物的机床,在实际使用中,似乎都存在一些相似的、令人头疼的小毛病。

    比如一台大型立式车床,加工大型齿轮坯时,刀架进给系统偶尔会出现轻微的爬行现象,影响端面加工的光洁度;

    又比如一台重型龙门铣,在精铣大型箱体平面时,工作台在换向瞬间会有难以察觉的抖动,导致接刀处产生微小的错位痕迹;

    还有几台老式摇臂钻床,主轴箱在升降到某些位置时,会发出沉闷的异响,让人担心它的齿轮寿命。

    这些问题看似不大,工人们也习惯了,通过调整操作手法、放慢加工速度、或者干脆避开某些工况来勉强应付。

    但赵四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并非偶然的个体故障,而是带有某种共性,大多与结构刚性、传动链间隙、或者是液压系统稳定性有关。

    “刘科长,你们这几台机床,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类问题?”赵四指着一台刚完成换向、正在精铣的龙门铣工作台,问陪同的刘建设。

    刘科长叹了口气,推了推眼镜:“可不是嘛!赵老师您眼真毒!这老毛子的机床,劲儿是够大,能干重活,可就是这些地方磨人!”

    “精度要求不高的件还好,一到精加工,就得提心吊胆,老师傅们得凭经验慢慢蹭,效率低不说,废品率也下不来。我们也想修,可一来没备件,二来…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根治。”

    赵四点点头,绕着机床仔细查看。他结合系统之前灌输的各类设备知识,尤其是关于结构力学和传动精度的内容,心里渐渐有了些想法。

    “我看,不完全是设备老化或者操作的问题。”赵四沉吟道,“有些可能是设计上就存在的固有缺陷,或者说是为了降低成本、便于制造而做出的妥协。”

    他指着龙门铣的横梁与立柱结合部:“比如这里,结合面面积和预紧力可能略有不足,在重载换向时,微观上会有极其微小的弹性变形或位移,传递到工作台,就形成了抖动。”

    他又走到那台立式车床边,示意刀架液压缸的进油管路:“液压系统缓冲环节可能设计得不够平滑,在低速进给时容易产生压力波动,导致爬行。”

    “还有那几台钻床,”他指了指远处,“摇臂升降的齿轮齿条副,润滑通道可能不合理,在某些啮合位置润滑不良,导致异响和磨损。”

    刘科长和周围几个洛拖的技术员听得目瞪口呆。这些问题他们困扰已久,却从未有人如此清晰、一针见血地指出可能的结构性根源。

    “赵老师…那…那有办法治吗?”刘科长急切地问,语气里充满了期待。如果能解决这些顽疾,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能提升一大截!

    “办法总比困难多。”赵四笑了笑,“有些问题,不需要大动干戈,或许可以通过一些结构上的小改进、或者调整操作维护方式来缓解甚至解决。”

    他立刻找来纸笔,就地画起了简单的示意图。

    “比如龙门铣横梁抖动,可以在结合部外侧增加辅助的斜向拉筋板,提高局部刚性,成本不高,效果应该明显。”

    “立车刀架爬行,可以尝试在液压回路上加一个小型的、自制的不锈钢毛细管节流阻尼器,稳定油压波动。”

    “钻床齿轮异响,可以重新设计加工一个带有多点强制润滑孔的压油罩,确保齿条全程润滑。”

    他一边画,一边讲解原理和制作要点,方案都力求简单、实用、尽量利用厂内现有材料和加工能力就能实现。

    洛拖的技术员们围拢过来,眼睛发亮,如饥似渴地听着、记着。

    这些建议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细想之下又极有道理,而且可行性很高!

    “妙啊!赵老师!这加筋板的点子太绝了!”

    “毛细管阻尼器!我们怎么就没想到!”

    “强制润滑罩!这个我们能自己做!”

    刘科长激动得直搓手:“快!记录!立刻安排机修车间,按赵老师的方案,先找一台问题最严重的试试!”

    洛拖的工程师和老师傅们雷厉风行,立刻分头行动。机修车间很快忙活起来,下料的下料,车削的车削,焊接的焊接。

    赵四也亲自在现场指导,关键尺寸、焊接顺序、安装要点,一一交代清楚。

    首先改造的是那台问题最突出的龙门铣。辅助拉筋板焊接安装完毕。重新开机试切一个大型平面。

    工作台换向…平稳!几乎感觉不到之前的轻微抖动了!接刀处光滑平整!

    “成功了!真的不抖了!”操作工惊喜地喊道。

    接着是立式车床的液压阻尼器加上去了。低速精车端面,刀架运行平稳,爬行现象消失!表面光洁度提高了一个等级!

    钻床的强制润滑罩也装上了,升降顺畅,异响消失!

    一连串简易改进的成功,让整个洛拖技术科都沸腾了!这些困扰他们多年的老毛病,居然被这位年轻的一重厂工程师用如此巧妙而低成本的方法给解决了!

    “赵老师!您可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啊!”刘科长握着赵四的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这些改进,对我们太有用了!不仅解决了问题,更给我们打开了思路!原来设备改造还能这么搞!”

    其他技术员也纷纷围上来道谢请教,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赵四摆摆手:“大家互相学习。这些问题,估计在很多厂子的同类设备上都存在。”

    “咱们把这些改进经验整理出来,形成技术小结,或许也能帮到其他兄弟厂。”

    “对对对!应该的!我们马上整理!”刘科长连连点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不错,请把《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