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艾灸与机油

    周主任拿着那份润滑油章节样稿,雷厉风行地安排了小范围的征求意见会。

    会议开得很成功,几家重点厂矿驻京办的技术代表看了材料,个个如获至宝,争相询问何时能下发全文,甚至有人当场就想抄录部分章节带回去。

    反馈的热烈程度超出了周主任的预期,也更坚定了他支持赵四将手册编写进行下去的决心。

    会后,他特意给赵四批了几天假,让他集中精力完善初稿,但也叮嘱劳逸结合。

    周末清晨,宿舍楼比平日安静许多。

    赵四正伏在靠窗的旧桌子上,核对一组齿轮油黏温曲线数据,门外传来轻轻的叩响。

    “赵明同志在吗?”一个清亮又略带迟疑的女声。

    赵四愣了一下,这声音有些耳熟。

    他起身开门,只见苏婉清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列宁装,围着素色围巾,手里提着个网兜,站在门外。

    晨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给她周身镀了层柔光,额角有些细汗,似是赶了路。

    “苏医生?”赵四着实意外,“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苏婉清微微喘了口气,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解释道:“之前你来信说回京工作了。”

    “上周给你们部里保健站送报表,偶然听一位同志提起,说工业局革新办来了位姓赵的年轻工程师,是一重厂来的。”

    “我猜,可能就是你。今天休息,就冒昧过来看看。”她顿了顿,举起手中的网兜,“顺便带了点东西,自家做的酱菜,给你和同事们尝尝。”

    网兜里是几个擦得干净的玻璃瓶。

    东西不多但在这个时候贵重,显得格外用心。

    赵四心里一暖,连忙侧身让她进来:“快进来。外面冷吧?你怎么过来的?”

    “坐公交,还好。”苏婉清走进宿舍,快速打量了一下。

    房间狭小,陈设简单,但收拾得整齐,桌上铺满了图纸和稿纸,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水味道,与她熟悉的医院消毒水味截然不同。

    同屋的另两位借调干部不在,倒也清静。赵四给她倒了杯热水,又找了把椅子。

    “没想到你会来。”赵四看着她,语气里带着真实的欣喜,“医院都还好吗?我娘和妮儿…”

    “都好,大娘和妮儿身体都硬朗,我前些天还去看过。”苏婉清接过水杯,暖着手,“妮儿还念叨你什么时候回去带她骑自行车呢。”

    两人相视一笑,短暂寒暄后,气氛自然了许多。

    宿舍不是久聊的地方,赵四便提议:“这儿说话不方便,要不去楼下院子里走走?我们这大院后面有片小树林,还算清静。”

    “好。”苏婉清点头同意。

    早春的上午,阳光淡淡,没什么温度。

    大院宿舍楼后的空地上栽着几排白杨树,叶子早已落尽,枝桠映着灰蓝色的天空。

    两人沿着清扫出的小径慢慢走着,脚步声清晰。

    “你在这边的工作还顺利吗?”苏婉清先开了口,语气关切,“听那位同志说,你们在编很重要的技术资料?”

    “嗯,算是吧。”赵四点点头,简单说了说编写实用技术手册的初衷和进展,“主要是想把各厂矿解决技术难题的土办法、好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开,让大家少走点弯路。刚开了个征求意见会,反响还行。”

    “这是大好事啊!”苏婉清眼睛一亮,“能帮那么多厂子解决实际困难!”

    “不过,真做起来也不容易。”他轻轻叹了口气,“好东西摆在那儿,怎么让人家相信、愿意用、能用好,又是另一回事。就像你们医院,推广个新疗法,估计也难吧?”

    这话引到了苏婉清的心坎上。她微微蹙眉:“难,怎么不难?尤其是现在,很多西药供应不上,病人又多,我们科里最近就在试着用中医的老办法,艾灸、针刺,给那些营养不良性浮肿的病人做辅助调理。”

    “艾灸?”赵四对这个词有些陌生。

    “嗯,就是用艾草做的艾条,点燃了熏烤特定的穴位。”苏婉清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用手指在身前比划着,“比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这些穴位,温通经络,提振阳气,对改善消化吸收、利水消肿有些效果。”

    她的语气认真起来,带着医者的专注:“开始很多病人不信,觉得烧艾条烟大火旺,是土法子、糊弄人。我们就挑了几个病情稳定、愿意尝试的,手把手教,跟踪记录效果。”

    “结果发现,配合艾灸的病人,消肿速度和体力恢复确实比单纯卧床休息要快一些。”

    “这是好事啊!”赵四赞道。

    “方法是好,推广也头疼。”苏婉清苦笑一下,“艾灸操作看似简单,但取穴不准、熏烤时间火力掌握不好,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烫伤皮肤。科里人手紧,不可能每个病人都顾到。”

    “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把最常用、最安全的几个穴位和操作方法,印成最简单的图示,发给病人自己学,或者让家属帮着做。”

    她看向赵四,眼神里有些无奈,又有些共鸣:“你看,这是不是跟你那技术手册有点像?明明是对人有好处的东西,怎么让它简简单单地落到实处,让人能用、会用,真是个大课题。”

    “太像了!”赵四一拍大腿,仿佛找到了知音,“我这手册也是,写得再详细,下面厂里的老师傅忙起来未必有工夫细看,青工又可能看不懂。”

    “我就想着,能不能多配图,用流程图,语言再口语化些。你们那图示的法子好!”

    两人就着“如何让好东西真正用起来”这个话题,越聊越深入。

    从技术手册的编排体例,聊到医院健康宣教单的设计;从厂里老师傅的接受习惯,聊到病房里病人的理解能力;从润滑油的简易调配口诀,聊到艾灸穴位的记忆歌诀。

    他们一个是钻研钢铁机器的工程师,一个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医生,领域迥异,却在“务实”与“推广”这两个词上找到了奇妙的共鸣。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地应对着眼前的困难,都想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老经验”传承下去,惠及更多人。

    阳光渐渐挪移,透过光秃的树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风吹过,带着寒意,但两人并肩走着,聊着,似乎都不觉得冷。

    “有时候想想,也挺难。”赵四望着远处办公楼的方向,声音低沉了些,“上面一个想法,落到下面,千差万别。光是统一认识,就不知要费多少口舌。更别说还有资源、条件这些硬约束,难啊。”

    苏婉清默然片刻,轻声道:“是啊,医院也一样。都知道营养支持重要,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们总不能干等着。能做一点,是一点。就像你编手册,就像我们搞艾灸,总得有人先去试试。”

    她转过头看他,目光清澈而坚定:“我觉得,你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坚持下去,肯定能帮到很多人。”

    赵四心中一动,一股暖流淌过。他很少听到这样直接而肯定的鼓励,尤其是在这条刚刚起步、前途未卜的路上。

    “谢谢你,苏医生。”他看着她,语气郑重,“你们做的,也一样。都是在为老百姓做实事情。”

    苏婉清微微低下头,脸颊有些发热,小声道:“叫我婉清就好。”

    “好,婉清。”赵四从善如流,嘴角微微上扬,“那你以后也别叫我赵明同志了,就叫赵四吧,家里人都这么叫。”

    “嗯,赵四。”苏婉清轻声重复了一遍,抬起头,两人相视一笑,某种无形的距离感在共同的志趣和相互的鼓励中悄然消融。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看看天色,苏婉清该回去了。赵四送她到大院门口的车站。

    等车的时候,两人都没再多说什么,一种平静而默契的气氛环绕着他们。

    公交车缓缓驶来,苏婉清上了车,隔着车窗朝他挥了挥手。

    赵四站在站牌下,看着车子远去,直到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往回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不错,请把《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