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队的卡车满载着特种钢材,鸣着长笛驶出鞍钢厂区,奔赴西南。
随着这批用新工艺炼造的“争气钢”顺利发运,鞍钢试点工作最大的一个成果落地,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
赵四小组的工作重心转向数据整理和最终报告撰写。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告一段落,办公室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王永革哼着不成调的歌,整理着堆积如山的记录纸。陈继业伏案疾书,眼镜片上反射着台灯的光。赵四则对着全国地图,默默推算着那批钢材抵达西南工地的时间。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部里的加密电话直接打到了厂办。通讯员一路小跑来到临时办公室,语气兴奋:“赵组长!北京长途!周主任找!”
赵四心中一凛,立刻起身赶往厂办。王永革和陈继业对视一眼,也放下手头工作,跟了过去。
电话里,周主任的声音带着难得的爽朗笑意:“赵明啊!干得漂亮!西南那边刚传来消息,你们鞍钢送去的特种钢材,加工成的水电站大型闸门启闭机关键部件,一次装机调试成功!”
“性能远超设计要求,寿命预估提升三成以上!工地指挥部专门发来感谢电,部里几位领导都做了批示,给予高度肯定!你们这个试点,立了大功了!”
好消息确认了!赵四握着听筒的手微微用力,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一股热流涌上胸膛。他尽量保持语气平稳:“主任,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离不开部里和厂领导的支持。”
“不用谦虚!功劳就是功劳!”周主任语气肯定,“报告抓紧时间完善,尽快带回部里。后续的推广工作,部里已经有了初步考虑,等你们回来细谈。对了,部里决定对你们小组进行通报表扬!”
“是!主任!我们尽快完成报告!”
挂断电话,赵四长长舒了一口气,转身看向门口一脸期盼的王永革和陈继业,脸上绽开笑容:“成功了!西南工地反馈,部件性能超预期,部里通报表扬!”
“太好了!”王永革猛地一挥拳头,差点跳起来。陈继业也用力推了推眼镜,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捷报如同春风,迅速吹遍了鞍钢。厂领导层的态度更加热情,李副厂长亲自设宴为工作组饯行,席间赞不绝口,俨然已将赵四视为重要合作伙伴。
之前那些暗中的阻力,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佩服和结交之意。
临行前夜,赵四在鞍山邮局给苏婉清发了一封电报,内容简短:“任务顺利完成,不日返京,勿念。” 他本想写封信,但归期在即,电报更快。
归程的列车上,王永革和陈继业难掩兴奋,讨论着回部里可能受到的嘉奖和后续工作设想。
赵四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北方平原,心情是完成任务后的踏实与平静,以及对即将见到那个身影的隐隐期待。
回到北京,部里的表彰如期而至。革新办开了简单的欢迎暨表彰会,周主任亲自到场,宣读了部里的表扬通报。
周主任透露,鉴于试点取得的重大成功和展现出的巨大潜力,部党组已初步决定,将“共性基础技术攻关”模式向重点行业推广,并考虑加强革新办,特别是赵四领导的这个小组的职能和资源配置。
散会后,赵四回到宿舍,发现桌上放着一封厚厚的信,是苏婉清的字迹。他拆开信,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信里除了日常的关心和思念,还提到了家里的事:
“父母前日从他们老同学那里,听说了鞍钢试点成功的消息,十分高兴。父亲晚饭时多喝了一小杯,说你做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和作为。”
“母亲更是连着几天心情都很好,念叨着你出差辛苦,让我等你回来,一定要请到家里来,好好做几个菜给你补补。他们一直都在悄悄关注你的消息,我也是才知道。”
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情和一丝羞涩的喜悦。赵四反复看了几遍,心头暖意融融。这份来自事业的成功,最终化为了情感上的坚实基石,得到了最希望得到的人的认可和家人的祝福。
隔天是周末,赵四特意去百货大楼,用系统里攒下的和刚发的补助,买了两瓶不错的二锅头,一条真丝围巾,又称了些时令水果,提着去了苏家。
开门的是苏婉清,见到他,脸上瞬间飞起红霞,眼睛亮晶晶的,低声道:“你来啦。” 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苏母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笑容满面:“小赵来了!快进来坐!老苏,小赵来了!”
苏父从书房走出来,戴着老花镜,脸上是难得的温和笑容,主动伸出手:“赵明同志,欢迎欢迎!鞍钢这一仗,打得漂亮!我们都听说了!”
这一次的家宴,气氛比上次更加融洽自然。苏父不再只是客气地询问工作,而是真正以欣赏和探讨的语气,和赵四聊起了技术推广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苏母则不停地给赵四夹菜,关心他出差瘦了,叮嘱他以后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
苏婉清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父亲和赵四的交谈,偶尔抬头与赵四目光交汇,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饭后,苏父照例回书房“看资料”,苏母忙着收拾厨房,把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
初夏的傍晚,微风习习。赵四和苏婉清并肩在职工医院家属院的小花园里散步。夕阳的余晖给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光。
“这次很麻烦吗?”苏婉清轻声问,语气里带着后知后觉的担忧。她虽不清楚具体细节,但能从父母的议论中感受到这次任务的分量。
“都过去了。”赵四摇摇头,看着她,“顺利完成了就好。”
“嗯。”苏婉清点点头,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他,眼神清澈而坚定,“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做什么,都要平安回来。”
“好。”赵四郑重地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和平静的幸福感。事业的初步成功,情感的尘埃落定,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
然而,这种温馨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返回部里上班的第一天,一个更艰巨、更紧急的任务,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
新的挑战,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